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箱式背提两用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3786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6: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箱式背提两用包,包括包体、提手、背带、拉链、滑动屉和侧兜,提手设于包体上端,背带设于包体后侧中部,拉链设于提手和背带之间,拉链沿包体两侧和后侧连续设置,包体包括上层置物腔、中部置物腔和下部置物腔,上层置物腔底部设有分隔层,分隔层中部设有上层置物腔拉链,下部置物腔设于中部置物腔下端,下部放置腔内设有抽拉腔和滑动槽,滑动屉设于抽拉腔内且两端卡合设于滑动槽内,滑动屉外侧设有把手,滑动屉上端设有固定带,固定带通过四合扣与下部置物腔腔体连接,侧兜设于包体两侧,包体前侧设有零钱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背包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分区明确,使用范围广泛的多层箱式背提两用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箱式背提两用包
本技术属于背包
,具体是指一种多层箱式背提两用包。
技术介绍
箱式背包作为常见包的一种,因其内置物品后外观保持性优良而受到青年使用者的喜爱,因可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场合,背提两用箱式包的使用更加广泛。现有箱式背提两用包拉链多置于箱包外侧,安全性能不足,同时,重要文件放置于包体内部时容易折损,且包内分区较少,物品不便于分类放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使用安全可靠,分区明确,使用范围广泛的多层箱式背提两用包,有效解决了传统箱式背提两用包空间区分不明确的问题,增加了包体的适用性。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一种多层箱式背提两用包,包括包体、提手、背带、拉链、滑动屉和侧兜,所述提手设于包体上端,所述背带设于包体后侧中部,所述拉链设于提手和背带之间,所述拉链沿包体两侧和后侧连续设置,所述包体包括上层置物腔、中部置物腔和下部置物腔,所述上层置物腔与中部置物腔前侧连接,所述上层置物腔与中部置物腔两侧及后侧通过拉链连接,所述上层置物腔底部设有分隔层,所述分隔层中部设有上层置物腔拉链,分隔层将包体上层置物腔和中部置物腔分离开来,三侧边结构设置的拉链可使上层置物腔和中部置物腔实现较大程度的分离,便于放置物品,同时,拉链于包体后侧的结构设置,可以提高包体的使用安全性,所述下部置物腔设于中部置物腔下端,所述下部置物腔腔体采用硬质皮革材质,所述下部放置腔内设有抽拉腔和滑动槽,所述滑动屉设于抽拉腔内且两端卡合设于滑动槽内,滑动屉可于抽拉腔内滑动,所述滑动屉外侧设有把手,所述滑动屉上端设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通过四合扣与下部置物腔腔体连接,下部置物腔因其结构稳定性可以用于放置防折文件,从而保持文件的外观,所述侧兜设于包体两侧,所述包体前侧设有零钱袋,可将常用不贵重的物品放置于零钱袋内,方便取用。进一步地,所述中部置物腔内设有分隔布,所述分隔布设有若干组,若干组分隔布可垂直设置或者平行设置将中部置物腔区分为若干物品分类放置腔,物品分类放置腔上设有附带拉链,用于保证物品分类放置腔的清洁卫生。进一步地,所述侧兜包括网兜和水杯放置兜,所述网兜和水杯放置兜分别设于包体两侧,所述水杯放置兜中部设有粘贴弹性带,粘贴弹性带的设置可以满足不同杯体大小的放置。进一步地,所述拉链采用双头拉链,保证拉链开口处位于包体内侧。进一步地,所述背带内侧及提手内测均设有海绵软垫,缓解背带及提手带来的压力。进一步地,所述包体内侧设有吸湿排汗涤纶面料层,增加使用舒适性。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多层箱式背提两用包通过三层不同结构设置的物品放置腔,满足了不同物品的不同储存功能,保证了物品分类放置的稳定性分类放置,同时,采用后置式拉链结构设置,降低了背负使用时的安全隐患,功能齐全,适宜于广泛推广。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多层箱式背提两用包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多层箱式背提两用包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多层箱式背提两用包的前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多层箱式背提两用包中部置物腔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多层箱式背提两用包上层置物腔的仰视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多层箱式背提两用包水杯放置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包体,2、提手,3、背带,4、拉链,5、滑动屉,6、上层置物腔,7、中部置物腔,8、下部置物腔,9、分隔层,10、上层置物腔拉链,11、抽拉腔,12、滑动槽,13、把手,14、固定带,15、零钱袋,16、分隔布,17、附带拉链,18、网兜,19、水杯放置兜,20、粘贴弹性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如图1-6所示,本技术一种多层箱式背提两用包,包括包体1、提手2、背带3、拉链4、滑动屉5和侧兜,所述提手2设于包体1上端,所述背带3设于包体1后侧中部,所述拉链4设于提手2和背带3之间,所述拉链4沿包体1两侧和后侧连续设置,所述包体1包括上层置物腔6、中部置物腔7和下部置物腔8,所述上层置物腔6与中部置物腔7前侧连接,所述上层置物腔6与中部置物腔7两侧及后侧通过拉链4连接,所述上层置物腔6底部设有分隔层9,所述分隔层9中部设有上层置物腔拉链10,分隔层9将包体1上层置物腔6和中部置物腔7分离开来,三侧边结构设置的拉链4可使上层置物腔6和中部置物腔7实现较大程度的分离,便于放置物品,同时,拉链4于包体1后侧的结构设置,可以提高包体1的使用安全性,所述下部置物腔8设于中部置物腔7下端,所述下部置物腔8腔体采用硬质皮革材质,所述下部放置腔内设有抽拉腔11和滑动槽12,所述滑动屉5设于抽拉腔11内且两端卡合设于滑动槽12内,滑动屉5可于抽拉腔11内滑动,所述滑动屉5外侧设有把手13,所述滑动屉5上端设有固定带14,所述固定带14通过四合扣与下部置物腔8腔体连接,下部置物腔8因其结构稳定性可以用于放置防折文件,从而保持文件的外观,所述侧兜设于包体1两侧,所述包体1前侧设有零钱袋15,可将常用不贵重的物品放置于零钱袋15内,方便取用。其中,所述中部置物腔7内设有分隔布16,所述分隔布16设有若干组,若干组分隔布16可垂直设置或者平行设置将中部置物腔7区分为若干物品分类放置腔,物品分类放置腔上设有附带拉链17,用于保证物品分类放置腔的清洁卫生。所述侧兜包括网兜18和水杯放置兜19,所述网兜18和水杯放置兜19分别设于包体1两侧,所述水杯放置兜19中部设有粘贴弹性带20,粘贴弹性带20的设置可以满足不同杯体大小的放置。所述拉链4采用双头拉链,保证拉链4开口处位于包体1内侧。所述背带3内侧及提手2内测均设有海绵软垫,缓解背带3及提手2带来的压力。所述包体1内侧设有吸湿排汗涤纶面料层,增加使用舒适性。具体使用时,打开拉链4,将物品分类放置于中部置物腔7的物品分类放置腔内,如有需要,打开上层置物腔拉链10,将需要保持清洁的物品放置于上层物品放置腔内,若需要放置防折文件时,打开四合扣,拉动拉手,将滑动屉5从抽拉腔11内拉出,放置好文件,将滑动屉5推回,并用固定带14上的四合扣固定即可,同时可将公交卡、零钱放置于包体1前侧的零钱袋15内,使用时可根据使用者习惯采用背包式或者手提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箱式背提两用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包体、提手、背带、拉链、滑动屉和侧兜,所述提手设于包体上端,所述背带设于包体后侧中部,所述拉链设于提手和背带之间,所述拉链沿包体两侧和后侧连续设置,所述包体包括上层置物腔、中部置物腔和下部置物腔,所述上层置物腔与中部置物腔前侧连接,所述上层置物腔与中部置物腔两侧及后侧通过拉链连接,所述上层置物腔底部设有分隔层,所述分隔层中部设有上层置物腔拉链,所述下部置物腔设于中部置物腔下端,所述下部置物腔腔体采用硬质皮革材质,所述下部放置腔内设有抽拉腔和滑动槽,所述滑动屉设于抽拉腔内且两端卡合设于滑动槽内,所述滑动屉外侧设有把手,所述滑动屉上端设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通过四合扣与下部置物腔腔体连接,所述侧兜设于包体两侧,所述包体前侧设有零钱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箱式背提两用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包体、提手、背带、拉链、滑动屉和侧兜,所述提手设于包体上端,所述背带设于包体后侧中部,所述拉链设于提手和背带之间,所述拉链沿包体两侧和后侧连续设置,所述包体包括上层置物腔、中部置物腔和下部置物腔,所述上层置物腔与中部置物腔前侧连接,所述上层置物腔与中部置物腔两侧及后侧通过拉链连接,所述上层置物腔底部设有分隔层,所述分隔层中部设有上层置物腔拉链,所述下部置物腔设于中部置物腔下端,所述下部置物腔腔体采用硬质皮革材质,所述下部放置腔内设有抽拉腔和滑动槽,所述滑动屉设于抽拉腔内且两端卡合设于滑动槽内,所述滑动屉外侧设有把手,所述滑动屉上端设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通过四合扣与下部置物腔腔体连接,所述侧兜设于包体两侧,所述包体前侧设有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棉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德仕高文具礼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