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冷却微波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3911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6:45
一种可冷却微波刀,有效的解决了微波刀手术时冷却处理操作不便,及冷却后的废液不便吸取的问题;包括上下轴向的导管,导管下端设有上下方向的手柄,导管上端经绝缘介质固定有刀头,导管内后侧设有上端贯穿绝缘介质的软管,软管下端贯穿手柄,导管内前侧设有上端贯穿绝缘介质的吸管,吸管下端贯穿手柄,手柄内开设有前后方向的T形槽,T形槽右侧设有可前后滑动的矩形块,矩形块右端面可挤压软管,矩形块左端设有可挤压吸管的压块,手柄右侧开设有开口朝前的让位槽,让位槽内滑动连接有可挤压软管的滑轮,导管内设有与刀头电性连接的供能装置;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A cooling microwave kn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冷却微波刀
本技术涉及医疗微波刀治疗器械
,特别是一种可冷却微波刀。
技术介绍
微波治疗设备发射的微波能量经治疗线传送到微波刀头,微波在微波刀头处辐射,微波使组织中的粒子、极性水分子旋转振动、相互摩擦产生热效应,在切开人体组织的同时,产生高温,使切割处的组织凝固,并起到止血作用,在微波刀消融治疗过程中,当微波刀刀头温度过高时,会导致周边组织碳化,使微波难以进一步穿透深部组织,消融范围无法扩大,同时微波和反射回来的微波升高了治疗部位的温度,容易发生皮肤或组织烫伤的危险,目前,微波刀在临床使用时,需要一名医生操刀,另外一名医生负责对微波刀进行注水降温和吸出废液,操作起来比较麻烦,不便于操作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冷却微波刀,有效的解决了微波刀手术时冷却处理操作不便,及冷却后的废液不便吸取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上下轴向的导管,导管下端设有上下方向的手柄,导管上端经绝缘介质固定有刀头,导管内后侧设有上端贯穿绝缘介质的软管,软管下端贯穿手柄,导管内前侧设有上端贯穿绝缘介质的吸管,吸管下端贯穿手柄,手柄内开设有前后方向的T形槽,T形槽右侧设有可前后滑动的矩形块,矩形块右端面可挤压软管,矩形块左端设有可挤压吸管的压块,手柄右侧开设有开口朝前的让位槽,让位槽内滑动连接有可挤压软管的滑轮,导管内设有与刀头电性连接的供能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软管将液体注入手术部位与刀头处对其进行冷却降温,再通过吸管将冷却后的液体吸出,同时利用可前后滑动的矩形块控制软管与吸管交替连通,实现对手术部位和刀头进行降温的同时将冷却液体吸出,便于医护人员操作,同时防止微波刀温度过高降低使用效率,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切主视轴测图。图3是本技术的剖切右视轴测图。图4是本技术图2中A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图3中B的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图3中C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6给出,包括上下轴向的导管1,导管1下端设有上下方向的手柄2,导管1上端经绝缘介质固定有刀头3,导管1内后侧设有上端贯穿绝缘介质的软管4,软管4下端贯穿手柄2,导管1内前侧设有上端贯穿绝缘介质的吸管5,吸管5下端贯穿手柄2,手柄2内开设有前后方向的T形槽6,T形槽6右侧设有可前后滑动的矩形块7,矩形块7右端面可挤压软管4,矩形块7左端设有可挤压吸管5的压块8,手柄2右侧开设有开口朝前的让位槽9,让位槽9内滑动连接有可挤压软管4的滑轮10,导管1内设有与刀头3电性连接的供能装置。所述的供能装置包括位于导管1内的传输电缆11,传输电缆11上端与刀头3连接,传输电缆11下端贯穿手柄2且设有电缆接头12。为了防止吸管5内的废液倒流,所述的吸管5上端设有开口朝向手柄2的单向阀13。为了实现矩形块7在T形槽6内前后滑动,所述的矩形块7内开设有开口朝左且呈D形的凹槽14,凹槽14内滑动连接有圆柱15,T形槽6左侧固定有左右轴向的电机16,电机16输出轴经连杆17与圆柱15固定连接。为了实现滑轮10的滑动可控制软管4的闭合,所述的让位槽9前后两侧分别开设开口相对且与手柄2方向呈锐角的滑槽18,两个滑槽18与滑轮10滑动连接。为了便于软管4的使用,所述的软管4自由端设有锥形的连接管19。本技术在使用时,其初始状态为滑轮10外缘面与让位槽9下端面接触,滑轮10挤压软管4使其内部不流通,压块8与吸管5不接触,矩形块7挤压软管4使其内部不流通;设置连接管19与注水装置连接,吸管5自由端与吸引器连接,连接管19呈锥形便于连接,手术操作开始后,滑动滑轮10使软管4内部流通,滑轮10沿滑槽18向上滑动与让位槽9下端面分离,此时滑轮10向上与软管4逐渐脱离挤压,液体可经软管4流至刀头3处,滑动滑轮10调整到适当的液体流速,软管4内的液体可对手术部位与刀头3处进行冷却降温;启动电机16,电机16经连杆17带动圆柱15转动,凹槽14呈D字形,圆柱15沿凹槽14直线段滑动时,圆柱15带动矩形块7向前滑动,矩形块7与软管4逐渐脱离挤压状态使软管4内的液体可流出,软管4内的液体流出后对刀头3与手术部位进行降温,同时圆柱15经矩形块7带动压块8向前滑动,压块8挤压吸管5阻断吸管5管口的吸力,此时液体从软管4管口流出,吸管5管口的吸引力关闭,单向阀13关闭防止吸管5内的液体回流,当圆柱15沿凹槽14弧形段滑动时,圆柱15带动矩形块7向后滑动,矩形块7后端挤压软管4,软管4内的液体不能流出,同时矩形块7向后带动压块8向后与吸管5分离,单向阀13开启,吸管5将手术部位与刀头3上的液体吸出,利用凹槽14的形状使圆柱15带动矩形块7滑动,实现软管4与吸管5的交替连通,对刀头3与手术部位降温的同时将废液吸出;手术结束后,向下滑动滑轮10,滑轮10沿滑槽18向下滑动,滑轮10向下挤压软管4,此时软管4内的液体不能流出,关闭电机16,将吸管5与吸引器分离后结束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软管将液体注入手术部位与刀头处对其进行冷却降温,再通过吸管将冷却后的液体吸出,同时利用可前后滑动的矩形块控制软管与吸管交替连通,实现对手术部位和刀头进行降温的同时将冷却液体吸出,便于医护人员操作,同时防止微波刀温度过高降低使用效率,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冷却微波刀,包括上下轴向的导管(1),其特征在于,导管(1)下端设有上下方向的手柄(2),导管(1)上端经绝缘介质固定有刀头(3),导管(1)内后侧设有上端贯穿绝缘介质的软管(4),软管(4)下端贯穿手柄(2),导管(1)内前侧设有上端贯穿绝缘介质的吸管(5),吸管(5)下端贯穿手柄(2),手柄(2)内开设有前后方向的T形槽(6),T形槽(6)右侧设有可前后滑动的矩形块(7),矩形块(7)右端面可挤压软管(4),矩形块(7)左端设有可挤压吸管(5)的压块(8),手柄(2)右侧开设有开口朝前的让位槽(9),让位槽(9)内滑动连接有可挤压软管(4)的滑轮(10),导管(1)内设有与刀头(3)电性连接的供能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冷却微波刀,包括上下轴向的导管(1),其特征在于,导管(1)下端设有上下方向的手柄(2),导管(1)上端经绝缘介质固定有刀头(3),导管(1)内后侧设有上端贯穿绝缘介质的软管(4),软管(4)下端贯穿手柄(2),导管(1)内前侧设有上端贯穿绝缘介质的吸管(5),吸管(5)下端贯穿手柄(2),手柄(2)内开设有前后方向的T形槽(6),T形槽(6)右侧设有可前后滑动的矩形块(7),矩形块(7)右端面可挤压软管(4),矩形块(7)左端设有可挤压吸管(5)的压块(8),手柄(2)右侧开设有开口朝前的让位槽(9),让位槽(9)内滑动连接有可挤压软管(4)的滑轮(10),导管(1)内设有与刀头(3)电性连接的供能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冷却微波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能装置包括位于导管(1)内的传输电缆(11),传输电缆(11)上端与刀头(3)连接,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贝贝史露露刘金金杜盼盼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