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风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2865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空气调节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新风机组,包括箱体、进风管和排风管,所述箱体为长方形空腔式结构体;所述箱体镶嵌于墙壁上设计;所述箱体朝向室内一端上下两侧均固连有导流箱;所述导流箱为空腔式结构体;所述导流箱远离箱体一侧开口设计且开口处转动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扇叶;所述箱体远离导流箱一端上下两侧均固连有导通管;所述箱体内腔固连有对称设计的转换阀;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使空气与感应管之间进行热交换,进而使转动管转动,使进风管和排风管分别与位于箱体上下两侧的导流箱之间导通,利用冷气流下降、热气流上升的特性,使新风机组输入至室内的新风可以在室内扩散距离变大,进而起到辅助室内空气更换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风机组
本专利技术属于空气调节装置
,具体的说是一种新风机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新风机组作为一种置换室内空气,从而达到去除室内异味、排除甲醛、保证室内氧气充足的仪器,在使用时,通过排风管抽取室内空气,并通过进风管抽取外界空气,经过滤后补充至室内,从而发挥其作用,但是现有技术中新风机组中的排气口和进气口距离较近,在进行工作时容易导致新风输入至室内后,未经扩散即被排风管抽取,进而导致新风向室内扩散较为困难,同时在新风机组工作时,由于在冬季和夏季室内温度的差异,新风在排入室内后分别具备向上升腾以及向下沉降两种不同的扩散方式,但是由于现有新风机组的进风口与排风口位置相对固定,不能灵活地根据室内温度与新风温度之间的差异,进而使新风在室内有效扩散后,再进行排除。中国专利发布的新风装置及其固定方法,申请号:2017109292615,包括机组和新风管道,新风管道铺设在地板下且一端延伸至待安装机组的区域,机组设在地板上,机组的底部设有新风入口,新风入口与新风管道连通,用于将室外新风引入到机组内,此种新风装置通过合理配置地埋管式安装,新风通过埋在地板下的新风管道输送到机组,安装位置灵活,可将新风直接送到室内最需要的区域,从而加强气流组织的布置,增大了新风的利用率,但是该方案中管道架设较为麻烦,且该新风装置进风口与排风孔相对固定,不能有效地利用温差使新风自行有效地扩散。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研制一种新风机组,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新风机组的进风口与排风口位置相对固定,不能灵活地根据室内温度与新风温度之间的差异使新风在室内有效扩散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新风机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新风机组,包括箱体、进风管和排风管,所述箱体为长方形空腔式结构体;所述箱体镶嵌于墙壁上设计;所述箱体朝向室内一端上下两侧均固连有导流箱;所述导流箱为空腔式结构体;所述导流箱远离箱体一侧开口设计且开口处转动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扇叶;所述箱体远离导流箱一端上下两侧均固连有导通管;所述箱体内腔固连有对称设计的转换阀;两个所述转换阀分别与导流箱、导通管对应;所述转换阀内部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进风管和排风管分别固连于转换阀左右两侧且进风管和排风管均与转动槽导通设计;所述导流箱和导通管分别与对应转换阀内部的转动槽导通;所述进风管和排风管位于两个转换阀之间均套接有感应管;所述感应管内填充有水银溶液;两个所述转换阀相对一侧均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内转动连接有转动管;所述转动管两端均延伸至转动槽内;所述转动管靠近导流箱一端固连有第一挡板、靠近导通管一侧固连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与转动槽转动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挡板厚度小于进风管直径、第二挡板厚度大于进风管直径;所述感应管内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密封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延伸至第一滑槽外设计;所诉转动管对应滑动板均套接有转动轮;所述滑动板位于第一滑槽外靠近转动轮一侧均齿条状设计;所述滑动板与转动轮啮合;所述进风管和排风管位于感应管靠近风力流向一侧均固连有风机;所述进风管靠近导流箱一侧、排风管靠近导通管一侧均连接有循环管;两条所述循环管共同连接有换热器;现有技术中新风机组作为一种置换室内空气,从而达到去除室内异味、排除甲醛、保证室内氧气充足的仪器,在使用时,通过排风管抽取室内空气,并通过进风管抽取外界空气,经过滤后补充至室内,从而发挥其作用,但是现有技术中新风机组中的排气口和进气口距离较近,在进行工作时容易导致新风输入至室内后,未经扩散即被排风管抽取,进而导致新风向室内扩散较为困难,同时在新风机组工作时,由于在冬季和夏季室内温度的差异,新风在排入室内后分别具备向上升腾以及向下沉降两种不同的扩散方式,但是由于现有新风机组的进风口与排风口位置相对固定,不能灵活地根据室内温度与新风温度之间的差异,进而使新风在室内有效扩散后,再进行排除,工作时,启动新风机组,进风管和拍排风管内的风机开始转动,进而使进风管和排风管中的气流形成流向,进风管通过导通管抽取空气并向室内排放、排放管抽取室内空气并向室外排放,空气在进风管和排风管中流动时经过感应管,进而使空气与感应管之间进行热交换,热交换使感应管中的水银温度或升高或降低,进而使水银体积产生变化,体积变化的水银对第一滑槽内的滑动板产生推力或拉力,进而使滑动板与转动管之间发生相对运动,由于滑动板和转动管之间通过转动轮啮合,从而带动转动管转动,转动管转动进而带动位于转换阀内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转动,进而利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转动,使进风管和排风管分别与位于箱体上下两侧的导流箱之间导通,进而使处于冬季和夏季的新风机组中新风分别从上方和下方排入,进而有效地利用冷气流下降、热气流上升的特性,使新风机组输入至室内的新风可以在室内扩散距离变大,进而起到辅助室内空气更换的效果,同时使用转动布置得扇叶使气流从狭小的缝隙中排出可以有效地使气流的扩散距离增大,有效的避免新风与排风之间造成气流短路现象,同时进风管靠近导流箱一侧、排风管靠近导通管一侧均连接的循环管以及换热器可以有效地将新风与排风之间进行热交换,进而有效地增强热能的利用效率。优选的,所述转动管内安装有对称设计的集风管;所述集风管均延伸至第二挡板内;对称设计的两个所述集风管分别位于第二挡板两侧开口设计;所述集风管远离第二挡板一侧均固连有弹性管;所述弹性管均分别延伸至进风管和排风管上套接的感应管内;所述弹性管位于感应管内均固连有螺旋管;所述螺旋管远离弹性管一端分别延伸至进风管和排风管内;工作时,由于进风管和排风管为了保证气流的流通量,直径较大,进而与感应管内的水银溶液热交换较为缓慢,通过设置集风管和螺旋管,由于第二挡板厚度大于进风管直径,初始状态下第二挡板平行于进风管和排风管将转动槽与进风管和排风管完全堵塞,进而使气流通过集风管流动,用于缓解进风管和排风管内的风压,由于集风管直径较小,进而使同样的风机转速下,集风管内气流流动速率较大,同时集风管与螺旋管导通,而螺旋管处于感应管内,进而使气流在螺旋管和集风管中流动时与水银溶液的热交换率提升,进而起到快速感应温差的作用,并利用温差对水银体积造成的影响调整进风管、排风管和导流箱的导通方式,进而使新风机组的智能调整速率更快,针对室内环境中温度的快速变化,可以起到快速调整新风输入方向的效果。优选的,对称设计的两个所述导通管远离转换阀一端开口处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过滤环;所述过滤环内固连有弹性过滤网;所述导通管外壁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与第二滑槽导通设计;工作时,由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转换使进风管和排风管根据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的差距,进而使进风管和排风管分别与不同的导通管导通,进而使两个导通管均具备进风和排风的作用,通过设置第二滑槽和过滤环,当导通管内气流向内流动时,气流推动过滤环在第二滑槽内滑动,进而使过滤环与导通槽完全贴合,对进风进行杂质过滤,同时当导通管气流向外排出时,在气流的推动下过滤环向外滑动,进而使第二滑槽内的第二通槽直接与导通管内导通,进而使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风机组,包括箱体(1)、进风管(2)和排风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为长方形空腔式结构体;所述箱体(1)镶嵌于墙壁上设计;所述箱体(1)朝向室内一端上下两侧均固连有导流箱(11);所述导流箱(11)为空腔式结构体;所述导流箱(11)远离箱体(1)一侧开口设计且开口处转动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扇叶;所述箱体(1)远离导流箱(11)一端上下两侧均固连有导通管(4);所述箱体(1)内腔固连有对称设计的转换阀(5);两个所述转换阀(5)分别与导流箱(11)、导通管(4)对应;所述转换阀(5)内部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进风管(2)和排风管(3)分别固连于转换阀(5)左右两侧且进风管(2)和排风管(3)均与转动槽导通设计;所述导流箱(11)和导通管(4)分别与对应转换阀(5)内部的转动槽导通;所述进风管(2)和排风管(3)位于两个转换阀(5)之间均套接有感应管(51);所述感应管(51)内填充有水银溶液;两个所述转换阀(5)相对一侧均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内转动连接有转动管(52);所述转动管(52)两端均延伸至转动槽内;所述转动管(52)靠近导流箱(11)一端固连有第一挡板(53)、靠近导通管(4)一侧固连有第二挡板(54);所述第一挡板(53)和第二挡板(54)均与转动槽转动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挡板(53)厚度小于进风管(2)直径、第二挡板(54)厚度大于进风管(2)直径;所述感应管(51)内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密封连接有滑动板(55);所述滑动板(55)延伸至第一滑槽外设计;所诉转动管(52)对应滑动板(55)均套接有转动轮(56);所述滑动板(55)位于第一滑槽外靠近转动轮(56)一侧均齿条状设计;所述滑动板(55)与转动轮(56)啮合;所述进风管(2)和排风管(3)位于感应管(51)靠近风力流向一侧均固连有风机;所述进风管(2)靠近导流箱(11)一侧、排风管(3)靠近导通管(4)一侧均连接有循环管(6);两条所述循环管(6)共同连接有换热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机组,包括箱体(1)、进风管(2)和排风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为长方形空腔式结构体;所述箱体(1)镶嵌于墙壁上设计;所述箱体(1)朝向室内一端上下两侧均固连有导流箱(11);所述导流箱(11)为空腔式结构体;所述导流箱(11)远离箱体(1)一侧开口设计且开口处转动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扇叶;所述箱体(1)远离导流箱(11)一端上下两侧均固连有导通管(4);所述箱体(1)内腔固连有对称设计的转换阀(5);两个所述转换阀(5)分别与导流箱(11)、导通管(4)对应;所述转换阀(5)内部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进风管(2)和排风管(3)分别固连于转换阀(5)左右两侧且进风管(2)和排风管(3)均与转动槽导通设计;所述导流箱(11)和导通管(4)分别与对应转换阀(5)内部的转动槽导通;所述进风管(2)和排风管(3)位于两个转换阀(5)之间均套接有感应管(51);所述感应管(51)内填充有水银溶液;两个所述转换阀(5)相对一侧均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内转动连接有转动管(52);所述转动管(52)两端均延伸至转动槽内;所述转动管(52)靠近导流箱(11)一端固连有第一挡板(53)、靠近导通管(4)一侧固连有第二挡板(54);所述第一挡板(53)和第二挡板(54)均与转动槽转动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挡板(53)厚度小于进风管(2)直径、第二挡板(54)厚度大于进风管(2)直径;所述感应管(51)内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密封连接有滑动板(55);所述滑动板(55)延伸至第一滑槽外设计;所诉转动管(52)对应滑动板(55)均套接有转动轮(56);所述滑动板(55)位于第一滑槽外靠近转动轮(56)一侧均齿条状设计;所述滑动板(55)与转动轮(56)啮合;所述进风管(2)和排风管(3)位于感应管(51)靠近风力流向一侧均固连有风机;所述进风管(2)靠近导流箱(11)一侧、排风管(3)靠近导通管(4)一侧均连接有循环管(6);两条所述循环管(6)共同连接有换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管(52)内安装有对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永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美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