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加工用支撑转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4659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陶瓷加工用支撑转动架,包括底板、左转轮、左侧轮架、加工台、安装槽、插接口、动力杆、右转轮、右侧轮架、驱动电机、控制板和辅助加工座,该陶瓷加工用支撑转动架通过优化设置了辅助加工座,辅助加工座内部右侧设有小电机作为动力源,利用简易的螺纹杆、螺套配合结构实现移动刹片与止刹环摩擦贴合逐渐制停,提升对陶瓷转动控制后的停止效果,便于陶瓷的精密人工成型工作,使用效果好;通过优化设置了传动组件,控制螺套拧出螺纹杆,螺套位移即可简易控制刹片向相应的方向进行位移,结构简单实用,内部控制配合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瓷加工用支撑转动架
本技术涉及陶瓷加工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陶瓷加工用支撑转动架。
技术介绍
陶瓷,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就专利技术了陶器,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则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总称,古人称陶瓷为瓯,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陶瓷加工用支撑转动架为辅助陶瓷加工的设备。当进行使用时,由于需要合理控制加工手护位置,通过对陶瓷进行角度调好,便于用手与陶瓷表面接触控制陶瓷成型,但对陶瓷转动控制后的停止效果较差,不便于陶瓷的精密人工成型工作,且内部控制配合效果一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陶瓷加工用支撑转动架。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陶瓷加工用支撑转动架,该装置包括底板、左转轮、左侧轮架、加工台、安装槽、插接口、动力杆、右转轮、右侧轮架、驱动电机、控制板和辅助加工座,所述底板上对称安装有左侧轮架和右侧轮架,所述左转轮转动安装于左侧轮架上,所述加工台上预制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角点位置一体成型有插接口,所述动力杆右侧与驱动电机转动连接,所述右转轮转动安装于右侧轮架上,所述右转轮中心固定安装有动力杆,所述控制板装设于底板右侧,所述辅助加工座底端嵌入安装于安装槽上,所述辅助加工座包括插块、小齿轮、壳体、旋转电机、加工筒、座口、止刹环、保持架、刹片、小电机、传动组件、底刹板、大齿轮和缓冲板,所述插块顶端紧固于壳体上,所述插块外表面紧固安装于插接口上,所述小齿轮顶端转动安装于旋转电机上,所述加工筒内侧预制设有座口,所述座口中下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止刹环,所述止刹环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刹片和底刹板,所述保持架内侧间隙配合安装有加工筒,所述小电机底端装设有传动组件,所述大齿轮固定安装于加工筒底端,并且大齿轮与小齿轮相啮合,所述缓冲板外表面嵌入安装于加工筒上。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杆架、螺纹杆和螺套,所述杆架上转动配合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螺套内表面螺纹连接,所述螺套紧固安装于刹片右侧,所述螺套位于底板上方。优选的,所述左转轮与右转轮形状、大小相同,并且两者沿加工台轴对称安装。优选的,所述止刹环紧固于加工筒外侧表面上,并且绕加工筒表面环形设置。优选的,所述刹片为Z字形结构,所述底刹板为长方体结构。优选的,所述大齿轮与壳体底端中心转动配合,并且大齿轮的齿轮半径大于小齿轮的齿轮半径。优选的,所述加工台底端固定有橡胶块,并且橡胶块共设有两个。优选的,所述旋转电机、小电机固定安装于壳体内,并且均呈竖直状态安装设置。优选的,所述加工台为铝合金制成,质量轻、硬度大。优选的,所述缓冲板为橡胶制成,弹性大、缓冲效果好。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陶瓷加工用支撑转动架,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优点1:本技术所述一种陶瓷加工用支撑转动架,通过优化设置了辅助加工座,辅助加工座内部右侧设有小电机作为动力源,利用简易的螺纹杆、螺套配合结构实现移动刹片与止刹环摩擦贴合逐渐制停,提升对陶瓷转动控制后的停止效果,便于陶瓷的精密人工成型工作,使用效果好。优点2:本技术所述一种陶瓷加工用支撑转动架,通过优化设置了传动组件,控制螺套拧出螺纹杆,螺套位移即可简易控制刹片向相应的方向进行位移,结构简单实用,内部控制配合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辅助加工座外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辅助加工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其中:底板-1、左转轮-2、左侧轮架-3、加工台-4、安装槽-5、插接口-6、动力杆-7、右转轮-8、右侧轮架-9、驱动电机-10、控制板-11、辅助加工座-12、插块-1201、小齿轮-1202、壳体-1203、旋转电机-1204、加工筒-1205、座口-1206、止刹环-1207、保持架-1208、刹片-1209、小电机-1210、传动组件-1211、底刹板-1212、大齿轮-1213、缓冲板-1214、杆架-12111、螺纹杆-12112、螺套-121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陶瓷加工用支撑转动架,包括底板1、左转轮2、左侧轮架3、加工台4、安装槽5、插接口6、动力杆7、右转轮8、右侧轮架9、驱动电机10、控制板11和辅助加工座12,底板1上对称安装有左侧轮架3和右侧轮架9,左转轮2转动安装于左侧轮架3上,加工台4上预制设有安装槽5,安装槽5角点位置一体成型有插接口6,动力杆7右侧与驱动电机10转动连接,右转轮8转动安装于右侧轮架9上,右转轮8中心固定安装有动力杆7,控制板11装设于底板1右侧,辅助加工座12底端嵌入安装于安装槽5上,辅助加工座12包括插块1201、小齿轮1202、壳体1203、旋转电机1204、加工筒1205、座口1206、止刹环1207、保持架1208、刹片1209、小电机1210、传动组件1211、底刹板1212、大齿轮1213和缓冲板1214,插块1201顶端紧固于壳体1203上,插块1201外表面紧固安装于插接口6上,小齿轮1202顶端转动安装于旋转电机1204上,加工筒1205内侧预制设有座口1206,座口1206中下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止刹环1207,止刹环1207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刹片1209和底刹板1212,保持架1208内侧间隙配合安装有加工筒1205,便于控制加工筒1205转动、实现对陶瓷的加工,小电机1210底端装设有传动组件1211,大齿轮1213固定安装于加工筒1205底端,并且大齿轮1213与小齿轮1202相啮合,缓冲板1214外表面嵌入安装于加工筒1205上,便于保护陶瓷底端结构的完整性。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件1211包括杆架12111、螺纹杆12112和螺套12113,所述杆架12111上转动配合有螺纹杆12112,所述螺纹杆12112与螺套12113内表面螺纹连接,所述螺套12113紧固安装于刹片1209右侧,所述螺套12113位于底板1上方。进一步的,所述左转轮2与右转轮8形状、大小相同,并且两者沿加工台4轴对称安装,便于配合实现对加工台4上陶瓷角度的控制调节。进一步的,所述止刹环1207紧固于加工筒1205外侧表面上,并且绕加工筒1205表面环形设置,便于通过刹片1209进行刹停控制使得陶瓷不再转动。进一步的,所述刹片1209为Z字形结构,所述底刹板1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陶瓷加工用支撑转动架,包括底板(1)、左转轮(2)、左侧轮架(3)、加工台(4)、安装槽(5)、插接口(6)、动力杆(7)、右转轮(8)、右侧轮架(9)、驱动电机(10)和控制板(11),所述底板(1)上对称安装有左侧轮架(3)和右侧轮架(9),所述左转轮(2)转动安装于左侧轮架(3)上,所述加工台(4)上预制设有安装槽(5),所述安装槽(5)角点位置一体成型有插接口(6),所述动力杆(7)右侧与驱动电机(10)转动连接,所述右转轮(8)转动安装于右侧轮架(9)上,所述右转轮(8)中心固定安装有动力杆(7),所述控制板(11)装设于底板(1)右侧;/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加工座(12),所述辅助加工座(12)底端嵌入安装于安装槽(5)上,所述辅助加工座(12)包括插块(1201)、小齿轮(1202)、壳体(1203)、旋转电机(1204)、加工筒(1205)、座口(1206)、止刹环(1207)、保持架(1208)、刹片(1209)、小电机(1210)、传动组件(1211)、底刹板(1212)、大齿轮(1213)和缓冲板(1214),所述插块(1201)顶端紧固于壳体(1203)上,所述插块(1201)外表面紧固安装于插接口(6)上,所述小齿轮(1202)顶端转动安装于旋转电机(1204)上,所述加工筒(1205)内侧预制设有座口(1206),所述座口(1206)中下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止刹环(1207),所述止刹环(1207)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刹片(1209)和底刹板(1212),所述保持架(1208)内侧间隙配合安装有加工筒(1205),所述小电机(1210)底端装设有传动组件(1211),所述大齿轮(1213)固定安装于加工筒(1205)底端,并且大齿轮(1213)与小齿轮(1202)相啮合,所述缓冲板(1214)外表面嵌入安装于加工筒(1205)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加工用支撑转动架,包括底板(1)、左转轮(2)、左侧轮架(3)、加工台(4)、安装槽(5)、插接口(6)、动力杆(7)、右转轮(8)、右侧轮架(9)、驱动电机(10)和控制板(11),所述底板(1)上对称安装有左侧轮架(3)和右侧轮架(9),所述左转轮(2)转动安装于左侧轮架(3)上,所述加工台(4)上预制设有安装槽(5),所述安装槽(5)角点位置一体成型有插接口(6),所述动力杆(7)右侧与驱动电机(10)转动连接,所述右转轮(8)转动安装于右侧轮架(9)上,所述右转轮(8)中心固定安装有动力杆(7),所述控制板(11)装设于底板(1)右侧;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加工座(12),所述辅助加工座(12)底端嵌入安装于安装槽(5)上,所述辅助加工座(12)包括插块(1201)、小齿轮(1202)、壳体(1203)、旋转电机(1204)、加工筒(1205)、座口(1206)、止刹环(1207)、保持架(1208)、刹片(1209)、小电机(1210)、传动组件(1211)、底刹板(1212)、大齿轮(1213)和缓冲板(1214),所述插块(1201)顶端紧固于壳体(1203)上,所述插块(1201)外表面紧固安装于插接口(6)上,所述小齿轮(1202)顶端转动安装于旋转电机(1204)上,所述加工筒(1205)内侧预制设有座口(1206),所述座口(1206)中下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止刹环(1207),所述止刹环(1207)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刹片(1209)和底刹板(1212),所述保持架(1208)内侧间隙配合安装有加工筒(1205),所述小电机(1210)底端装设有传动组件(1211),所述大齿轮(1213)固定安装于加工筒(1205)底端,并且大齿轮(12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思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华厦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