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塑增强复合缠绕管的加工工艺及其产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2832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4:02
一种纤塑增强复合缠绕管的加工工艺及其产品,其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管材原料加热融化后形成板带;步骤二,将板带螺旋缠绕连接形成管道主体;步骤三,将连接层原料加热融化后铺在管道主体外表面上形成连接层;步骤四,在连接层上开设出增强结构;步骤五,把纤维网缠绕在连接层上;步骤六,将增强材料加热融化后包裹连接层上,使其与纤维网组合形成管体上的纤维增强层;步骤七,最后冷却成型,得到纤塑增强复合缠绕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先把管道主体和连接层结合成管体,并在连接层上布置有使纤维增强层难以从管体上脱落的增强结构,此结构生产工艺简单、快捷,生产成本低,极大地提高了管体的防腐防氧化性能以及增加了刚度、强度、抗冲击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纤塑增强复合缠绕管的加工工艺及其产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道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纤塑增强复合缠绕管的加工工艺及其产品。
技术介绍
缠绕管具有耐腐蚀、轻质量、安装简便、流通量大寿命长的优点,被广泛的使用。现有的缠绕管强度较差,不能满足特殊环境的使用,现有厂家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多采用在管体外壁上包裹有纤维增强层,以增强缠绕管的强度。然而现有的纤维增强层与管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不足,纤维增强层容易在缠绕管上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纤塑增强复合缠绕管的加工工艺及其产品。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纤塑增强复合缠绕管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管材原料加热融化后倒入模具内并冷却成型后,形成板带;步骤二,将板带螺旋缠绕连接形成管道主体;步骤三,将连接层原料加热融化后铺在管道主体外表面上,然后利用抹平压轮抹平铺在管道主体外表面上的管材原料,形成连接层;步骤四,在连接层的外表面上开设出增强结构,所述增强结构包括错开分布在管体外表面上的多个第一连接区和多个第二连接区,第一连接区内设有若干倾斜设置的凹槽一,第二连接区内设有若干倾斜设置的凹槽二,所述凹槽一和凹槽二的倾斜方向相反;步骤五,准备纤维网并把纤维网缠绕在连接层的外表面上;步骤六,将增强材料加热融化后包裹在带纤维网的连接层的外表面上,接着加压使增强材料粘接在连接层的外表面上,且部分增强材料嵌入到凹槽一和凹槽二中;步骤七,最后冷却成型,使增强材料和纤维网组合形成纤维增强层,完成纤塑增强复合缠绕管的加工。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三和步骤四同步进行。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步骤三中,所述抹平压轮包括压轮主体,所述压轮主体上设有用于在连接层上形成凹槽一和凹槽二的开槽结构。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步骤三中,所述管材原料和连接层原料为相同材料,所述管材原料和连接层原料为PE、PP或PVC。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步骤四中,加工而成的多个第一连接区或/和多个第二连接区沿管体轴向螺旋排列分布在管体的外表面上。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步骤四中,沿螺旋方向相邻的两个第一连接区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区或/和沿螺旋方向相邻的两个第二连接区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区。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步骤四中,多个第一连接区沿管体周向环形布置形成第一凹槽环形阵列,多个第二连接区沿管体周向环形布置形成第二凹槽环形阵列。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步骤四中,沿管体周向方向相邻的两个第一连接区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区或/和沿管体周向方向相邻的两个第二连接区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区。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步骤六中,部分增强材料填入若干凹槽一和若干凹槽二中形成位于纤维增强层的内壁上的插接部一和插接部二。一种纤塑增强复合缠绕管,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纤塑增强复合缠绕管。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先把管道主体和连接层结合成管体,并在连接层上同时布置有可增强管体与纤维增强层之间连接稳定性增强结构,当纤维增强层局部嵌入到增强结构的凹槽一与凹槽二内时,利用凹槽一与凹槽二相对倾斜的设计锁住纤维增强层,使纤维增强层嵌入到凹槽一与凹槽二的部分不可脱出,此结构生产工艺简单、快捷,生产成本低,能把纤维增强层与管体稳定地连成一体,进而保证纤维增强层与管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使纤维增强层难以从管体上脱落,如此在保证缠绕管使用寿命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管体的防腐防氧化性能以及增加了刚度、强度、抗冲击性能,适合广泛的推广应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2为第一加工区和第二加工区的第一种布置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第一加工区和第二加工区的第一种布置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第一加工区和第二加工区的第二种布置结构示意图一;图5为第一加工区和第二加工区第二种布置结构示意图二图6为第一连接区和第二连接区的第一种布置结构示意图一;图7为第一连接区和第二连接区的第一种布置结构示意图二;图8为第一连接区和第二连接区的第二种布置结构示意图一;图9为第一连接区和第二连接区第二种布置结构示意图二;图10为承口的布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参照图1,一种纤塑增强复合缠绕管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准备管材原料,所述管材原料可为PE、PP或PVC,将管材原料加热至150℃-300℃融化后倒入模具内并冷却成型后,形成板带;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管材原料优选为PE;步骤二,将板带螺旋缠绕连接形成管道主体1;另外,所述板带边缘设有用于连接的PE材质,该PE材质可在板带成型时同时形成,连接时,先将边缘加热至120℃-200℃进行拼接,拼接时,采用缠绕压轮将拼接处表面压平,一个缠绕压轮压在板带之间的连接处外侧,一个缠绕压轮压在板带之间的连接处内侧;步骤三,准备连接层原料,所述连接层原料可为PE、PP或PVC,将连接层原料加热融化后铺在管道主体1外表面上,然后利用抹平压轮2抹平铺在管道主体1外表面上的管材原料形成连接层3,该连接层3与管道主体1组合层缠绕管的管体;抹平时,抹平压轮2压在连接层原料上,同时一防凹压轮压在管道主体1的内壁上,该防凹压轮的位置与抹平压轮2的位置对应,以防止抹平压轮2压抹平连接层原料时压扁管道主体1;步骤四,在连接层3的外表面上开设出若干凹槽一4和若干凹槽二5,每个凹槽一4和每个凹槽二5的横截面之间相对倾斜呈一正一反设置,从而每个凹槽一4与每个凹槽二5之间形成内八字形或外八字形结构,提供可以锁住纤维增强层7的锁紧力;步骤五,准备纤维网6并把纤维网6缠绕在连接层3的外表面上,纤维网6可在连接层3的外表面上缠绕有一层或者多层,以满足缠绕管不同的强度需求;另外为防止铺增强材料前散开,可在纤维网6上粘贴胶水或玻璃纤维胶带以初步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纤维网6由多条纤维条纵横交织而成,优选为无碱玻璃纤维网6布,结构强度高,生产成本低,当然也可采用中碱玻璃纤维网6布或高碱玻璃纤维网6布;步骤六,准备增强材料,在本实施例中,增强材料为树脂,将增强材料加热至℃-℃融化后包裹在带纤维网6的连接层3的外表面上,接着采用压辊的方式加压使其表面平整,同时使增强材料穿过纤维网6中间的网格粘接在连接层3的外表面上,且部分增强材料嵌入到增强结构的凹槽一4和凹槽二5中;步骤七,最后冷却成型,使增强材料和纤维网6组合形成包裹在连接层3外表面上的纤维增强层7,完成缠绕管的加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三和步骤四同步进行,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另外,所述管材原料和连接层原料为PE、PP或PVC,而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层原料优选为PE,以此使管材原料和连接层原料采用相同材料制成,提高管道主体1和连接层3之间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纤塑增强复合缠绕管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将管材原料加热融化后倒入模具内并冷却成型后,形成板带;/n步骤二,将板带螺旋缠绕连接形成管道主体(1);/n步骤三,将连接层原料加热融化后铺在管道主体(1)外表面上,然后利用抹平压轮(2)抹平铺在管道主体(1)外表面上的管材原料,形成连接层(3);/n步骤四,在连接层(3)的外表面上开设出增强结构,所述增强结构包括错开分布在管体外表面上的多个第一连接区(10)和多个第二连接区(20),第一连接区(10)内设有若干倾斜设置的凹槽一(4),第二连接区(20)内设有若干倾斜设置的凹槽二(5),所述凹槽一(4)和凹槽二(5)的倾斜方向相反;/n步骤五,准备纤维网(6)并把纤维网(6)缠绕在连接层(3)的外表面上;/n步骤六,将增强材料加热融化后包裹在带纤维网(6)的连接层(3)的外表面上,接着加压使增强材料粘接在连接层(3)的外表面上,且部分增强材料嵌入到凹槽一(4)和凹槽二(5)中;/n步骤七,最后冷却成型,使增强材料和纤维网(6)组合形成纤维增强层(7),完成纤塑增强复合缠绕管的加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塑增强复合缠绕管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管材原料加热融化后倒入模具内并冷却成型后,形成板带;
步骤二,将板带螺旋缠绕连接形成管道主体(1);
步骤三,将连接层原料加热融化后铺在管道主体(1)外表面上,然后利用抹平压轮(2)抹平铺在管道主体(1)外表面上的管材原料,形成连接层(3);
步骤四,在连接层(3)的外表面上开设出增强结构,所述增强结构包括错开分布在管体外表面上的多个第一连接区(10)和多个第二连接区(20),第一连接区(10)内设有若干倾斜设置的凹槽一(4),第二连接区(20)内设有若干倾斜设置的凹槽二(5),所述凹槽一(4)和凹槽二(5)的倾斜方向相反;
步骤五,准备纤维网(6)并把纤维网(6)缠绕在连接层(3)的外表面上;
步骤六,将增强材料加热融化后包裹在带纤维网(6)的连接层(3)的外表面上,接着加压使增强材料粘接在连接层(3)的外表面上,且部分增强材料嵌入到凹槽一(4)和凹槽二(5)中;
步骤七,最后冷却成型,使增强材料和纤维网(6)组合形成纤维增强层(7),完成纤塑增强复合缠绕管的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塑增强复合缠绕管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三和步骤四同步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塑增强复合缠绕管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所述抹平压轮(2)包括压轮主体(21),所述压轮主体(21)上设有用于在连接层(3)上形成凹槽一(4)和凹槽二(5)的开槽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塑增强复合缠绕管的加工工艺,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宇亮张亚峰梁伟恒魏朝科潘志锋邹奇闫丽兵潘运河唐杰祥郭忠山江志贤梁尧培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纤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