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的慢充集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4830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车的慢充集成系统,包括缆上控制盒、慢充座、车载充电器和充电端子;缆上控制盒、慢充座、车载充电器集成在同一壳体内部,且缆上控制盒、慢充座均连接至车载充电器;充电端子通过充电引导线路与车载充电器连接,并可与车载充电口连接进行充电。采用上述方案,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将车载充电器安装在车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车载充电器变成随车可移动的附件,节省了车内的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充电端子通过充电引导线路与车载充电器连接,并与车载充电口连接进行充电,将低压充电从整车上分离出来,节省了低压充电口到车载充电器、车载充电器到车内侧高压电池的高低压电线。从而进一步节省了车内空间,降低了整车布置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车的慢充集成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充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车的慢充集成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锐化,电动汽车的发展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其中,电动汽车的充电技术成为电动汽车制造产业的重点和难点。而对于电动车来说,对电动车进行充电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为了对电动车进行充电,需要在车身上布置充电口。为了方便充电且不影响美观,需要尽量减小充电口的体积。现有的充电口分为高压(直流、快充)和低压(交流、慢充)两种,为了满足不同的充电需求,一般电动车都配备有两种充电口以对应高压和低压。充电口在整车布置上有两种方式,其一是在车身的不同位置设置两个单插口,这种方式体积小,布置灵活,但需要在车身的两处位置都设置插口;其二是在车身的同一位置处设置一个双插口,这种方式虽然只需在车身的一个位置处设置插口,但占用空间较大,不容易布置。现有的慢充集成系统都设置于车内,且一般是后备箱内,再需要充电的时候,用户将慢充集成系统的充电线拿出,并将充电桩上的充电枪插入车上的低压充电口,以完成充电。但是,对于不使用低压充电的用户,慢充集成系统设置在车内,会浪费车内空间,增加整车布置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慢充集成系统设置在车内,造成空间浪费较大,且整车布置成本较高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车的慢充集成系统,能够提升车内空间的利用率,降低整车布置的成本。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电动车的慢充集成系统,所述慢充集成系统包括缆上控制盒、慢充座、车载充电器和充电端子;所述缆上控制盒、所述慢充座、所述车载充电器集成在同一壳体内部,且所述缆上控制盒、所述慢充座均连接至所述车载充电器;所述充电端子通过充电引导线路与所述车载充电器连接,并可与车载充电口连接进行充电。采用上述方案,将缆上控制盒、慢充座、车载充电器集成在同一壳体内部,充电端子通过充电引导线路与车载充电器连接,并与车载充电口连接进行充电,实现了将车载充电器变成随车可移动的附件,节省了车内的空间。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的电动车的慢充集成系统,其中所述缆上控制盒的一端与所述车载充电器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可与第一外部电源连接;所述慢充座的一端与所述车载充电器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可与第二外部电源连接;并且所述缆上控制盒与所述慢充座以并联的方式与所述车载充电器连接,且在同一时间只能通过其中一个向所述车载充电器供电。采用上述方案,缆上控制盒通过第一端子与第一外部电源连接,以通过第一外部电源对车载充电器进行供电,慢充座通过第二端子与第二外部电源连接,以通过第二外部电源对车载充电器进行供电,用户可以任意选择充电方式,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的电动车的慢充集成系统,当所述缆上控制盒向所述车载充电器供电时,所述缆上控制盒通过所述第一端子连接至所述第一外部电源,且所述充电端子连接至所述车载充电口以向所述车载充电器供电。采用上述方案,利用缆上控制盒向车载充电器供电时,将充电端子与车载充电口连接即可对车载充电器进行充电,便于用户使用。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的电动车的慢充集成系统,当所述慢充座向所述车载充电器供电时,所述慢充座通过所述第二端子连接至所述第二外部电源,且所述充电端子连接至所述车载充电口以向所述车载充电器供电。采用上述方案,利用慢充座向车载充电器供电时,将充电端子与车载充电口连接即可对车载充电器进行充电,便于用户使用。且不论采用缆上控制盒(低压充电)还是慢充座(低压充电)对车载充电器进行充电,只需同一个车载充电口(高压充电口)。也就是说,车身上仅需设置一个车载充电口就可以实现高压充电和低压充电,省去了在车身上布置低压充电口的空间,节省了车身的使用空间,也提高了美观性。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的电动车的慢充集成系统,所述充电引导线路可拆卸地插接于所述车载充电器;并且,所述第二端子可拆卸地插接于所述慢充座。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的电动车的慢充集成系统,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一外部电源可拆卸地插接在一起;并且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二外部电源可拆卸地插接在一起。采用上述方案,第一端子与第一外部电源可拆卸地插接在一起,第二端子与第二外部电源可拆卸地插接在一起,在非使用状态时可以将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拆卸,有效地节省了空间。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的电动车的慢充集成系统,所述第一外部电源为220V交流电;并且所述第二外部电源为交流充电桩。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的电动车的慢充集成系统,所述第一端子为交流电源插头;所述第二端子为所述交流充电桩的充电枪。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的电动车的慢充集成系统,充电端子为高压充电枪。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的电动车的慢充集成系统,还包括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分别与所述缆上控制盒、所述慢充座、所述车载充电器和所述充电端子连接,以控制所述缆上控制盒或所述慢充座向所述车载充电器充电。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控制装置,能够使用户方便地选择采用何种充电方式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缆上控制盒、慢充座、车载充电器集成在同一壳体内部,充电端子通过充电引导线路与车载充电器连接,并与车载充电口连接进行充电。即本技术将现有技术中为实现高低压充电的高压充电口和低压充电口进行了结合,仅在车身上设置一个高压充电口,统一通过高压的充电端子给车充电,而将低压充电的部分分离成为本申请中的慢充集成系统,可以随车携带,无需固定设置在车内。技术在仍能进行低压充电的前提下,省去了低压充电口,节省了充电口的布置空间。且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将车载充电器安装在车内,本技术将车载充电器变成随车可移动的附件,节省了车内的空间。进一步地,本技术通过将充电端子通过充电引导线路与车载充电器连接,并与车载充电口连接进行充电,节省了低压充电口到车载充电器、车载充电器到车内侧高压电池的高低压电线。从而进一步节省了车内空间,降低了整车布置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的慢充集成系统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的慢充集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缆上控制盒;11.第一端子;2.慢充座;21.第二端子;3.车载充电器;4.充电端子;5.充电引导线路;6.第一外部电源;7.第二外部电源;8.控制部件;9.壳体。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车的慢充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慢充集成系统包括缆上控制盒、慢充座、车载充电器和充电端子;/n所述缆上控制盒、所述慢充座、所述车载充电器集成在同一壳体内部,且所述缆上控制盒、所述慢充座均连接至所述车载充电器;/n所述充电端子通过充电引导线路与所述车载充电器连接,并可与车载充电口连接进行充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的慢充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慢充集成系统包括缆上控制盒、慢充座、车载充电器和充电端子;
所述缆上控制盒、所述慢充座、所述车载充电器集成在同一壳体内部,且所述缆上控制盒、所述慢充座均连接至所述车载充电器;
所述充电端子通过充电引导线路与所述车载充电器连接,并可与车载充电口连接进行充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的慢充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缆上控制盒的一端与所述车载充电器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可与第一外部电源连接;
所述慢充座的一端与所述车载充电器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可与第二外部电源连接;并且
所述缆上控制盒与所述慢充座以并联的方式与所述车载充电器连接,且在同一时间只能通过其中一个向所述车载充电器供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的慢充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缆上控制盒向所述车载充电器供电时,所述缆上控制盒通过所述第一端子连接至所述第一外部电源,且所述充电端子连接至所述车载充电口以向所述车载充电器供电。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的慢充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慢充座向所述车载充电器供电时,所述慢充座通过所述第二端子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原
申请(专利权)人:摩登汽车盐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