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2862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其中,空调器包括室外单元和室内单元,室外单元包括增焓压缩机构和室外换热器,室内单元包括除湿换热器和除湿节流调节装置;空调器还包括:排出管,与压缩机构的低压吸入侧连接的低压吸入管,依次连接排出管、室外换热器、除湿节流调节装置、除湿换热器的液侧配管,从而构成除湿回路;空调器还包括高低压配管和从排出管分岔出的分岔管,高低压配管将液侧配管的第一交叉点、再热节流调节装置、再热换热器和分岔管依次连接,从而构成再热回路;空调器还包括经济器;经济器设置在室外换热器和第一交叉点之间的液侧配管上,经济器的回流管与压缩机的中压吸入口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有利于提高制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天气的复杂性,使得空调器同时需要具备多种功能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例如,人们为了克服湿度非常高的天气,需要空调器具有除湿功能。但现有具有除湿功能的空调器,无法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为提供足够的热能。也即空调器在室外环境温度低时,室外热交换器翅片结霜后换热效率大幅下降,导致室内换热效率也大幅下降,制热量不足,进而不能满足用户对热量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器,旨在使空调器具有恒温除湿功能的前提下,在低温环境下具有较高的制热能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空调器,包括室外单元和室内单元,所述室外单元包括增焓压缩机构和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内单元包括除湿换热器和除湿节流调节装置;所述空调器还包括:与所述压缩机构的排出侧连接的排出管,与所述压缩机构的低压吸入侧连接的低压吸入管,依次连接所述排出管、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除湿节流调节装置、所述除湿换热器的液侧配管,以及连接所述除湿换热器与所述低压吸入管的气侧配管,从而构成除湿回路;所述室内单元还包括再热换热器、再热节流调节装置和用于将所述室内单元的热量或冷量送入室内的热循环装置;所述空调器还包括高低压配管和从所述排出管分岔出的分岔管,所述高低压配管将所述液侧配管的第一交叉点、所述再热节流调节装置、所述再热换热器和所述分岔管依次连接,从而构成再热回路,其中,所述第一交叉点位于所述除湿节流调节装置与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经济器;所述经济器设置在室外换热器和第一交叉点之间的液侧配管上,所述经济器的回流管与所述压缩机的中压吸入口连通。可选地,所述回流管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可选地,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室外侧节流调节装置,所述室外侧节流调节装置位于所述经济器和所述室外侧换热器之间的液侧配管上。可选地,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与所述室外侧节流调节装置并联设置。可选地,所述经济器内设置有第一冷媒流路和第二冷媒流路,第一冷媒流路的两端分别与经济器两端的液侧配管连通;第二冷媒流路的一端通过取液管与液侧配管连通,另一端通过回流管与压缩机的中压吸入口连通;在所述取液管上设置有取液节流阀。可选地,所述取液管的流入端与经济器和室外侧换热器之间的液侧配管连通,或者,所述取液管的流入端与经济器和第一交叉点之间的液侧配管连通。可选地,所述室外单元还包括第一切换器,该第一切换器能在第一切换器第一切换状态与第一切换器第二切换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一切换状态下,所述第一切换器使所述液侧配管与所述吸入管连通并使所述气侧配管与所述排出管连通,在所述第二切换状态下,所述第一切换器使所述第一配管与所述排出管连通并使所述气侧配管与所述吸入管连通。可选地,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第二切换器,该第二切换器能在第二切换器的第三切换状态与第四切换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第第三切换状态下,所述第二切换器使所述高低压配管与所述分岔管连通,在所述第四切换状态下,所述第二切换器使所述高低压配管与所述吸入管连通。可选地,所述除湿节流调节装置包括除湿节流阀,再热节流调节装置包括再热节流阀。可选地,所述空调器还包括:从所述液侧配管的第二交叉点分岔出的第一连接管,以及从所述气侧配管分岔出的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交叉点位于所述除湿节流调节装置与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多个室内单元,所述多个室内单元并联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上。可选地,所述空调器还包括换热水箱以及与所述换热水箱连通的地暖水流管;所述换热水箱内设置有地暖换热器,所述地暖换热器的冷媒入口与高低压配管连通,冷媒出口与液侧配管连通,并且在气侧配管上设置有第六控制阀。可选地,所述空调器还包括:从所述液侧配管的第二交叉点分岔出的第一连接管,以及从所述气侧配管分岔出的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交叉点位于所述除湿节流调节装置与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所述空调器还包括水处理装置,所述水处理装置包括水换热器和水容器,所述水换热器用于对所述水容器中的水进行加热或者制冷,所述水换热器与所述室内单元并联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上。可选地,所述回流管包括回流管本体,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第一连通管的一端与回气管本体连通,另一端与压缩机的中压吸入口连通;第二连通管的一端与回气管本体连通,另一端与吸入管连通,在第二连通管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出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包括室外单元和室内单元,所述室外单元包括压缩机构和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内单元包括除湿换热器和除湿节流调节装置;所述空调器还包括:与所述压缩机构的排出侧连接的排出管,与所述压缩机构的低压吸入侧连接的低压吸入管,依次连接所述排出管、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除湿节流调节装置、所述除湿换热器的液侧配管,以及连接所述除湿换热器与所述低压吸入管的气侧配管,从而构成除湿回路;所述室内单元还包括再热换热器、再热节流调节装置和用于将所述室内单元的热量或冷量送入室内的热循环装置;所述空调器还包括高低压配管和从所述排出管分岔出的分岔管,所述高低压配管将所述液侧配管的第一交叉点、所述再热节流调节装置、所述再热换热器和所述分岔管依次连接,从而构成再热回路,其中,所述第一交叉点位于所述除湿节流调节装置与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经济器;所述经济器设置在室外换热器和第一交叉点之间的液侧配管上,所述经济器的回流管与所述压缩机的中压吸入口连通;其中,所述经济器内设置有第一冷媒流路和第二冷媒流路,第一冷媒流路的两端分别与经济器两端的液侧配管连通;第二冷媒流路的一端通过取液管与液侧配管连通,另一端通过回流管与压缩机的中压吸入口连通;在所述取液管上设置有取液节流阀;所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制热模式下,获取经济器的补气过热度;比较补气过热度与取液目标过热度;若补气过热度大于所述取液目标过热度,增大取液节流阀的开度;若补气过热度小于所述取液目标过热度,减小取液节流阀的开度;若补气过热度等于所述取液目标过热度,保持取液节流阀的开度。可选地,所述若补气过热度大于所述取液目标过热度,增大取液节流阀的开度的具体步骤包括:若补气过热度大于所述取液目标过热度;获取取液节流阀的当前开度,并比对当前开度和目标开度范围;若当前开度小于目标开度范围的最大值,增大取液节流阀的开度。可选地,在获取取液节流阀的当前开度,并比对当前开度和目标开度范围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若当前开度大于或者等于目标开度范围的最大值,调节室外侧节流调节装置的开度,直至补气过热度小于或者等于取液目标过热度。可选地,若补气过热度小于所述取液目标过热度,减小取液节流阀的开度的具体步骤包括:若补气过热度小于所述取液目标过热度;获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外单元和室内单元,所述室外单元包括增焓压缩机构和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内单元包括除湿换热器和除湿节流调节装置;/n所述空调器还包括:与所述压缩机构的排出侧连接的排出管,与所述压缩机构的低压吸入侧连接的低压吸入管,依次连接所述排出管、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除湿节流调节装置、所述除湿换热器的液侧配管,以及连接所述除湿换热器与所述低压吸入管的气侧配管,从而构成除湿回路;/n所述室内单元还包括再热换热器、再热节流调节装置和用于将所述室内单元的热量或冷量送入室内的热循环装置;/n所述空调器还包括高低压配管和从所述排出管分岔出的分岔管,所述高低压配管将所述液侧配管的第一交叉点、所述再热节流调节装置、所述再热换热器和所述分岔管依次连接,从而构成再热回路,其中,所述第一交叉点位于所述除湿节流调节装置与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n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经济器;所述经济器设置在室外换热器和第一交叉点之间的液侧配管上,所述经济器的回流管与所述压缩机的中压吸入口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外单元和室内单元,所述室外单元包括增焓压缩机构和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内单元包括除湿换热器和除湿节流调节装置;
所述空调器还包括:与所述压缩机构的排出侧连接的排出管,与所述压缩机构的低压吸入侧连接的低压吸入管,依次连接所述排出管、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除湿节流调节装置、所述除湿换热器的液侧配管,以及连接所述除湿换热器与所述低压吸入管的气侧配管,从而构成除湿回路;
所述室内单元还包括再热换热器、再热节流调节装置和用于将所述室内单元的热量或冷量送入室内的热循环装置;
所述空调器还包括高低压配管和从所述排出管分岔出的分岔管,所述高低压配管将所述液侧配管的第一交叉点、所述再热节流调节装置、所述再热换热器和所述分岔管依次连接,从而构成再热回路,其中,所述第一交叉点位于所述除湿节流调节装置与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
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经济器;所述经济器设置在室外换热器和第一交叉点之间的液侧配管上,所述经济器的回流管与所述压缩机的中压吸入口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室外侧节流调节装置,所述室外侧节流调节装置位于所述经济器和所述室外侧换热器之间的液侧配管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与所述室外侧节流调节装置并联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经济器内设置有第一冷媒流路和第二冷媒流路,第一冷媒流路的两端分别与经济器两端的液侧配管连通;第二冷媒流路的一端通过取液管与液侧配管连通,另一端通过回流管与压缩机的中压吸入口连通;在所述取液管上设置有取液节流阀。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液管的流入端与经济器和室外侧换热器之间的液侧配管连通,或者,
所述取液管的流入端与经济器和第一交叉点之间的液侧配管连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外单元还包括第一切换器,该第一切换器能在第一切换器第一切换状态与第一切换器第二切换状态之间切换,
在所述第一切换状态下,所述第一切换器使所述液侧配管与所述吸入管连通并使所述气侧配管与所述排出管连通,
在所述第二切换状态下,所述第一切换器使所述第一配管与所述排出管连通并使所述气侧配管与所述吸入管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第二切换器,该第二切换器能在第二切换器的第三切换状态与第四切换状态之间切换,
在所述第第三切换状态下,所述第二切换器使所述高低压配管与所述分岔管连通,
在所述第四切换状态下,所述第二切换器使所述高低压配管与所述吸入管连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节流调节装置包括除湿节流阀,再热节流调节装置包括再热节流阀。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器还包括:从所述液侧配管的第二交叉点分岔出的第一连接管,以及从所述气侧配管分岔出的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交叉点位于所述除湿节流调节装置与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多个室内单元,所述多个室内单元并联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上。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换热水箱以及与所述换热水箱连通的地暖水流管;
所述换热水箱内设置有地暖换热器,所述地暖换热器的冷媒入口与高低压配管连通,冷媒出口与液侧配管连通,并且在气侧配管上设置有第六控制阀。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器还包括:从所述液侧配管的第二交叉点分岔出的第一连接管,以及从所述气侧配管分岔出的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交叉点位于所述除湿节流调节装置与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
所述空调器还包括水处理装置,所述水处理装置包括水换热器和水容器,所述水换热器用于对所述水容器中的水进行加热或者制冷,所述水换热器与所述室内单元并联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上。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包括回流管本体,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
第一连通管的一端与回气管本体连通,另一端与压缩机的中压吸入口连通;
第二连通管的一端与回气管本体连通,另一端与吸入管连通,在第二连通管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


14.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空调器包括室外单元和室内单元,所述室外单元包括压缩机构和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内单元包括除湿换热器和除湿节流调节装置;
所述空调器还包括:与所述压缩机构的排出侧连接的排出管,与所述压缩机构的低压吸入侧连接的低压吸入管,依次连接所述排出管、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除湿节流调节装置、所述除湿换热器的液侧配管,以及连接所述除湿换热器与所述低压吸入管的气侧配管,从而构成除湿回路;
所述室内单元还包括再热换热器、再热节流调节装置和用于将所述室内单元的热量或冷量送入室内的热循环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天贵张浩黎顺全雷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