一种防脱落式加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6370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脱落式加湿器,包括上盖、下盖、内板、防脱机构和电路板,所述上盖安装于所述下盖上,所述内板安装于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之间,所述防脱机构安装于所述上盖上并且穿过所述内板与所述下盖卡合,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所述内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防脱机构后,可使得在拿起时上盖和下盖不脱落,当需要打开加水时,可以按下防脱按钮后进行打开,保证水不外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和使用寿命较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脱落式加湿器
本技术涉及加湿器
,尤其涉及一种防脱落式加湿器。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不断提高,人们对自己健康的意识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秋冬季节是一年四季最干燥的季节,特别是北方的天气,空气十分干燥,对人的皮肤和健康带来一些隐患,于是加湿器便成了一种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它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让肌肤保持水分滋润,因此市面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加湿器,大多加湿器通常都有上盖和下盖组成,下盖用于装水,上盖用于喷雾,而上盖和下盖需要打开加水,现有的只是加装密封圈后,利用密封圈使得上盖和下盖卡合,但是这种结构通常会使得下盖脱落,使得水洒出来,这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防脱落式加湿器。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防脱落式加湿器,包括上盖、下盖、内板、防脱机构和电路板,所述上盖安装于所述下盖上,所述内板安装于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之间,所述防脱机构安装于所述上盖上并且穿过所述内板与所述下盖卡合,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所述内板上。本技术优选的,所述防脱机构包括防脱按钮、卡槽、卡扣板、卡扣腔、连接件和固定件,所述卡扣腔设置于所述上盖的内侧,所述固定件和所述连接件均设置于所述卡扣腔内,所述固定件与所述防脱按钮的一侧连接,所述固定件的下侧与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扣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卡扣板穿过所述内板后置于所述卡槽内,所述卡槽设置于所述下盖上。本技术优选的,所述上盖位于所述防脱机构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电源开关和USB接口,所述电源开关和所述USB接口均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本技术优选的,所述上盖上设置有水浪件,所述内板上设置有喷雾管,所述喷雾管与所述水浪件连接,由所述水浪件上的喷雾孔喷雾。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电路板包括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第一电阻器、第二电阻器、第三电阻器、第四电阻器、第五电阻器、第六电阻器、IC芯片、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有极电容、LED灯、扬声器、电感、开关和直流电源、USB接口,所述USB接口并联所述第一电容器后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直流电源的一端和IC芯片的第一端连接,所述IC芯片的第四端连接所述开关后接地,所述IC芯片的第五端串联所述第三电阻器后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器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器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五电阻器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六电阻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第一端连接后接地,所述第六电阻器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第二端连接后与所述IC芯片的第七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感的第二端串联所述扬声器后分别与所述电感的第三端、所述直流电源和所述有极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有极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IC芯片的第六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一电阻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后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依次串联所述第四电阻器和所述LED灯后接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设置防脱机构后,可使得在拿起时上盖和下盖不脱落,当需要打开加水时,可以按下防脱按钮后进行打开,保证水不外流;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和使用寿命较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防脱落式加湿器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防脱落式加湿器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本技术所述内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电路板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3所示:一种防脱落式加湿器,包括上盖1、下盖2、内板8、防脱机构和电路板11,上盖1安装于下盖2上,内板8安装于上盖1和下盖2之间,防脱机构安装于上盖1上并且穿过内板8与下盖2卡合,电路板11安装于内板8上。如图1-图3所示,防脱机构包括防脱按钮3、卡槽6、卡扣板7、卡扣腔33、连接件31和固定件32,卡扣腔33设置于上盖1的内侧,固定件32和连接件31均设置于卡扣腔33内,固定件32与防脱按钮的一侧连接,固定件32的下侧与连接件31的一端连接,连接件31的另一端与卡扣板7的一端连接,卡扣板7穿过内板8后置于卡槽6内,卡槽6设置于下盖2上。如图1所示,上盖1位于防脱机构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电源开关4和USB接口5,电源开关4和USB接口5均与电路板11连接,上盖1上设置有水浪件10,内板8上设置有喷雾管9,喷雾管9与水浪件10连接,由水浪件10上的喷雾孔13喷雾。如图4所示,电路板包括第一电容器C1、第二电容器C12、第一电阻器R6、第二电阻器R7、第三电阻器R8、第四电阻器R10、第五电阻器R12、第六电阻器R13、IC芯片U1、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有极电容EC1、LED灯YL、扬声器D、电感L1、开关K和直流电源P、USB接口USB,USB接口USB并联第一电容器C1后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直流电源P的一端和IC芯片U1的第一端连接,IC芯片U1的第四端连接开关K后接地,IC芯片U1的第五端串联第三电阻器R8后分别与第二电阻器R7的第一端和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第二电阻器R7的第二端接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分别与第五电阻器R12的第一端和第六电阻器R13的第一端连接,第五电阻器R12的第二端与第二电容器C12的第一端连接后接地,第六电阻器R13的第二端和第二电容器C12的第二端连接后与IC芯片U1的第七端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电感L1的第一端连接,电感L1的第二端串联扬声器D后分别与电感L1的第三端、直流电源P和有极电容EC1的第一端连接,有极电容EC1的第二端接地,IC芯片U1的第六端分别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和第一电阻器R6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器R6的第二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后接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依次串联第四电阻器R10和LED灯YL后接地。上述电路板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IC芯片可达到2小时自动断电,间歇性喷雾,喷雾15秒间隔15秒喷雾,短按一下开关4,开启灯光和喷雾,短按两下关闭4灯光和喷雾,喷雾2小时自动关机,或者缺水自动关机。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设置防脱机构后,可使得在拿起时上盖和下盖不脱落,当需要打开加水时,可以按下防脱按钮后进行打开,保证水不外流;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和使用寿命较长的优点。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技术的实质和精神,可以有多种变形方案实现本技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技术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于本技术的权利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脱落式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下盖、内板、防脱机构和电路板,所述上盖安装于所述下盖上,所述内板安装于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之间,所述防脱机构安装于所述上盖上并且穿过所述内板与所述下盖卡合,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所述内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脱落式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下盖、内板、防脱机构和电路板,所述上盖安装于所述下盖上,所述内板安装于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之间,所述防脱机构安装于所述上盖上并且穿过所述内板与所述下盖卡合,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所述内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落式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机构包括防脱按钮、卡槽、卡扣板、卡扣腔、连接件和固定件,所述卡扣腔设置于所述上盖的内侧,所述固定件和所述连接件均设置于所述卡扣腔内,所述固定件与所述防脱按钮的一侧连接,所述固定件的下侧与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扣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卡扣板穿过所述内板后置于所述卡槽内,所述卡槽设置于所述下盖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落式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位于所述防脱机构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电源开关和USB接口,所述电源开关和所述USB接口均与所述电路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落式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上设置有水浪件,所述内板上设置有喷雾管,所述喷雾管与所述水浪件连接,由所述水浪件上的喷雾孔喷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落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鑫品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