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起重重量限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169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起重机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起重重量限制器。其包括壳体、弹簧、压板、报警装置、伸缩件、钩体与绳体;壳体设置有检修门,弹簧的一端与壳体的顶壁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压板连接;压板远离弹簧的一端与伸缩件连接;伸缩件远离压板的一端用于伸出壳体,并与钩体连接;报警装置设置在壳体的底面,压板用于运动至警报位置时激活报警装置;绳体的一端与压板远离伸缩件的一端连接,绳体的另一端伸出壳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适合安装在小型起重机上。2.绳体可以在不打开检修门的情况下帮助使用者了解壳体内部弹簧与伸缩件的情况,较为方便。

A new lifting weight limi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起重重量限制器
本技术涉及起重机检测的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起重重量限制器。
技术介绍
起重机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垂直提升和水平搬运重物的多动作起重机械。在起重机工作的过程中,通常会因为装载货物时超载而导致传动部件损坏、钢丝绳断裂、制动失败、电器系统电动机过载、电机烧毁甚至结构变形等问题,所以需要在起重机上设置起重重量限制器,来限制起重机最大起重量。目前的起重重量限制器是通过对起重力矩的限制,实现对起重重量的限制,起重机上起重量限制器一般装在电动葫芦卷筒处的钢丝绳上。中国专利公告号CN102556865A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起重重量限制器,其包括:接收装置、重量传感器、幅度传感器与控制器,接收装置用于接收重量传感器传出的信号,幅度传感器所检测的幅度中的最大幅度作为当前幅度,并根据该当前起重量及当前幅度,计算起重力矩,并于该起重力矩大于预设力矩时,限制变幅机构向外运行及起升机构向上运行。但是由于其结构较为复杂,而且成本较高,所以在组装与安装的过程中较为繁琐,对于大型起重机较为适用,而对于小型起重机来说则不太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起重重量限制器,主要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小型起重机来说,现有的起重重量限制器的结构较为复杂且成本较高的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起重重量限制器包括壳体、弹簧、压板、报警装置、伸缩件、钩体与绳体;壳体用于容纳弹簧、压板、报警装置与伸缩件,壳体设置有检修门,检修门可相对于壳体开合;弹簧的一端与壳体的顶壁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压板连接;压板远离弹簧的一端与伸缩件连接;伸缩件可相对于壳体底部伸缩,伸缩件远离压板的一端用于伸出壳体,并与钩体连接;报警装置设置在壳体的底面,压板用于运动至警报位置时激活报警装置;绳体的一端与压板远离伸缩件的一端连接,绳体的另一端伸出壳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起重机时,壳体与起重机连接以使起重重量限制器放置在起重机上。钩体用于拉住重物,钩体带动伸缩件运动,以带动压板运动并拉动弹簧。当起重机承载的重量达到最大值时,弹簧位于弹性限度内的最大的长度,此时压板位于警报位置,并激活报警装置,报警装置开始报警,以提示使用者起重机承载重量已经到达设定的最大值。弹簧可以防止压板直接被拉到警报位置。绳体的一端与压板连接,绳体的另一端伸出壳体,绳体的设置可以让使用者了解起重重量限制器内部弹簧与伸缩件的情况,即当起重机空载时,露出壳体外部的绳体变短,则证明弹簧需要更换或压板需要进行微调以调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压板远离弹簧的表面设置有抵触块;报警装置包括警报器与开关,警报器设置在壳体上,开关用于按压时打开警报器;抵触块用于运动至警报位置时,与开关抵触以按压开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压板激活报警装置时,通过压板表面设置的抵触块,以抵压报警装置的开关,以打开警报器。这种方式较为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抵触块与压板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触块与压板螺纹连接,这种连接方式较为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警报器包括扬声器和/或闪光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扬声器或闪光灯来发出警报,较为明显,而且成本也较低。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伸缩件与压板焊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伸缩件与压板焊接,这样可以有效防止起重机在运输过程中伸缩件与压板脱离导致产生安全隐患。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设置有导向柱,导向柱的一端与压板可拆卸连接,导向柱的另一端用于与壳体的顶壁抵触;导向柱设置在弹簧中部,导向柱的长度方向与弹簧的拉伸方向一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柱可以防止弹簧在伸缩的过程中偏离伸缩方向导致弹簧损坏,而导向柱与压板可拆卸连接可以使导向板方便安装在压板上。在安装时,先将套有弹簧的导向柱与压板连接,然后将弹簧固定连接在压板与壳体上,完成安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压板远离伸缩件的一端设置有凸块,凸块具有通孔,绳体用于穿过通孔并打结以与压板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绳体时,将绳体穿过凸块上的通孔然后打结,使绳体与压板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绳体远离压板的一端设置有环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绳体远离压板的一端设置的环体可以防止绳体缩回壳体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壳体顶面设置有容纳槽,容纳槽用于容纳绳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容纳槽可以容纳绳体,防止绳体在不需要的时候与起重机上的钢丝绳缠绕。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适合安装在小型起重机上。2.绳体可以在不打开检修门的情况下帮助使用者了解壳体内部弹簧与伸缩件的情况,较为方便。3.伸缩件为Y形设置,可以有效避免其过度伸出壳体导致压板过度挤压报警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的新型起重重量限制器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壳体;11、检修门;12、容纳槽;2、弹簧;3、压板;31、抵触块;32、凸块;4、报警装置;41、警报器;42、开关;5、伸缩件;6、绳体;7、钩体;8、导向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一种新型起重重量限制器包括壳体1、弹簧2、压板3、报警装置4、伸缩件5、钩体7与绳体6。壳体1用于容纳弹簧2、压板3、报警装置4与伸缩件5,壳体1为长方体,其表面设置有检修门11,检修门11可相对于壳体1开合,检修门11与壳体1铰接。检修门11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对壳体1内的零件进行检查维修。壳体1底部开设有供伸缩件5伸出的孔。具体的,伸缩件5可相对于壳体1底部伸缩,伸缩件5呈Y形,Y形具有两个自由端的一侧与压板3固定连接,因为这样可以在减少成本的同时使压板3受力均匀,不易拉扯损坏。伸缩件5与压板3焊接。伸缩件5的仅具有一个自由端的一侧用于伸出壳体1底部开设的孔,并与钩体7连接。钩体7与伸缩件5焊接。另外由于Y形伸缩件5在其长度方向上具有形状的变化,所以可以防止其过度伸出壳体1而导致其本身或者报警装置4损坏。当钩体7勾住重物时,钩体7拉动伸缩件5,伸缩件5拉动压板3,压板3相对壳体1底部运动。当压板3运动至警报位置时激活报警装置4,以使警报器41发生警报。为了防止压板3在受力时瞬间被拉动至警报位置,压板3远离伸缩件5的一端设置有弹簧2。具体的,弹簧2的一端与壳体1的顶壁固定连接,优选的,弹簧2焊接在壳体1上。弹簧2的另一端与压板3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弹簧2与压板3焊接,这样较为牢固。为了防止弹簧2在伸缩的过程中偏离伸缩方向导致弹簧2损坏,起重重量限制器还设置有导向柱8,导向柱8为圆形主体,导向柱8的一端与压板3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柱8与压板3螺纹连接。导向柱8的另一端用于与壳体1的顶壁抵触。为了防止导向柱8与壳体1的顶壁碰撞导致损坏,导向柱8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起重重量限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弹簧(2)、压板(3)、报警装置(4)、伸缩件(5)、钩体(7)与绳体(6);/n壳体(1)用于容纳弹簧(2)、压板(3)、报警装置(4)与伸缩件(5),壳体(1)设置有检修门(11),检修门(11)可相对于壳体(1)开合;/n弹簧(2)的一端与壳体(1)的顶壁固定连接,弹簧(2)的另一端与压板(3)连接;/n压板(3)远离弹簧(2)的一端与伸缩件(5)连接;/n伸缩件(5)可相对于壳体(1)底部伸缩,伸缩件(5)远离压板(3)的一端用于伸出壳体(1),并与钩体(7)连接;/n报警装置(4)设置在壳体(1)的底面,压板(3)用于运动至警报位置时激活报警装置(4);/n绳体(6)的一端与压板(3)远离伸缩件(5)的一端连接,绳体(6)的另一端伸出壳体(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起重重量限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弹簧(2)、压板(3)、报警装置(4)、伸缩件(5)、钩体(7)与绳体(6);
壳体(1)用于容纳弹簧(2)、压板(3)、报警装置(4)与伸缩件(5),壳体(1)设置有检修门(11),检修门(11)可相对于壳体(1)开合;
弹簧(2)的一端与壳体(1)的顶壁固定连接,弹簧(2)的另一端与压板(3)连接;
压板(3)远离弹簧(2)的一端与伸缩件(5)连接;
伸缩件(5)可相对于壳体(1)底部伸缩,伸缩件(5)远离压板(3)的一端用于伸出壳体(1),并与钩体(7)连接;
报警装置(4)设置在壳体(1)的底面,压板(3)用于运动至警报位置时激活报警装置(4);
绳体(6)的一端与压板(3)远离伸缩件(5)的一端连接,绳体(6)的另一端伸出壳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起重重量限制器,其特征在于:压板(3)远离弹簧(2)的表面设置有抵触块(31);
报警装置(4)包括警报器(41)与开关(42),警报器设置在壳体(1)上,开关(42)用于按压时打开警报器;
抵触块(31)用于运动至警报位置时,与开关(42)抵触以按压开关(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习福倪振磊刘秋生黄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众智检验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