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机动车无人值守收费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3246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4: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机动车无人值守收费设备,包括:围栏、人行通道栅栏、人脸识别一体机和充电桩,所述围栏内部安装有人脸识别一体机,所述围栏内部等距设置有充电桩,所述围栏远离充电桩一侧对称设置有人行通道栅栏,所述人行通道栅栏之间设置有双重定位调节的闸机,且闸机两侧对称设置有弹性展开的闸体,所述闸机两侧位于闸体端部设置有边板,此非机动车无人值守收费设备通过闸机控制闸体的收放,配合感应设备、对讲设备的使用,实现对非机动车区域性进出管理的控制,有效保障非机动车规范性存放,解决非机动车看管困难,人员成本大的问题,同时区域性的管理方式有效避免了车辆的丢失与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机动车无人值守收费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非机动车看管
,尤其涉及一种非机动车无人值守收费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现在机动车越来越多,道路拥堵状况越来越严重,使用非机动车出行是现在较为常见的出行方式,例如自行车、电动车等交通工具随处可见。非机动车出行也需要合理分停放,由于大多场所非机动车无人看管,导致很多商场,医院,学校,小区等公共场所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现象严重;还有很多小区楼道堆放的都是电动车,业主私拉电线充电,或者推上楼充电,给公共安全造成了很大安全隐患;由于非机动车管理困难,造成了犯罪分子偷盗猖獗,这些情况都给广大市民带来很大困扰。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非机动车无人值守收费设备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便于非机动车规范停放的非机动车无人值守收费设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非机动车无人值守收费设备包括:围栏、人行通道栅栏、人脸识别一体机和充电桩,所述围栏内部安装有人脸识别一体机,所述围栏内部等距设置有充电桩,所述围栏远离充电桩一侧对称设置有人行通道栅栏,所述人行通道栅栏之间设置有双重定位调节的闸机,且闸机两侧对称设置有弹性展开的闸体,所述闸机两侧位于闸体端部设置有边板,所述闸机顶部对称安装有螺旋式升降调节的对讲设备,所述闸机两端面对称安装有感应设备;所述感应设备包括面槽、红外感应器、投币模组和二维码读头,所述面槽开设在闸机端面,且面槽内安装有红外感应器、投币模组和二维码读头;所述闸机内安装有无线信号模块,所述人脸识别一体机、充电桩、对讲设备、红外感应器、投币模组和二维码读头均无线信号模块电性连接;所述闸机包括收纳槽、机箱、第一电动推杆、转槽和转柄,所述机箱两侧开设有收纳槽,且闸体转动安装在收纳槽内,所述闸体同轴固定有转柄,所述收纳槽顶角部位开设有转槽,所述机箱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且转柄穿过转槽与第一电动推杆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闸机还包括连杆、导轨、限位筒和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输出端转动安装有连杆,所述机箱内部位于第一电动推杆上方对称固定有导轨,所述导轨之间设置有限位筒,且限位筒与导轨滑动卡接,所述连杆顶端与限位筒转动连接,所述机箱内部位于限位筒一侧安装有第二电动推杆。优选的,所述机箱内部位于第二电动推杆端部固定有导向块,且第二电动推杆输出端与导向块滑动插接。优选的,所述收纳槽开设在机箱表面端部位置。优选的,所述闸体包括框板、折板、支板、滑槽、滑块和复位弹簧,所述折板转动安装在框板顶部,所述框板表面远离折板一端转动安装有支板,所述折板底面开设有滑槽,且滑槽内通过复位弹簧弹性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支板顶端与滑块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感应设备还包括插板和插槽,所述面槽内侧开设有插槽,且插槽内配合插接有插板。优选的,所述对讲设备包括远程呼叫对讲模组、丝柱、丝筒、马达、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丝筒转动安装在机箱内部,所述机箱顶部插接有丝柱,且丝柱与丝筒啮合连接,所述丝筒外壁套设有从动齿轮,所述丝筒一侧设有马达,所述马达输出端安装有主动齿轮,且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丝柱顶端安装有远程呼叫对讲模组。优选的,所述丝柱与机箱内壁摩擦接触,所述丝柱顶端固定有环形的橡胶块,所述机箱端面开设有与橡胶块配合的凹槽。优选的,所述充电桩侧边均安装有烟感报警器。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非机动车无人值守收费设备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非机动车无人值守收费设备:1、通过闸机控制闸体的收放,配合感应设备、对讲设备的使用,实现对非机动车区域性进出管理的控制,有效保障非机动车规范性存放,解决非机动车看管困难,人员成本大的问题,同时区域性的管理方式有效避免了车辆的丢失与破坏;2、通过双重锁定使闸机稳定控制闸体的收纳与展开,降低设备的故障率,保障长时间的工作,有效限制非机动车的通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通行分布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闸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闸机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闸机限位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闸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对讲设备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感应设备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双排式闸道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围栏;2、闸机;21、无线信号模块;22、收纳槽;23、机箱;24、第一电动推杆;25、转槽;26、转柄;27、连杆;28、导轨;29、限位筒;210、第二电动推杆;211、导向块;3、人行通道栅栏;4、人脸识别一体机;5、充电桩;6、烟感报警器;7、对讲设备;71、远程呼叫对讲模组;72、丝柱;73、丝筒;74、马达;75、主动齿轮;76、从动齿轮;8、感应设备;81、面槽;82、红外感应器;83、投币模组;84、二维码读头;85、插板;86、插槽;9、闸体;91、框板;92、折板;93、支板;94、滑槽;95、滑块;96、复位弹簧;10、边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和图9,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通行分布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闸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闸机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闸机限位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闸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对讲设备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感应设备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双排式闸道结构示意图。非机动车无人值守收费设备包括:围栏1、人行通道栅栏3、人脸识别一体机4和充电桩5。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围栏1内部安装有人脸识别一体机4,所述围栏1内部等距设置有充电桩5,所述围栏1远离充电桩5一侧对称设置有人行通道栅栏3,所述人行通道栅栏3之间设置有双重定位调节的闸机2,且闸机2两侧对称设置有弹性展开的闸体9,所述闸机2两侧位于闸体9端部设置有边板10,所述闸机2顶部对称安装有螺旋式升降调节的对讲设备7,所述闸机2两端面对称安装有感应设备8;围栏1围绕形成非机动车放置区域,充电桩5的设置用于对电动非机动车的充电,并且充电桩5采用现在较为成熟的电动车充电设备,充电完成自动断开,可在手机公众号、APP、小程序里提交订单信息,实现免费出场不收取停车费。人脸识别一体机4的安装用于监控使用,对接大数据平台,可现实人脸比对,起到防盗作用。通过闸机2控制两侧闸体9的收放,实现对非机动车的通行限制,配合感应设备8的设置可联网许可车主的出入与费用收纳,人行通道栅栏3的设置方便车主的独立进入。对讲设备7的设置可直接呼叫到后台管理端电脑端或者手机端直接和车主直接进行远程可视对讲,协助解决车主遇到的困难。如图8所示,所述感应设备8包括面槽81、红外感应器82、投币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机动车无人值守收费设备,包括:围栏(1)、人行通道栅栏(3)、人脸识别一体机(4)和充电桩(5),所述围栏(1)内部安装有人脸识别一体机(4),所述围栏(1)内部等距设置有充电桩(5),所述围栏(1)远离充电桩(5)一侧对称设置有人行通道栅栏(3),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行通道栅栏(3)之间设置有双重定位调节的闸机(2),且闸机(2)两侧对称设置有弹性展开的闸体(9),所述闸机(2)两侧位于闸体(9)端部设置有边板(10),所述闸机(2)顶部对称安装有螺旋式升降调节的对讲设备(7),所述闸机(2)两端面对称安装有感应设备(8);/n所述感应设备(8)包括面槽(81)、红外感应器(82)、投币模组(83)和二维码读头(84),所述面槽(81)开设在闸机(2)端面,且面槽(81)内安装有红外感应器(82)、投币模组(83)和二维码读头(84);/n所述闸机(2)内安装有无线信号模块(21),所述人脸识别一体机(4)、充电桩(5)、对讲设备(7)、红外感应器(82)、投币模组(83)和二维码读头(84)均无线信号模块(21)电性连接;/n所述闸机(2)包括收纳槽(22)、机箱(23)、第一电动推杆(24)、转槽(25)和转柄(26),所述机箱(23)两侧开设有收纳槽(22),且闸体(9)转动安装在收纳槽(22)内,所述闸体(9)同轴固定有转柄(26),所述收纳槽(22)顶角部位开设有转槽(25),所述机箱(23)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24),且转柄(26)穿过转槽(25)与第一电动推杆(24)输出端转动连接;/n所述闸机(2)还包括连杆(27)、导轨(28)、限位筒(29)和第二电动推杆(210),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4)输出端转动安装有连杆(27),所述机箱(23)内部位于第一电动推杆(24)上方对称固定有导轨(28),所述导轨(28)之间设置有限位筒(29),且限位筒(29)与导轨(28)滑动卡接,所述连杆(27)顶端与限位筒(29)转动连接,所述机箱(23)内部位于限位筒(29)一侧安装有第二电动推杆(2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机动车无人值守收费设备,包括:围栏(1)、人行通道栅栏(3)、人脸识别一体机(4)和充电桩(5),所述围栏(1)内部安装有人脸识别一体机(4),所述围栏(1)内部等距设置有充电桩(5),所述围栏(1)远离充电桩(5)一侧对称设置有人行通道栅栏(3),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行通道栅栏(3)之间设置有双重定位调节的闸机(2),且闸机(2)两侧对称设置有弹性展开的闸体(9),所述闸机(2)两侧位于闸体(9)端部设置有边板(10),所述闸机(2)顶部对称安装有螺旋式升降调节的对讲设备(7),所述闸机(2)两端面对称安装有感应设备(8);
所述感应设备(8)包括面槽(81)、红外感应器(82)、投币模组(83)和二维码读头(84),所述面槽(81)开设在闸机(2)端面,且面槽(81)内安装有红外感应器(82)、投币模组(83)和二维码读头(84);
所述闸机(2)内安装有无线信号模块(21),所述人脸识别一体机(4)、充电桩(5)、对讲设备(7)、红外感应器(82)、投币模组(83)和二维码读头(84)均无线信号模块(21)电性连接;
所述闸机(2)包括收纳槽(22)、机箱(23)、第一电动推杆(24)、转槽(25)和转柄(26),所述机箱(23)两侧开设有收纳槽(22),且闸体(9)转动安装在收纳槽(22)内,所述闸体(9)同轴固定有转柄(26),所述收纳槽(22)顶角部位开设有转槽(25),所述机箱(23)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24),且转柄(26)穿过转槽(25)与第一电动推杆(24)输出端转动连接;
所述闸机(2)还包括连杆(27)、导轨(28)、限位筒(29)和第二电动推杆(210),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4)输出端转动安装有连杆(27),所述机箱(23)内部位于第一电动推杆(24)上方对称固定有导轨(28),所述导轨(28)之间设置有限位筒(29),且限位筒(29)与导轨(28)滑动卡接,所述连杆(27)顶端与限位筒(29)转动连接,所述机箱(23)内部位于限位筒(29)一侧安装有第二电动推杆(2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机动车无人值守收费设备,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磐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龙驿停车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