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脂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4058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树脂过滤装置,包括筒体、筒盖、手轮、物料流入管道、物料流出管道、若干滤芯、转臂和压力表;筒盖密封于筒体的上方,压力表固定于筒盖上,压力表与筒体的内部相通;手轮固定于筒盖的上方,转臂可转动固定于筒体的外部,转臂与手轮相连;物料流入管道与筒体的底部相连通,物料流出管道与筒体的中部相连通;滤芯竖直固定于筒体的内部,旅行在筒体的内部等间距分布;滤芯的外径为8~10cm,滤芯的个数为10~15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树脂过滤装置单个滤芯的截面积更大,滤芯数量更多,在此基础上仍然能够满足现有的过滤需求,适于处理大批量的树脂,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树脂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化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树脂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树脂通常是指受热后有软化或熔融范围,软化时在外力作用下有流动倾向,常温下是固态、半固态,有时也可以是液态的有机聚合物。广义上的定义,可以作为塑料制品加工原料的任何高分子化合物都称为树脂。按照来源来划分,树脂包括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天然树脂是指由自然界中动植物分泌物所得的无定形有机物质,如松香、琥珀、虫胶等;合成树脂是指由简单有机物经化学合成或某些天然产物经化学反应而得到的树脂产物,如酚醛树脂、聚氯乙烯树脂等,其中合成树脂是塑料的主要成分,树脂在合成后需要进行过滤以去除其中的部分杂质,需要使用树脂过滤装置。现有的树脂过滤装置普遍存在滤芯较小、截面积较小,单个过滤装置难以处理大批量的产品,效率较低。亟需一种可以进行大批量处理、截面积更大、滤芯更多、过滤效果能满足现有需求的树脂过滤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树脂过滤装置,本技术的树脂过滤装置单个滤芯的截面积更大,滤芯数量更多,在此基础上仍然能够满足现有的过滤需求,适于处理大批量的树脂,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树脂过滤装置,包括筒体、筒盖、手轮、物料流入管道、物料流出管道、若干滤芯、转臂和压力表;所述筒盖密封于所述筒体的上方,所述压力表固定于所述筒盖上,所述压力表与所述筒体的内部相通;所述手轮固定于所述筒盖的上方,所述转臂可转动固定于所述筒体的外部,所述转臂与所述手轮相连;所述物料流入管道与所述筒体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物料流出管道与所述筒体的中部相连通;所述滤芯竖直固定于所述筒体的内部,所述旅行在所述筒体的内部等间距分布;所述滤芯的外径为8~10cm,所述滤芯的个数为10~15个。本技术中,所述筒体为所述树脂过滤装置的主体部件,用于盛装树脂,并在内部进行过滤,所述筒体的结构为本领域常规。本技术中,所述筒盖用于密封所述筒体,所述筒盖与所述筒体的密封方式为本领域常规;较佳地,所述筒盖的面积大于所述筒体的横截面积,所述筒盖的上方设置有若干螺钉卡扣,所述螺钉卡扣等间距分布于所述筒盖的外边缘,所述螺钉卡扣形成的圆的面积大于所述筒体的横截面积,所述螺钉卡扣将所述筒盖固定于所述筒体的上方,并形成密封。本技术中,所述手轮用于提起所述筒盖,方便了对装置的操作。本技术中,所述转臂用于实现手轮的翻转,以进一步实现所述筒盖的提升。本技术中,所述压力表用于实时监测筒体内的压力,当杂质将滤芯堵塞时,筒体内部的压力会上升,压力表即会显示,此时即可对滤芯进行更换或者清理。本技术中,所述物料流入管道用于将待过滤的树脂导入到筒体的内部,所述物料流入管道为本领域常规。本技术中,所述物料流出管道用于将过滤完成的树脂导出筒体,所述物料流出管道的结构为本领域常规。本技术中,所述滤芯为所述树脂过滤装置的主体部件,所述滤芯的结构为本领域常规,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的滤芯的数量和截面积更大;较佳地,所述滤芯的外径为9.5cm;较佳地,所述滤芯的个数为11个,所述滤芯在所述筒体的内部等间距分布。本技术中,为了实时鉴定所述树脂过滤装置的过滤效果;较佳地,在所述筒体的中部还开设有取样口,用于进行取样检测。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树脂过滤装置,本技术的树脂过滤装置通过手轮和转臂的设置实现了操作的便捷性,更加省力;通过增加滤芯的数量和滤芯的截面积提高了装置的处理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保证了过滤后的产品符合要求;通过压力表的设置实现了对滤芯的堵塞状态的检测,以便随时进行滤芯的更换和清洗;本技术的树脂过滤装置适于处理大批量的树脂,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树脂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树脂过滤装置的截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筒体;2、物料流入管道;3、物料流出管道;4、压力表;5、手轮;6、螺钉卡扣;7、滤芯;8、筒盖;9、转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树脂过滤装置,包括筒体1、筒盖8、手轮5、物料流入管道2、物料流出管道3、11个滤芯7、转臂9和压力表4;筒盖8密封于筒体1的上方,压力表4固定于筒盖8上,压力表4与筒体1的内部相通;手轮5固定于筒盖8的上方,转臂9可转动固定于筒体1的外部,转臂9与手轮5相连;物料流入管道2与筒体1的底部相连通,物料流出管道3与筒体1的中部相连通;滤芯7竖直固定于筒体1的内部,旅行在筒体1的内部等间距分布;滤芯7的外径为9.5cm。本实施例中,筒体1为树脂过滤装置的主体部件,用于盛装树脂,并在内部进行过滤。本实施例中,筒盖8用于密封筒体1;筒盖8的面积大于筒体1的横截面积,筒盖8的上方设置有16个螺钉卡扣6,螺钉卡扣6等间距分布于筒盖8的外边缘,螺钉卡扣6形成的圆的面积大于筒体1的横截面积,螺钉卡扣6将筒盖8固定于筒体1的上方,并形成密封。本实施例中,手轮5用于提起筒盖8,方便了对装置的操作。本实施例中,转臂9用于实现手轮5的翻转,以进一步实现筒盖8的提升。本实施例中,压力表4用于实时监测筒体1内的压力,当杂质将滤芯7堵塞时,筒体1内部的压力会上升,压力表4即会显示,此时即可对滤芯7进行更换或者清理。本实施例中,物料流入管道2用于将待过滤的树脂导入到筒体1的内部。本实施例中,物料流出管道3用于将过滤完成的树脂导出筒体1。本实施例中,滤芯7为树脂过滤装置的主体部件,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施例的滤芯7的数量和截面积更大。本实施例中,为了实时鉴定树脂过滤装置的过滤效果,在筒体1的中部还开设有取样口,用于进行取样检测。本实施例的树脂过滤装置通过手轮和转臂的设置实现了操作的便捷性,更加省力;通过增加滤芯的数量和滤芯的截面积提高了装置的处理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保证了过滤后的产品符合要求;通过压力表的设置实现了对滤芯的堵塞状态的检测,以便随时进行滤芯的更换和清洗;本实施例的树脂过滤装置适于处理大批量的树脂,提高了工作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树脂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过滤装置包括筒体、筒盖、手轮、物料流入管道、物料流出管道、若干滤芯、转臂和压力表;所述筒盖密封于所述筒体的上方,所述压力表固定于所述筒盖上,所述压力表与所述筒体的内部相通;所述手轮固定于所述筒盖的上方,所述转臂可转动固定于所述筒体的外部,所述转臂与所述手轮相连;所述物料流入管道与所述筒体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物料流出管道与所述筒体的中部相连通;所述滤芯竖直固定于所述筒体的内部,所述滤芯在所述筒体的内部等间距分布;所述滤芯的外径为8~10cm,所述滤芯的个数为10~15个。/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树脂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过滤装置包括筒体、筒盖、手轮、物料流入管道、物料流出管道、若干滤芯、转臂和压力表;所述筒盖密封于所述筒体的上方,所述压力表固定于所述筒盖上,所述压力表与所述筒体的内部相通;所述手轮固定于所述筒盖的上方,所述转臂可转动固定于所述筒体的外部,所述转臂与所述手轮相连;所述物料流入管道与所述筒体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物料流出管道与所述筒体的中部相连通;所述滤芯竖直固定于所述筒体的内部,所述滤芯在所述筒体的内部等间距分布;所述滤芯的外径为8~10cm,所述滤芯的个数为10~15个。


2.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祚成谢宠徐从青阮晓亮
申请(专利权)人:东胜化学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