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内管柱筒用翻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4355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内管柱筒用翻边装置,包括:工作平台、支撑架、驱动组件、冲压部以及定位组件,所述支撑架安装在工作平台上表面,所述驱动组件匹配安装在支撑架内壁顶端,所述冲压部安装在驱动组件底端,所述定位组件安装在工作平台上表面中心处,且所述定位组件与冲压部匹配安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定位腔可同步的对工件进行初步的限位固定处理,保证了后续定位工作的稳定性,通过设有冲压部,联动加工件进行下移,在下移至与工件接触时,冲压头与工件端处贴合,同时在冲压腔的定位下,工件的端处在限位腔内部形成翻边,确保了冲压翻边的稳定性,避免翻边均匀度不一的状况发生。

A flanging device for automobile inner pipe cyli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内管柱筒用翻边装置
本技术涉及冲压模具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内管柱筒用翻边装置。
技术介绍
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加工成零件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同时在对工件进行翻边加工时,需要同步的对工件进行冲压处理,且传统的翻边装置整体结构较复杂,操作不便,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传统的翻边装置整体稳定性不佳,加工精度较差。现有技术有以下不足:传统的翻边装置整体结构较复杂,操作不便,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传统的翻边装置整体稳定性不佳,加工精度较差,不能快速的对工件进行定位冲压工作,无法确保整体冲压工作的统一性、均匀性,极大的影响了工件成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内管柱筒用翻边装置,以解决传统的翻边装置整体结构较复杂,操作不便,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传统的翻边装置整体稳定性不佳,加工精度较差,不能快速的对工件进行定位冲压工作,无法确保整体冲压工作的统一性、均匀性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内管柱筒用翻边装置,包括:工作平台、支撑架、驱动组件、冲压部以及定位组件,所述支撑架安装在工作平台上表面,所述驱动组件匹配安装在支撑架内壁顶端,所述冲压部安装在驱动组件底端,所述定位组件安装在工作平台上表面中心处,且所述定位组件与冲压部匹配安装。优选的,所述支撑架整体采用钢材压制而成,且所述支撑架整体呈凹状结构。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定位台、两组液压缸,所述定位台固定设置在支撑架内壁,两组所述液压缸匹配安装在定位台底端两侧,且两组所述液压缸伸缩端与冲压部连接。优选的,所述冲压部包括加工件、限位腔、冲压腔与冲压头,所述加工件顶端与两组液压缸连接,所述限位腔开设在加工件底端,所述冲压腔开设在限位腔内部中心处,且所述冲压头安装在冲压腔内部中心处,在冲压腔的定位下,工件的端处在限位腔内部形成翻边,确保了冲压翻边的稳定性,避免翻边均匀度不一的状况发生。优选的,所述冲压腔、冲压头整体均为圆形结构,且所述冲压头与冲压腔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确保了冲压过程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座、卡合头、定位腔、一号定位板、二号定位板以及螺纹杆,所述定位座安装在工作平台上表面中心处,所述卡合头匹配安装在定位座上表面,且所述卡合头与限位腔匹配安装,所述定位腔开设在定位座内部中心处,且所述定位腔与冲压头对应安装,所述一号定位板安装在定位腔内部一侧,所述二号定位板滑动安装在定位腔内部另一侧,所述螺纹杆穿过定位座安装,且所述定位座上开设有与螺纹杆匹配的螺纹腔,所述螺纹杆尾端通过安装轴承与二号定位板转动连接,利用一号定位板、二号定位板夹持下,保证了工件的稳定性,且确保了后续冲压过程的稳定效果,提高了整体冲压成品率。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内管柱筒用翻边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有定位组件,利用定位腔可同步的对工件进行初步的限位固定处理,保证了后续定位工作的稳定性,随后转动螺纹杆,在定位座的限位下,进而可稳定的驱动二号定位板进行滑动,利用一号定位板、二号定位板夹持下,保证了工件的稳定性,且确保了后续冲压过程的稳定效果,提高了整体冲压成品率。(2)本技术通过设有冲压部,联动加工件进行下移,在下移至与工件接触时,冲压头与工件端处贴合,利用液压缸的驱动,可同步的工件尾端进行冲压,同时在冲压腔的定位下,工件的端处在限位腔内部形成翻边,确保了冲压翻边的稳定性,避免翻边均匀度不一的状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定位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冲压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工作平台;2、支撑架;3、冲压部;4、定位台;5、液压缸;6、加工件;7、限位腔;8、冲压腔;9、冲压头;10、定位座;11、卡合头;12、定位腔;13、一号定位板;14、二号定位板;15、螺纹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内管柱筒用翻边装置,包括:工作平台1、支撑架2、驱动组件、冲压部3以及定位组件,所述支撑架2安装在工作平台1上表面,所述驱动组件匹配安装在支撑架2内壁顶端,所述冲压部3安装在驱动组件底端,所述定位组件安装在工作平台1上表面中心处,且所述定位组件与冲压部3匹配安装。进一步,所述支撑架2整体采用钢材压制而成,且所述支撑架2整体呈凹状结构;进一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定位台4、两组液压缸5,所述定位台4固定设置在支撑架2内壁,两组所述液压缸5匹配安装在定位台4底端两侧,且两组所述液压缸5伸缩端与冲压部3连接,在两组液压缸5的驱动下,带动冲压部3下移与工件接触,从而可同步的对工件进行翻边冲压;进一步,所述冲压部3包括加工件6、限位腔7、冲压腔8与冲压头9,所述加工件6顶端与两组液压缸5连接,所述限位腔7开设在加工件6底端,所述冲压腔8开设在限位腔7内部中心处,且所述冲压头9安装在冲压腔8内部中心处,联动加工件6进行下移,在下移至与工件接触时,冲压头9与工件端处贴合,利用液压缸5的驱动,可同步的工件尾端进行冲压,同时在冲压腔8的定位下,工件的端处在限位腔7内部形成翻边,确保了冲压翻边的稳定性,避免翻边均匀度不一的状况发生;进一步,所述冲压腔8、冲压头9整体均为圆形结构,且所述冲压头9与冲压腔8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确保了冲压过程的稳定性;进一步,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座10、卡合头11、定位腔12、一号定位板13、二号定位板14以及螺纹杆15,所述定位座10安装在工作平台1上表面中心处,所述卡合头11匹配安装在定位座10上表面,且所述卡合头11与限位腔7匹配安装,所述定位腔12开设在定位座10内部中心处,且所述定位腔12与冲压头9对应安装,所述一号定位板13安装在定位腔12内部一侧,所述二号定位板14滑动安装在定位腔12内部另一侧,所述螺纹杆15穿过定位座10安装,且所述定位座10上开设有与螺纹杆15匹配的螺纹腔,所述螺纹杆15尾端通过安装轴承与二号定位板14转动连接,利用定位腔12可同步的对工件进行初步的限位固定处理,保证了后续定位工作的稳定性,随后转动螺纹杆15,在定位座10的限位下,进而可稳定的驱动二号定位板14进行滑动,利用一号定位板13、二号定位板14夹持下,保证了工件的稳定性,且确保了后续冲压过程的稳定效果,提高了整体冲压成品率。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首先将工件匹配安装在定位座10上,通过设有定位组件,利用定位腔12可同步的对工件进行初步的限位固定处理,保证了后续定位工作的稳定性,随后转动螺纹杆15,在定位座10的限位下,进而可稳定的驱动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内管柱筒用翻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平台(1)、支撑架(2)、驱动组件、冲压部(3)以及定位组件,所述支撑架(2)安装在工作平台(1)上表面,所述驱动组件匹配安装在支撑架(2)内壁顶端,所述冲压部(3)安装在驱动组件底端,所述定位组件安装在工作平台(1)上表面中心处,且所述定位组件与冲压部(3)匹配安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管柱筒用翻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平台(1)、支撑架(2)、驱动组件、冲压部(3)以及定位组件,所述支撑架(2)安装在工作平台(1)上表面,所述驱动组件匹配安装在支撑架(2)内壁顶端,所述冲压部(3)安装在驱动组件底端,所述定位组件安装在工作平台(1)上表面中心处,且所述定位组件与冲压部(3)匹配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管柱筒用翻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整体采用钢材压制而成,且所述支撑架(2)整体呈凹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管柱筒用翻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定位台(4)、两组液压缸(5),所述定位台(4)固定设置在支撑架(2)内壁,两组所述液压缸(5)匹配安装在定位台(4)底端两侧,且两组所述液压缸(5)伸缩端与冲压部(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管柱筒用翻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部(3)包括加工件(6)、限位腔(7)、冲压腔(8)与冲压头(9),所述加工件(6)顶端与两组液压缸(5)连接,所述限位腔(7)开设在加工件(6)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法敬范新春张鲁生芦宝贵梁学波杨俊仙赵明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高正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