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收集雨水的公共自行车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624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收集雨水的公共自行车棚,包括底板,底板四角分别设有通孔并通过通孔螺纹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上连接有集雨棚,集雨棚、支撑杆和底板内部均为中空结构,集雨棚包括挡雨板和承雨板,承雨板分别设于挡雨板两侧,挡雨板顶部中心处设有V形槽,挡雨板与V形槽两侧连接处均设有漏槽,承雨板中心设有凹槽,凹槽底部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孔,支撑杆穿过进水孔与集雨棚螺纹连接,挡雨板上表面中心处设有雨雪传感器,挡雨板下表面中心处设有控制器,雨雪传感器和控制器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质地轻便,安装拆卸便捷,节省人力,可采集并储存雨水,可防止雨水溅落车棚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收集雨水的公共自行车棚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棚,具体涉及一种可收集雨水的公共自行车棚。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温室效应问题越发被重视,各国均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污染和碳排放量,从公民自身做起,各国推举居民选择骑自行车出行进行低碳出行,单车运动是一种有氧运动,运动减肥的同时强化身体机能,其目前共享单车的普遍发行,导致自行车使用量大幅度提升。目前,路边虽然设有公共自行车停车区域,但大部分不设有车棚,在雨雪等恶劣天气,自行车长时间承受雨雪等易发生零件腐蚀,增加公共财产损失;且已有的车棚作用仅仅是防雨,车棚两端雨量较大,无法采集雨水进行二次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收集雨水的公共自行车棚,易于安装,且采集的雨水可进行二次回收利用。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收集雨水的公共自行车棚,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四角分别设有通孔并通过所述通孔螺纹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连接有集雨棚,所述集雨棚、所述支撑杆和所述底板内部均为中空结构,便于雨水的采集和车棚的安装、拆卸,所述集雨棚包括挡雨板和承雨板,所述承雨板分别设于所述挡雨板两侧,所述挡雨板顶部中心处设有V形槽,所述挡雨板与所述V形槽两侧连接处均设有漏槽,便于收集顶部雨水,所述承雨板中心设有凹槽,便于收集落在所述挡雨板和所述承雨板上流下的雨水,所述凹槽底部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孔,所述支撑杆穿过所述进水孔与所述集雨棚螺纹连接,便于雨水通过所述支撑杆流至所述底板内进行储存,所述挡雨板上表面中心处设有雨雪传感器,所述挡雨板下表面中心处设有控制器,所述雨雪传感器和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优先地,所述承雨板下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一端设有安装孔,同侧的平行设立的所述固定杆间通过所述安装孔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一端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优先地,所述承雨板呈凹形,所述承雨板边缘处设有集雨槽,便于收集所述承雨板边缘处的雨水。优先地,所述转轴外套设有挡帘,所述挡帘长度与所述支撑杆长度相同,防止雨水溅落至所述底板上,且所述挡帘采用透明材料,可从车棚外部观察是否有空余位置可供停放。优先地,所述底板一侧边缘处等距设有若干支架,所述支架设于同侧所述支撑杆之间,便于公共自行车的存放。优先地,所述底板侧壁中心处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内插设有密封盖,可外接水管将所述底板内雨水导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设置集雨槽、漏槽和凹槽进行采集雨水,采集的雨水通过支撑杆流至底板内储存,便于二次回收利用;2.集雨棚、支撑杆和底板内部为中空结构,便于雨水的采集和储存,且质地轻便,便于公共自行车棚的安装和拆卸。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右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标记为:1.底板,11.通孔,12.支撑杆,13.支架,14.出水孔,15.密封盖,2.集雨棚,21.挡雨板,211.V形槽,212.漏槽,22.承雨板,221.凹槽,222.进水孔,223.固定杆,224.转轴,225.电机,226.集雨槽,227.挡帘,3.雨雪传感器,4.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一种可收集雨水的公共自行车棚,包括底板1,底板1四角分别设有通孔11并通过通孔11螺纹连接有支撑杆12,支撑杆12上连接有集雨棚2,集雨棚2、支撑杆12和底板1内部均为中空结构,便于雨水的采集和车棚的安装、拆卸,集雨棚2包括挡雨板21和承雨板22,承雨板22分别设于挡雨板21两侧,挡雨板21顶部中心处设有V形槽211,挡雨板21与V形槽211两侧连接处均设有漏槽212,便于收集顶部雨水,承雨板22中心设有凹槽221,便于收集落在挡雨板21和承雨板22上流下的雨水,凹槽221底部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孔222,支撑杆12穿过进水孔222与集雨棚2螺纹连接,便于雨水通过支撑杆12流至底板1内进行储存,挡雨板21上表面中心处设有雨雪传感器3,挡雨板21下表面中心处设有控制器4,雨雪传感器3和控制器4电性连接。具体的,如图1所示,承雨板22下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杆223,固定杆223一端设有安装孔,同侧的平行设立的固定杆223间通过安装孔连接有转轴224,转轴224一端连接有电机225,电机225与控制器4电性连接。具体的,如图2-3所示,承雨板22呈凹形,承雨板22边缘处设有集雨槽226,便于收集承雨板22边缘处的雨水。具体的,如图1所示,转轴224外套设有挡帘227,挡帘227长度与支撑杆12长度相同,防止雨水溅落至底板1上,且挡帘227采用透明材料,可从车棚外部观察是否有空余位置可供停放。具体的,如图1-2所示,底板1一侧边缘处等距设有若干支架13,支架13设于同侧支撑杆12之间,便于公共自行车的存放。具体的,如图1-2所示,底板1侧壁中心处设有出水孔14,出水孔14内插设有密封盖15,可外接水管将底板1内雨水导出。如图1-3所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由于集雨棚2内部为中空结构,雨水可在集雨棚2内部流动,下雨天气时,雨水分别从挡雨板21上漏槽212、承雨板22上凹槽221和集雨槽226进行收集,采集的雨水通过进水孔222流经支撑杆12储存至底板1内,出水孔14外接水管,收集的雨水可通过出水孔14导至其他容器或进行二次利用;同时,雨雪传感器3监控落在集雨棚2顶部的雨量传输至控制器4,控制器4控制电机225转动,电机225通过转轴224带动挡帘227匀速落下,防止雨水溅落在挡帘227内,且可从外部观察到车棚内部是否有空余支架13可存放自行车。本技术的优点:质地轻便,安装拆卸便捷,节省人力,可采集并储存雨水,可防止雨水溅落车棚内。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收集雨水的公共自行车棚,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四角分别设有通孔并通过所述通孔螺纹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连接有集雨棚,所述集雨棚、所述支撑杆和所述底板内部均为中空结构,所述集雨棚包括挡雨板和承雨板,所述承雨板分别设于所述挡雨板两侧,所述挡雨板顶部中心处设有V形槽,所述挡雨板与所述V形槽两侧连接处均设有漏槽,所述承雨板中心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底部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孔,所述支撑杆穿过所述进水孔与所述集雨棚螺纹连接,所述挡雨板上表面中心处设有雨雪传感器,所述挡雨板下表面中心处设有控制器,所述雨雪传感器和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收集雨水的公共自行车棚,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四角分别设有通孔并通过所述通孔螺纹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连接有集雨棚,所述集雨棚、所述支撑杆和所述底板内部均为中空结构,所述集雨棚包括挡雨板和承雨板,所述承雨板分别设于所述挡雨板两侧,所述挡雨板顶部中心处设有V形槽,所述挡雨板与所述V形槽两侧连接处均设有漏槽,所述承雨板中心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底部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孔,所述支撑杆穿过所述进水孔与所述集雨棚螺纹连接,所述挡雨板上表面中心处设有雨雪传感器,所述挡雨板下表面中心处设有控制器,所述雨雪传感器和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集雨水的公共自行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雨板下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一端设有安装孔,同侧的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界朱园利
申请(专利权)人:宿迁市华骏广告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