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燃性与阻燃性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6307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燃性与阻燃性检测装置,包括水平布置的第一直线运动机构和竖直布置的第二直线运动机构,第一直线运动机构包括输出轴水平布置的第一调速电机,第一调速电机输出轴接第一螺旋传动机构,第二直线运动机构包括输出轴竖直布置的第二调速电机,第二调速电机输出轴接第二螺旋传动机构;第二直线运动机构通过固定板竖直安装在第一螺旋传动机构上;被测试物品佩戴在金属头模上,金属头模鼻尖向下安装在头模固定杆的一端,头模固定杆另一端固定在第二螺旋传动机构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由机械运动替代人工操作;提高测试工作准确性,由人工计数变为电子自动计数;安全性高,操作人员远离测试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燃性与阻燃性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安全防护用具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燃性与阻燃性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可燃性检测装置示意图见附图1。检测设备包括一安装在支架上的金属头模,金属头模的高度应可调节,可做水平移动或圆周运动,头模鼻尖处位移速度或线速度应为(60±5)mm/s;头模移动中可经过丙烷燃烧器上方,燃烧器火焰高度可调,使用适当的量具测量高度,并使用直径约为1.5mm的热电偶测量火焰温度。检测方法:将被检测样品佩戴在金属头模上,调整金属头模高度,使燃烧器顶端与面罩最下端的垂直距离为(20±2)mm;然后使金属头模位于燃烧器燃烧区外。点燃燃烧器后,调节火焰,使火焰高度为(40±4)mm,使距离燃烧器顶端(20±2)mm处的火焰温度为(800±50)℃。启动金属头模运动控制装置,使被测样品经过燃烧区,记录通过火焰上方时面罩材料的燃烧情况。应重复检测,检测面罩的所有外表面材料,应使每个部件都通过1次火焰。材料阻燃性能试验主要包括背具、背具带、带扣和气瓶防护套阻燃性能试验和全面罩、中压导气管和供气阀阻燃性能试验。背具、背具带、带扣和气瓶防护套阻燃性能试验的试验装置示意图见附图2。通过调节丙烷气体的流量,使燃烧器火焰高度为40mm,且距火焰高度20mm处的温度为(800±50)℃。将试样水平安放在距火焰高度20mm处12s,观察试样有无溶融、续燃现象,如有续燃现象,应同时记录续燃时间。全面罩、中压导气管和供气阀阻燃性能试验的试验装置示意图见附图3。调整燃烧器喷嘴与试样外表面距离为250mm,调节丙烷气体的流量,使燃烧器顶部构成的三角形中心距燃烧器顶部250mm的温度为(900±50)℃,试样在火焰中暴露5s,观察试样有无续燃现象,如有续燃现象,应同时记录续燃时间,然后再按国标规定进行。现有技术中,随弃式面罩、全面罩、半面罩、背具、背具带、带扣、气瓶防护套、中压导气管、供气阀等安全防护材料的可燃性和阻燃性试验是分开进行的,并且需要人工操作,危险性大,同时准确性受人员熟练程度的影响大。中国专利CN208805499U公开了一种建筑节能材料的可燃性试验装置,包括酒精灯、底座和支撑柱,所述底座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两侧皆安装有限位机构,所述底座顶端的两侧皆设置有凹槽,且凹槽顶部的表面安装有酒精灯,所述底座顶端的两侧皆安装有支撑机构,且支撑机构位于酒精灯的一侧,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安装有防尘板。本技术通过设置有一系列的结构使本装置具有对建筑节能材料限位支撑的优点,避免本装置在使用时,建筑节能材料出现晃动掉落的情况,提高了本装置的稳定性,同时本装置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有利于在社会中广泛推广使用。中国专利CN201720321871.2公开了一种安全帽阻燃性能测试装置,包括储气装置、气体管道、通风箱体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气体管道一端与所述储气装置连接,另一端与火焰喷射装置连接,并延伸至所述通风箱体内,所述通风箱体内安装有用于固定安全帽的支架,所述气体管道上靠近所述火焰喷射装置安装有气体流量电控制阀门,靠近所述储气装置安装有压力传感器以及流量传感器,所述气体流量电控制阀门、所述压力传感器以及所述流量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本技术具有电动控制气体压力与流量、检测火焰长度与面积以及检测火焰燃烧时间的功能。以上专利中只对待检测材料进行限位支撑,无法带动待检测材料进行多方向移动,更无法同时进行可燃性与阻燃性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将以上试验项目相结合,制成一个专业的测试系统,一套测试系统可以完成多种测试工件的可燃性与阻燃性检测。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燃性与阻燃性检测装置,包括水平布置的第一直线运动机构和竖直布置的第二直线运动机构,所述第一直线运动机构包括输出轴水平布置的第一调速电机,所述第一调速电机输出轴接第一螺旋传动机构,所述第一螺旋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螺旋丝杆和第一螺旋丝母,所述第一螺旋丝母与所述第一螺旋丝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机构包括输出轴竖直布置的第二调速电机,所述第二调速电机输出轴接第二螺旋传动机构,所述第二螺旋传动机构包括第二螺旋丝杆和第二螺旋丝母,所述第二螺旋丝母与所述第二螺旋丝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机构通过固定板竖直安装在第一螺旋丝母上;被测试物品佩戴在金属头模上,所述金属头模鼻尖向下安装在头模固定杆的一端,所述头模固定杆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螺旋丝母上。进一步的,还包括阻燃箱和可燃箱,所述阻燃箱包括六个燃烧喷嘴,所述燃烧喷嘴顶部构成三角形,所述可燃箱包括一个燃烧喷嘴。进一步的,所述燃烧喷嘴接双路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上设有控制阀、气体流量计、减压阀、压力表以及火焰止回装置。进一步的,所述阻燃箱、可燃箱、第一直线运动机构以及第二直线运动机构安装在一个测试箱内,所述阻燃箱和可燃箱安装在测试箱底部,所述第一直线运动机构和第二直线运动机构安装在测试箱顶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旋丝杆远离所述第一调速电机的一侧,通过轴承和轴承座固定在测试箱内壁上。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测量被测试物品下端与所述燃烧喷嘴上端距离的超声波测距装置,所述超声波测距装置通过螺杆竖直连接在所述头模固定杆的下端。进一步的,还包括时间控制箱,所述时间控制箱位于所述测试箱外侧,所述时间控制箱包括测试按钮、测试时间设定控制器、测试时间控制器以及停止按钮。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位于所述测试箱外侧,所述控制箱与所述第一调速电机和所述第二调速电机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箱箱体外设有位置控制按钮和温度仪表。进一步的,所述测试箱上设有舱门,所述舱门为整体钢化玻璃,可纵向开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依靠人工测试的弊端,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由机械运动替代人工操作,安全性高,操作人员远离测试装置,不会对人员造成伤害;同时,可以带动待检测材料进行多方向移动,一套测试系统可以完成多种测试工件的可燃性与阻燃性检测。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可燃性检测装置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背具、背具带、带扣和气瓶防护套阻燃性能试验的试验装置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全面罩、中压导气管和供气阀阻燃性能试验的试验装置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超声波测距装置安装示意图;图4-5中:1、第一调速电机,2、第一螺旋丝杆,3、第一螺旋丝母,4、第二调速电机,5、第二螺旋丝杆,6、第二螺旋丝母,7、固定板,8、头模固定杆,9、金属头模,10、阻燃箱,11、可燃箱,12、测试箱,13、被测试物品,14、时间控制箱,15、控制箱,16、温度仪表,17、燃烧喷嘴,18、超声波测距装置,19、螺杆,141、测试按钮,142、测试时间设定控制器,143、测试时间控制器,144、停止按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燃性与阻燃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布置的第一直线运动机构和竖直布置的第二直线运动机构,所述第一直线运动机构包括输出轴水平布置的第一调速电机,所述第一调速电机输出轴接第一螺旋传动机构,所述第一螺旋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螺旋丝杆和第一螺旋丝母,所述第一螺旋丝母与所述第一螺旋丝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机构包括输出轴竖直布置的第二调速电机,所述第二调速电机输出轴接第二螺旋传动机构,所述第二螺旋传动机构包括第二螺旋丝杆和第二螺旋丝母,所述第二螺旋丝母与所述第二螺旋丝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机构通过固定板竖直安装在第一螺旋丝母上;/n被测试物品佩戴在金属头模上,所述金属头模鼻尖向下安装在头模固定杆的一端,所述头模固定杆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螺旋丝母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燃性与阻燃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布置的第一直线运动机构和竖直布置的第二直线运动机构,所述第一直线运动机构包括输出轴水平布置的第一调速电机,所述第一调速电机输出轴接第一螺旋传动机构,所述第一螺旋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螺旋丝杆和第一螺旋丝母,所述第一螺旋丝母与所述第一螺旋丝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机构包括输出轴竖直布置的第二调速电机,所述第二调速电机输出轴接第二螺旋传动机构,所述第二螺旋传动机构包括第二螺旋丝杆和第二螺旋丝母,所述第二螺旋丝母与所述第二螺旋丝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机构通过固定板竖直安装在第一螺旋丝母上;
被测试物品佩戴在金属头模上,所述金属头模鼻尖向下安装在头模固定杆的一端,所述头模固定杆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螺旋丝母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燃性与阻燃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燃箱和可燃箱,所述阻燃箱包括六个燃烧喷嘴,所述燃烧喷嘴顶部构成三角形,所述可燃箱包括一个燃烧喷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燃性与阻燃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喷嘴接双路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上设有控制阀、气体流量计、减压阀、压力表以及火焰止回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燃性与阻燃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新民单国良盛华刘灵灵于浩然姚晓杰彭胜利陈小军戚元秋李士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胜利油田检测评价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