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预热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6127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泥预热器装置,属于水泥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预热器本体,预热器本体设置有内筒,内筒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内筒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内筒的内部设置有降速装置,降速装置包括一个竖直设置的转动轴和多个水平设置的转动盘,转动轴与内筒同轴且转动连接,转动盘与转动轴同轴且固定连接,转动盘开设有多个漏孔,漏孔与转动盘贯穿,转动轴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带动转动轴转动的驱动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水泥原料在预热器中的停滞时间,以提高预热器对水泥原料的预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泥预热器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泥生产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水泥预热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预热分解,由预热器完成生料预热、部分分解,生料预热温度保持在750℃,取代回转窑部分功能,可以缩短回窑长度,还让窑内以堆积状态开展气料换热,移到预热器内在悬浮状态下开展,让生料可以与回转窑内排出炽热气体完全混合,增加气料接触面积,传热速度快,热交换效率高;五、水泥熟料烧成,一般采用分解炉,设置在预热器和回转窑之间,将原来在回转窑内进行的碳酸盐分解任务,移到分解炉内进行,燃料大部分从分解炉内加入,少部分由回转窑窑头加入,减轻了窑内煅烧带的热负荷,延长了衬料寿命。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9745013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水泥生产预热器,包括预热器单元和依次相连的分解炉、烟室、回转窑、三次风管,所述预热器单元包括依次相连的一级预热器、二级预热器、三级预热器、四级预热器和五级预热器;四级预热器的底部设置有连通至所述分解炉的中部的第一卸料管和连通至所述分解炉的底部第二卸料管,所述三次风管远离所述回转窑的一端与所述分解炉的中部,所述五级预热器的卸料管连通至所述烟室。本技术水泥生产预热器能够避免分解炉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堵塞,提高了生产效率。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水泥原料在一直五的预热器内均快速通过,可能存在着和热源交换热量不充分的现象,导致水泥原料不能充分预热,对后续的水泥加工产生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泥预热器装置,达到提高水泥原料在预热器中的停滞时间,以提高预热器对水泥原料的预热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水泥预热器装置,包括预热器本体,预热器本体设置有内筒,内筒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内筒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内筒的内部设置有降速装置,降速装置包括一个竖直设置的转动轴和多个水平设置的转动盘,转动轴与内筒同轴且转动连接,转动盘与转动轴同轴且固定连接,转动盘开设有多个漏孔,漏孔与转动盘贯穿,转动轴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带动转动轴转动的驱动电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带动着转动轴在内桶中竖直转动,转动轴带动着转动盘水平转动,将水泥原料从进料口导入至内筒中,水泥原料落置最靠近进料口的转动盘的上表面,是水泥原料均匀铺散开,可以使水泥原料达到均与受热的目的,在转动盘转动时,水泥原料从漏孔中漏下落置下一转动盘上,并重复以上过程,直至达到出料口,将水泥原料从出料口导出内筒,从而提高了水泥原料在预热器中的停滞时间,以提高预热器对水泥原料的预热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盘的上方水平设置有固定齿片,固定齿片与内筒内壁固定连接,固定齿片的底部与转动盘的上表面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泥原料在转动盘上转动时,经过固定齿片后,固定齿片将水泥原料均匀铺散开,同时从漏孔中漏下,通过固定齿片使水泥原料分散的更加均匀,让水泥原料更好的受热,同时可使水泥原料从漏孔中更好的漏出,避免水泥原料停止在转动盘的上表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筒的外侧套有外筒,在外筒和内筒之间固定设置有风道,风道沿着出料口至进料口盘旋上升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带有热能的风在风道中从出料口盘旋的升至进料口处,使风的热量可均匀的包裹在内筒的外侧,使内筒的中的水泥原料可以均与受热,从而提高对水泥原料的预热效果,同时外筒对风道内的温度起到一定的保温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轴的顶部和转动轴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包括多个水平设置的支撑杆和一个竖直设置的转动套,支撑杆的一端和内筒内壁固定连接,支撑杆的另一端和转动套的外壁固定连接,转动套套设在转动轴外,转动轴和转动套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支撑杆将转动套固定在内筒的中心,使转动轴的两端在转动套内沿竖直方向转动,实现了转动轴和内筒之间的转动连接,为转动轴和内筒之间提供了良好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的竖截面为三角形状,且支撑杆的一条棱竖直向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支撑杆的一条棱竖直向上设置,若水泥原料落至支撑杆上时,水泥原料可以顺利滑下,避免在支撑杆的上边面残留水泥原料,有效的避免了水泥原料的浪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套和转动轴的底部设置有保护套,保护套和转动套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套避免水泥原料掉入转动套和转动轴之间的连接处,防止转动轴和连接套之间发生卡顿现象,为转动套和转动轴之间提供了保护的作用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相邻的所述固定齿片在内筒内部成对称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水泥原料从上方的转动盘掉下后立刻被固定齿片从该层转动盘刮至下一转动盘,进而保证了水泥原料在转动盘上停滞的时长,使水泥原料可以充分预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竖直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固定齿片在水平方向上位于内筒的两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结构可防止水泥原料被堆积在固定齿片顶部,同时也减小了固定齿片和转动盘之间的接触面积,间接的对固定齿片和转动盘起到了保护的作用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在内筒内通过转动轴带动着转动盘水平转动,使水泥原料从转动盘上均匀散开,并从漏孔中落下,达到了提高水泥原料在预热器中的停留时间的目的,以提高预热器对水泥原料的预热效果;2.在转动盘的上表面增设固定齿片,固定齿片与内筒内壁固定连接,通过固定齿片可使水泥原料顺利的从转动盘上落下,避免水泥原料停滞在转动盘上造成水泥原料的堆积现象;3.在内筒和外筒之间设置有从出料口至进料口盘旋向上的风道,带有热能的风可以均与的包裹内筒,使内筒中的水泥原料可以均与受热,从而提高预热器对水泥原料的预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水泥预热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预热器本体的局部示意图;图3是预热器本体的爆炸示意图;图4是预热器本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预热器本体的内部组件结构示意图。图中,1、预热器单元;11、一级预热器;12、二级预热器;13、三级预热器;14、四级预热器;15、五级预热器;16、进风管;17、回转窑;18、进料管;19、分解炉;2、预热器本体;21、内筒;22、外筒;23、风道;3、降速装置;31、转动轴;32、转动盘;321、漏孔;4、固定齿片;5、驱动电机;6、进料口;7、出料口;8、支撑架;81、支撑杆;82、转动套;9、保护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水泥预热器装置,包括预热器单元1和依次相连的分解炉19、回转窑17、进风管16和进料管18,所述预热器单元1包括依次相连的一级预热器11、二级预热器12、三级预热器13、四级预热器14和五级预热器15。将回热风从进风管16导入分解炉19,热风从下至上的依次通过分解炉19、五级预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泥预热器装置,包括预热器本体(2),预热器本体(2)设置有内筒(21),内筒(21)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6),内筒(21)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7),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21)的内部设置有降速装置(3),降速装置(3)包括一个竖直设置的转动轴(31)和多个水平设置的转动盘(32),转动轴(31)与内筒(21)同轴且转动连接,转动盘(32)与转动轴(31)同轴且固定连接,转动盘(32)开设有多个漏孔(321),漏孔(321)与转动盘(32)贯穿,转动轴(31)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带动转动轴(31)转动的驱动电机(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预热器装置,包括预热器本体(2),预热器本体(2)设置有内筒(21),内筒(21)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6),内筒(21)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7),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21)的内部设置有降速装置(3),降速装置(3)包括一个竖直设置的转动轴(31)和多个水平设置的转动盘(32),转动轴(31)与内筒(21)同轴且转动连接,转动盘(32)与转动轴(31)同轴且固定连接,转动盘(32)开设有多个漏孔(321),漏孔(321)与转动盘(32)贯穿,转动轴(31)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带动转动轴(31)转动的驱动电机(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预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32)的上方水平设置有固定齿片(4),固定齿片(4)与内筒(21)内壁固定连接,固定齿片(4)的底部与转动盘(32)的上表面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预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21)的外侧套有外筒(22),在外筒(22)和内筒(21)之间设置有盘旋状的风道(23),风道(23)外壁与外筒(22)固定连接,风道(23)内壁与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生张嘉驰许焕朋马荣江张志会白江海蔺文彬王玉静王海云王浩楠
申请(专利权)人:唐县冀东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