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变速器用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5804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变速器用冷却系统,自动变速器包括变速器主壳体、油冷器,变速器主壳体包括输出轴壳体和传动轴壳体,油冷器设置在输出轴壳体的后侧上方,靠近传动轴壳体的位置;变速器主壳体内设有金属进油管;金属进油管的进油端连通阀板,金属进油管的出油口连通油冷器,变速器主壳体内还设有金属出油管;金属出油管的进油口连通油冷器,金属出油管的出油口连通中间隔板总润滑进油口,避免了变速器因油路外置导致漏油及外接金属管热胀冷缩的问题,同时解决了整车布置方面油冷器及整车风扇空间不足的问题,缩小了整个变速器的外型尺寸,方便匹配布置。在变速器的包装运输过程中,新的布置方案设计也会更利于变速器的运输,防止运输途中产生的磕碰导致油冷器的变形,或者油管的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变速器用冷却系统
本技术属于自动变速箱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动变速器用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自动变速器一般均配备有冷却系统,用来给整机各部分冷却。通常的冷却系统由三部分组成,阀板压力始发点,变速器油路系统及油冷器。传统的冷却系统如图1、图2所示,变速器工作状态下,高温ATF油会以最高3bar的压力从变速器主壳体6经过油管接头4进入橡胶进油管5,然后进入油冷器1,通过油冷器1冷却后,从橡胶出油管2经过油管接头4后进入变速器主壳体6,从而进入变速器整机冷却系统中。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冷却系统通过外部橡胶油管连接至油冷器与变速器,随着时间的增加,橡胶会因外部环境(高温,高寒,灰尘)产生疲劳老化,接口处卡箍3夹紧部分容易破裂,会进一步增加漏油风险。冷却系统油路内长时间循环高温、低压ATF油,会对管路形成侵蚀,导致油管老化破裂。虽然外部橡胶油管可以通过采用金属管代替,但是由于不同温度下金属会产生热胀冷缩问题,存在安全隐患;同时,设置在外的油管占用了其它部件的空间,在进行空间布置时变得复杂。由于整车布置要求散热风扇到变速器间隙>80mm,整车布置时,散热风扇靠近动力总成侧,不允许动力总成附带其它外形尺寸较大的零部件,防止动力总成翻转时,附带的零部件与散热风扇碰撞干涉。另外,油冷器的位置也是重要的一方面,传统的油冷器1设置在变速器侧面的油底壳9上,油冷器1的正前方(左侧)就是设置整车风扇的位置,中间间隙一般60mm左右,位置小,其位置不利于布置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变速器用冷却系统,克服了现有冷却系统存在的缺陷,采用本技术冷却系统后,实现了以下目的:变速器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不会因外部环境,或内部工作循环的影响,导致冷却管路泄露。变速器外部油冷器和变速器内部油管油路连接,实现整机冷却;并且将油冷器布置在变速器整机尺寸范围内,不用单独占用变速器以外的空间,减小了变速器的外形尺寸,更加利于变速器的在整车中的布置设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变速器用冷却系统,所述自动变速器包括变速器主壳体、油冷器,变速器主壳体包括输出轴壳体和传动轴壳体,其特征在于:油冷器设置在输出轴壳体的后侧上方,靠近传动轴壳体的位置。进一步地,变速器主壳体内设有金属进油管;金属进油管的进油端连通阀板,金属进油管的出油口连通油冷器。进一步地,变速器主壳体内还设有金属出油管;金属出油管的进油口连通油冷器,金属出油管的出油口连通中间隔板总润滑进油口。进一步地,油冷器上具有连接整车冷却系统的水管。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油冷器设置在输出轴壳体与传动轴壳体之间的凹处,减小了油冷器的厚底及变速器的尺寸,增加了油底壳与整车风扇的距离,方便整车发动机舱零部件的布置,同时有利于整车的散热;油管设置在变速器主壳体内,避免了变速器因油路外置导致漏油、占用其它部件空间及外接金属管热胀冷缩的问题,同时解决了整车布置方面油冷器及整车风扇空间不足的问题,缩小了整个变速器的外型尺寸,方便匹配布置。在变速器的包装运输过程中,新的布置方案设计也会更利于变速器的运输,防止运输途中产生的磕碰导致油冷器的变形,或者油管的变形。完全取消了卡箍及油管接头,降低生产成本,并简化了装配过程。附图说明附图1、附图2是传统自动变速器用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附图4、附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自动变速器用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油冷器;2:橡胶出油管;3:卡箍;4:油管接头;5:橡胶进油管;6:变速器主壳体;7:金属出油管;8:金属进油管,9-油底壳,10-输出轴壳体,11-水管,12-阀板,13-传动轴壳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以下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实施例,如图3、图4、图5所示,一种自动变速器用冷却系统,所述自动变速器包括变速器主壳体6、油冷器1,变速器主壳体6包括输出轴壳体10和传动轴壳体13,油冷器1设置在输出轴壳体10的后侧上方,靠近传动轴壳体13的位置,油冷器1上具有连接整车冷却系统的水管11。在变速器主壳体6内设有金属进油管8和金属出油管7,金属进油管8的进油端由阀板12提供压力进油,金属进油管8的出油口连通油冷器1。金属出油管7的进油口连通油冷器1,金属出油管7的出油口连通中间隔板总润滑进油口,进入整机润滑冷却分支油路。变速器在工作状态下,有液压系统从图3中变速器主壳体6的油路,按箭头方向进入金属进油管8中,由金属进油管8进入图4所示的变速器主壳体6中,通过变速器主壳体6的油路,从箭头所指方向进入油冷器1中,从油冷器1中经过冷却,从箭头所指的变速器主壳体6油路中,经过金属出油管7进入变速器整机冷却系统中。以上所述为本技术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技术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变速器用冷却系统, 所述自动变速器包括变速器主壳体(6)、油冷器(1),变速器主壳体(6)包括输出轴壳体(10)和传动轴壳体(13),其特征在于,油冷器(1)设置在输出轴壳体(10)的后侧上方,靠近传动轴壳体(13)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变速器用冷却系统,所述自动变速器包括变速器主壳体(6)、油冷器(1),变速器主壳体(6)包括输出轴壳体(10)和传动轴壳体(13),其特征在于,油冷器(1)设置在输出轴壳体(10)的后侧上方,靠近传动轴壳体(13)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变速器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变速器主壳体(6)内设有金属进油管(8);
金属进油管(8)的进油端连通阀板(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圣杰刘肖朱吉明张旗吴玉浩
申请(专利权)人: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