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浓密器的再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4073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浓密器的再生系统,包括浓密器本体、进酸机构和排酸机构;进酸机构与浓密器本体连通,用于通入酸性溶液对浓密器本体进行冲洗再生,排酸机构与浓密器本体连通,用于排出再生用酸性溶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进酸机构与排酸机构,并将进酸机构、排酸机构与浓密器本体连通,这样酸性溶液通过进酸机构进入到浓密器本体中,并将滤芯微孔中的小颗粒物质及结晶结垢溶解除去,然后再生用酸性溶液从排酸机构中排出,同时通过搅拌机构的设置,保障了浓密器的再生效果,有效保障了浓密器滤棒的过滤效果,而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再生系统的再生过程稳定,适用于被广泛推广使用。

A regeneration system of thicke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浓密器的再生系统
本技术涉及化工
,具体涉及一种浓密器的再生系统。
技术介绍
在三元前驱体制作工艺流程中,涉及的三元前驱体反应过程工序中需要使用高效浓密器,因为高效浓密器能够保证反应过程的连续性以及提高产品回收率。高效浓密器的主要作用就是固液分离,在一定压力的作用下,固体被浓密器的滤芯拦截,清液通过滤芯的微孔流出,达到固液分离的效果,高效浓密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滤芯上的微孔会被一些小颗粒物质堵塞甚至结晶结垢,导致高效浓密器中的清液出液量变小,高效浓密器效率降低影响生产。在目前技术中,高效浓密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先使用压缩空气反吹,再使用高压水反洗将滤芯上微孔中的小颗粒物质冲洗出去。此种方式高效浓密器能够将一些堵塞的小颗粒物质反冲出去,达到一定的再生效果,但对于一些结晶结垢的微孔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浓密器的再生系统,通过进酸机构与排酸机构的设置,能够向浓密器本体内输送再生用酸性溶液,解决了现有浓密器微孔上的结晶结垢通过高压水冲洗,再生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浓密器的再生系统,包括浓密器本体、进酸机构和排酸机构;所述进酸机构与所述浓密器本体连通,用于通入酸性溶液对浓密器本体进行冲洗再生,所述排酸机构与所述浓密器本体连通,用于排出再生用酸性溶液。优选地,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进酸机构和排酸机构电性连接,用于对进酸过程和排酸过程进行控制。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浓密器本体内的液位计,所述液位计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于对浓密器本体内的液位进行测定。优选地,所述浓密器本体内还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液位计为电容式液位计。优选地,所述进酸机构包括进酸管道和第一控制阀,所述进酸管道与所述浓密器本体连通,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于所述进酸管道上,且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进酸管道与所述浓密器本体的出液口连通,用于通入酸性溶液对所述浓密器本体内的滤孔进行反冲洗。优选地,所述排酸机构包括排酸管道和第二控制阀,所述排酸管道与所述浓密器本体连通,所述第二控制阀设置于所述排酸管道上,且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优选地,还包括收集槽,所述排酸管道上远离所述浓密器本体的端部与所述收集槽连通,用于收集所述浓密器本体内的再生用酸性溶液,并循环利用。优选地,还包括沉降槽,所述收集槽与所述沉降槽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沉降槽用于接收不再具有再生效果的酸性溶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设置进酸机构与排酸机构,并将进酸机构、排酸机构与浓密器本体连通,这样酸性溶液通过进酸机构进入到浓密器本体中,此时浓密器的滤芯微孔中的小颗粒物质及结晶结垢溶于酸性溶液中,被彻底清除,然后再生用酸性溶液从排酸机构中排出,有效保障了浓密器滤棒的过滤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浓密器的再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浓密器的再生系统中浓密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浓密器的再生系统的电连接关系图。图中:1、浓密器本体;2、进酸机构;21、进酸管道;22、第一控制阀;3、排酸机构;31、排酸管道;32、第二控制阀;4、控制器;5、液位计;6、搅拌机构;7、收集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浓密器的再生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浓密器本体1、进酸机构2和排酸机构3;所述进酸机构2与所述浓密器本体1连通,用于通入酸性溶液对浓密器本体1进行冲洗再生,所述排酸机构3与所述浓密器本体1连通,用于排出再生用酸性溶液。这样,进酸机构2能够将酸性溶液输送到浓密器本体1内,通过酸性溶液对浓密器本体1冲洗从而再生。具体来说,浓密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滤芯的微孔会被一些小颗粒物质堵塞甚至结晶结垢,此时需要对浓密器进行再生。传统方法是先使用压缩空气反吹,然后使用高压水反洗,但是对于微孔上的结晶结垢物质再生效果一般。此时,本实施例的再生系统在使用压缩空气和高压水对浓密器进行初步再生后,通过进酸机构2向浓密器本体1中输入酸性溶液稀硫酸,滤芯微孔中的结晶结垢物质均溶于稀硫酸,这样通过稀硫酸将微孔中的结晶结垢物质除去,实现了浓密器的再生。本实施例依据的原理为:浓密器本体1的滤芯微孔的结晶结垢物质多为镍、钴、锰沉淀物,上述沉淀物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镍盐、钴盐和锰盐,从而从滤芯微孔上被除去。如图3所示,还包括控制器4,所述控制器4分别与所述进酸机构2和排酸机构3电性连接,用于对进酸过程和排酸过程进行控制。这样,通过控制器4的控制实现自动进酸,并对进酸量进行控制,以及在冲洗完成后实现自动排酸。为了强化再生效果,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浓密器本体1内的液位计5,所述液位计5与控制器4电性连接,用于对浓密器本体1的液位进行测定;所述浓密器本体1内还设置有搅拌机构6,所述搅拌机构6与所述控制器4电性连接。这样,搅拌机构6通过控制器4与液位计5实现连锁,在使用酸性溶液对浓密器本体1冲洗再生时,通过控制器4、液位计5和搅拌机构6的结合作用,使浓密器本体1内充满酸性溶液,并启动搅拌机构6,使酸性溶液浸泡浓密器本体1内部,同时在搅拌机构6搅动浓密器本体1内部的酸性溶液,搅拌大约2小时,使浓密器本体1内的滤芯微孔中的小颗粒以及结晶结垢物质被完全溶解除去。其中,所述液位计5为电容式液位计。所述进酸机构2包括进酸管道21和第一控制阀22,所述进酸管道21与所述浓密器本体1连通,所述第一控制阀22设置于所述进酸管道21上,且与所述控制器4电性连接;所述排酸机构3包括排酸管道31和第二控制阀32,所述排酸管道31与所述浓密器本体1连通,所述第二控制阀32设置于所述排酸管道31上,且与所述控制器4电性连接。为了强化防堵塞的效果,所述进酸管道21与所述浓密器本体1的出液口连通,用于通入酸性溶液对所述浓密器本体1内的滤孔进行反冲洗,从而减少堵塞。为了达到节省能源的效果,还包括收集槽7,所述排酸管道31上远离所述浓密器本体1的端部与所述收集槽7连通,用于收集所述浓密器本体1内的再生用酸性溶液,并循环利用。还包括沉降槽,所述收集槽7与所述沉降槽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沉降槽用于接收不再具有再生效果的酸性溶液。这样,浓密器本体1内部的再生用酸液被排至收集槽内,循环利用,当pH>4.0后,酸液无法再起到再生效果,此时酸液被排至沉降槽,然后被处理。为了直接利用收集槽7内的具有再生效果的酸液,将收集槽7通过管道与进酸管道21连通,且管道上设置有泵,用于将收集槽7内的酸液输送到浓密器本体1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浓密器的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浓密器本体(1)、进酸机构(2)和排酸机构(3);/n所述进酸机构(2)与所述浓密器本体(1)连通,用于通入酸性溶液对浓密器本体(1)进行冲洗再生,所述排酸机构(3)与所述浓密器本体(1)连通,用于排出再生用酸性溶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浓密器的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浓密器本体(1)、进酸机构(2)和排酸机构(3);
所述进酸机构(2)与所述浓密器本体(1)连通,用于通入酸性溶液对浓密器本体(1)进行冲洗再生,所述排酸机构(3)与所述浓密器本体(1)连通,用于排出再生用酸性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浓密器的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4),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进酸机构(2)和排酸机构电性连接,用于对进酸过程和排酸过程进行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浓密器的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浓密器本体(1)内的液位计(5),所述液位计(5)与所述控制器(4)电性连接,用于对浓密器本体(1)的液位进行测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浓密器的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浓密器本体(1)内还设置有搅拌机构(6),所述搅拌机构(6)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浓密器的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计(5)为电容式液位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浓密器的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酸机构(2)包括进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开华蒋振康唐洲李涛袁先虎李杨张鹏白亮刘玉成
申请(专利权)人: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