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充电的体温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62131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监护仪器技术领域,尤其为自动充电的体温枪,包括体温枪本体和充电板,所述充电板内镶嵌有发射线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充电板、接收线圈、发射线圈、固定基座、USB充电口和充电线等的设置,充电线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发射线圈在充电板的磁场作用下产生一定频率的感应电流,并将感应电流传递给接收线圈,进而可对电池进行充电,并且在USB充电口的作用下,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对电池进行充电,使用方便,通过散热孔、散热扇、温度传感器和导热片等的作用下,对电池充电时,温度传感器对固定基座内的温度进行检测,温度上升时,导热片对温度进行传导,热量传递至散热扇的一侧,散热扇工作时将热量挥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充电的体温枪
本技术属于监护仪器
,具体涉及自动充电的体温枪。
技术介绍
体温枪是红外线温度计的一种,由于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均会依据其本身温度的高低发射定比例的红外辐射能量,辐射能量的大小及其按波长的分布与物体的表面温度有密切关系,根据此原理便能测得人体温度,其具有速度快、不干扰被测目标、使用安全的优点,目前大多数的体温枪都需要安装电池,需要频繁的更换电池,使用麻烦,虽然少数体温枪可以采用连接线进行充电,但是在连接充电时会发热,该热量会造成体温枪的温度升高,存在充电安全隐患,所以,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自动充电的体温枪。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自动充电的体温枪,具有散热效果好和使用方便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自动充电的体温枪,包括体温枪本体和充电板,所述充电板内镶嵌有发射线圈,所述体温枪本体右端下表面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为中空设置,所述把手内设置有电池,所述电池的下表面设置有接收线圈,所述接收线圈的底端与把手底端内壁相连接,所述充电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基座,所述固定基座上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内设置有散热扇、防尘网和导热板,所述把手的一侧设置有USB充电口,所述USB充电口与电池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基座内壁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固定基座的正面设置有控制器。优选的,所述充电板的一侧连接有充电线,所述充电线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充电板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和散热扇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发射线圈的数量有多个,多个所述发射线圈形状可为不同形状,不同方向的分布。优选的,所述固定基座的大小与把手的大小相匹配,所述散热扇位于防尘网与导热板之间,所述防尘网位于散热孔的外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充电板、接收线圈、发射线圈、固定基座、USB充电口和充电线等的设置,充电线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发射线圈在充电板的磁场作用下产生一定频率的感应电流,并将感应电流传递给接收线圈,进而可对电池进行充电,并且在USB充电口的作用下,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对电池进行充电,使用方便,通过散热孔、散热扇、温度传感器和导热片等的作用下,对电池充电时,温度传感器对固定基座内的温度进行检测,温度上升时,导热片对温度进行传导,热量传递至散热扇的一侧,散热扇工作时将热量挥散,减低了安全隐患。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正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散热孔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接收线圈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发射线圈分布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电路的连接示意图;图中:1、充电板;2、固定基座;3、温度传感器;4、散热孔;5、防尘网;6、散热扇;7、导热板;8、把手;9、USB充电口;10、体温枪本体;11、电池;12、接收线圈;13、发射线圈;14、充电线;15、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自动充电的体温枪,包括体温枪本体10和充电板1,所述充电板1内镶嵌有发射线圈13,所述体温枪本体10右端下表面设置有把手8,所述把手8为中空设置,所述把手8内设置有电池11,所述电池11的下表面设置有接收线圈12,发射线圈13与接收线圈12的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所述接收线圈12的底端与把手8底端内壁相连接,所述充电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基座2,通过充电板1、接收线圈12、发射线圈13、固定基座2和充电线14等的设置,充电线14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发射线圈13在充电板1的磁场作用下产生一定频率的感应电流,并将感应电流传递给接收线圈12,进而可对电池11进行充电,所述固定基座2上开设有散热孔4,所述散热孔4内设置有散热扇6、防尘网5和导热板7,所述把手8的一侧设置有USB充电口9,所述USB充电口9与电池11电性连接,通过USB充电口9的设置,可以根据使用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对电池11进行充电,使用方便。具体的,所述固定基座2内壁设置有温度传感器3,所述固定基座2的正面设置有控制器15,通过温度传感器3的设置,可以在对电池11充电时的温度进行检测,降低产生安全隐患的几率。具体的,所述充电板1的一侧连接有充电线14,所述充电线14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充电板1通过导线与控制器15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15通过导线分别与温度传感器3和散热扇6电性连接,控制器15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作用的常规已知设备,通过控制器15的设置便于对散热扇6工作状态的控制。具体的,所述发射线圈13的数量有多个,多个所述发射线圈13形状可为不同形状,不同方向的分布,发射线圈13的不同形状不同发向的分布,可以在多个方向建立磁场,便于对电池11充电工作的进行。具体的,所述固定基座2的大小与把手8的大小相匹配,所述散热扇6位于防尘网5与导热板7之间,所述防尘网5位于散热孔4的外侧,通过防尘网5的设置,避免了灰尘附着在散热扇6上影响其工作状态。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使用时,将充电线14与外界电源进行连接,之后,将把手8插接在固定基座2内,发射线圈13在充电板1的磁场作用下产生一定频率的感应电流,并将感应电流传递给接收线圈12,进而可对电池11进行充电,并且在USB充电口9的作用下,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对电池11进行充电,使用方便,对电池11充电过程中会产生热量,温度传感器3对固定基座2内的温度进行检测,温度上升至一定程度时,导热片对温度进行传导,将热量传递至散热扇6的一侧,散热扇6工作时将热量挥散,减低了安全隐患。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动充电的体温枪,包括体温枪本体(10)和充电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板(1)内镶嵌有发射线圈(13),所述体温枪本体(10)右端下表面设置有把手(8),所述把手(8)为中空设置,所述把手(8)内设置有电池(11),所述电池(11)的下表面设置有接收线圈(12),所述接收线圈(12)的底端与把手(8)底端内壁相连接,所述充电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基座(2),所述固定基座(2)上开设有散热孔(4),所述散热孔(4)内设置有散热扇(6)、防尘网(5)和导热板(7),所述把手(8)的一侧设置有USB充电口(9),所述USB充电口(9)与电池(11)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充电的体温枪,包括体温枪本体(10)和充电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板(1)内镶嵌有发射线圈(13),所述体温枪本体(10)右端下表面设置有把手(8),所述把手(8)为中空设置,所述把手(8)内设置有电池(11),所述电池(11)的下表面设置有接收线圈(12),所述接收线圈(12)的底端与把手(8)底端内壁相连接,所述充电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基座(2),所述固定基座(2)上开设有散热孔(4),所述散热孔(4)内设置有散热扇(6)、防尘网(5)和导热板(7),所述把手(8)的一侧设置有USB充电口(9),所述USB充电口(9)与电池(11)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充电的体温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基座(2)内壁设置有温度传感器(3),所述固定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娩玲杨梅
申请(专利权)人: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