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办公桌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3815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6: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办公器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办公桌椅,包括具有高度调节机构的桌体与座椅,所述桌体上设有用于获取用户体型的摄像装置,所述座椅上连接有滑轨机构;所述智能办公桌椅还包括智能控制模块,所述摄像装置、滑轨机构、桌体和座椅的高度调节机构均与所述智能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能够根据不同用户的体型需求来调节桌体与座椅各自的高度、以及桌体与座椅之间的距离位置,提高使用者的体验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办公桌椅
本技术涉及办公器材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办公桌椅。
技术介绍
传统的办公桌椅,一般桌子的高度是固定不变的,只有椅子的高度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调整高度以及和办公桌子之间的相对距离,这样的办公环境,也许伏案工作时间不长,还不会体现出对工作者健康的伤害,但是如果长期如此,势必会造成颈椎、腰椎甚至是腿部的健康问题。在当今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这样的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不得不被重视起来。现有的高度可自动调节的办公座桌椅只能够自动调节桌体、座椅各自的高度,无法自动调节桌体与座椅之间的距离;或是桌椅高度、以及桌椅之间的距离虽然均可调,但仅为手动调节。这些桌椅使用起来较为麻烦,且调节速度慢、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办公座桌椅无法自动调节桌体与座椅之间的距离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办公桌椅,使用方便,能够根据不同用户的体型需求来调节桌体与座椅各自的高度、以及桌体与座椅之间的距离位置,提高使用者的体验舒适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智能办公桌椅,包括具有高度调节机构的桌体与座椅,所述桌体上设有用于获取用户体型的摄像装置,所述座椅上连接有滑轨机构;所述智能办公桌椅还包括智能控制模块,所述摄像装置、滑轨机构、桌体和座椅的高度调节机构均与所述智能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本技术为一种智能办公桌椅,设置有能够调节高度的桌体与座椅,用于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身长、腿长和臂长,以提供更加舒适的办公座位;摄像装置用于对用户体型进行拍摄,滑轨机构用于调节座椅相对于桌体的距离。智能办公桌椅还包括有智能控制模块,通过智能控制模块获取由摄像装置拍摄而得的用户体型数据,并根据该数据来调整桌体与座椅的高度,以及调整桌体与座椅之间的距离;且该智能办公桌椅在调节时能够符合人体工程学的“两个垂直”的基本理论,减轻使用者后背、肩膀的压力。优选地,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器和与控制器通信连接的人机交互装置、数据存储装置。控制器、人机交互装置、数据存储装置的设置使智能控制模块能够实现控制、人机交互以及存储的功能。优选地,所述桌体上设有第一信号收发装置,所述座椅上设有与第一信号收发装置通信连接的第二信号收发装置;所述第一信号收发装置与控制器、桌体的高度调节机构通信连接;所述第二信号收发装置与滑轨机构、座椅的高度调节机构通信连接。第一信号收发装置、第二信号收发装置的设置使桌体、座椅的高度数据能够被发送至控制器接收,并且存储。优选地,所述第一信号收发装置、第二信号收发装置均为蓝牙装置。蓝牙装置的设置能够便于安装以及节省成本。优选地,所述桌体的高度调节机构包括由伸缩杆构成的桌腿和用于控制伸缩杆伸缩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座椅的高度调节机构包括由伸缩杆构成的椅腿和用于控制伸缩杆伸缩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均与控制器通信连接。伸缩杆的设置使桌体、座椅能够实现升降。优选地,所述滑轨机构包括轨道和与轨道通信连接的第三驱动装置,所述轨道与椅腿滑动连接。优选地,所述桌体上设有用于提醒使用者休息或作业的提示装置,所述提示装置与所述智能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提示装置的设置用于避免使用者长时间伏案工作对身体造成损伤。优选地,所述提示装置包括LED灯和音响。优选地,所述桌体上设有用于摆放笔记本电脑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连接有用于控制支架升降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与智能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支架、升降装置的设置使电脑的高低位置能够得以调整,使其适用于不同使用者的需求。优选地,所述人机交互装置为触摸屏,所述触摸屏位于所述桌体的桌面上。触摸屏的设置能够便于使用者对桌体、座椅进行调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能够自动调节高度的桌体与座椅、以及能够自动调节桌体与座椅之间距离的设置,使该智能办公桌椅能够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身长、腿长和臂长,以提供更加舒适的办公座位,减轻用户后背、肩膀的压力。(2)智能控制模块与摄像装置的设置,能够更加准确地获得用户体型,还能够提高调节速度,且使用方便。(3)第一、第二信号收发装置的设置,使桌体以及座椅的调节数据能够被发送至数据存储装置中;人机交互装置和数据存储装置的设置,使该智能办公桌椅能够便于用户操作且能够存储用户的体型数据,便于同一用户再次使用该智能办公桌椅时能够根据存储的相关数据自动进行调节。(4)提示装置的设置,使该智能办公桌椅能够根据用户的设置提示用户休息与工作,避免用户因长时间伏案工作而对身体造成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智能办公桌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局部部件的连接图。图3为本技术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示标记说明如下:1-桌体,11-第一信号收发装置,12-第一驱动装置,2-座椅,21-第二信号收发装置,22-第二驱动装置,3-支架,4-智能控制模块,41-控制器,411-图像处理模块,412-数据处理模块,413-中央处理模块,42-人机交互装置,43-数据存储装置,5-滑轨机构,51-轨道,52-第三驱动装置,6-摄像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技术一种智能办公桌椅的第一实施例,包括具有高度调节机构的桌体1与座椅2,桌体1上设有用于获取用户体型的摄像装置6,座椅2上连接有滑轨机构5;智能办公桌椅还包括智能控制模块4,摄像装置6、滑轨机构2、桌体1和座椅2的高度调节机构均与智能控制模块4通信连接。桌体1与座椅2能够调节高度,用于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身长、腿长和臂长,以提供更加舒适的办公座位;摄像装置6用于对用户体型进行拍摄,滑轨机构5用于调节座椅2相对于桌体1的距离。智能办公桌椅还包括有智能控制模块4,通过智能控制模块4获取由摄像装置6拍摄而得的用户体型数据,并根据该数据来调整桌体1与座椅2的高度,以及调整桌体1与座椅2之间的距离;且该智能办公桌椅在调节时能够符合人体工程学的“两个垂直”的基本理论,减轻使用者后背、肩膀的压力。“两个垂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办公桌椅,包括具有高度调节机构的桌体(1)与座椅(2),其特征在于,所述桌体(1)上设有用于获取用户体型的摄像装置(6),所述座椅(2)上连接有滑轨机构(5);所述智能办公桌椅还包括智能控制模块(4),所述摄像装置(6)、滑轨机构(5)、桌体(1)和座椅(2)的高度调节机构均与所述智能控制模块(4)通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办公桌椅,包括具有高度调节机构的桌体(1)与座椅(2),其特征在于,所述桌体(1)上设有用于获取用户体型的摄像装置(6),所述座椅(2)上连接有滑轨机构(5);所述智能办公桌椅还包括智能控制模块(4),所述摄像装置(6)、滑轨机构(5)、桌体(1)和座椅(2)的高度调节机构均与所述智能控制模块(4)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办公桌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模块(4)包括控制器(41)和与控制器(41)通信连接的人机交互装置(42)、数据存储装置(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办公桌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桌体(1)上设有第一信号收发装置(11),所述座椅(2)上设有与第一信号收发装置(11)通信连接的第二信号收发装置(21);所述第一信号收发装置(11)与控制器(41)、桌体(1)的高度调节机构通信连接;所述第二信号收发装置(21)与滑轨机构(5)、座椅(2)的高度调节机构通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办公桌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收发装置(11)、第二信号收发装置(21)均为蓝牙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办公桌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桌体(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齐媛马兴灶
申请(专利权)人:岭南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