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锻造钩尾框框体切边机构,用于切边压力机上钩尾框框体锻件的切边及出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设于所述切边压力机工作台组合模座上的切边阴模,切边阴模长边刃口上设有倾斜部;切边阴模下方设有切边出料机构,切边出料机构底部设有T型滑轨,T型滑轨与设于切边压力机上的T型螺钉相配合,并使切边出料机构沿切边压力机长度方向往复运动;切边压力机的冲头固定设于切边压力机的冲头背板下方,冲头前后两端均设有弹性卸料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有效降低钩尾框切边时的剪切力,使钩尾框热锻件不易变形,保护压力机,且能够自动去除冲头上的飞边,减小工人的劳动强度,自动运送完成切边的钩尾框,实现自动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锻造钩尾框框体切边机构
本技术涉及锻造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锻造钩尾框框体切边机构。
技术介绍
钩尾框是铁路货车车钩缓冲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车辆牵引、连挂和发生缓冲作用时,钩尾框将直接完成车辆间纵向力的传递工作。由于中国铁路货运向重载高速方向发展,原有铸造钩尾框已不能满足铁路运输的现实要求。根据铁道部要求,原有铸造钩尾框要全部更换为锻造钩尾框。锻造钩尾框整体为长回字形空心框体结构,铁道部要求锻造钩尾必须采用锻焊结构工艺进行生产,即将钩尾框分解成框体和连接板两个锻件分别进行锻造,待框体弯曲成型后再将连接板与框体组焊在一起,如图6所示,机加工后达到成品要求。锻造钩尾框整体为一种长回字形空心框体结构,弯曲前是一种典型的长轴类锻件,其工艺流程为:下料→感应加热→辊锻→预锻、终锻→切边→弯曲→校正→组合焊接→热处理→抛丸→机加→表面处理→包装→入库。钩尾框框体热锻件切口投影周长较长,钩尾框框体切边时剪切力较大,易变形。由于钩尾框框体的终锻件为平直长锻件,因此切边时存在以下技术难题和质量问题:切边力较大,易超设备负荷;切下的锻件飞边会套在冲头上,卸料困难;由于较大的切边力,锻件切边易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锻造钩尾框框体切边机构,可有效降低切边过程中的剪切力,实现自动卸料,减小工人劳动强度,并实现切边后钩尾框锻件自动转移出切边压力机,实现自动化生产。为实现上述功能,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锻造钩尾框框体切边机构,用于切边压力机上钩尾框框体锻件的切边及出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设于所述切边压力机工作台组合模座上的切边阴模,所述切边阴模长边刃口上设有倾斜部;所述切边阴模下方设有切边出料机构,所述切边出料机构底部设有T型滑轨,所述T型滑轨与设于所述切边压力机上的T型螺钉相配合,并使所述切边出料机构沿所述切边压力机长度方向往复运动;所述切边压力机的冲头固定设于切边压力机的冲头背板下方,所述冲头前后两端均设有弹性卸料机构。进一步的,所述倾斜部包括设于外侧由外向内逐渐降低的第一倾斜部,所述第一倾斜部与水平方向夹角3~6°;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倾斜部内侧且由外向内逐渐升高的第二倾斜部,所述第二倾斜部与竖直方向夹角25~35°,所述第一倾斜部与所述第二倾斜部圆滑过渡。进一步的,所述切边出料机构上设有凹陷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两侧分别设有支撑块。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卸料机构包括通过压缩弹性件可升降固连在所述冲头两端的卸料板,所述卸料板水平设置,内端与所述冲头接触。进一步的,所述压缩弹性件为圆柱螺旋弹簧,所述圆柱螺旋弹簧上端与所述冲头背板固连,下端与所述卸料板固连,所述圆柱螺旋弹簧内设有用于导向的导向柱。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可有效降低钩尾框切边时的剪切力,使钩尾框热锻件不易变形,保护压力机,且能够自动去除冲头上切割下来的飞边,减小工人的劳动强度,自动运送完成切边的钩尾框,实现自动化生产。附图说明图1是钩尾框框体切边机构结构示意图,模具开启状态;图2是钩尾框框体切边机构结构示意图,模具闭合状态;图3是弹性卸料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是具体实施例中切边阴模结构示意图。图5是具体实施例中钩尾框框体锻件结构示意图,未切边状态。图6是锻造钩尾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组合模座,2-切边阴模,21-第一倾斜部,22-第二倾斜部,3-切边出料机构,31-定位部,32-支撑块,4-T型螺钉,5-冲头,6-冲头背板,7-卸料板,8-圆柱螺旋弹簧,9-导向柱,10-钩尾框框体,11-飞边,12-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如图1至图6所示的新型锻造钩尾框框体切边机构,用于切边压力机上钩尾框框体锻件的切边及出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设于所述切边压力机工作台组合模座1上的切边阴模2,所述切边阴模2长边刃口上设有倾斜部;所述切边阴模2下方设有切边出料机构3,所述切边出料机构3底部设有T型滑轨,所述T型滑轨与设于所述切边压力机上的T型螺钉4相配合,并使所述切边出料机构3沿所述切边压力机长度方向往复运动;所述切边压力机的冲头5固定设于切边压力机的冲头背板6下方,所述冲头5前后两端均设有弹性卸料机构。进一步的,所述倾斜部包括设于外侧由外向内逐渐降低的第一倾斜部21,所述第一倾斜部与水平方向夹角3~6°;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倾斜部内侧且由外向内逐渐升高的第二倾斜部22,所述第二倾斜部22与竖直方向夹角25~35°,所述第一倾斜部21与所述第二倾斜部22圆滑过渡。进一步的,所述切边出料机构3上设有凹陷的定位部31,所述定位部31两侧分别设有支撑块32。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卸料机构包括通过压缩弹性件可升降固连在所述冲头5两端的卸料板7,所述卸料板7水平设置,内端与所述冲头5接触。进一步的,所述压缩弹性件为圆柱螺旋弹簧8,所述圆柱螺旋弹簧8上端与所述冲头背板6固连,下端与所述卸料板7固连,所述圆柱螺旋弹簧8内设有用于导向的导向柱9。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钩尾框由钩尾框锻件10弯曲后与连接板12焊接而成,钩尾框框体10热锻件的飞边切口投影周长4152mm,在飞边11剪切时所需的剪切力较大。如图1、2所示,切边时,冲头5向下运动,与切边阴模2接触,剪切掉钩尾框框体10外围的飞边11,卸料板7与切边阴模2接触后向上运动,之后冲头5抬起,切割下来的飞边11套在冲头上,卸料板7在圆柱螺旋弹簧8的弹力作用下向下运动,使切割下来的飞边11在弹性卸料机构作用下成功脱离切边冲头5,无需操作工手动敲掉飞边11,有效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切掉飞边11的钩尾框框体10向下掉落至切边出料机构3上,钩尾框锻件10中部向下凸出的部分与切边出料机构3中部的定位部31接触,两端分别与支撑块32接触,保证钩尾框框体10在切边出料机构3上的稳定性,此时,切边出料机构3向左运动,将钩尾框框体10运送出去,之后再重新回到原始位置。切边出料机构3上还设有使其往复运动的动力机构,以及检测其上是否有零件的感应机构。由于切边阴模2上设置的第一倾斜部21及第二倾斜部22,使锻件在切边过程中受力更平稳,减小了锻件的切边变形,同时消除了冲头突然卸载后的冲击震动,保护了压力机,延长了切边设备的使用寿命。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锻造钩尾框框体切边机构,用于切边压力机上钩尾框框体锻件的切边及出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设于所述切边压力机工作台组合模座(1)上的切边阴模(2),所述切边阴模(2)长边刃口上设有倾斜部;所述切边阴模(2)下方设有切边出料机构(3),所述切边出料机构(3)底部设有T型滑轨,所述T型滑轨与设于所述切边压力机上的T型螺钉(4)相配合,并使所述切边出料机构(3)沿所述切边压力机长度方向往复运动;所述切边压力机的冲头(5)固定设于切边压力机的冲头背板(6)下方,所述冲头(5)前后两端均设有弹性卸料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锻造钩尾框框体切边机构,用于切边压力机上钩尾框框体锻件的切边及出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设于所述切边压力机工作台组合模座(1)上的切边阴模(2),所述切边阴模(2)长边刃口上设有倾斜部;所述切边阴模(2)下方设有切边出料机构(3),所述切边出料机构(3)底部设有T型滑轨,所述T型滑轨与设于所述切边压力机上的T型螺钉(4)相配合,并使所述切边出料机构(3)沿所述切边压力机长度方向往复运动;所述切边压力机的冲头(5)固定设于切边压力机的冲头背板(6)下方,所述冲头(5)前后两端均设有弹性卸料机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锻造钩尾框框体切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部包括设于外侧且由外向内逐渐降低的第一倾斜部(21),所述第一倾斜部与水平方向夹角3~6°;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倾斜部内侧且由外向内逐渐升高的第二倾斜部(2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阚泽东,潘成海,董旭刚,谭昌斌,陈必祥,陈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江杰信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