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2722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3:59
本申请涉及路面施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清理路基;步骤(2),铺设垫层;步骤(3),铺设中间层;步骤(4),铺设沥青混合料以形成路面层;步骤(5),碾压路面层,即得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合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沥青15‑20份;粗集料70‑90份;细集料10‑15份;聚合物纤维3‑10份;硅烷偶联剂1‑2份;聚己内酰胺粉1‑1.5份。其具有使得施工所得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车辙性能更强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
本申请涉及路面施工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城市道路是通达城市的各地区,供城市内交通运输及行人使用,便于居民生活、工作及文化娱乐活动,并与市外道路连接负担着对外交通的道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机动车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从而对道路的损伤也越来越大,因此,路面的质量问题就直接关系到城市道路交通的顺畅程度,路面的质量问题也显得极为重要了。由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行车舒适性较好,噪音小,因此,目前的城市道路的路面一般是沥青混凝土路面,一般是通过先在路基上铺设垫层,再在垫层上铺设沥青混合料形成路面层并压实而成的。但目前的沥青混合料通常只含有沥青、粗集料以及细集料,其抗车辙性能较差,从而导致沥青混凝土路面经常容易出现裂缝,使得沥青混凝土路面需要经常维修,进而容易导致交通拥堵。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用于施工的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较差,从而导致施工所得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车辙性能难以满足路面需求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施工所得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车辙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清理路基;步骤(2),在清理干净的路基上摊铺砂石,形成垫层;步骤(3),在垫层上均匀摊铺沥青纱布,再在沥青纱布上喷洒透层油,形成中间层;步骤(4),将拌制好的沥青混合料均匀摊铺于中间层上,形成路面层;步骤(5),碾压路面层使得路面密实,即得沥青混凝土路面;所述沥青混合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沥青15-20份;粗集料70-90份;细集料10-15份;聚合物纤维3-10份;硅烷偶联剂1-2份;聚己内酰胺粉1-1.5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聚合物纤维、硅烷偶联剂与聚己内酰胺粉互相协同配合,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同时,还有利于各组分更好地均匀分散于沥青混合料中,从而有利于各组分更好地发挥作用;另外,聚己内酰胺粉还有利于调和聚合物纤维与硅烷偶联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进而使得采用沥青混合料施工所得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车辙性能以及高温稳定性更高,有利于更好地延长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使得沥青混凝土路面更容易满足路面需求,使得沥青混凝土路面更加不容易开裂,进而有利于降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维修频率,有利于更好地保证路面交通畅通。优选的,所述粗集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3-5mm碎石25-30份;5-8mm碎石10-15份;8-12mm碎石35-45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特定比例特定粒径的粗集料互相协同配合,有利于粗集料更好地均匀分散于沥青混合料中,同时,还有利于更好地提高集料间的堆积密度,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使得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承受车辙压力时更加不容易开裂,有利于更好地延长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使得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维修频率降低,有利于更好地保证路面交通畅通。优选的,所述细集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0-0.5mm矿粉1.5-5份0.5-1mm矿粉1-3份;1-2mm矿粉0.5-2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特定比例特定粒径的细集料互相协同配合,还有利于细集料更好地与粗集料互相协同配合,有利于沥青混合料中的集料更好地堆积密集,使得沥青混合料中的集料的堆积密度提高,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使得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延长,有利于更好地降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维修频率,使得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交通更加畅通。优选的,所述聚合物纤维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聚丙烯单丝纤维1-3份;聚丙烯网状纤维2-7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聚丙烯单丝纤维与聚丙烯网状纤维互相协同配合,有利于聚丙烯单丝纤维插入至沥青混合料中的集料间的孔隙中以更好地补强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同时,还有利于聚丙烯网状纤维的互相交联以形成交联网,还有利于聚丙烯单丝纤维插入聚丙烯网状纤维的网孔中以更好地增强沥青混合料的强度,使得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更强,有利于更好地提高采用沥青混合料施工所得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车辙性能。优选的,所述沥青混合料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赤石脂0.3-0.6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入赤石脂,有利于更好地填充沥青混合料中的集料间的孔隙,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集料的堆积密度,使得沥青混合料的强度更高,进而使得采用沥青混合料施工所得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车辙性能更好。优选的,所述沥青混合料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填料5-10份,所述填料包括碳酸钙、粉煤灰、松针土、滑石粉、硅藻土、废旧橡胶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沥青混合料中加入填料,有利于更好地填充集料间的孔隙,使得集料的堆积密度更高,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使得采用沥青混合料施工所得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车辙性能更好,有利于更好地延长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使得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维修频率更低,进而有利于更好地保障路面交通的畅通。优选的,所述填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碳酸钙1-3份;松针土1-2份;废旧橡胶粉3-5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特定比例的碳酸钙、松针土以及废旧橡胶粉互相协同配合形成填料,还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使得采用沥青混合料施工所得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在高温条件下更加不容易出现开裂的情况,有利于更好地延长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使得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维修频率更低,有利于更好地保障路面交通的畅通。优选的,所述沥青混合料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紫外吸收剂1-1.5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入紫外吸收剂,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紫外线性能,使得沥青混合料更加不容易受到露天的紫外线的影响,从而有利于更好地延长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使得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维修频率下降,有利于更好地保障路面交通的畅通。优选的,所述沥青混合料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葫芦巴內酯0.5-1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入葫芦巴內酯,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使得沥青混合料在高温下更加不容易出现开裂的情况,从而有利于更好地延长沥青混合料的使用寿命,有利于降低沥青混合料的维修频率,使得路面交通的通畅性更好地得到保障。优选的,所述沥青混合料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硬脂酸钙0.1-0.3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入硬脂酸钙与葫芦巴內酯互相协同配合,有利于更好地促进葫芦巴內酯的效果,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清理路基;/n步骤(2),在清理干净的路基上摊铺砂石,形成垫层;/n步骤(3),在垫层上均匀摊铺沥青纱布,再在沥青纱布上喷洒透层油,形成中间层;/n步骤(4),将拌制好的沥青混合料均匀摊铺于中间层上,形成路面层;/n步骤(5),碾压路面层使得路面密实,即得沥青混凝土路面;/n所述沥青混合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n沥青15-20份;/n粗集料70-90份;/n细集料10-15份;/n聚合物纤维3-10份;/n硅烷偶联剂1-2份;/n聚己内酰胺粉1-1.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清理路基;
步骤(2),在清理干净的路基上摊铺砂石,形成垫层;
步骤(3),在垫层上均匀摊铺沥青纱布,再在沥青纱布上喷洒透层油,形成中间层;
步骤(4),将拌制好的沥青混合料均匀摊铺于中间层上,形成路面层;
步骤(5),碾压路面层使得路面密实,即得沥青混凝土路面;
所述沥青混合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沥青15-20份;
粗集料70-90份;
细集料10-15份;
聚合物纤维3-10份;
硅烷偶联剂1-2份;
聚己内酰胺粉1-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集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3-5mm碎石25-30份;
5-8mm碎石10-15份;
8-12mm碎石35-45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集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0-0.5mm矿粉1.5-5份
0.5-1mm矿粉1-3份;
1-2mm矿粉0.5-2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纤维包括以下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婧方健周庆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钜能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