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用精密型回转驱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794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器人用精密型回转驱动,包括壳体、回转支承和蜗杆;壳体分为蜗杆腔和齿圈腔,蜗杆设置在蜗杆腔中,回转支承设置在齿圈腔中;蜗杆两端分别通过法兰和端盖固定;回转支承包括外齿圈和内圈,外齿圈内圆周面上开设等腰三角形内滚道,内圈外圆周面上开设等腰三角形外滚道,外齿圈套在内圈外,滚道内设有滚柱,内圈与齿圈腔固定连接;外齿圈与蜗杆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滚柱为交叉滚柱,其间隙可以在保证回转之承旋转灵活平稳的要求下控制在0.04mm左右,当回转驱动负载时其偏移量就可以控制在要求范围内,能够适用于机器人等高精度要求的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器人用精密型回转驱动
本技术涉及一种回转驱动,具体涉及一种机器人用精密型回转驱动。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回转驱动多采用单排球四点接触式回转支承,以满足各种工程机械、建筑机械及其他类似设备对于倾覆力矩的要求。而在机器人,光伏设备等领域回转驱动在满足倾覆力矩的同时还要保证负载状态下的偏移量小,旋转定位精度高的要求。回转支承在受到倾覆力矩的情况下,回转支承的间隙决定了设备在负载时的偏移量,蜗轮与蜗杆的间隙决定了旋转的精度。在焊接机器人,光伏设备等对于旋转定位精度要求高的领域,单排球四点接触式回转支承就不适合使用,单排球四点接触式回转支承的间隙大,受倾覆力矩时位置偏移大,旋转定位精度就不高,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机器人用精密型回转驱动,在保证旋转灵活平稳的前提下满足高精密度的要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器人用精密型回转驱动,包括壳体、回转支承和蜗杆;壳体分为蜗杆腔和齿圈腔,蜗杆设置在蜗杆腔中,回转支承设置在齿圈腔中;蜗杆两端分别通过法兰和端盖固定;回转支承包括外齿圈和内圈,外齿圈内圆周面上开设等腰三角形内滚道,内圈外圆周面上开设等腰三角形外滚道,外齿圈套在内圈外,滚道内设有滚柱,内圈与齿圈腔固定连接;外齿圈与蜗杆啮合。进一步的,所述蜗杆两端分别设有轴承。进一步的,所述滚柱为交叉滚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滚柱为交叉滚柱,其间隙可以在保证回转之承旋转灵活平稳的要求下控制在0.04mm左右,当回转驱动负载时其偏移量就可以控制在要求范围内,能够适用于机器人等高精度要求的领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图中:1、壳体,1.1、蜗杆腔,1.2、齿圈腔,2、回转支承,2.1、外齿圈,2.2、内圈,2.3、滚柱,3、蜗杆,4、法兰,5、端盖,6、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文中所述的方向“上”、“下”、“左”、“右”、“内”、“外”均以图1图示为参照基准。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壳体1、回转支承2和蜗杆3;壳体1左右分为蜗杆腔1.1和齿圈腔1.2两个腔室,蜗杆3设置在蜗杆腔1.1中,回转支承2设置在齿圈腔1.2中;蜗杆3两端分别设有轴承6且蜗杆3两端分别通过法兰4和端盖5固定;回转支承2包括外齿圈2.1和内圈2.2,外齿圈2.1内圆周面上开设等腰三角形内滚道,内圈2.2外圆周面上开设等腰三角形外滚道,外齿圈2.1套在内圈2.2外,内滚道和外滚道形成一个完整的矩形或者菱形滚道,滚道内设有滚柱2.3,内圈2.2与齿圈腔1.2固定连接;外齿圈2.1与蜗杆3啮合;滚柱2.3为交叉滚柱,其间隙可以在保证回转之承旋转灵活平稳的要求下控制在0.04mm左右,当回转驱动负载时其偏移量就可以控制在要求范围内,同时装配回转驱动时,调整好外齿圈2.1和蜗杆3的间隙,以保证回转驱动旋转定位的精度。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用精密型回转驱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回转支承(2)和蜗杆(3);/n壳体(1)分为蜗杆腔(1.1)和齿圈腔(1.2),蜗杆(3)设置在蜗杆腔(1.1)中,回转支承(2)设置在齿圈腔(1.2)中;/n蜗杆(3)两端分别通过法兰(4)和端盖(5)固定;/n回转支承(2)包括外齿圈(2.1)和内圈(2.2),外齿圈(2.1)内圆周面上开设等腰三角形内滚道,内圈(2.2)外圆周面上开设等腰三角形外滚道,外齿圈(2.1)套在内圈(2.2)外,滚道内设有滚柱(2.3),内圈(2.2)与齿圈腔(1.2)固定连接;/n外齿圈(2.1)与蜗杆(3)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用精密型回转驱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回转支承(2)和蜗杆(3);
壳体(1)分为蜗杆腔(1.1)和齿圈腔(1.2),蜗杆(3)设置在蜗杆腔(1.1)中,回转支承(2)设置在齿圈腔(1.2)中;
蜗杆(3)两端分别通过法兰(4)和端盖(5)固定;
回转支承(2)包括外齿圈(2.1)和内圈(2.2),外齿圈(2.1)内圆周面上开设等腰三角形内滚道,内圈(2.2)外圆周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峰孙磊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赛越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