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2554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装置,包括一浮体,所述浮体中心向下转动设置有入水结构,所述入水结构下方设置有超声波除藻仪和装有活水剂的容置盒,所述浮体内设置有蓄电池,所述浮体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内置板,所述内置板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之间电连接,二所述内置板由传动装置驱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浮体下方设置有超声波除藻仪,用于对水质中的各种藻类生物进行物理消解,清洁无污染简单便捷,同时,在超声波除藻仪工作时,活水剂长期持久有效地降低水体污染物含量、提高溶氧量、稳定pH值,使得水质洁净,达到活水效果,再者超声波除藻仪与活水剂同时工作,超声波能对活水剂反应范围更广,活水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黑臭水体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所排放的氮、磷污染物超出了环境的承载力,导致了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加剧和范围的扩大。无论从海水到大型湖泊,中、小型湖泊水库到观赏性湖泊及景观水池,每年都有藻类水华现象发生,不仅严重影响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以及水体景观,而且藻类产生的藻毒素更是对人类以及陆地动物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同时,对污染的黑臭水体进行处理,使水洁净,更有利于水里生物链的自然持续发展,现有的净水结构大多采用水源头过滤控制,耗资大,且无法从根本上治理水浑浊现象,另外,针对藻类的处理大多采用化学处理方式破坏藻类活性,但化学处理的方式对水质危害较大,显然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对水藻较多、水质浑浊的黑臭水体区域进行净水的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装置,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装置,包括一浮体,所述浮体中心向下转动设置有入水结构,所述入水结构下方设置有超声波除藻仪和活水装置,所述浮体内设置有蓄电池,所述浮体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内置板,所述内置板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之间电连接,二所述内置板由传动装置驱动。超声波除藻仪进行除藻,活水剂进行净水,整体上实现黑臭水体的洁净。本专利技术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装置的进一步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浮体中心向下开设有截面呈T形的容置空间,所述入水结构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入水结构中心向上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与固定于浮体的电机的输出轴同轴相连。入水结构可以转动,使得超声波超声环境更为均匀,保证周侧的水藻均能被清除。本专利技术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装置的进一步改进之处在于,二所述内置板处于同一高度并排布设,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浮体上的一组皮带轮结构,所述皮带轮结构的两侧皮带分别与二所述内置板固定相连,所述皮带轮结构由固定于浮体的第二电机驱动。通过皮带轮结构实现内置板的展开与收缩,结构简单便捷。本专利技术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装置的进一步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轴穿过所述皮带轮结构的两侧皮带之间的空隙。本专利技术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装置的进一步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内置板远离浮体中心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防水的挡板。本专利技术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装置的进一步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侧壁上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入水结构抵住所述密封件。本专利技术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装置的进一步改进之处在于,当浮体置于水面时,所述内置板高于水面。本专利技术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装置的进一步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入水结构下方还设置有用于推动浮体移动的推进器,所述推进器于所述蓄电池之间电性连接。本专利技术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装置的进一步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电机为正反转电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在浮体下方设置有超声波除藻仪,用于对水质中的各种藻类生物进行物理消解,清洁无污染简单便捷,同时,在超声波除藻仪工作时,活水剂长期持久有效地降低水体污染物含量、提高溶氧量、稳定pH值,使得水质洁净,达到活水效果,再者超声波除藻仪与活水剂同时工作,超声波能对活水剂反应范围更广,活水效果更好。2、本专利技术设置可转动的入水结构,实现在超声波工作时往复转动,保证除藻及活水的效果好。3、本专利技术设置引入浮体内的太阳能电池板,在到达指定的工作区域后,展开内置板,进行对蓄电池的充电,节约了能源,同时也避免了接过多的电线,方便了浮体的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隐去另一内置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浮体,20入水结构,21超声波除藻仪,22活水装置,30内置板,31太阳能电池板,41固定轴,42电机,50皮带轮结构,51第二电机,60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装置,包括一浮体10,所述浮体中心向下转动设置有入水结构20,所述入水结构浸入水面以下,还可以进行伸缩。所述入水结构下方设置有超声波除藻仪21和活水装置22,所述浮体内设置有蓄电池,所述浮体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内置板30,所述内置板上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31,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之间电连接,二所述内置板由传动装置驱动。具体的,所述浮体中心向下开设有截面呈T形的容置空间,所述入水结构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入水结构中心向上设置有固定轴41,所述固定轴与固定于浮体的电机42的输出轴同轴相连。具体的,二所述内置板处于同一高度并排布设,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浮体上的一组皮带轮结构50,所述皮带轮结构的两侧皮带分别与二所述内置板固定相连,所述皮带轮结构由固定于浮体的第二电机51驱动。所述电机、第二电机均为正反转电机。所述活水装置可以式活水结构或者是活水剂。所述活水剂为水解缓释剂。超声波除藻仪采用特有的脉冲式扫频发射模式辐射声波,即在一个较宽的频率范围内,根据自设的频率间隔和周期时间,脉冲式的辐射声波,这样就保证了对水体中各种藻类都有良好的除藻效能。同时,超声波除藻系统运行中,换能器及超声电源产生的噪声等级非常低,难以被人耳分辨,对人体无任何不良影响;同时,经过试验考证,超声波作用于水域里,对水生动物(鱼、虾等)也是完全无害的,具有良好的环境友好性。配合活水剂,实现对水质的清洁,整体上实现除藻、净水,应用于养殖水域,使具有良好的养殖产量。具体的,水解缓释剂通过小分子活性成分催化,改变水分子的团簇结构,使受污染的大分子水团簇结构逐步裂解为小分子团簇结构,使水的活性和能量(自净能力)提高,促进残饵和粪便加速分解,减少水中蛋白向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转化;调适pH值,促进光合作用,提高溶氧;促进水中有益浮游生物生长、抑制蓝藻生长;另一方面通过高活性水与微生态制剂,活化饲料促进肠道吸收,减少氨氮排放;提高抗应激能力,促进快速生长。通过两方面协同作用,促进水产快速健康生长。为了高效利用浮体内的空间,设置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轴穿过所述皮带轮结构的两侧皮带之间的空隙。进一步的,为了所述实现对太阳能板的防水保护,内置板远离浮体中心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防水的挡板60。同时,所述容置空间内侧壁上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入水结构抵住所述密封件。当浮体置于水面时,所述内置板高于水面。具体的,所述浮体周侧还可以设置有辅助浮板,所述辅助浮板低于所述内置板。为了实现浮体的自移动,所述入水结构下方还设置有用于推动浮体移动的推进器(图中未显示),所述推进器于所述蓄电池之间电性连接。上述太阳能电池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浮体,所述浮体中心向下转动设置有入水结构,所述入水结构下方设置有超声波除藻仪和活水装置,所述浮体内设置有蓄电池,所述浮体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内置板,所述内置板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之间电连接,二所述内置板由传动装置驱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浮体,所述浮体中心向下转动设置有入水结构,所述入水结构下方设置有超声波除藻仪和活水装置,所述浮体内设置有蓄电池,所述浮体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内置板,所述内置板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之间电连接,二所述内置板由传动装置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中心向下开设有截面呈T形的容置空间,所述入水结构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入水结构中心向上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与固定于浮体的电机的输出轴同轴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二所述内置板处于同一高度并排布设,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浮体上的一组皮带轮结构,所述皮带轮结构的两侧皮带分别与二所述内置板固定相连,所述皮带轮结构由固定于浮体的第二电机驱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卫军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阿鲁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