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利用雨水的建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2748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建筑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可利用雨水的建筑装置,包括进水槽,进水槽首端具有进水口和进水道,具有涡轮,涡轮和发电机向联接,发电机内部具有定子和转转动轴,转动轴连接有轴承,轴承另一端连接有轴承头,进水槽的末端连接有净水装置,净水装置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净水装置具有粗滤板,在净水装置的内部,由粗滤板一端开始依次设置有第一滤板、第二滤板、第三滤板、第四滤板。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由于采用了发电机和净水装置,使得能够充分利用雨水本身和雨水中的能量,通过水利发电提供电能,同时将雨水净化过滤,能够得到水质比较好的水,利用雨水得到了电资源和水资源,十分环保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利用雨水的建筑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可利用雨水的建筑装置。
技术介绍
淡水资源越来越贫乏,已成了全世界关注的问题,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然而,大量的淡水资源-雨水,却在经过建筑承接之后,被排入到下水道中而被白白浪费掉,现有的建筑物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可将雨水收集起来,收集到水池中,用于洗车和一些对水质要求不高的活动。但是这种雨水利用回收装置存在着回收的雨水与废水相互混合,导致水质变差,容易腐变,只能够用于洗车或者一些别的比较低端的用途,这对雨水资源来说是一种低效的利用。同时,对于雨水下落流动的动能是完全没有利用到的,这是对雨水中能量的一种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利用雨水的建筑装置,旨在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雨水利用装置将费水和雨水同时回收,导致水质很差、同时浪费雨水中动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利用雨水的建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槽,进水槽的一端具有进水口和进水道,进水槽远离进水口的一端内安装有涡轮架,涡轮架内部具有涡轮,涡轮的轴通过联轴器与发电机的轴头相连接,发电机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进水槽的末端,发电机具有壳体,壳体内底部具有定子,轴头在壳体内的部分为转动轴,转动轴远离轴头的一端连接有轴承,轴承另一端连接有轴承头,壳体表面具有接线盒,进水槽的末端连接有净水装置,净水装置靠近进水槽的一端具有进水口,远离进水口的一端为出水口,净水装置靠近进水口的一端具有粗滤板,在净水装置的内部,由粗滤板一端开始依次设置有第一滤板、第二滤板、第三滤板、第四滤板,第一过滤板、第二滤板、第三滤板和第四滤板均为网状结构,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之间为第一过滤室,第二滤板和第三滤板之间为第二过滤室,第三滤板和第四滤板之间为第三过滤室。更进一步地,进水槽上端铺设有铁丝网,进水口具有过滤网。更进一步地,进水槽末端为圆形且具有挡板。更进一步地,第一过滤室的内部装填有鹅卵石,第二过滤室内部装填有石英砂,第三过滤室内部装填有活性炭。更进一步地,进水槽的和净水装置的材料为混凝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由于采用了发电机和净水装置,使得能够充分利用雨水本身和雨水中的能量,通过水利发电提供电能,同时将雨水净化过滤,能够得到水质比较好的水,利用雨水得到了电资源和水资源,十分环保高效。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发电机结构示意图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发电机剖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净水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考图1-图4,一种可利用雨水的建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槽1,进水槽1的一端具有进水口11和进水道12,进水槽1远离进水口11的一端内安装有涡轮架2,涡轮架2内部具有涡轮22,涡轮22的轴通过联轴器与发电机3的轴头34相连接,发电机通过固定装置21固定在进水槽1的末端,发电机3具有壳体33,壳体33内底部具有定子35,轴头34在壳体33内的部分为转动轴36,转动轴36远离轴头34的一端连接有轴承37,轴承37另一端连接有轴承头32,壳体33表面具有接线盒31,进水槽1的末端连接有净水装置4,净水装置4靠近进水槽1的一端具有进水口41,远离进水口41的一端为出水口40,净水装置4靠近进水口41的一端具有粗滤板42,在净水装置4的内部,由粗滤板42一端开始依次设置有第一滤板43、第二滤板45、第三滤板47、第四滤板49,第一过滤板43、第二滤板45、第三滤板47和第四滤板49均为网状结构,第一滤板43和第二滤板45之间为第一过滤室44,第二滤板45和第三滤板47之间为第二过滤室46,第三滤板47和第四滤板49之间为第三过滤室48。进水槽1上端铺设有铁丝网,进水口11具有过滤网,铁丝网防止杂物进入整个装置,过滤网13是过滤掉收集的废水中较大的杂质,以免对涡轮22造成损害。进水槽1末端为圆形且具有挡板13,圆形和挡板13能够使得水流更急,增加了动能,使得发电效果更好。第一过滤室44的内部装填有鹅卵石,第二过滤室46内部装填有石英砂,第三过滤室48内部装填有活性炭,通过三种材料过滤废水,能够最大程度地净化费水,同时这三种材料价格便宜,适用于雨水的净化。进水槽1的和净水装置4的材料为混凝土,因为整个装置要埋于地下,混凝土材料能够承受压力、潮湿的环境。在使用本专利技术时,雨水从进水口11进入到整个装置,经过进水道12进入到涡轮22所在位置,水流带动涡轮22转动,与涡轮22相连接的转动轴36转动切割定子35产生的磁感线产生电流,接在接线盒31上的电线将电流传输出去,之后的水流被排入到净水装置4中,首先通过粗滤板42初步过滤,之后经过第一滤板43进入到第一过滤室44,再经过第二过滤板45进入到第二过滤室46,再经过第三过滤板47进入到第三过滤室48,最后经过第四过滤板49,再通过出水口40排入到储水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由于采用了发电机3和净水装置4,使得能够充分利用雨水本身和雨水中的能量,通过水利发电提供电能,同时将雨水净化过滤,能够得到水质比较好的水,利用雨水得到了电资源和水资源,十分环保高效。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利用雨水的建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槽(1),所述进水槽(1)的一端具有进水口(11)和进水道(12),所述进水槽(1)远离所述进水口(11)的一端内安装有涡轮架(2),所述涡轮架(2)内部具有涡轮(22),所述涡轮(22)的轴通过联轴器与发电机(3)的轴头(34)相连接,所述发电机通过固定装置(21)固定在所述进水槽(1)的末端,所述发电机(3)具有壳体(33),所述壳体(33)内底部具有定子(35),所述轴头(34)在所述壳体(33)内的部分为转动轴(36),所述转动轴(36)远离所述轴头(34)的一端连接有轴承(37),所述轴承(37)另一端连接有轴承头(32),所述壳体(33)表面具有接线盒(31),所述进水槽(1)的末端连接有净水装置(4),所述净水装置(4)靠近所述进水槽(1)的一端具有进水口(41),远离所述进水口(41)的一端为出水口(40),所述净水装置(4)靠近进水口(41)的一端具有粗滤板(42),在所述净水装置(4)的内部,由所述粗滤板(42)一端开始依次设置有第一滤板(43)、第二滤板(45)、第三滤板(47)、第四滤板(49),所述第一过滤板(43)、所述第二滤板(45)、所述第三滤板(47)和所述第四滤板(49)均为网状结构,所述第一滤板(43)和所述第二滤板(45)之间为第一过滤室(44),所述第二滤板(45)和所述第三滤板(47)之间为第二过滤室(46),所述第三滤板(47)和所述第四滤板(49)之间为第三过滤室(4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利用雨水的建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槽(1),所述进水槽(1)的一端具有进水口(11)和进水道(12),所述进水槽(1)远离所述进水口(11)的一端内安装有涡轮架(2),所述涡轮架(2)内部具有涡轮(22),所述涡轮(22)的轴通过联轴器与发电机(3)的轴头(34)相连接,所述发电机通过固定装置(21)固定在所述进水槽(1)的末端,所述发电机(3)具有壳体(33),所述壳体(33)内底部具有定子(35),所述轴头(34)在所述壳体(33)内的部分为转动轴(36),所述转动轴(36)远离所述轴头(34)的一端连接有轴承(37),所述轴承(37)另一端连接有轴承头(32),所述壳体(33)表面具有接线盒(31),所述进水槽(1)的末端连接有净水装置(4),所述净水装置(4)靠近所述进水槽(1)的一端具有进水口(41),远离所述进水口(41)的一端为出水口(40),所述净水装置(4)靠近进水口(41)的一端具有粗滤板(42),在所述净水装置(4)的内部,由所述粗滤板(42)一端开始依次设置有第一滤板(43)、第二滤板(45)、第三滤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娘汀叶国锋叶玉敬莫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爱得威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