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用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4825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冷却器领域,具体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冷却器,包括芯体、第一封头、第二封头、第三封头和第四封头;第一封头的内腔、第二封头的一部分内腔、芯体的一部分通道、第三封头的一部分内腔和第四封头的内腔组成第一流动通道;第一封头的内腔、第三封头的另一部分内腔、芯体的另一部分通道、第二封头的另一部分内腔和第四封头的内腔组成第二流动通道。介质分为两路进行流动,从而使得介质在芯体上形成相互隔离结构的第一个高温区域和第二个高温区域;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介质在位于芯体中部上方而形成的高温区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新能源汽车用冷却器的芯体上,介质的高温区域积更大,进而提高了介质在新能源汽车用冷却器内的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汽车用冷却器
本技术涉及冷却器领域,具体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冷却器。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其中的混动式新能源汽车和增程式新能源汽车,分别具有新能源动力系统和传统的汽油/柴油动力系统板,所以依然需要在新能源汽车上设置冷却器。采用芯体和封头制造的冷却器,其制造工艺简单、便于设计,从而受到了冷却器企业的青睐。在这种冷却器内,介质能够在芯体和封头内流动,并通过芯体上的扁管和翅片结构、或者隔板、封条和翅片结构与外部的空气形成热交换状态。现有技术中,多数冷却器的流动方向为单向流动;例如,一个芯体上设置有两个封头,介质在冷却器内,从第一个封头流向第二个封头,从而使得介质的热量集中在第一封头区域;少数冷却器变更了芯体中的扁管、或者变更了隔板和封条的结构,从而构成了曲折状的通道,可能形成一个或多个流动方向;例如,一个芯体上设置有两个封头,介质在冷却器内从第一个封头沿着曲折状的通道流向第二个封头,从而使得介质的热量同样集中在第一封头处;又如,一个芯体上设置有两个封头,但是在芯体内形成至少两组流动路径,介质在冷却器内,从第一封头沿着任一组流动路径流向第二封头,同样使得介质的热量集中在第一封头处。现有技术中的冷却器由于体积比较大,如果将现有技术中的冷却器直接应用在新能源汽车上,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动机仓内容量有限,新能源动力系统、传统的汽油/柴油动力和现有技术中的冷却器的总体积可能大于发动机舱的总容积,也就是说,可能出现已经无法容纳现有技术中的冷却器的情况发生。如果将现有技术中的冷却器直接的减小体积以获得减少安装空间的效果,由于前述的介质热量聚集在现有技术中的冷却器其中一处,从而导致减小体积的现有技术的冷却器的换热效率降低。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冷却器,存在着介质的热量相对于冷却器的一部分形成集中状态,导致冷却器的整体的换热效率不均衡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冷却器,存在着介质的热量相对于冷却器的一部分形成集中状态,导致冷却器的整体的换热效率不均衡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冷却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冷却器,包括芯体、第一封头、第二封头、第三封头和第四封头;所述第一封头、所述第二封头、所述第三封头和所述第四封头组成矩形框架;所述芯体设置在所述矩形框架内;所述第一封头的内腔、所述第二封头的一部分内腔、所述芯体的一部分通道、所述第三封头的一部分内腔和所述第四封头的内腔组成第一流动通道;所述第一封头的内腔、所述第三封头的另一部分内腔、所述芯体的另一部分通道、所述第二封头的另一部分内腔和所述第四封头的内腔组成第二流动通道;所述第一流动通道和所述第二流动通道分别在所述第一封头处和所述第四封头处相通,所述第一流动通道和所述第二流动通道分别在所述第二封头处、所述芯体处和所述第三封头处呈相互隔离状态。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封头设置在水平方向上,且所述第一封头设置在所述芯体的上部,所述第一封头的两端分别为左端和右端,位于所述左端处设置有第一左部开口,位于所述右端处设置有第一右部开口;所述第一左部开口和所述第二封头的一部分内腔相通;所述第一右部开口和所述第三封头的另一部分内腔相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封头内设置有第二水平隔板;所述第二封头设置在竖直方向上、且所述第二封头设置在所述芯体的左部,所述第二封头的内腔被所述第二水平隔板分隔为第一左腔室和第二左腔室,其中,所述第一左腔室位于所述第二左腔室的上方;所述第一左部开口和所述第一左腔室相通;所述第一右部开口和所述第二左腔室相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封头内设置有第三水平隔板和第三竖直隔板;所述第三封头设置在竖直方向上、且所述第三封头设置在所述芯体的右部,所述第三水平隔板和所述竖直隔板呈十字交叉状的将所述第三封头的内腔分隔为第一右腔室、第二右腔室、第三右腔室和第四右腔室,其中,所述第一右腔室设置在所述第三封头的右上部,所述第二右腔室设置在所述第三封头的右下部,所述第三右腔室设置在所述第三封头的左下部,所述第四右腔室设置在所述第三封头的左上部,所述第一右腔室分别与所述第二右腔室和第四右腔室相互隔离,所述第三右腔室分别与所述第二右腔室和第四右腔室相互隔离;所述第一左部开口依次与所述第一左腔室、所述第二右腔室和所述第四右腔室相通;所述第一右部开口依次与所述第一右腔室、所述第三右腔室和所述第二左腔室相通。进一步的,位于所述第一右腔室处的所述第三水平隔板上设置有第一水平通孔;位于所述第三右腔室处的所述第三竖直隔板上设置有第一竖直通孔;所述第二右腔室内设置有第一弯头;所述第一弯头的两端分别覆盖所述第一水平通孔和所述第一竖直通孔,所述第一水平通孔和所述第一竖直通孔通过所述第一弯头呈导通状态;所述第一右部开口依次与所述第一右腔室、所述第一弯头、所述第三右腔室相通和所述第二左腔室相通。进一步的,位于所述第四右腔室处的所述第三水平隔板上设置有第二水平通孔;位于所述第二右腔室处的所述第三竖直隔板上设置有第二竖直通孔;所述第三右腔室内设置有第二弯头;所述第二弯头的两端分别覆盖所述第二水平通孔和所述第二竖直通孔,所述第二水平通孔和所述第二竖直通孔通过所述第二弯头呈导通状态;所述第一左部开口依次与所述第一左腔室、所述第四右腔室、所述第二弯头和所述第二右腔室相通。进一步的,所述芯体包括多层通道;所述第二封头上设置多个左部导流孔,所述第三封头上设置多个右部导流孔;所述左部导流孔的数量和所述右部导流孔的数量分别与所述通道的层数相同;所有的所述通道相互平行,任一层所述通道的两端分别与其中一个所述左部导流孔和其中一个所述右部导流孔相通;所述第二左腔室和所述第三右腔室通过其余的多层所述通道呈相通状态;所述第一左部开口依次与所述第一左腔室、其中一部分多层所述通道、所述第四右腔室、所述第二弯头和所述第二右腔室相通;所述第一右部开口依次与所述第一右腔室、所述第一弯头、所述第三右腔室、其余的多层所述通道和所述第二左腔室相通。进一步的,所述通道具体为扁管所限制的至少一个空腔,其中,所述空腔分别与所述扁管的表面形成两个口部;或者,所述通道具体为两个隔板和两个封条的组合物所限制的至少一个流动腔,其中,所述流动腔分别与所述组合物的表面形成两个开口。进一步的,所述芯体还包括多个翅片;相邻的两个所述翅片之间设置有一层所述通道。进一步的,所述第四封头设置在水平方向上、且所述第四封头设置在所述芯体的下部,所述第四封头的两端分别为左方和右方,位于所述左方处设置有第二左部开口,位于所述右方处设置有第二右部开口;所述第一左部开口依次与所述第一左腔室、其中一部分多层所述通道、所述第四右腔室、所述第二弯头、所述第二右腔室和第二右部开口相通;所述第一右部开口依次与所述第一右腔室、所述第一弯头、所述第三右腔室、其余的多层所述通道、所述第二左腔室和第二左部开口相通。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介质在分为两路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芯体、第一封头、第二封头、第三封头和第四封头;/n所述第一封头、所述第二封头、所述第三封头和所述第四封头组成矩形框架;/n所述芯体设置在所述矩形框架内;/n所述第一封头的内腔、所述第二封头的一部分内腔、所述芯体的一部分通道、所述第三封头的一部分内腔和所述第四封头的内腔组成第一流动通道;/n所述第一封头的内腔、所述第三封头的另一部分内腔、所述芯体的另一部分通道、所述第二封头的另一部分内腔和所述第四封头的内腔组成第二流动通道;/n所述第一流动通道和所述第二流动通道分别在所述第一封头处和所述第四封头处相通,所述第一流动通道和所述第二流动通道分别在所述第二封头处、所述芯体处和所述第三封头处呈相互隔离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芯体、第一封头、第二封头、第三封头和第四封头;
所述第一封头、所述第二封头、所述第三封头和所述第四封头组成矩形框架;
所述芯体设置在所述矩形框架内;
所述第一封头的内腔、所述第二封头的一部分内腔、所述芯体的一部分通道、所述第三封头的一部分内腔和所述第四封头的内腔组成第一流动通道;
所述第一封头的内腔、所述第三封头的另一部分内腔、所述芯体的另一部分通道、所述第二封头的另一部分内腔和所述第四封头的内腔组成第二流动通道;
所述第一流动通道和所述第二流动通道分别在所述第一封头处和所述第四封头处相通,所述第一流动通道和所述第二流动通道分别在所述第二封头处、所述芯体处和所述第三封头处呈相互隔离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头设置在水平方向上,且所述第一封头设置在所述芯体的上部,所述第一封头的两端分别为左端和右端,位于所述左端处设置有第一左部开口,位于所述右端处设置有第一右部开口;
所述第一左部开口和所述第二封头的一部分内腔相通;
所述第一右部开口和所述第三封头的另一部分内腔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封头内设置有第二水平隔板;
所述第二封头设置在竖直方向上、且所述第二封头设置在所述芯体的左部,所述第二封头的内腔被所述第二水平隔板分隔为第一左腔室和第二左腔室,其中,所述第一左腔室位于所述第二左腔室的上方;
所述第一左部开口和所述第一左腔室相通;
所述第一右部开口和所述第二左腔室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封头内设置有第三水平隔板和第三竖直隔板;
所述第三封头设置在竖直方向上、且所述第三封头设置在所述芯体的右部,所述第三水平隔板和所述竖直隔板呈十字交叉状的将所述第三封头的内腔分隔为第一右腔室、第二右腔室、第三右腔室和第四右腔室,其中,所述第一右腔室设置在所述第三封头的右上部,所述第二右腔室设置在所述第三封头的右下部,所述第三右腔室设置在所述第三封头的左下部,所述第四右腔室设置在所述第三封头的左上部,所述第一右腔室分别与所述第二右腔室和第四右腔室相互隔离,所述第三右腔室分别与所述第二右腔室和第四右腔室相互隔离;
所述第一左部开口依次与所述第一左腔室、所述第二右腔室和所述第四右腔室相通;
所述第一右部开口依次与所述第一右腔室、所述第三右腔室和所述第二左腔室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冷却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右腔室处的所述第三水平隔板上设置有第一水平通孔;位于所述第三右腔室处的所述第三竖直隔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孝红繆伟钱杰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冠云换热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