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化锌回转窑窑头挡料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6119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氧化锌回转窑窑头挡料圈,包括挡料圈本体,挡料圈本体包括沿水平方向平行且外径相等的钢制挡圈、第一加强圈和第二加强圈,钢制挡圈、第一加强圈和第二加强圈的外围连接有环形挡板,钢制挡圈、第一加强圈和第二加强圈的中心分别设有半径依次增大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内壁、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的内壁之间均连接有等厚度的环形钢板,环形钢板、钢制挡圈、第一加强圈和环形挡板围合成的空间以及所述环形钢板、第一加强圈、第二加强圈和环形挡板围合成的空间内均充填有浇筑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的第一加强圈和第二加强圈提高了挡料圈的耐热耐磨性,其使用寿命增加了3倍,延长了挡料圈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氧化锌回转窑窑头挡料圈
本技术涉及回转窑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氧化锌回转窑窑头挡料圈。
技术介绍
氧化锌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添加剂,广泛地应用于塑料、硅酸盐制品、合成橡胶、润滑油、油漆涂料、药膏、粘合剂、食品、电池、阻燃剂等产品的制作中,氧化锌生产时常用到回转窑,在回转窑内对原料进行煅烧,产生锌蒸汽,锌蒸汽与氧气反应后生成氧化锌。回转窑常用来高温煅烧固体物料,使固体物料在高温下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为获得高质量高产量的产品,需要延长物料在回转窑中的煅烧时间和增大物料的填充系数。传统的回转窑在窑头用砖块堆积砌筑成档料圈以解决物料煅烧时间短的问题,该挡料圈的堆砌施工难度较大,单块砖加工成本较高。且回转窑频繁启炉、停炉会导致砖有掉落风险,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解决上述问题,专利申请号为CN201721388503.6公开了一种回转窑挡料圈,包括挡料圈本体,挡料圈本体分别布置于窑头轴向距离出渣口1/4、1/2筒体长度位置,挡料圈本体的截面形状为梯形,其高度长于回转窑内衬砖的径向宽度,档砖圈本体通过若干个锚固钉固定,档砖圈本体采用浇注料浇筑成型,其周向上设有挡砖圈。该挡料圈本体内部采用浇筑料浇筑成型,由于回转窑内的温度较高,整体采用浇注料浇筑成型的挡料圈本体长时间使用后会发生开裂现象而影响挡料效果,降低了该挡料圈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氧化锌制备的设备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的氧化锌回转窑窑头挡料圈。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氧化锌回转窑窑头挡料圈,包括与回转窑的窑体靠近窑头一端连接的挡料圈本体,所述挡料圈本体包括沿水平方向平行且外径相等的钢制挡圈、第一加强圈和第二加强圈,所述钢制挡圈、第一加强圈和第二加强圈的外围连接有环形挡板,所述钢制挡圈、第一加强圈和第二加强圈的中心分别设有半径依次增大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内壁、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的内壁之间均连接有等厚度的环形钢板,所述环形钢板、钢制挡圈、第一加强圈和环形挡板围合成的空间以及所述环形钢板、第一加强圈、第二加强圈和环形挡板围合成的空间内均充填有浇筑层。进一步,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内壁、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的内壁之间的环形钢板的内壁围合形成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内径沿远离回转窑窑头的方向逐渐增大。进一步,所述钢制挡圈和第一加强圈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一加强圈和第二加强圈之间的距离相等。进一步,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的半径差与所述钢制挡圈和第一加强圈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三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半径差与所述第一加强圈和第二加强圈之间的距离相等。进一步,所述环形挡板的材质为钢板,且其远离钢制挡圈的一端与回转窑的窑体靠近窑头的一端焊接。进一步,所述浇筑层的材料为钢纤维水泥。进一步,所述环形钢板、钢制挡圈、第一加强圈和环形挡板围合成的空间内还焊接有勾钉。本技术一种氧化锌回转窑窑头挡料圈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结构简单,通过在环形钢板内侧壁增设第一加强圈和第二加强圈,而非仅在挡料圈内部采用浇筑料浇筑成型,提高了挡料圈的耐热耐磨性能和整体受力,相比于仅采用浇筑料浇筑成型的挡料圈,其使用寿命增加了3倍,延长了挡料圈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氧化锌制备过程中设备的维修成本,提高了物料在回转窑内的填充率,延长物料煅烧时间,提高了氧化锌的回收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氧化锌回转窑窑头挡料圈的剖面图;图2—为图1中的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挡料圈未加环形钢板和未充填浇筑层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挡料圈中钢制挡圈、第一加强圈、第二加强圈和环形挡板的分解示意图;图5—为挡料圈中钢制挡圈、第一加强圈、第二加强圈和环形钢板的连接示意图。上述附图标记:1-钢制挡圈,2-第一加强圈,3-第二加强圈,4-环形挡板,5-环形钢板,6-浇筑层,7-出料口,8-第一通孔,9-第二通孔,10-第三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这些具体实施方案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一种氧化锌回转窑窑头挡料圈,包括挡料圈本体,挡料圈本体的右端与回转窑的窑体靠近窑头一端连接,所述挡料圈本体包括钢制挡圈1、第一加强圈2和第二加强圈3,钢制挡圈1、第一加强圈2和第二加强圈3沿水平方向(即回转窑窑体的长度方向)依次平行设置且三者的外径均相等,第一加强圈2位于钢制挡圈1和第二加强圈3之间,所述钢制挡圈1、第一加强圈2和第二加强圈3的外围焊接有环形挡板4,环形挡板4的材质为钢板,且其远离钢制挡圈1的一端与回转窑的窑体靠近窑头的一端焊接。所述钢制挡圈1、第一加强圈2和第二加强圈3的中心分别设有半径依次增大的第一通孔8、第二通孔9和第三通孔10,第一通孔8、第二通孔9和第三通孔10同轴设置,所述第一通孔8和第二通孔9的内壁、第二通孔9和第三通孔10的内壁之间均连接有等厚度的环形钢板5,所述环形钢板5、钢制挡圈1、第一加强圈2和环形挡板4围合成的空间以及所述环形钢板5、第一加强圈2、第二加强圈3和环形挡板4围合成的空间内均充填有浇筑层6,所述浇筑层6的材料为钢纤维水泥,所述环形钢板5、钢制挡圈1、第一加强圈2和环形挡板4围合成的空间内还焊接有勾钉。传统的挡料圈整体直接采用水泥浇筑成型,在长时间使用后易出现开裂现象。本技术通过在环形挡板4内壁上增设第一加强圈2和第二加强圈3,在所述环形钢板5、钢制挡圈1、第一加强圈2和环形挡板4围合成的空间以及所述环形钢板5、第一加强圈2、第二加强圈3和环形挡板4围合成的空间内均充填有浇筑层6,即在钢制挡圈1和第一加强圈2以及第一加强圈2和第二加强圈3之间的间隙用钢纤维水泥进行填充,从而使浇筑层6之间增设有第一加强圈2和第二加强圈3,第一加强圈2和第二加强圈3的设置提高了挡料圈的耐磨性和耐高温性,延长了挡料圈的使用寿命。位于所述第一通孔8和第二通孔9的内壁、第二通孔9和第三通孔10的内壁之间的环形钢板5的内壁围合形成出料口7,所述出料口7的内径沿远离回转窑窑头的方向逐渐增大,该出料口7可以对煅烧物料起到阻挡作用、延长煅烧时间,提高填充系数和氧化锌的产率。所述钢制挡圈1和第一加强圈2之间的距离(见图中的a)与所述第一加强圈2和第二加强圈3之间的距离(见图中的b)相等,所述第二通孔9和第一通孔8的半径差(见图中c)与所述钢制挡圈1和第一加强圈2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三通孔10和第二通孔9的半径差(见图中d)与所述第一加强圈2和第二加强圈3之间的距离相等。通过半径差与距离相等的设置方式,使出料口7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见图中的A)为45°,当夹角小于45°时,物料出料口7较狭窄,不利于物料的出料;当夹角大于45°时,挡料圈阻挡物料的效果较差,当夹角等于45°时即保证了物料从出料口7出料速度的同时对窑体中的物料也起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氧化锌回转窑窑头挡料圈,包括与回转窑的窑体靠近窑头一端连接的挡料圈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圈本体包括沿水平方向平行且外径相等的钢制挡圈、第一加强圈和第二加强圈,所述钢制挡圈、第一加强圈和第二加强圈的外围连接有环形挡板,所述钢制挡圈、第一加强圈和第二加强圈的中心分别设有半径依次增大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内壁、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的内壁之间均连接有等厚度的环形钢板,所述环形钢板、钢制挡圈、第一加强圈和环形挡板围合成的空间以及所述环形钢板、第一加强圈、第二加强圈和环形挡板围合成的空间内均充填有浇筑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氧化锌回转窑窑头挡料圈,包括与回转窑的窑体靠近窑头一端连接的挡料圈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圈本体包括沿水平方向平行且外径相等的钢制挡圈、第一加强圈和第二加强圈,所述钢制挡圈、第一加强圈和第二加强圈的外围连接有环形挡板,所述钢制挡圈、第一加强圈和第二加强圈的中心分别设有半径依次增大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内壁、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的内壁之间均连接有等厚度的环形钢板,所述环形钢板、钢制挡圈、第一加强圈和环形挡板围合成的空间以及所述环形钢板、第一加强圈、第二加强圈和环形挡板围合成的空间内均充填有浇筑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氧化锌回转窑窑头挡料圈,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内壁、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的内壁之间的环形钢板的内壁围合形成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内径沿远离回转窑窑头的方向逐渐增大。


3.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伯恒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鑫科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