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码头登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4918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8:06
本公开提供一种码头登乘装置,涉及海岸工程机械领域,包括主转台,所述主转台用于通过第一转动副设置在码头,所述主转台通过第二转动副配合有梯转台,所述梯转台通过第一铰链连接有登乘梯,所述登乘梯用于搭接外部船艇;所述登乘梯通过收卷机构连接主转台,所述收卷机构在外力作用下通过卷绕或释放柔性索带动登乘梯绕第一铰链转动,用于改变登乘梯与梯转台的夹角;所述第一转动副和第二转动副通过转动调整登乘梯和码头的相对位置,设置多个水平转动机构,实现登乘梯收纳到码头上方,避免涌浪冲击损坏登乘梯;通过设置收卷机构,人力驱动收卷机构对登乘梯进行提升和下放,解决了偏远码头难以提供稳定、持续电力供给电动驱动的问题。

A dock boar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码头登乘装置
本公开涉及海岸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码头登乘装置。
技术介绍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
技术介绍
,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随着我国海岸勘探测量、海岛旅游开发等生产活动的日益频繁,各种小型码头的投资新建如火如荼。传统常规的在建或新建的小型码头,是通过在码头设计内嵌式固定水泥踏步,实现人员在船艇与码头之间上下通行。专利技术人发现,设置水泥踏步后,其船艇需要贴近码头,并且人员需翻越船艇的舷墙等障碍物,从而带来一些局限性和不安全性,特别是较大风浪环境或旅游行业,不利于幼小年老者旅客的通行;另外,目前含有电力驱动装置的登乘梯需要稳定的电力供应,其维护保养成本高,尤其对于一些新建的小型码头或偏远码头,往往电力供应受限,难以提供稳定且持续的电力,造成小型码头、偏远码头位置的登乘困难,难以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码头登乘装置,设置多个水平转动机构,实现登乘梯收纳到码头上方,避免涌浪冲击损坏登乘梯;通过设置收卷机构,人力驱动收卷机构对登乘梯进行提升和下放,解决了偏远码头难以提供稳定、持续电力供给电动驱动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码头登乘装置,包括主转台,所述主转台用于通过第一转动副设置在码头,所述主转台通过第二转动副及锁止机构配合有梯转台,所述梯转台通过第一铰链连接有登乘梯,所述登乘梯用于搭接外部船艇;所述登乘梯通过收卷机构连接主转台,所述收卷机构在外力作用下通过卷绕或释放柔性索带动登乘梯绕第一铰链转动,用于改变登乘梯与梯转台的夹角;所述第一转动副和第二转动副通过转动调整登乘梯和码头的相对位置,用于使登乘梯收纳于码头上。进一步地,所述主转台的上方设有支架,支架上配合有滑轮组,所述柔性索一端连接登乘梯,另一端配合滑轮组后卷绕在收卷机构上。进一步地,所述收卷机构包括卷筒和柔性索,所述收卷机构用于接收外力转动,从而收卷柔性索提升登乘梯或释放柔性索下放登乘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动副和第二转动副均为水平转动机构,所述第一转动副用于在外力驱动下带动主转台水平转动,所述第二转动副用于在外力驱动下带动梯转台水平转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动副和第二转动副带动登乘梯调整位置,所述第一转动轴带动梯转台和登乘梯靠近码头边缘,所述第二转动轴带动登乘梯转动至码头上方。进一步地,所述的登乘梯包括主登乘梯和辅登乘梯,所述主登乘梯一端通过第一铰链连接梯转台,另一端通过第二铰链连接辅登乘梯。进一步地,所述辅登乘梯远离主登乘梯的一端配合有滚轮,用于接触外部船艇支撑辅登乘梯;所述辅登乘梯在滚轮作用下绕第二铰链转动,从而改变主登乘梯和辅登乘梯的夹角以适应不同的潮位工况。进一步地,所述主登乘梯上设有牵引架,所述柔性索连接牵引架从而驱动登乘梯的转动。进一步地,所述登乘梯的两侧设有防护扶手。进一步地,所述登乘梯配合有牵引索,用于接受外力作用带动第二转动副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通过多个转动机构进行组合,接受外力驱动,在无需电动机构的前提下,实现船艇在码头前沿不同方位停泊时人员的快速登乘;通过两个登乘梯组合实现不同方位、不同潮位时人员安全登乘;(2)采用第一转动副和第二转动副的水平转动,使得登乘梯整体能够进行更大角度的水平转动,从而既能实现船艇在码头前沿90°区域内不同方位停泊时的人员登乘,又能够将登乘梯转动收纳于码头上方,方便日常存放和岸上维修,避免了存放于码头外部导致的涌浪冲击损坏。附图说明构成本公开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1中登乘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1中登乘梯收纳于码头上方时的示意图;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1中登乘装置的主视示意图;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1中登乘梯调整角度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登乘梯,2、辅登乘梯,3、梯转台,4、主转台,5、收卷机构,501、柔性索,502、滑轮组,503、卷筒,6、第二转动副及锁止机构,7、第一转动副,8、码头,9、船艇,10、固定梯,11、牵引索,12、潮位,13、收回状态,14、手轮,15、支承,16、90°区域。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公开提供进一步地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为了方便叙述,本公开中如果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正如
技术介绍
中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的含有电力驱动装置的登乘梯需要稳定的电力供应,其维护保养成本高,尤其对于一些新建的小型码头或偏远码头,往往电力供应受限,难以提供稳定且持续的电力,造成小型码头、偏远码头位置的登乘困难,难以满足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本公开提出了一种码头登乘装置。实施例1本公开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4所示,提出了一种码头登乘装置。码头登乘装置为可旋转组合式固定登乘梯,无需电力驱动设备,通过人力对其进行驱动和调整位置,实现船艇在码头前沿不同方位停泊时人员的快速登乘;通过两个登乘梯组合实现不同潮位12时人员安全登乘;通过两个转动副的组合,登乘梯可以进行180°旋转,既能实现船艇在码头前沿90°区域16内不同方位停泊时的人员登乘,又能解决登乘梯日常停放、维护状态时的回收问题,将登乘梯收纳于码头上方,避免涌浪冲击对登乘梯的损伤。具体的,登乘装置包括主转台4,所述主转台用于通过第一转动副7设置在码头,所述主转台通过第二转动副及锁止机构6配合有梯转台3,所述梯转台通过第一铰链连接有登乘梯,所述登乘梯用于搭接外部船艇;所述登乘梯包括主登乘梯1和辅登乘梯2,所述主登乘梯一端通过第一铰链连接梯转台,另一端通过第二铰链连接辅登乘梯;对于辅助登乘梯,下端设置滚轮,在第二铰链位置通过绞轴与主登乘梯连接,滚轮能够接受船艇浮沉的作用,从而随船艇的波浪起伏而自由转动;所述登乘梯通过收卷机构5连接主转台,所述收卷机构在外力作用下通过卷绕或释放柔性索501带动登乘梯绕第一铰链转动,用于改变登乘梯与梯转台的夹角;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辅登乘梯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码头登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转台,所述主转台用于通过第一转动副设置在码头,所述主转台通过第二转动副及锁止机构配合有梯转台,所述梯转台通过第一铰链连接有登乘梯,所述登乘梯用于搭接外部船艇;所述登乘梯通过收卷机构连接主转台,所述收卷机构在外力作用下通过卷绕或释放柔性索带动登乘梯绕第一铰链转动,用于改变登乘梯与梯转台的夹角;所述第一转动副和第二转动副通过转动调整登乘梯和码头的相对位置,用于使登乘梯收纳于码头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码头登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转台,所述主转台用于通过第一转动副设置在码头,所述主转台通过第二转动副及锁止机构配合有梯转台,所述梯转台通过第一铰链连接有登乘梯,所述登乘梯用于搭接外部船艇;所述登乘梯通过收卷机构连接主转台,所述收卷机构在外力作用下通过卷绕或释放柔性索带动登乘梯绕第一铰链转动,用于改变登乘梯与梯转台的夹角;所述第一转动副和第二转动副通过转动调整登乘梯和码头的相对位置,用于使登乘梯收纳于码头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码头登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转台的上方设有支架,支架上配合有滑轮组,所述柔性索一端连接登乘梯,另一端配合滑轮组后卷绕在收卷机构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码头登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机构包括卷筒和柔性索,所述收卷机构用于接收外力转动,从而收卷柔性索提升登乘梯或释放柔性索下放登乘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码头登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副和第二转动副均为水平转动机构,所述第一转动副用于在外力驱动下带动主转台水平转动,所述第二转动副用于在外力驱动下带动梯转台水平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红军张洪军李胤辉王海卫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西重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