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组合物、预浸料、带树脂的膜、带树脂的金属箔、覆金属箔层压板、以及布线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3568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个方面涉及树脂组合物,其含有:化合物(A),在分子内具有至少一个下述式(1)所示基团;交联型固化剂(B);以及偶氮化合物(C),在分子内具有偶氮基,并且不含除构成所述偶氮基的氮原子以外的杂原子。式(1)中,n表示0~10,Z表示亚芳基,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树脂组合物、预浸料、带树脂的膜、带树脂的金属箔、覆金属箔层压板、以及布线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树脂组合物、预浸料、带树脂的膜、带树脂的金属箔、覆金属箔层压板、以及布线板。
技术介绍
对于各种电子设备而言,随着信息处理量的增大,所搭载的半导体器件的高集成化、布线的高密度化、以及多层化等的安装技术日趋发展。此外,作为各种电子设备中所用的布线板,寻求例如车载用途中的毫米波雷达基板等应对高频的布线板。对于在各种电子设备中所用的布线板,为了提高信号的传输速度,要求减少信号传输时的损失;对于应对高频的布线板尤其需要满足上述要求。为了满足该要求,对于用以构成各种电子设备中所用的布线板的基材的基板材料,要求介电常数及介电损耗因数低。作为该基材材料,可列举例如包含聚苯醚的树脂组合物等。另一方面,对于基材材料等的成形材料,不仅要求低介电特性优异,还要求耐热性等也优异。因此,可以考虑:通过对于包含在基板材料中的树脂以其能够与固化剂等一起聚合的方式进行改性,例如导入乙烯基等,来提高耐热性。作为该基材材料,可列举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树脂组合物等。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包含聚苯醚和交联型固化剂的聚苯醚化合物,对于所述聚苯醚而言,在分子结构内具有聚苯醚部分,在其分子末端具有乙烯苄基等,并且数均分子量为1000~7000。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要旨:可以得到介电常数及介电损耗因数低、并且耐热性及成形性等高的层压板。认为: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使用介电常数及介电损耗因数等介电特性低的树脂组合物而得的布线板可以降低信号传输时的损失。另一方面,进一步提高布线板中信号的传输速度,而且从产品稳定性等观点考虑,要求更高的耐热性。因此,作为用作基材材料的材料,要求更低的介电特性且更高的耐热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表开2006-516297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所述情况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树脂组合物,该树脂组合物可以得到介电特性低且耐热性高的固化物。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所述树脂组合物而得到的预浸料、带树脂的膜、带树脂的金属箔、覆金属箔层压板及布线板。本专利技术一个方面涉及一种树脂组合物,其含有:化合物(A),在分子内具有至少一个下述式(1)所示基团的化合物(A);交联型固化剂(B);以及偶氮化合物(C),在分子内具有偶氮基,并且不含除构成所述偶氮基的氮原子以外的杂原子。式(1)中,n表示0~10,Z表示亚芳基,R1~R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烷基。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以及其它的目的、特征及优点通过以下的详细记载将变得更为明了。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预浸料的一例的示意性剖面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覆金属箔层压板的一例的示意性剖面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布线板的一例的示意性剖面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带树脂的金属箔的一例的示意性剖面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带树脂的膜的一例的示意性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人们为了提供与以往的树脂组合物(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树脂组合物)相比,耐热性及低介电特性更优异的树脂组合物而进行了各种研究。那时注意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树脂组合物有时介电常数及介电损耗因数高。于是,推测介电常数及介电损耗因数等介电特性也受到引发剂种类的影响并对此进行了研究,其结果发现:如果使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引发剂,则存在介电常数及介电损耗因数变高的倾向。具体而言,如果使用除偶氮基以外还包含杂原子的偶氮化合物或过氧化物作为引发剂,则存在介电常数及介电损耗因数变高的倾向。推测其原因在于:首先,作为引发剂,如果使用除偶氮基以外还包含杂原子的偶氮化合物,则由于在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中生成CN基等极性高的基团,从而导致介电常数及介电损耗因数变高;其次,在使用过氧化物作为引发剂的情况下,由于在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中生成醚基或羟基等极性高的基团,从而导致介电常数及介电损耗因数变高。于是,本专利技术人们通过使用除偶氮基以外还包含杂原子的偶氮化合物和过氧化物以外的引发剂(即,在分子内具有偶氮基且不含除构成前述偶氮基的氮原子以外的杂原子的偶氮化合物)作为引发剂,从而创出了如下所述的本专利技术。以下对于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树脂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树脂组合物是如下的树脂组合物,其含有:化合物(A),在分子内具有至少一个下述式(1)所示基团;交联型固化剂(B)、以及偶氮化合物(C),在分子内具有偶氮基,并且不含除构成所述偶氮基的氮原子以外的杂原子。式(1)中,n表示0~10。Z表示亚芳基。R1~R3各自独立。即,R1~R3可以分别为相同的基团,也可以分别为不同的基团。此外,R1~R3表示氢原子或烷基。前述式(1)中的前述亚芳基没有特别的限定。作为该亚芳基,可列举例如:亚苯基等单环芳族基;或者芳族并非单环而是萘环等多环芳族的多环芳族基等。此外,该亚芳基中还包含键合于芳环的氢原子被烯基、炔基、甲酰基、烷基羰基、烯基羰基或者炔基羰基等官能团取代的衍生物。前述式(1)中R1~R3所示的前述烷基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优选为碳数1~18的烷基,更优选为碳数1~10的烷基。具体而言,可列举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己基及癸基等。对于前述树脂组合物而言,认为:通过使前述化合物(A)与前述交联型固化剂(B)反应,从而前述化合物(A)与前述交联型固化剂(B)交联,获得耐热性高的固化物。认为:进行该反应时,前述树脂组合物所含的前述偶氮化合物(C)作为引发剂起作用。如上所述,对于该偶氮化合物(C)而言,在分子内所具有的偶氮基中,包含作为杂原子的氮原子,但不包含除构成前述偶氮基的氮原子以外的杂原子。认为:如果使用该偶氮化合物(C)作为引发剂,使前述化合物(A)与前述交联型固化剂(B)进行反应,则在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中难以生成CN基等极性高的基团,可以获得介电常数及介电损耗因数低的固化物。基于以上的内容,上述构成的树脂组合物是可以获得介电特性低且耐热性高的固化物的树脂组合物。(化合物(A))前述化合物(A)只要是在分子内具有至少一个前述式(1)所示基团的化合物,则没有特别的限定。应予说明,前述式(1)中,在n为0的情况下,作为亚芳基的Z表示直接键合于前述化合物(A)的末端或分子链。作为前述化合物(A),可列举例如:在分子末端具有前述式(1)所示基团的改性聚苯醚化合物、以及在分子内具有下述式(5)所示结构单元的聚合物等。式(5)中,Z表示亚芳基。R1~R3各自独立。即,R1~R3可以分别为相同的基团,也可以分别为不同的基团。此外,R1~R3表示氢原子或烷基。R6~R8各自独立。即,R6~R8可以分别为相同的基团,也可以分别为不同的基团。此外,R6~R8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6的烷基。如上所述,前述化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n化合物(A),在分子内具有至少一个下述式(1)所示基团;/n交联型固化剂(B);以及/n偶氮化合物(C),在分子内具有偶氮基,并且不含除构成所述偶氮基的氮原子以外的杂原子,/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427 JP 2018-087155;20180719 JP 2018-136061;201.一种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
化合物(A),在分子内具有至少一个下述式(1)所示基团;
交联型固化剂(B);以及
偶氮化合物(C),在分子内具有偶氮基,并且不含除构成所述偶氮基的氮原子以外的杂原子,



式(1)中,n表示0~10,Z表示亚芳基,R1~R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烷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偶氮化合物(C)包含下述式(2)所示偶氮引发剂,
R4-N=N-R5(2)
式(2)中,R4及R5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烷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R4及R5中的烷基是碳数为1~8的烷基。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偶氮化合物(C)包含下述式(3)所示化合物及下述式(4)所示化合物中的至少一者,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化合物(A)的重均分子量为1500~40000。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化合物(A)中的以所述式(1)表示且R1~R3为氢原子的基团所含的乙烯基的当量为250~1200。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化合物(A)包含在分子末端具有所述式(1)所示基团的改性聚苯醚化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化合物(A)包含在分子内具有下述式(5)所示结构单元的聚合物,



式(5)中,Z表示亚芳基,R1~R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烷基,R6~R8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6的烷基。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化合物(A)包含;在分子末端具有所述式(1)所示基团的改性聚苯醚化合物;以及在分子内具有下述式(5)所示结构单元的聚合物,



式(5)中,Z表示亚芳基,R1~R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烷基,R6~R8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6的烷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所述改性聚苯醚化合物、所述聚合物、以及所述交联型固化剂(B)的合计100质量份,所述改性聚苯醚化合物的含量为5~50质量份。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所述改性聚苯醚化合物、所述聚合物、以及所述交联型固化剂(B)的合计100质量份,所述聚合物的含量为20~95质量份。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幹男藤原弘明北井佑季幸田征士星野泰范小关高好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