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脱移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5659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防脱移门系统包括滚轮保持架、滚轮、导轨、固定夹持架和两个活动夹持架,滚轮保持架和两个活动夹持架分别固定在固定夹持架上,两个活动夹持架与固定夹持架之间形成有槽口,滚轮安装在滚轮保持架的一侧,导轨的底壁设有上凸的第一凸台,导轨的顶壁设有下凸的第二凸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分别沿导轨的长度方向设置,滚轮的轮面与第一凸台接触且两者的接触面为圆弧形,滚轮保持架上固定有限位轴,第二凸台与限位轴上下间隔设置,第二凸台与限位轴之间的间距S1与滚轮的轮面与第一凸台的接触面的高度H的大小满足S1<H。该移门系统结构简单、防脱轨效果好,可保证滚轮与导轨不脱开,从而有效杜绝因滚轮脱轨而产生事故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脱移门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脱机构,具体是一种防脱移门系统。
技术介绍
移门在商场、酒店以及居家等场合被广泛使用,尤其广泛应用于人流比较密集或需要经常反复开合的场合。移门一般通过滚轮和导轨的配合实现安装。对于手动推拉的移门结构,不同的人推拉时用力大小不一样,用力过大时,滚轮会脱离导轨,造成脱轨现象。而对于电动移门,在开合较快时,滚轮不可避免地也会产生脱轨现象。滚轮的脱轨问题对人员通行造成安全隐患。因此需要设计防脱移门系统,确保移门在外力作用下,不会因滚轮脱离导轨而发生意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脱移门系统,该移门系统结构简单、防脱轨效果好,可保证滚轮与导轨不脱开,从而有效杜绝因滚轮脱轨而产生事故的风险。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脱移门系统,包括滚轮保持架、滚轮、导轨、固定夹持架和两个活动夹持架,所述的滚轮保持架和所述的两个活动夹持架分别固定在所述的固定夹持架上,所述的两个活动夹持架与所述的固定夹持架之间形成有用于夹持被夹持件的槽口,所述的滚轮安装在所述的滚轮保持架的一侧,所述的导轨的底壁设有上凸的第一凸台,所述的导轨的顶壁设有下凸的第二凸台,所述的第一凸台和所述的第二凸台分别沿所述的导轨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的滚轮的轮面与所述的第一凸台接触且两者的接触面为圆弧形,所述的滚轮保持架上固定有限位轴,所述的第二凸台与所述的限位轴上下间隔设置,将所述的第二凸台与所述的限位轴之间的间距记为S1,将所述的滚轮的轮面与所述的第一凸台的接触面的高度记为H,S1与H的大小满足S1<H。本技术防脱移门系统,通过设计控制滚轮的轮面与第一凸台的接触面的高度H大于第二凸台与限位轴之间的间距S1,由第二凸台与限位轴配合限位,可有效利用导轨与滚轮和滚轮保持架之间的狭小空间,将移门移动过程中滚轮保持架在高度方向的整体跳动距离控制在H以内,保证滚轮与导轨不脱开,从而有效杜绝因滚轮脱轨而产生事故的风险。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凸台位于所述的第二凸台的正下方,以防止意外情况下因滚轮保持架倾斜或水平移位造成的脱轨现象,达到进一步的防脱轨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的限位轴横向螺纹连接在所述的滚轮保持架上。进一步地,所述的限位轴包括一体依次连接设置的调节头、螺杆和光轴,所述的滚轮保持架上开设有横向通孔,所述的横向通孔包括相通的横向螺孔和横向光孔,所述的调节头的外径大于所述的横向螺孔的孔径,所述的螺杆螺纹连接于所述的横向螺孔,所述的光轴紧配合于所述的横向光孔,所述的光轴的端部穿过所述的横向光孔自所述的滚轮保持架的内侧伸出,所述的光轴的端部位于所述的第二凸台的正下方,所述的光轴的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凸台之间的间距即为S1。由于导轨与滚轮和滚轮保持架之间的空间狭小,对限位轴安装完成后与竖直面的垂直度要求较高,因此对滚轮保持架上用于安装限位轴的孔加工要求较高。而一般五金行业螺纹的加工和定位精度不高,导致螺纹配合处存在间隙,如果仅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将限位轴固定于滚轮保持架,会导致限位轴的轴线偏移,不能保证限位轴安装完成后与竖直面的垂直度,从而易导致防脱失效。而将限位轴设计为一体设置的调节头、螺杆和光轴的形式后,通过螺纹锁紧限位轴的同时,通过光轴定位限位轴,可实现限位轴的牢固、可靠安装,确保防脱效果。移门系统安装过程中,安装人员可以直接站在门扇外侧用扳手安装调节限位轴,不受空间限制,操作方便、自由,省时省力。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横向螺孔内预装有螺纹紧固胶。移门来回移动所造成的振动可能会导致螺杆连接松动,而螺纹紧固胶可起到较好的防松动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的滚轮保持架上固定有限位螺钉,所述的限位螺钉靠近所述的滚轮保持架的外侧,所述的限位螺钉自下而上垂直穿设于所述的滚轮保持架,所述的限位螺钉的端部自所述的滚轮保持架的上表面穿出并位于所述的导轨的顶壁的下方,将所述的导轨的顶壁与所述的限位螺钉之间的间距记为S2,S2与H的大小满足S2<H。在第二凸台与限位轴配合防脱的基础上,限位螺钉可起到进一步的防脱作用,该两种防脱结构可实现对移门系统的双重防脱,万无一失,保证整套移门系统的可靠性,此外,限位轴和限位螺钉都安装在滚轮保持架上,因而其防脱效果不受门扇安装高度上下调节的影响。移门系统安装过程中,安装人员在门扇外侧自下而上用扳手安装调节限位螺钉,无需在门扇内侧操作,不受限于门扇内侧的狭窄空间,操作简便。进一步地,所述的限位螺钉为平端紧定螺钉,所述的滚轮保持架上开设有纵向螺孔,所述的平端紧定螺钉螺纹连接于所述的纵向螺孔。平端紧定螺钉与纵向螺孔的配合,有利于减少攻螺纹深度,从而降低加工要求。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纵向螺孔内预装有耐落胶,以防止移门移动过程中的振动可能导致的限位螺钉松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防脱移门系统结构简单、防脱轨效果好,其通过设计控制滚轮的轮面与第一凸台的接触面的高度H大于第二凸台与限位轴之间的间距S1,由第二凸台与限位轴配合限位,可有效利用导轨与滚轮和滚轮保持架之间的狭小空间,将移门移动过程中滚轮保持架在高度方向的整体跳动距离控制在H以内,保证滚轮与导轨不脱开,从而有效杜绝因滚轮脱轨而产生事故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防脱移门系统的横截面示意图;图2为滚轮保持架在固定夹持架上安装后效果正视图;图3为放大后的图2中A-A剖视图;图4为放大后的图2中B-B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的防脱移门系统,如图所示,包括滚轮保持架1、滚轮2、导轨3、固定夹持架41和两个活动夹持架42,滚轮保持架1和两个活动夹持架42分别固定在固定夹持架41上,两个活动夹持架42和固定夹持架41之间形成有用于夹持被夹持件(移门或移门连接件)44的槽口43,滚轮2安装在滚轮保持架1的一侧,导轨3的底壁设有上凸的第一凸台31,导轨3的顶壁设有下凸的第二凸台32,第一凸台31和第二凸台32分别沿导轨3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凸台31位于第二凸台32的正下方,滚轮2的轮面与第一凸台31接触且两者的接触面为圆弧形,滚轮保持架1上固定有限位轴5,限位轴5横向螺纹连接在滚轮保持架1上,第二凸台32与限位轴5上下间隔设置,将第二凸台32与限位轴5之间的间距记为S1,将滚轮2的轮面与第一凸台31的接触面的高度记为H,S1与H的大小满足S1<H。实施例2的防脱移门系统,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2中,限位轴5包括一体依次连接设置的调节头51、螺杆52和光轴53,滚轮保持架1上开设有横向通孔,横向通孔包括相通的横向螺孔11和横向光孔12,横向螺孔11内预装有螺纹紧固胶,调节头51的外径大于横向螺孔11的孔径,螺杆52螺纹连接于横向螺孔11,光轴53紧配合于横向光孔12,光轴53的端部穿过横向光孔12自滚轮保持架1的内侧伸出,光轴53的端部位于第二凸台32的正下方,光轴53的端部与第二凸台32之间的间距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脱移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滚轮保持架、滚轮、导轨、固定夹持架和两个活动夹持架,所述的滚轮保持架和所述的两个活动夹持架分别固定在所述的固定夹持架上,所述的两个活动夹持架与所述的固定夹持架之间形成有用于夹持被夹持件的槽口,所述的滚轮安装在所述的滚轮保持架的一侧,所述的导轨的底壁设有上凸的第一凸台,所述的导轨的顶壁设有下凸的第二凸台,所述的第一凸台和所述的第二凸台分别沿所述的导轨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的滚轮的轮面与所述的第一凸台接触且两者的接触面为圆弧形,所述的滚轮保持架上固定有限位轴,所述的第二凸台与所述的限位轴上下间隔设置,将所述的第二凸台与所述的限位轴之间的间距记为S1,将所述的滚轮的轮面与所述的第一凸台的接触面的高度记为H,S1与H的大小满足S1<H。/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脱移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滚轮保持架、滚轮、导轨、固定夹持架和两个活动夹持架,所述的滚轮保持架和所述的两个活动夹持架分别固定在所述的固定夹持架上,所述的两个活动夹持架与所述的固定夹持架之间形成有用于夹持被夹持件的槽口,所述的滚轮安装在所述的滚轮保持架的一侧,所述的导轨的底壁设有上凸的第一凸台,所述的导轨的顶壁设有下凸的第二凸台,所述的第一凸台和所述的第二凸台分别沿所述的导轨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的滚轮的轮面与所述的第一凸台接触且两者的接触面为圆弧形,所述的滚轮保持架上固定有限位轴,所述的第二凸台与所述的限位轴上下间隔设置,将所述的第二凸台与所述的限位轴之间的间距记为S1,将所述的滚轮的轮面与所述的第一凸台的接触面的高度记为H,S1与H的大小满足S1<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移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凸台位于所述的第二凸台的正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移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轴横向螺纹连接在所述的滚轮保持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脱移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轴包括一体依次连接设置的调节头、螺杆和光轴,所述的滚轮保持架上开设有横向通孔,所述的横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思宝蒋君华张刘健曹永和邬哲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腾宇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