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流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747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流风机,包括筒状壳体、支撑件、电机、轴套和多片风叶,电机通过支撑件安装在筒状壳体内、且电机的转轴中心与筒状壳体的中线重合,轴套安装在电机的转轴上,各风叶均通过螺栓安装在轴套的端面上,每一片风叶叠压在相邻的一侧风叶上、且该叠压的风叶被相邻的另一侧风叶叠压。该轴流风机具有结构稳定可靠、成本低廉、便于拆装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轴流风机
本技术主要涉及风机
,尤其涉及一种轴流风机。
技术介绍
轴流风机在各种工业场合中者被广泛应用,轴流风机一般包括筒状壳体、电机、轴套、轮毂和风叶,电机通过支撑件安装在筒状壳体内,电机的转轴通过轴套连接轮毂,而风叶呈间隔式焊接在轮毂外周沿。现有的这种轴流风机,其风叶采用是直接焊接的安装方式,这就造成必须要有一个强度足够高的轮毂作为焊接基础,一方面,轮毂作为焊接基础,其具有相对较大的体积,推高了整体轴流风机的制作成本;另一方面,直接焊接的形式,一旦其中一片风叶损坏,则整个轮毂以及其它风叶均无法再使用,要重新进行整套轮毂以及风叶的更换,进一步推高了使用、更换和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稳定可靠、成本低廉、便于拆装的轴流风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流风机,包括筒状壳体、支撑件、电机、轴套和多片风叶,所述电机通过支撑件安装在筒状壳体内、且电机的转轴中心与筒状壳体的中线重合,所述轴套安装在电机的转轴上,各风叶均通过螺栓安装在轴套的端面上,每一片风叶叠压在相邻的一侧风叶上、且该叠压的风叶被相邻的另一侧风叶叠压。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各所述风叶的被叠压处设有叠压凹陷,每一片风叶叠压在相邻的一侧风叶的叠压凹陷内。每一片风叶叠压在相邻的一侧风叶的叠压凹陷内时、两片风叶在叠压处保持表面平齐。同一个螺栓连接相邻的两片风叶。所述风叶位于叠压侧的边沿中部设有一段弧形凹部,另一侧边沿中部设有一段弧形凸部,所述弧形凸部至弧形凹部呈渐变式光滑过渡。所述风叶的叠压端设置为平面端,所述平面端至弧形凹部以及弧形凸部呈渐变式光滑过渡。所述风叶远离叠压端的一端设置为弧形翘曲端,所述弧形翘曲端至弧形凹部以及弧形凸部呈渐变式光滑过渡。所述风叶由平面端向弧形翘曲端逐渐减薄。所述支撑件设有多个,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板设置在支撑板一端的导流板,各支撑板沿电机周向方向均匀布置并连接筒状壳体和电机,各导流板靠近风叶。所述筒状壳体底部设置有地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轴流风机,安装时,先将电机安装在支撑件上,然后将支撑件连同电机放置到筒状壳体内,使支撑件与筒状壳体连接固定,确保电机的转轴中心与筒状壳体的中线重合,再将轴套安装在电机的转轴上,最后将各风叶通过螺栓安装在轴套在端面上,确保每一片风叶叠压在相邻的一侧风叶上、且该叠压的风叶被相邻的另一侧风叶叠压。较传统结构而言,该轴流风机省却了轮毂,降低了整体轴流风机的制作成本;各风叶均是通过螺栓安装在轴套在端面上,形成了一种可拆装式的连接结构,便于拆装,提高了风叶更换和维护的方便性,从而降低了使用、更换和维护成本;进一步,每一片风叶叠压在相邻的一侧风叶上、且该叠压的风叶被相邻的另一侧风叶叠压,通过这种依次叠压结构,使所有风叶在周向方向形成连续的关联结构,对螺栓连接提供了连接强度补偿,大大提高了稳定性和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风叶的装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风叶的装配主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中风叶的装配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表示:1、筒状壳体;2、支撑件;21、支撑板;22、导流板;3、电机;4、轴套;5、风叶;51、弧形凹部;52、弧形凸部;6、螺栓;7、地脚。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至图7示出了本技术轴流风机的一种实施例,包括筒状壳体1、支撑件2、电机3、轴套4和多片风叶5,电机3通过支撑件2安装在筒状壳体1内、且电机3的转轴中心与筒状壳体1的中线重合,轴套4安装在电机3的转轴上,各风叶5均通过螺栓6安装在轴套4的端面上,每一片风叶5叠压在相邻的一侧风叶5上、且该叠压的风叶5被相邻的另一侧风叶5叠压。安装时,先将电机3安装在支撑件2上,然后将支撑件2连同电机3放置到筒状壳体1内,使支撑件2与筒状壳体1连接固定,确保电机3的转轴中心与筒状壳体1的中线重合,再将轴套4安装在电机3的转轴上,最后将各风叶5通过螺栓6安装在轴套4在端面上,确保每一片风叶5叠压在相邻的一侧风叶5上、且该叠压的风叶5被相邻的另一侧风叶5叠压。较传统结构而言,该轴流风机省却了轮毂,降低了整体轴流风机的制作成本;各风叶5均是通过螺栓6安装在轴套4在端面上,形成了一种可拆装式的连接结构,便于拆装,提高了风叶5更换和维护的方便性,从而降低了使用、更换和维护成本;进一步,每一片风叶5叠压在相邻的一侧风叶5上、且该叠压的风叶5被相邻的另一侧风叶5叠压,通过这种依次叠压结构,使所有风叶5在周向方向形成连续的关联结构,对螺栓6连接提供了连接强度补偿,大大提高了稳定性和可靠性。本实施例中,各风叶5的被叠压处设有叠压凹陷,每一片风叶5叠压在相邻的一侧风叶5的叠压凹陷内。该叠压凹陷一方面便于风叶5的叠压定位,以提高安装的方便性,另一方面,该叠压凹陷能对风叶5形成阻挡力,当风叶5受风力时,该阻挡力对风叶5作用,很好的减小了螺栓6的剪切负荷。本实施例中,每一片风叶5叠压在相邻的一侧风叶5的叠压凹陷内时、两片风叶5在叠压处保持表面平齐。这样设置能防止风流在该处受到阻力,提高了轴流效果。本实施例中,同一个螺栓6连接相邻的两片风叶5。螺栓6的连接位置刚好位于叠压处,这样设置,一方面节约了成本;另一方面,相当于在叠压处强关联了螺栓6连接,大大提高了连接强度。本实施例中,风叶5位于叠压侧的边沿中部设有一段弧形凹部51,另一侧边沿中部设有一段弧形凸部52,弧形凸部52至弧形凹部51呈渐变式光滑过渡。风流由弧形凹部51进入,受弧形凸部52的阻挡向风叶5末端输出,形成轴流风,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本实施例中,风叶5的叠压端设置为平面端,平面端至弧形凹部51以及弧形凸部52呈渐变式光滑过渡。该平面端的设置,增大了和轴套4的端面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连接强度。本实施例中,风叶5远离叠压端的一端设置为弧形翘曲端,弧形翘曲端至弧形凹部51以及弧形凸部52呈渐变式光滑过渡。该弧形翘曲端的设置使得风流输出时,形成更为稳定可靠的轴流风。本实施例中,风叶5由平面端向弧形翘曲端逐渐减薄。平面端的厚度大于弧形翘曲端,在保证了平面端的受力和连接强度的同时,又能降低能耗。本实施例中,支撑件2设有多个,支撑件2包括支撑板21设置在支撑板21一端的导流板22,各支撑板21沿电机3周向方向均匀布置并连接筒状壳体1和电机3,各导流板22靠近风叶5。该结构中,支撑板21主要起到连接和支撑电机3的作用,而导流板22靠近风叶5,便于将风流导向风叶5,以降低能耗。本实施例中,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流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筒状壳体(1)、支撑件(2)、电机(3)、轴套(4)和多片风叶(5),所述电机(3)通过支撑件(2)安装在筒状壳体(1)内、且电机(3)的转轴中心与筒状壳体(1)的中线重合,所述轴套(4)安装在电机(3)的转轴上,各风叶(5)均通过螺栓(6)安装在轴套(4)的端面上,每一片风叶(5)叠压在相邻的一侧风叶(5)上、且该叠压的风叶(5)被相邻的另一侧风叶(5)叠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流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筒状壳体(1)、支撑件(2)、电机(3)、轴套(4)和多片风叶(5),所述电机(3)通过支撑件(2)安装在筒状壳体(1)内、且电机(3)的转轴中心与筒状壳体(1)的中线重合,所述轴套(4)安装在电机(3)的转轴上,各风叶(5)均通过螺栓(6)安装在轴套(4)的端面上,每一片风叶(5)叠压在相邻的一侧风叶(5)上、且该叠压的风叶(5)被相邻的另一侧风叶(5)叠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风机,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风叶(5)的被叠压处设有叠压凹陷,每一片风叶(5)叠压在相邻的一侧风叶(5)的叠压凹陷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流风机,其特征在于:每一片风叶(5)叠压在相邻的一侧风叶(5)的叠压凹陷内时、两片风叶(5)在叠压处保持表面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流风机,其特征在于:同一个螺栓(6)连接相邻的两片风叶(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流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叶(5)位于叠压侧的边沿中部设有一段弧形凹部(51),另一侧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维温碧艺张闽军徐恺梁锦波刘铮铮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金诺动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