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35769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4:27
一种铰链装置,装配于形成于第一构件的第一轴孔和形成于第二构件的第二轴孔,所述铰链装置具备轴承部(422)和能与轴承部(422)相对旋转的轴部(420)。轴部(420)具有插入至轴承部(422)的插入部(430)。轴承部(422)的内周面和插入部(430)的外周面在轴承部(422)与轴部(420)的相对旋转时滑动,所述铰链装置在插入部(430)插入至轴承部(422)的一体的状态下,被插入至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来进行装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铰链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备插入至轴承部的轴部的铰链装置。
技术介绍
在车辆的座间储物箱(consolebox)设有用于将盖可开闭地装配于收纳箱的铰链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记载的铰链装置具备:固定铰链,具有销插通孔;转动铰链,具有销支承孔;销构件,插入至销插通孔和销支承孔;以及压缩弹簧,对销构件施力。专利文献1记载的压缩弹簧在轴向对销构件施力,从而将转动铰链压接于固定铰链。在转动铰链和固定铰链压接的压接面,分别形成有相互卡合的凹槽和凸部,通过在盖开闭时凹槽与凸部间歇地嵌合而对用户赋予咔嗒感。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8603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铰链装置中,为了使凹槽与凸部嵌合而通过压缩弹簧施力。若在铰链装置中使用压缩弹簧,则零件个数增加,并且花费成本。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抑制零件个数的铰链装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是装配于形成于第一构件的第一轴孔和形成于第二构件的第二轴孔的铰链装置,所述铰链装置具备轴承部和能与轴承部相对旋转的轴部。轴部具有插入至轴承部的插入部。轴承部的内周面和插入部的外周面在轴承部与轴部的相对旋转时滑动,所述铰链装置在插入部插入至轴承部的一体的状态下,被插入至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来进行装配。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提供一种抑制零件个数的铰链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例的座间储物箱的立体图。图2是铰链装置的轴部的立体图。图3是铰链装置的轴部的侧视图。图4是轴承部的立体图。图5是铰链装置的立体图。图6是图5的(b)所示的铰链装置的线段A-A剖视图。图7是用于对卡合弹性部和卡合凸部的卡合动作进行说明的图。图8是用于对变形例的轴承部进行说明的图。图9是用于对变形例的轴部进行说明的图。图10是第二实施例的铰链装置的立体图。图11的(a)是铰链装置的左视图,图11的(b)是铰链装置的主视图,图11的(c)是铰链装置的右视图。图12的(a)是铰链装置的仰视图,图12的(b)是铰链装置的后视图,图12的(c)是铰链装置的俯视图。图13是装配状态的铰链装置的剖视图。图14的(a)是图13所示的铰链装置的线段A-A剖视图,图14的(b)是图13所示的铰链装置的线段B-B剖视图。图15是第三实施例的铰链装置的立体图。图16是铰链装置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第一实施例的座间储物箱1的立体图。座间储物箱1例如配置于车辆的驾驶席与副驾驶席之间。座间储物箱1具备盖12、收纳箱14以及铰链装置10。铰链装置10将盖12支承为相对于收纳箱14转动自如。在图1的(a)中,示出了装配铰链装置10之前的状态,在图1的(b)中,示出了装配铰链装置10之后的状态。盖12通过铰链装置10在全开状态与全闭状态之间的任意的旋转位置维持姿势。盖12和收纳箱14作为装配铰链装置10的被装配构件而发挥功能。在盖12形成有可插入铰链装置10的第一轴孔16,在收纳箱14形成有可插入铰链装置10的第二轴孔18。第一轴孔16具有在内周面凹陷而形成的第一止转部16a,第二轴孔18具有在内周面凹陷而形成的第二止转部18a。第一轴孔16和第二轴孔18同轴地配置。铰链装置10具备轴承部22和插入至轴承部22的轴部20。铰链装置10被插入至第一轴孔16和第二轴孔18,轴承部22在第一轴孔16被限制旋转,轴部20在第二轴孔18被限制旋转。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是轴部20在第一轴孔16被限制旋转,轴承部22在第二轴孔18被限制旋转。铰链装置10在将轴部20和轴承部22组装为一体的组装状态下,插入至第一轴孔16和第二轴孔18来进行装配。由此,能容易地进行铰链装置10向座间储物箱1的装配作业。能在铰链装置10的出厂前,确认在铰链装置10中产生的旋转转矩。图2是铰链装置10的轴部20的立体图。此外,图3是铰链装置10的轴部20的侧视图。轴部20具有插入部30、卡定爪32、对置面34、径向突部36、弹性卡定部38以及卡合弹性部40。插入部30形成为圆柱状,插入至轴承部22。插入部30构成圆柱状的轴部20主体的一部分。卡定爪32位于向轴承部22的插入方向前端,卡定于轴承部22的孔缘。卡定爪32通过狭缝而形成多个,并且可挠曲。对置面34从插入部30的外周面垂直地延伸,即沿径向延伸。对置面34作为阻止向轴承部22的插入的止挡件(stopper)而发挥功能。径向突部36突出形成于轴部20的外周面,与第二轴孔18的第二止转部18a嵌合。由此,轴部20无法在第二轴孔18内旋转。径向突部36沿轴向延伸,在将铰链装置10插入至第一轴孔16和第二轴孔18时作为引导件而发挥功能。需要说明的是,轴向是指沿轴部20的中心轴的方向,径向是指与轴部20的中心轴正交并穿过中心轴的方向。此外,周向是指与轴部20的中心轴正交,并且沿着包围中心轴的圆周的方向。弹性卡定部38能在径向挠曲,卡定于第二轴孔18的内周面。由此,轴部20无法在第二轴孔18内沿轴向移动,铰链装置10被固定于收纳箱14。如图2所示,卡合弹性部40在对置面34沿周向形成为带状,并且形成为可挠曲。卡合弹性部40通过与轴承部22的卡合凸部的卡合,对开闭盖12的用户在规定的旋转位置赋予咔嗒感。如图3的(a)所示,在比卡合弹性部40靠基端20a侧形成有能使卡合弹性部40向轴向的基端20a侧挠曲的空隙43。此外,如图2所示,卡合弹性部40位于远离轴部20的主体的外周面20b的位置,卡合弹性部40与外周面20b之间具有空隙41。由此,确保卡合弹性部40的弹力,易于向用户传递咔嗒感。卡合弹性部40在轴部20的外周侧形成为比轴部20的主体容易挠曲,在挠曲时与刚体部分的对置面34相比,在轴向和周向位移。如图3的(a)所示,卡合弹性部40具有:凹部40a,其在中央凹陷而形成;以及一对立起部40b,形成为朝向中央侧的凹部40a立起。立起部40b从对置面34向轴向前端侧伸出。凹部40a从立起部40b弯曲而向轴向的基端20a侧凹陷。图4是轴承部22的立体图。轴承部22形成为圆筒状,具有供轴部20插入的插入孔44。在轴承部22的外周面形成有与第一轴孔16的第一止转部16a嵌合的径向突部48。径向突部48沿轴向延伸,在铰链装置10向第一轴孔16和第二轴孔18插入时作为引导件而发挥功能。在轴承部22的环状的轴承端面42形成有多个卡合凸部46。轴承端面42位于接受轴部20的方向的前端侧,在组装了轴部20的组装状态下与轴部20的对置面34对置。卡合凸部46沿轴向突出,能在组装状态下卡合于轴部20的卡合弹性部40。图5是铰链装置10的立体图。图5的(a)所示的铰链装置10是从图5的(b)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铰链装置,装配于形成于第一构件的第一轴孔和形成于第二构件的第二轴孔,所述铰链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n轴承部;以及/n能与所述轴承部相对旋转的轴部,/n所述轴部具有插入至所述轴承部的插入部,/n所述轴承部的内周面和所述插入部的外周面在所述轴承部与所述轴部的相对旋转时滑动,/n所述铰链装置在所述插入部插入至所述轴承部的一体的状态下,被插入至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来进行装配。/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410 JP 2018-0755591.一种铰链装置,装配于形成于第一构件的第一轴孔和形成于第二构件的第二轴孔,所述铰链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轴承部;以及
能与所述轴承部相对旋转的轴部,
所述轴部具有插入至所述轴承部的插入部,
所述轴承部的内周面和所述插入部的外周面在所述轴承部与所述轴部的相对旋转时滑动,
所述铰链装置在所述插入部插入至所述轴承部的一体的状态下,被插入至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来进行装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部具有抵接肋,所述抵接肋在外周面形成为肋状,在装配状态下抵接于所述第一轴孔或所述第二轴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部还具有在插入方向的前端侧或后端侧位于所述轴承部的外侧的基端侧筒部,
所述基端侧筒部具有与插入至所述第一轴孔或所述第二轴孔的所述轴承部的外径不同的外径,
所述基端侧筒部和所述轴承部的外径中的位于插入方向前端侧的一方的外径比另一方的外径小。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部具有第一径向突部,所述第一径向突部形成为在外周面突出并沿轴向延伸,所述第一径向突部卡合于所述第一轴孔和所述第二轴孔中的一方,
所述轴承部具有第二径向突部,所述第二径向突部形成为在外周面突出并沿轴向延伸,所述第二径向突部卡合于所述第一轴孔和所述第二轴孔中的另一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径向突部和所述第二径向突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鸟海胜矢
申请(专利权)人:百乐仕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