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十字形节间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2755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4:00
本申请涉及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十字形节间柱,其包括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的中柱、四个分别设置在中柱外侧壁上的边柱;所述边柱也成内部中空两端开口的柱体设置,四个所述边柱呈“十”字形分布在所述中柱的外侧壁上;还包括固设在中柱一端将中柱和四个边柱一端开口全部封闭的封板。本申请具有提高十字形节间柱施工便捷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十字形节间柱
本申请涉及剪力墙节间柱结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十字形节间柱。
技术介绍
钢模壳混凝土结构是一种以钢结构构件为模板,并在内部浇筑混凝土而形成的一种钢与砼的结合结构。与传统的混凝土建筑相比,钢模壳砼组合结构可实现工厂化、集改化、标准化和数模化,钢模壳梁、柱结构是钢模壳混凝土组合结构中较为常见的结构,作为建筑物的重要支撑构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建筑楼宇的成本和安全性能。目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则是钢模壳混凝土结构中比较常见的结构,而节间柱则又是剪力墙中较为重要结构组成部分,节间柱的形状可根据剪力墙的位置设置为一字型、L型或十字型等。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十字形节间柱施工过程较为复杂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十字形节间柱施工的便捷性,本申请提供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十字形节间柱。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十字形节间柱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十字形节间柱,包括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的中柱、四个分别设置在中柱外侧壁上的边柱;所述边柱也成内部中空两端开口的柱体设置,四个所述边柱呈“十”字形分布在所述中柱的外侧壁上;还包括固设在中柱一端将中柱和四个边柱一端开口全部封闭的封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柱、四个边柱和封板形成十字型的预制节间柱,在建设剪力墙中的十字型节间柱时,直接将预制好的十字型节间柱放置在支撑面上后,使封板固定在支撑面上,并从中柱、四个边柱的顶端开口向其内部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凝固后,形成最终的十字型节间柱,其抗震性能较好,可承受较大的侧向力,施工过程简单方便。优选的,所述中柱包括四个竖板,四个所述竖板呈方形排列且首尾相接并焊接在一起形成所述中柱,四个所述边柱分别固设在四个竖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四个竖板焊接形成的中柱,预制中柱的过程简单方便,结构稳定,降低节间柱的生产成本。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竖板之间还设置有用于使两者焊接前连接在一起的第一连接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焊接中柱时,可先使用第一连接部将对应的两个竖板拼接在一起,对四个竖板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固定后再进行焊接工作,提高中柱的焊接精度和焊接质量。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锁紧螺杆、以及两个分别设置在锁紧螺杆两端的夹紧块;所述竖板的两个侧边均开设有斜切面,相邻两个所述竖板通过斜切面相互抵接,所述竖板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多个所述连接孔与多个连接部一一对应;所述锁紧螺杆位于中柱内,且所述锁紧螺杆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相邻竖板上对应的连接孔后延伸出中柱的外侧;所述夹紧块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夹紧块抵接在竖板对应的连接孔处,所述锁紧螺杆伸出中柱外侧的一端穿过通孔后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抵接在夹紧块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相邻两个竖板时,将两个竖板拼接后,再使用锁紧螺杆穿过两个竖板上的连接孔后与夹紧块连接,最后使用两个锁紧螺母螺纹连接到锁紧螺杆的两端,旋紧锁紧螺母的过程中,会逐渐向竖板一侧挤压夹紧块,将两个锁紧螺母全部拧紧后,两个竖板同时受到两个夹紧块的夹紧力,从而使两个竖板的斜切面抵接在一起,完成两个竖板的拼接功能;同时,可通过调整锁紧螺母的松紧程度来调整相邻两个竖板的相对位置关系,保证相邻两个竖板的垂直度。优选的,所述边柱包括端板、以及固设在端板两侧的侧板;所述侧板远离端板的一端焊接在对应竖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四个竖板相互焊接为中柱后,再将端板和两个侧板焊接形成边柱,最后再将四个边柱分别焊接到四个竖板上,通过四个竖板对四个边柱起到定位作用;通过侧板直接焊接到竖板上,使端板、两个侧板以及竖板形成浇筑的空间,整体结构简单紧凑,节省预制十字型节间柱时的材料和制作工序。优选的,所述侧板与对应的竖板之间还设置有用于使两者焊接前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侧板与竖板焊接之前,先使用第二连接部将侧板与对应的竖板拼接在一起,可调整好两个侧板与同一个竖板的位置关系后,再进行焊接工作,保证边柱与中柱的连接精度。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两个连接杆,两个连接杆位于竖板和侧板之间且间隔设置,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两个连接杆间距的调节组件;所述连接杆远离调节组件的一端铰接有连接板,其中一个连接板与竖板固定连接、另一个连接板与侧板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焊接边柱和中柱时,将边柱上的两个侧板同时抵接到对应的竖板上后,再从边柱的两端开口处将两个连接板分别固设在侧板和竖板上后,通过调节组件调整两个连接杆之间的间距,以此调整侧板和竖板的相对位置关系,保证侧板和竖板焊接时的位置精度。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两个连接杆之间的连接套筒、两个分别设置在连接套筒两侧的调节螺杆、以及两个分别固设在连接套筒两端的螺纹套筒;两个所述调节螺杆与两个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螺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与螺纹套筒螺纹连接,两个所述调节螺杆的螺纹旋向相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连接套筒,连接套筒同时带动两个螺纹套筒转动,使两个调节螺杆同步移动,由于两个调节螺杆的螺纹旋向相反,则两个调节螺杆移动时的方向也相反,以此实现两个连接杆间距调节的功能。优选的,所述连接套筒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平切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工人使用扳手等工具拧动连接套筒使其转动,使工人转动连接套筒时更加省力。优选的,所述封板包括底板、以及四个分别固设在底板四周的边板,所述底板固设在中柱的一端,四个所述边板与四个边柱一一对应,且所述边板固设在对应的边柱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四个边板焊接在底板的四周,从而形成与中柱和四个边柱一端开口相适配的封板,使封板能够与中柱和四个边柱更好的贴合,同时,四个边板的形状大小可根据边柱的尺寸进行调整,提高了封板制作时的便捷性。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中柱、四个边柱以及封板,形成预制的十字形节间柱,在搭建十字形节间柱时,直接将预制好的十字形节间柱底部固定后,向其内部浇筑混凝土,从而形成钢板混凝土组合节间柱,施工过程简单便捷;2.在对四个竖板进行焊接之前,使用第一连接部将相邻的两个竖板进行连接,先对四个竖板进行定位后再进行焊接工作,从而保证中柱焊接过程中的稳定性以及中柱的焊接精度;3.将边柱焊接到中柱上时,先使用第二连接部将侧板连接到对应的竖板上,即先将边柱和中柱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好之后,在将边柱和中柱焊接在一起,保证十字形节间柱的制作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节间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表示中柱、边柱以及封板连接关系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第一连接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表示实施例2中第一连接部与竖板连接关系的局部爆炸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3中第一连接部结构的局部视图。图6是表示实施例3中第一连接部与竖板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十字形节间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的中柱(1)、四个分别设置在中柱(1)外侧壁上的边柱(2);所述边柱(2)也成内部中空两端开口的柱体设置,四个所述边柱(2)呈“十”字形分布在所述中柱(1)的外侧壁上;还包括固设在中柱(1)一端将中柱(1)和四个边柱(2)一端开口全部封闭的封板(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十字形节间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的中柱(1)、四个分别设置在中柱(1)外侧壁上的边柱(2);所述边柱(2)也成内部中空两端开口的柱体设置,四个所述边柱(2)呈“十”字形分布在所述中柱(1)的外侧壁上;还包括固设在中柱(1)一端将中柱(1)和四个边柱(2)一端开口全部封闭的封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十字形节间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柱(1)包括四个竖板(11),四个所述竖板(11)呈方形排列且首尾相接并焊接在一起形成所述中柱(1),四个所述边柱(2)分别固设在四个竖板(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十字形节间柱,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竖板(11)之间还设置有用于使两者焊接前连接在一起的第一连接部(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十字形节间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2)包括锁紧螺杆(121)、以及两个分别设置在锁紧螺杆(121)两端的夹紧块(122);
所述竖板(11)的两个侧边均开设有斜切面(112),相邻两个所述竖板(11)通过斜切面(112)相互抵接,所述竖板(11)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111),多个所述连接孔(111)与多个连接部一一对应;所述锁紧螺杆(121)位于中柱(1)内,且所述锁紧螺杆(121)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相邻竖板(11)上对应的连接孔(111)后延伸出中柱(1)的外侧;
所述夹紧块(122)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夹紧块(122)抵接在竖板(11)对应的连接孔(111)处,所述锁紧螺杆(121)伸出中柱(1)外侧的一端穿过通孔后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123),所述锁紧螺母(123)抵接在夹紧块(122)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十字形节间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柱(2)包括端板(21)、以及固设在端板(21)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天宝贾喜贾文文汪凯杨安营徐星明张微杨璋韩晓军刘汪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绿色建筑产业化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