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796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包括二档主动齿轮、三档主动齿轮、二三档从动齿轮、四档主动齿轮、五档主动齿轮、四五档从动齿轮、主减一级输出齿轮、主减二级输入齿轮,二档主动齿轮、三档主动齿轮、二三档从动齿轮共啮,四档主动齿轮、五档主动齿轮、四五档从动齿轮共啮,主减一级输出齿轮与六七档从动齿轮啮合,主减二级输入齿轮与差速器齿轮啮合,一档、二档、三档、四档、五档、六档、七档、倒档动力传递均通过六七档从动齿轮传递到主减一级输出齿轮,再通过主减二级输入齿轮传递动力到差速器齿轮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档位数多、同时啮合齿轮个数减小、NVH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
本技术涉及变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
技术介绍
双离合式自动变速器(DCT)是新一代的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它继承了手动变速器传动效率高、安装控件紧凑、重量轻、价格便宜等许多优点,从根本上解决了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存在的切断动力换挡问题,极大地提高了换挡舒适性,保证了车辆具有良好的动力性与换挡特性,同时也保证车辆具有良好的经济性,使车辆油耗和排放等方面有所改善。公开号为CN101737462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包括彼此平行布置且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地一个发动机输入轴、第一副轴、第二副轴、一个中间轴,发动机输入轴和中间轴的轴线位于两个副轴轴线的中间,机构中采用了一个档位齿轮作为过桥齿轮直接与差速器相连。二档齿轮、三档齿轮、倒档齿轮、倒档惰轮、中间轴二三倒齿轮共啮,共啮齿轮为五个齿轮,由于需同时考虑二档、三档、倒档的传动比匹配,导致共啮齿轮副设计困难,由于中间轴二三倒齿轮在二档、三档、倒档承受载荷差异较大,导致中间轴二三倒齿轮修形参数难以保证二档、三档、倒档各工况下的NVH性能,变速器NVH差。倒档齿轮、倒档惰轮、中间轴二三倒齿轮设计空间小,受制于第二副轴、中间轴的中心距,导致倒档齿轮尺寸较小,从而齿轮强度较低。且中间轴二三倒齿轮布置在中间轴中间位置、倒档齿轮布置在第二副轴中间位置,倒档时中间轴、第二副轴刚度较差,第二副轴变形大,第二副轴上的支撑轴承寿命低。采用了一个档位齿轮作为过桥齿轮直接与差速器相连,除四档外,一档、二档、三档、五档、倒档动力传递均通过中间轴四五档齿轮传递到档位齿轮,再通过档位齿轮传递动力到差速器齿轮上,对四档齿轮、第二副轴的支撑轴承寿命要求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档位数多、同时啮合齿轮个数减小、NVH性能好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本技术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方案实现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轴、奇数档输入副轴、偶数档输入副轴、中间轴、惰轮轴、倒档轴,所述输入轴上设有输入轴齿轮,所述输入轴齿轮通过第一离合器与奇数档输入副轴连接,所述奇数档输入副轴上空套有七档主动齿轮、五档主动齿轮、三档主动齿轮、一档主动齿轮,所述七档主动齿轮与五档主动齿轮之间设有五七档同步器,所述三档主动齿轮与一档主动齿轮之间设有一三档同步器,所述五七档同步器、一三档同步器分别安装在奇数档输入副轴上,所述输入轴齿轮通过第二离合器与偶数档输入副轴连接,所述偶数档输入副轴上空套有六档主动齿轮、四档主动齿轮、二档主动齿轮、倒档主动齿轮,所述六档主动齿轮与四档主动齿轮之间设有四六档同步器,二档主动齿轮与倒档主动齿轮之间设有二倒档同步器,所述四六档同步器、二倒档同步器分别安装在偶数档输入副轴上,所述中间轴上设有六七档从动齿轮、四五档从动齿轮、二三档从动齿轮、倒档从动齿轮、一档从动齿轮,所述一档主动齿轮与一档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倒档主动齿轮与倒档轴上的倒档惰轮相啮合,所述倒档惰轮与倒档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二三档从动齿轮分别与三档主动齿轮、二档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四五档从动齿轮分别与五档主动齿轮、四档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六七档从动齿轮分别与七档主动齿轮、六档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惰轮轴上设有主减一级输出齿轮、主减二级输入齿轮,所述主减一级输出齿轮与六七档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主减二级输入齿轮与差速器的差速器齿轮相啮合。所述输入轴齿轮同时与第一离合器齿轮、第二离合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一离合器齿轮与第一离合器的离合器外毂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离合器的离合器内毂与奇数档输入副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离合器齿轮与第二离合器的离合器外毂固定连接,第二离合器的离合器内毂与偶数档输入副轴固定连接。所述六档主动齿轮、四档主动齿轮、二档主动齿轮和倒档主动齿轮由左至右空套于偶数档输入副轴上;所述偶数档输入副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支撑在变速器壳体上。所述四六档同步器包括四六档齿套、六档齿圈和四档齿圈,四六档同步器的四六档齿套与偶数档输入副轴径向固定装配,四六档同步器的六档齿圈与六档主动齿轮相连接,四六档同步器的四档齿圈与四档主动齿轮相连接;所述二倒档同步器包括二倒档齿套、二档齿圈、倒档齿圈,所述二倒档同步器的二倒档齿套与偶数档输入副轴径向固定装配,所述二倒档同步器的二档齿圈与二档主动齿轮连接,所述二倒档同步器倒档齿圈与倒档主动齿轮连接。所述七档主动齿轮、五档主动齿轮、三档主动齿轮和一档主动齿轮由左至右空套于奇数档输入副轴上;所述奇数档输入副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支撑在变速器壳体上。所述五七档同步器包括五七档齿套、七档齿圈、五档齿圈,五七档同步器的五七档齿套与奇数档输入副轴径向固定装配,五七档同步器的七档齿圈与七档主动齿轮连接;五七档同步器的五档齿圈与五档主动齿轮连接;所述一三档同步器包括一三档齿套、三档齿圈、一档齿圈,一三档同步器的一三档齿套与奇数档输入副轴径向固定装配,一三档同步器的三档齿圈与三档主动齿轮连接,一三档同步器的一档齿圈与一档主动齿轮连接。所述六七档从动齿轮、四五档从动齿轮、二三档从动齿轮、倒档从动齿轮和一档从动齿轮由左至右固定于中间轴上;所述中间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支撑在变速器壳体上。所述主减二级输入齿轮、主减一级输出齿轮由左至右固定在惰轮轴上。所述倒档惰轮固定于倒档轴上。所述输入轴齿轮固定于输入轴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由于本技术的二档主动齿轮、三档主动齿轮、二三档从动齿轮共啮,共啮齿只有三个齿轮,只考虑二档、三档的传动比匹配,共啮齿轮副设计较容易。四档主动齿轮、五档主动齿轮、四五档从动齿轮共啮,共啮齿只有三个齿轮,只考虑四档、五档的传动比匹配,共啮齿轮副设计较容易。由于二三档从动齿轮在二档、三档承受载荷差异较小,四五档从动齿轮在四档、五档承受载荷差异较小,从而二三档从动齿轮、四五档从动齿轮修形参数容易保证,二档、三档、四档、五档各工况下的NVH性能好。由于本技术采用主减一级输出齿轮与六七档从动齿轮啮合,主减二级输入齿轮与差速器齿轮啮合,一档、二档、三档、四档、五档、六档、七档、倒档动力传递均通过六七档从动齿轮传递到主减一级输出齿轮,再通过主减二级输入齿轮传递动力到差速器齿轮上。总之,采用了本技术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轴系布置结构后本技术具有档位数多、同时啮合齿轮个数减小、NVH性能好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参见图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包括输入轴1、输入轴齿轮2、奇数档输入副轴3、第一离合器4、第一离合器齿轮5、七档主动齿轮6、五档主动齿轮7、三档主动齿轮8、一档主动齿轮9、六七档从动齿轮10、四五档从动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轴(1)、奇数档输入副轴(3)、偶数档输入副轴(16)、中间轴(15)、惰轮轴(26)、倒档轴(23),所述输入轴(1)上设有输入轴齿轮(2),所述输入轴齿轮(2)通过第一离合器(4)与奇数档输入副轴(3)连接,所述奇数档输入副轴(3)上空套有七档主动齿轮(6)、五档主动齿轮(7)、三档主动齿轮(8)、一档主动齿轮(9),所述七档主动齿轮(6)与五档主动齿轮(7)之间设有五七档同步器(30),所述三档主动齿轮(8)与一档主动齿轮(9)之间设有一三档同步器(31),所述五七档同步器(30)、一三档同步器(31)分别安装在奇数档输入副轴(3)上,所述输入轴齿轮(2)通过第二离合器(17)与偶数档输入副轴(16)连接,所述偶数档输入副轴(16)上空套有六档主动齿轮(19)、四档主动齿轮(20)、二档主动齿轮(21)、倒档主动齿轮(22),所述六档主动齿轮(19)与四档主动齿轮(20)之间设有四六档同步器(32),二档主动齿轮(21)与倒档主动齿轮(22)之间设有二倒档同步器(33),所述四六档同步器(32)、二倒档同步器(33)分别安装在偶数档输入副轴(16)上,所述中间轴(15)上设有六七档从动齿轮(10)、四五档从动齿轮(11)、二三档从动齿轮(12)、倒档从动齿轮(13)、一档从动齿轮(14),所述一档主动齿轮(9)与一档从动齿轮(14)相啮合,所述倒档主动齿轮(22)与倒档轴(23)上的倒档惰轮(24)相啮合,所述倒档惰轮(24)与倒档从动齿轮(13)相啮合,所述二三档从动齿轮(12)分别与三档主动齿轮(8)、二档主动齿轮(21)相啮合,所述四五档从动齿轮(11)分别与五档主动齿轮(7)、四档主动齿轮(20)相啮合,所述六七档从动齿轮(10)分别与七档主动齿轮(6)、六档主动齿轮(19)相啮合,所述惰轮轴(26)上设有主减一级输出齿轮(25)、主减二级输入齿轮(27),所述主减一级输出齿轮(25)与六七档从动齿轮(10)相啮合,所述主减二级输入齿轮(27)与差速器(28)的差速器齿轮(29)相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轴(1)、奇数档输入副轴(3)、偶数档输入副轴(16)、中间轴(15)、惰轮轴(26)、倒档轴(23),所述输入轴(1)上设有输入轴齿轮(2),所述输入轴齿轮(2)通过第一离合器(4)与奇数档输入副轴(3)连接,所述奇数档输入副轴(3)上空套有七档主动齿轮(6)、五档主动齿轮(7)、三档主动齿轮(8)、一档主动齿轮(9),所述七档主动齿轮(6)与五档主动齿轮(7)之间设有五七档同步器(30),所述三档主动齿轮(8)与一档主动齿轮(9)之间设有一三档同步器(31),所述五七档同步器(30)、一三档同步器(31)分别安装在奇数档输入副轴(3)上,所述输入轴齿轮(2)通过第二离合器(17)与偶数档输入副轴(16)连接,所述偶数档输入副轴(16)上空套有六档主动齿轮(19)、四档主动齿轮(20)、二档主动齿轮(21)、倒档主动齿轮(22),所述六档主动齿轮(19)与四档主动齿轮(20)之间设有四六档同步器(32),二档主动齿轮(21)与倒档主动齿轮(22)之间设有二倒档同步器(33),所述四六档同步器(32)、二倒档同步器(33)分别安装在偶数档输入副轴(16)上,所述中间轴(15)上设有六七档从动齿轮(10)、四五档从动齿轮(11)、二三档从动齿轮(12)、倒档从动齿轮(13)、一档从动齿轮(14),所述一档主动齿轮(9)与一档从动齿轮(14)相啮合,所述倒档主动齿轮(22)与倒档轴(23)上的倒档惰轮(24)相啮合,所述倒档惰轮(24)与倒档从动齿轮(13)相啮合,所述二三档从动齿轮(12)分别与三档主动齿轮(8)、二档主动齿轮(21)相啮合,所述四五档从动齿轮(11)分别与五档主动齿轮(7)、四档主动齿轮(20)相啮合,所述六七档从动齿轮(10)分别与七档主动齿轮(6)、六档主动齿轮(19)相啮合,所述惰轮轴(26)上设有主减一级输出齿轮(25)、主减二级输入齿轮(27),所述主减一级输出齿轮(25)与六七档从动齿轮(10)相啮合,所述主减二级输入齿轮(27)与差速器(28)的差速器齿轮(29)相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齿轮(2)同时与第一离合器齿轮(5)、第二离合器齿轮(18)相互啮合,所述第一离合器齿轮(5)与第一离合器(4)的离合器外毂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离合器(4)的离合器内毂与奇数档输入副轴(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离合器齿轮(18)与第二离合器(17)的离合器外毂固定连接,第二离合器(17)的离合器内毂与偶数档输入副轴(16)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六档主动齿轮(19)、四档主动齿轮(20)、二档主动齿轮(21)和倒档主动齿轮(22)由左至右空套于偶数档输入副轴(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敏尹文杰段红运严洪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