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旧木方制作的人行道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2722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旧木方制作的人行道路,包括有道路主体和用于收集雨水的排水沟,所述道路主体包括有从下往上依次铺设的土壤层、混凝土垫层以及面板层,所述面板层包括有路面木方和支撑木方,以及用于与路面木方和支撑木方相连接的连接件,混凝土垫层铺设于土壤层上,支撑木方设于混凝土垫层上,路面木方铺设于支撑木方上,相邻两块路面木方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排水沟设于道路主体的前方,所述排水沟的上表面略低于面板层中的路面木方的顶面。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人行道路,具有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投入成本少,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效果好且实用价值高,拆装方便,可重复循环利用,适合众多场所使用,其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旧木方制作的人行道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中废旧物资综合利用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旧木方制作的人行道路。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建设快速进行,现代化城市的地表逐步被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和不透水的混凝土路面所覆盖。人行道是城市道路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道路两侧、居住区、广场、步行街等供人使用的设施。一般人行道的地基不像马路那么坚固,有的就建在原有的碎石路、填土路基或水泥稳定碎石层之上。大多数人行道路面结构是透水砖、水泥、铺有柏油等软于水泥的材料,这些材料存在以下缺点:一是透水砖铺设的人行道路,经常造成透水砖局部塌陷问题;二是水泥、铺有柏油等材料透水性差,出现暴雨时路面容易产生积水,造成路面水损坏,对人们的出行造成不便。同时,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特别是国家在建筑行业对新技术、新工艺应用的要求不断增加,如何保证节约资源、降低施工成本,增加工程效益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工程施工中,废旧物资是日益增多,成本消耗也越来越大,对于废旧物资的处理也就成了一大问题。同时,项目为了控制成本,一些人行道路做法也比较粗糙,且清理不便。此时,设计一种造价低廉,加工方便的一种利用旧木方制作的人行道路,可成功地解决这两大问题,所有原材料可全部采用建筑工程上废旧木方加工而成,既能为工程项目处理部分废旧物资,增加工程效益,同时,通过有效利用废旧物资,实现变废为宝,还能为工程制作一条美观大方的人行道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工程上的废旧物资,从根本上避免工程上物资退还所存在的各类繁琐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利用旧木方制作的人行道路,只需投入很小的成本,就能处理废旧物资,还能为工程建立一条美观大方的人行道路,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旧木方制作的人行道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利用旧木方制作的人行道路,所述人行道路包括有道路主体和用于收集雨水的排水沟,所述道路主体包括有从下往上依次铺设的土壤层、混凝土垫层以及面板层,所述面板层包括有利用旧木方制作的多块路面木方和支撑木方,以及用于与路面木方和支撑木方相连接的连接件,所述混凝土垫层铺设于土壤层,并且其上表面设置呈倾斜状态,在所述混凝土垫层上还设有呈对称状态布置的混凝土反坎,并且所述混凝土反坎沿其纵向分布于所述混凝土垫层两侧;所述支撑木方设置于混凝土垫层上,并与两侧的混凝土反坎相抵靠接触,而多块路面木方均匀铺设于支撑木方上,并与所述混凝土反坎的上表面相接触,相邻两块路面木方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排水沟设置于所述道路主体的前方,所述排水沟的上表面略低于所述面板层中的路面木方的顶面。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利用旧木方制作的人行道路,其中所述混凝土反坎与混凝土垫层采用混凝土浇筑为一体式U形槽结构,其中所述混凝土垫层的厚度为90~110mm,所述混凝土垫层的倾斜方向朝向所述排水沟方向,其上表面的倾斜坡度为1:60;所述混凝土反坎的厚度为25~35mm,所述混凝土反坎的上表面设置为平面结构。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利用旧木方制作的人行道路,其中所述路面木方利用旧木方制作为长方体结构,其长为1600mm,宽为40mm,厚度为90mm;所述支撑木方利用旧木方制作为长方体结构,其长为1200mm,宽为40mm,厚度为90mm,其中所述支撑木方与所述混凝土垫层相接触面设置呈倾斜面,其倾斜角度与所述混凝土垫层的表面相匹配。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利用旧木方制作的人行道路,其中所述连接件采用长度为120mm的铁钉,铺设于所述支撑木方上的路面木方与支撑木方之间通过铁钉固定,并构成垂直状态,且相邻两块路面木方之间所形成的间隙宽度为20mm。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利用旧木方制作的人行道路,其中所述排水沟包括有呈L形的支撑块和设置于支撑块上的漏板组成,并在所述漏板中设有多个用于排水的排水槽,其中所述漏板的上表面略低于所述面板层中的路面木方的顶面。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利用旧木方制作的人行道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一是具有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采用木方作为路面结构,并利用所设置的排水沟,达到渗透排水的目的,可有效降低路面结构由于内部滞水造成的路面损坏,并能大大改善雨天路面的抗滑性能,方便人们出行;二是通过充分利用建筑施工项目的废旧物资,可减少投入成本,其加工便捷,成本低廉。由此可见,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人行道路,具有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投入成本少,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效果好且实用价值高,适用于各类已开工的工程项目,特别是工程项目存在废旧物资木方未能及时处理的工程,同时还具有加工便捷,拆装方便,可重复循环利用,适合众多场所使用,其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道路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取消所述路面木方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土壤层、2-混凝土垫层、21-混凝土反坎、3-面板层、31-路面木方、32-支撑木方、33-连接件、4-排水沟、41-支撑块、42-漏板。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构思,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利用旧木方制作的人行道路,所述人行道路包括有道路主体和用于收集雨水的排水沟4,所述道路主体包括有从下往上依次铺设的土壤层1、混凝土垫层2以及面板层3,所述面板层3包括有利用旧木方制作的多块路面木方31和支撑木方32,以及用于与路面木方31和支撑木方32相连接的连接件33,所述混凝土垫层2铺设于土壤层1上,并且其上表面设置呈倾斜状态,在所述混凝土垫层2上还设有呈对称状态布置的混凝土反坎21,并且所述混凝土反坎21沿其纵向分布于所述混凝土垫层2两侧;所述支撑木方32设置于混凝土垫层2上,并与两侧的混凝土反坎21相抵靠接触,而多块路面木方31均匀铺设于支撑木方32上,并与所述混凝土反坎21的上表面相接触,相邻两块路面木方31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排水沟4设置于所述道路主体的前方,所述排水沟4的上表面略低于所述面板层3中的路面木方31的顶面。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利用旧木方制作的人行道路,其中所述混凝土反坎21与混凝土垫层2采用混凝土浇筑为一体式U形槽结构,其中所述混凝土垫层2的厚度为90~110mm,所述混凝土垫层2的倾斜方向朝向所述排水沟4方向,其上表面的倾斜坡度为1:60;所述混凝土反坎21的厚度为25~35mm,所述混凝土反坎21的上表面设置为平面结构。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利用旧木方制作的人行道路,其中所述路面木方31利用旧木方制作为长方体结构,其长为1600mm,宽为40mm,厚度为90mm;所述支撑木方32利用旧木方制作为长方体结构,其长为1200mm,宽为40mm,厚度为90mm,其中所述支撑木方32与所述混凝土垫层2相接触面设置呈倾斜面,其倾斜角度与所述混凝土垫层2的表面相匹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旧木方制作的人行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行道路包括有道路主体和用于收集雨水的排水沟(4),所述道路主体包括有从下往上依次铺设的土壤层(1)、混凝土垫层(2)以及面板层(3),所述面板层(3)包括有利用旧木方制作的多块路面木方(31)和支撑木方(32),以及用于与路面木方(31)和支撑木方(32)相连接的连接件(33),所述混凝土垫层(2)铺设于土壤层(1)上,并且其上表面设置呈倾斜状态,在所述混凝土垫层(2)上还设有呈对称状态布置的混凝土反坎(21),并且所述混凝土反坎(21)沿其纵向分布于所述混凝土垫层(2)两侧;所述支撑木方(32)设置于混凝土垫层(2)上,并与两侧的混凝土反坎(21)相抵靠接触,而多块路面木方(31)均匀铺设于支撑木方(32)上,并与所述混凝土反坎(21)的上表面相接触,相邻两块路面木方(31)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排水沟(4)设置于所述道路主体的前方,所述排水沟(4)的上表面略低于所述面板层(3)中的路面木方(31)的顶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旧木方制作的人行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行道路包括有道路主体和用于收集雨水的排水沟(4),所述道路主体包括有从下往上依次铺设的土壤层(1)、混凝土垫层(2)以及面板层(3),所述面板层(3)包括有利用旧木方制作的多块路面木方(31)和支撑木方(32),以及用于与路面木方(31)和支撑木方(32)相连接的连接件(33),所述混凝土垫层(2)铺设于土壤层(1)上,并且其上表面设置呈倾斜状态,在所述混凝土垫层(2)上还设有呈对称状态布置的混凝土反坎(21),并且所述混凝土反坎(21)沿其纵向分布于所述混凝土垫层(2)两侧;所述支撑木方(32)设置于混凝土垫层(2)上,并与两侧的混凝土反坎(21)相抵靠接触,而多块路面木方(31)均匀铺设于支撑木方(32)上,并与所述混凝土反坎(21)的上表面相接触,相邻两块路面木方(31)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排水沟(4)设置于所述道路主体的前方,所述排水沟(4)的上表面略低于所述面板层(3)中的路面木方(31)的顶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旧木方制作的人行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反坎(21)与混凝土垫层(2)采用混凝土浇筑为一体式U形槽结构,其中所述混凝土垫层(2)的厚度为90~110mm,所述混凝土垫层(2)的倾斜方向朝向所述排水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二雷刘玉久马文博马平何江红曹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四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