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水位测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6191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水位测管,属于水位监测技术领域,包括测管体、过滤组件、传感器安装架和吊绳,测管体下部设有渗水孔;过滤组件设在测管体内,且用于遮挡渗水孔;传感器安装架设在过滤组件上,用于安装水位传感器;吊绳下端与过滤组件连接,上端用于与测管体上部连接,用于从测管体内牵引取出过滤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过滤组件长期使用堵塞或水位传感器失效后,能够方便对过滤组件或水位传感器的更换,使用起来简单方便,能够有效解决测孔堵塞的问题,而且无需重新布设测孔,有利于保持大坝的安全性,降低施工难度和工期,也易于与原数据匹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水位测管
本技术属于水位监测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装配式水位测管。
技术介绍
尾矿库和大坝的浸润线的位置至关重要,目前都建立了监测浸润线的设施,尾矿库和大坝是永久性的构筑物,水位测管也为永久性的观察装置。目前水位测管大部分没有考虑到永久性的功能,水位测管中反滤装置使用若干时间后,会发生淤堵,导致测管中水位变化与实际浸润线水位变化不能同步,导致水位测管失效,这时从水位测管中读出的水位与真实情况有很大的差别,容易对坝体和尾矿库安全状态产生误判,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目前使用的水位测管技术,只要存在反滤层,都存在以上的淤堵问题,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水位测管淤堵,水位测管的水位就不能有效反映坝体内浸润线的位置,处理的唯一办法就报废,然后在该管道附近重新布设孔位,一旦重新布设其不良影响为:①需要在坝体上重新打孔,可能破坏坝体的结构,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②对于较深的测管,施工难度大,费用高;③由于水位测管位置发生变化,新的水位测管水位数据与原来水位测管数据难以匹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水位测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水位测管淤堵难以修复必须报废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装配式水位测管,包括测管体、过滤组件、传感器安装架和吊绳,测管体下部设有渗水孔;过滤组件设在测管体内,且用于遮挡渗水孔;传感器安装架设在过滤组件上,用于安装水位传感器;吊绳下端与过滤组件连接,上端用于与测管体上部连接,用于从测管体内牵引取出过滤组件。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过滤组件包括支撑架和反滤层,支撑架与吊绳和/或传感器安装架连接;反滤层设在支撑架侧面,且用于遮挡渗水孔。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架包括顶盘、底盘、连接柱和过滤吊架,顶盘设有第一通水孔;底盘设在顶盘下方,且设有第二通水孔;连接柱为若干个,分别设在顶盘和底盘之间,且端部分别位于第一通水孔和第二通水孔外周;过滤吊架与至少一个连接柱连接,且用于与吊绳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反滤层包括内反滤层和外反滤层,内反滤层围设在连接柱外周;外反滤层围设在顶盘、底盘和内反滤层外周,且用于遮挡渗水孔。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传感器安装架包括保护盘、支脚、斜支撑、安装吊架和传感器夹具,保护盘设有第三通水孔;支脚设在保护盘下部,用于与过滤组件连接;斜支撑设在保护盘上部,并与保护盘形成用于容纳水位传感器的空间,且上部;安装吊架设在斜支撑上,用于与吊绳连接;传感器夹具设在斜支撑上,用于固定水位传感器。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装配式水位测管还包括水位传感器和无线信号传输模块,水位传感器设在传感器安装架上;无线信号传输模块设在测管体上部,且与水位传感器电连接,用于向外传递水位传感器测得的数据信号。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装配式水位测管还包括保护箱,保护箱设在测管体上端,并与测管体连通,内部用于放置无线信号传输模块,且设有箱盖和用于锁闭箱盖的锁闭组件。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测管体上部设有用于固定吊绳上端的吊绳固定结构;吊绳固定结构包括用于吊绳上端穿过的吊绳挂钩和用于紧固吊绳上端的固定螺栓。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装配式水位测管还包括泥沙收集组件,泥沙收集组件设在测管体下端,用于收集测管体内的沉淀物。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泥沙收集组件包括收集筒和连接套,收集筒设在测管体下端,用于容纳测管体内的沉淀物,上部设有用于阻挡过滤组件的限位件;连接套两端分别与测管体下端和收集筒可拆卸连接。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水位监测方法,应用上述实物装配式水位测管,包括以下步骤:将水位传感器安装在传感器安装架上,并将传感器安装架、过滤组件和吊绳连接后,将传感器安装架和过滤组件置入测管体内,使过滤组件遮蔽渗水孔,并将吊绳上端固定在测管体上部;将测管体置入测孔并固定牢靠,待水位传感器读数稳定后开始监测;经过预设时间后判断水位传感器的读数是否产生误差或错误,若未产生则继续使用,若产生则通过吊绳将传感器安装架和过滤组件从测管体取出、并按需要进行更换后再重新置入测管体内并使过滤组件遮蔽渗水孔。本技术提供的装配式水位测管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测管体能够避免测孔塌孔,当过滤组件长期使用堵塞或水位传感器失效后,通过吊绳能够将过滤组件和传感器安装架从测管体取出,方便对过滤组件或水位传感器的更换,再次安装时水位传感器能够对水位传感器进行保护,避免水位传感器受到破坏使用起来简单方便,能够有效解决测孔堵塞的问题,有利于提高检测精度,而且无需重新布设测孔,有利于保持大坝的安全性,降低施工难度和工期,也易于与原数据匹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水位测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水位测管的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水位测管的传感器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水位测管的泥沙收集组件部位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水位测管的保护箱部位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0、测管体;11、渗水孔;12、吊绳挂钩;13、固定螺栓;20、泥沙收集组件;21、收集筒;22、限位件;23、连接套;30、过滤组件;31、顶盘;32、底盘;33、连接柱;34、过滤吊架;35、内反滤层;36、外反滤层;40、传感器安装架;41、保护盘;42、支脚;43、斜支撑;44、安装吊架;45、传感器夹具;50、吊绳;60、水位传感器;70、无线信号传输模块;80、保护箱。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现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装配式水位测管进行说明。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的装配式水位测管,包括包括测管体10、过滤组件30、传感器安装架40和吊绳50,测管体10下部设有渗水孔11;过滤组件30设在测管体10内,且用于遮挡渗水孔11;传感器安装架40设在过滤组件30上,用于安装水位传感器60;吊绳50下端与过滤组件30连接,上端用于与测管体10上部连接,用于从测管体10内牵引取出过滤组件30。本技术提供的装配式水位测管,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测管体10能够避免测孔塌孔,当过滤组件30长期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水位测管,其特征在于,包括:/n测管体,下部设有渗水孔;/n过滤组件,设在所述测管体内,且用于遮挡所述渗水孔;/n传感器安装架,设在所述过滤组件上,用于安装水位传感器;以及/n吊绳,下端与所述过滤组件连接,上端用于与所述测管体上部连接,用于从所述测管体内牵引取出所述过滤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水位测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管体,下部设有渗水孔;
过滤组件,设在所述测管体内,且用于遮挡所述渗水孔;
传感器安装架,设在所述过滤组件上,用于安装水位传感器;以及
吊绳,下端与所述过滤组件连接,上端用于与所述测管体上部连接,用于从所述测管体内牵引取出所述过滤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水位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包括:
支撑架,与所述吊绳和/或所述传感器安装架连接;以及
反滤层,设在所述支撑架侧面,且用于遮挡所述渗水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水位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
顶盘,设有第一通水孔;
底盘,设在所述顶盘下方,且设有第二通水孔;
连接柱,为若干个,分别设在所述顶盘和所述底盘之间,且端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通水孔和所述第二通水孔外周;以及
过滤吊架,与至少一个所述连接柱连接,且用于与所述吊绳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水位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滤层包括:
内反滤层,围设在所述连接柱外周;以及
外反滤层,围设在所述顶盘、所述底盘和所述内反滤层外周,且用于遮挡所述渗水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水位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安装架包括:
保护盘,设有第三通水孔;
支脚,设在所述保护盘下部,用于与所述过滤组件连接;
斜支撑,设在所述保护盘上部,并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松李强李奕朵甄丰豪武璧泽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铁道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