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外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5131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室外墙结构,属于建筑墙体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混凝土制成的墙体外板和墙体内板,所述墙体外板和墙体内板之间形成空腔,该空腔内填充有混凝土层,所述墙体内板与墙体外板相对的一侧面延伸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增强体,所述墙体外板上设置有与第一增强体一一对应的第二增强体,所述第一增强体和第二增强体之间连接有至少两个呈波浪状的钢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墙体的稳定性,避免墙体出现裂缝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室外墙结构
本技术属于建筑墙体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地下室外墙结构。
技术介绍
地下室是建筑物中处于室外地面以下的房间,在房屋底层以下建造地下室,可以提高建筑用地效率。目前,地下室外墙除了受太阳辐射、温度变换、湿度变换以及大气中侵蚀性介质的影响外,还受建筑物的水平弯曲、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等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现有技术中,由于地下室外墙均由混凝土制成,混凝土容易发生收缩,并且地下室外墙四周都是土壤,土壤层对地下室整体结构进行挤压,再加上地下室结构本身和基坑边壁的约束,会产生较大拉应力,在收缩和拉应力的作用下,地下室墙体容易产生裂缝,从而引发漏水等现象,影响建筑的结构强度,因而还有待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室外墙结构,其具有提高墙体的稳定性,避免墙体出现裂缝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室外墙结构,包括混凝土制成的墙体外板和墙体内板,所述墙体外板和墙体内板之间形成空腔,该空腔内填充有混凝土层,所述墙体内板与墙体外板相对的一侧面延伸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增强体,所述墙体外板上设置有与第一增强体一一对应的第二增强体,所述第一增强体和第二增强体之间连接有至少两个呈波浪状的钢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波纹状的钢板具有较好的弹性,在墙体外板或墙体内板受力时,第一增强体和第二增强体在钢板的弹性作用下能够对墙体形成支撑,以此提高墙体的稳定性,有效避免墙体出现裂缝。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相邻两个所述钢板之间的距离为3~5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合理控制相邻两个钢板之间的距离,可以在不影响钢板形变的同时,提高空间的利用率,使混凝土层的占比得到提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相邻两个所述钢板的表面交错设置有若干弹性阻尼块,所述弹性阻尼块的厚度等于相邻两个所述钢板之间的宽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阻尼块的设置,可对钢板进行形变限制,从而使钢板在受力后快速恢复形变,以此提高第一增强体和第二增强体对墙体的支撑。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增强体与第二增强体均为梯形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增强体与第二增强体侧边的三角形原理,可防止第一增强体与第二增强体的侧面受潮,有效避免墙体外板和墙体内板出现变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增强体与第二增强体的表面涂覆有聚氨酯防水涂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氨酯防水涂料具有较好的耐候性,且耐酸碱侵蚀,可以适应土壤中较复杂的环境,有效防止第一增强体或第二增强体受潮产生损伤。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增强体之间连接有呈交叉设置的第一受力钢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受力钢筋的设置,可增强相邻两个第一增强体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第一增强体的受力更加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增强体之间连接有呈交叉设置的第二受力钢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受力钢筋的设置,可增强相邻两个第二增强体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第二增强体的受力更加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空腔内于所述混凝土层的外侧分布有若干UEA膨胀剂颗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UEA膨胀剂颗粒是通过与混凝土中的水泥、水反应来产生体积变大的结晶,从而引起混凝土体积膨胀,产生一定预应力,可以有效补偿混凝土墙体的收缩量,有助于控制混凝土收缩开裂,减少地下室裂缝的产生。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设置波纹状的钢板,在墙体外板或墙体内板受力时,第一增强体和第二增强体在钢板的弹性作用下能够对墙体形成支撑,以此提高墙体的稳定性,有效避免墙体出现裂缝;2、通过设置弹性阻尼块,可对钢板进行形变限制,从而使钢板在受力后快速恢复形变,以此提高第一增强体和第二增强体对墙体的支撑。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增强体/第二增强体的连接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2、墙体内板;3、空腔;4、第一增强体;5、第二增强体;6、钢板;7、弹性阻尼块;8、第一受力钢筋;9、第二受力钢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地下室外墙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混凝土制成的墙体外板和墙体内板2,墙体外板和墙体内板2之间形成空腔3,该空腔3内填充有混凝土层以及分布于混凝土层的外侧的若干UEA膨胀剂颗粒,UEA膨胀剂颗粒是通过与混凝土中的水泥、水反应来产生体积变大的结晶,从而引起混凝土体积膨胀,产生一定预应力,进而有效补偿混凝土墙体的收缩量,控制混凝土收缩开裂,减少地下室裂缝的产生。如图1所示,墙体内板2与墙体外板相对的一侧面延伸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增强体4,墙体外板上延伸有与第一增强体4一一对应的第二增强体5,第一增强体4和第二增强体5之间连接有两个呈波浪状的钢板6,相邻两个钢板6之间的距离为3mm。进一步地,相邻两个钢板6的表面交错设置有若干弹性阻尼块7,弹性阻尼块7的厚度等于相邻两个钢板6之间的宽度,通过弹性阻尼块7可对钢板6进行形变限制,从而使钢板6在受力后快速恢复形变,以此提高第一增强体4和第二增强体5对墙体的支撑。如图1所示,第一增强体4与第二增强体5均为梯形结构,即可利用第一增强体4与第二增强体5侧边的三角形原理,防止第一增强体4与第二增强体5的侧面受潮,有效避免墙体外板和墙体内板2出现变形。进一步地,第一增强体4与第二增强体5的表面涂覆有聚氨酯防水涂料,聚氨酯防水涂料具有较好的耐候性,且耐酸碱侵蚀,可以适应土壤中较复杂的环境,有效防止第一增强体4或第二增强体5受潮产生损伤。如图2所示,相邻两个第一增强体4之间连接有呈交叉设置的第一受力钢筋8,通过第一受力钢筋8可增强相邻两个第一增强体4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第一增强体4的受力更加稳定。如图2所示,相邻两个第二增强体5之间连接有呈交叉设置的第二受力钢筋9,通过第二受力钢筋9的可增强相邻两个第二增强体5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第二增强体5的受力更加稳定。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及有益效果如下:在墙体外板或墙体内板2受力时,第一增强体4和第二增强体5在钢板6的弹性作用下能够对墙体形成支撑,以此提高墙体的稳定性,有效避免墙体出现裂缝。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室外墙结构,包括混凝土制成的墙体外板和墙体内板(2),所述墙体外板和墙体内板(2)之间形成空腔(3),该空腔(3)内填充有混凝土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内板(2)与墙体外板相对的一侧面延伸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增强体(4),所述墙体外板上设置有与第一增强体(4)一一对应的第二增强体(5),所述第一增强体(4)和第二增强体(5)之间连接有至少两个呈波浪状的钢板(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外墙结构,包括混凝土制成的墙体外板和墙体内板(2),所述墙体外板和墙体内板(2)之间形成空腔(3),该空腔(3)内填充有混凝土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内板(2)与墙体外板相对的一侧面延伸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增强体(4),所述墙体外板上设置有与第一增强体(4)一一对应的第二增强体(5),所述第一增强体(4)和第二增强体(5)之间连接有至少两个呈波浪状的钢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钢板(6)之间的距离为3~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钢板(6)的表面交错设置有若干弹性阻尼块(7),所述弹性阻尼块(7)的厚度等于相邻两个所述钢板(6)之间的宽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志彬江新乔林晓立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汇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