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伯郡专利>正文

一种食用菌栽培用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3659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6: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菌种植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食用菌栽培用大棚,所述大棚本体的内部安装有菌床和安装架,所述菌床固定于安装架上,且菌床由三个并列设置的培养渠构成,三个培养渠的高度从一侧至另一侧依次降低,三个所述培养渠分别为第一培养渠、第二培养渠和第三培养渠,所述第一培养渠和第二培养渠的一侧均开设有导水口,且第一培养渠上导水口的底面与第二培养渠的顶面平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水泵、进水管、排水管和上下错位的培养渠,通过水泵把可上下错位的培养渠与营养池之间形成一个可循环利用培养液的装置,让菌种通过自身的吸收能力吸取本身需要的营养,避免了食用菌对培养液的喷洒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的问题。

A greenhouse for edible fungi cultiv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栽培用大棚
本技术属于食用菌种植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栽培用大棚。
技术介绍
目前室内大棚栽培食用菌主要是在大棚内放入食用菌栽培基料,通过调节各种食用菌所需的环境,例如温度和湿度等因素,满足其生存环境,并通过调节喷洒营养液,补充食用菌生长所需的基本养料,例如幼苗时不能喷洒过多以及不能直接对着喷洒,以免“肿死”;刚采过的食用菌或者其残体处不宜喷洒,以免引起细菌性病害;室内空气湿度过大不宜喷洒,以及病虫害严重时不宜喷洒。正是这些多种因素,导致目前的食用菌大棚本体栽培产量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也正是这些因素需要浪费大量的人工劳力对食用菌栽培进行长期性管理,加大了食用菌栽培的成本,也造成食用菌价格较高现象,同时大棚本体与室外隔离的不彻底,导致大棚本体内的温度及湿度并没有达到预定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食用菌栽培用大棚,解决现有的食用菌栽培在栽培时喷洒营养液导致菌种产生不良反应的问题,以及大棚内部的温度及湿度的环境因为人为原因变化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食用菌栽培用大棚,包括大棚本体,所述大棚本体的内部安装有菌床和安装架,所述菌床固定于安装架上,且菌床由三个并列设置的培养渠构成,三个培养渠的高度从一侧至另一侧依次降低,三个所述培养渠分别为第一培养渠、第二培养渠和第三培养渠,所述第一培养渠和第二培养渠的一侧均开设有导水口,且第一培养渠上导水口的底面与第二培养渠的顶面平齐,第二培养渠上导水口的底面与第三培养渠的顶面平齐,所述第一培养渠的一端开设有进水口,所述第三培养渠的一端开设有出水口,且出水口和第三培养渠底部之间的距离与导水口和第一培养渠底部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大棚本体外部设有营养池,且营养池内安装有水泵和液位传感器,所述水泵一端与进水口之间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营养池与出水口之间连接有排水管,所述大棚本体内部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位于远离营养池一侧的大棚本体的墙上。优选的,所述大棚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转换间,所述转换间位于远离营养池的一侧,所述转换间的内壁上安装有大棚本体门、磁力门、换气机、温湿度传感器和排风机,所述大棚本体门和排风机位于大棚本体的墙体内,且排风机与大棚本体外部空间互通,所述换气机位于转换间的另一侧内壁上,且换气机与大棚本体的内部互通,所述磁力门位于转换间远离大棚本体门的一侧墙体内。优选的,所述大棚本体内部安装有照明照明灯、进风系统和排风系统,所述照明灯位于菌床的上方,所述排风系统位于靠近营养池一端,所述进风系统位于远离营养池一端。优选的,所述培养渠的顶部安装有钢丝网、基料和菌种,所述基料的底部设置有钢丝网,所述基料的顶部设置有菌种。优选的,所述出水口与钢丝网平齐,所述进水口位于钢丝网下面。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设置了可上下错位的培养渠,通过水泵把可上下错位的培养渠与营养池之间形成一个可循环利用培养液的装置,让菌种通过自身的吸收能力吸取本身需要的营养,避免了食用菌对培养液的喷洒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的问题。2本技术设置了密封的转换仓,通过换气机和排风机把通过大棚本体门带进来的外部温度转换为大棚本体内部的温度,从而保持了大棚内部的温度稳定,减小了大棚的温度调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菌床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培养渠的立体图;图5为图4中A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电路框图;图中:1-大棚本体、2-排风系统、3-控制器、4-磁力门、5-转换间、6-大棚本体门、7-换气机、8-排风机、9-进风系统、10-温湿度传感器、11-菌床、12-培养渠、12a-第一培养渠、12b-第二培养渠、12c-第三培养渠、13-排水管、14-水泵、15-液位传感器、16-营养池、17-进水管、18-照明照明灯、19-菌种、20-基料、21-进水口、22-安装架、23-导水口、24-出水口、25-钢丝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食用菌栽培用大棚,包括大棚本体1,大棚本体1的内部安装有菌床11和安装架22,菌床11固定于安装架22上,且菌床11由三个并列设置的培养渠12构成,三个培养渠12的高度从一侧至另一侧依次降低,三个培养渠12分别为第一培养渠12a、第二培养渠12b和第三培养渠12c,第一培养渠12a和第二培养渠12b的一侧均开设有导水口23,进水口21与出水口24的进出液体流量一致,且第一培养渠12a上导水口23的底面与第二培养渠12b的顶面平齐,第二培养渠12b上导水口23的底面与第三培养渠12c的顶面平齐,第一培养渠12a的一端开设有进水口21,第三培养渠12c的一端开设有出水口24,且出水口24和第三培养渠12c底部之间的距离与导水口23和第一培养渠12a底部之间的距离相等,大棚本体1外部设有营养池16,且营养池16内安装有水泵14和液位传感器15,水泵14一端与进水口21之间连接有进水管17,营养池16与出水口24之间连接有排水管13,大棚本体1内部安装有控制器3,控制器3位于远离营养池16一侧的大棚本体1的墙上。进一步的,大棚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转换间5,转换间5位于远离营养池16的一侧,转换间5的内壁上安装有大棚本体门6、磁力门4、磁力门4上安装磁力锁,换气机7、温湿度传感器10和排风机8,水泵14、照明照明灯18、进风系统9、排风系统2、温湿度传感器10、液位传感器15、换气机7、排风机8和磁力门4均与控制器3电性连接,水泵型号为QDX1.5-16-0.37潜水泵,照明照明灯的型号为LED防水食用菌专用照明照明灯,温湿度传感器10的型号为HX94C,液位传感器15的型号为PTP602,换气机7的型号为AHE新风换气机,排风机8的型号为JVF-AP-30,磁力门4上磁力锁的型号为MC150T,控制器3的型号KY02S,大棚本体门6和排风机8位于大棚本体1的墙体内,且排风机8与大棚本体1外部空间互通,换气机7位于转换间5的另一侧内壁上,且换气机7与大棚本体1的内部互通,磁力门4位于转换间5远离大棚本体门6的一侧墙体内。更进一步的,大棚本体内部安装有照明照明灯18、照明照明灯18为大棚本体1内部提供光照条件,进风系统9和排风系统2,照明灯18位于菌床11的上方,所述排风系统2位于靠近营养池16一端,进风系统9位于远离营养池16的一端,进风系统9与排风系统2相互配合调控大棚本体1内部的温度及湿度。具体的,培养渠12的顶部安装有钢丝网25、基料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菌栽培用大棚,包括大棚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本体(1)的内部安装有菌床(11)和安装架(22),所述菌床(11)固定于安装架(22)上,且菌床(11)由三个并列设置的培养渠(12)构成,三个培养渠(12)的高度从一侧至另一侧依次降低,三个所述培养渠(12)分别为第一培养渠(12a)、第二培养渠(12b)和第三培养渠(12c),所述第一培养渠(12a)和第二培养渠(12b)的一侧均开设有导水口(23),且第一培养渠(12a)上导水口(23)的底面与第二培养渠(12b)的顶面平齐,第二培养渠(12b)上导水口(23)的底面与第三培养渠(12c)的顶面平齐,所述第一培养渠(12a)的一端开设有进水口(21),所述第三培养渠(12c)的一端开设有出水口(24),且出水口(24)和第三培养渠(12c)底部之间的距离与导水口(23)和第一培养渠(12a)底部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大棚本体(1)外部设有营养池(16),且营养池(16)内安装有水泵(14)和液位传感器(15),所述水泵(14)一端与进水口(21)之间连接有进水管(17),所述营养池(16)与出水口(24)之间连接有排水管(13),所述大棚本体(1)内部安装有控制器(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栽培用大棚,包括大棚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本体(1)的内部安装有菌床(11)和安装架(22),所述菌床(11)固定于安装架(22)上,且菌床(11)由三个并列设置的培养渠(12)构成,三个培养渠(12)的高度从一侧至另一侧依次降低,三个所述培养渠(12)分别为第一培养渠(12a)、第二培养渠(12b)和第三培养渠(12c),所述第一培养渠(12a)和第二培养渠(12b)的一侧均开设有导水口(23),且第一培养渠(12a)上导水口(23)的底面与第二培养渠(12b)的顶面平齐,第二培养渠(12b)上导水口(23)的底面与第三培养渠(12c)的顶面平齐,所述第一培养渠(12a)的一端开设有进水口(21),所述第三培养渠(12c)的一端开设有出水口(24),且出水口(24)和第三培养渠(12c)底部之间的距离与导水口(23)和第一培养渠(12a)底部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大棚本体(1)外部设有营养池(16),且营养池(16)内安装有水泵(14)和液位传感器(15),所述水泵(14)一端与进水口(21)之间连接有进水管(17),所述营养池(16)与出水口(24)之间连接有排水管(13),所述大棚本体(1)内部安装有控制器(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栽培用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本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伯郡
申请(专利权)人:赵伯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