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华建飞专利>正文

一种易携带组装的小轿车水面用气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24593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3:51
一种易携带组装的小轿车水面用气囊,涉及一种小轿车自救或渡水气囊装置,利用井字形绳前、后、左右分别设置的两绳头连接在前漂浮块(19)的靠近两侧,后漂浮块(5)的靠近两侧,一侧漂浮块(14)的靠近前后面上和另一侧漂浮块(23)的靠近前后面上;前漂浮块和后漂浮块分别处于小轿车(36)的前后下部,一侧漂浮块和另一侧漂浮块分别处于小轿车的两侧下部,在前漂浮块、后漂浮块、一侧漂浮块和另一侧漂浮块上设有设置的捆绑绳在小轿车的上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井字形绳将可以快速充气的四个漂浮块捆绑在小轿车底部,通过牵引绳使小轿车渡水脱离险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携带组装的小轿车水面用气囊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轿车自救或渡水气囊装置,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易携带组装的小轿车水面用气囊。
技术介绍
在外出旅游或野外勘探、野营、考察时,车辆经过的是不特定路线,尤其是途经江河湖泊时,没有桥梁和可供通过的路线,这时的行进路线便会无法完成,只能通过绕路会退回方可前进;还有的是在郊外旅游野营时,突如其来的大雨会使路线被冲断会被泥石流淹没,使得车辆无法行进而被困“车辆被困的报道新闻中常见”,即便是有救援人员的到来,也只能解决人员的转移,车辆的救援是无法解决的难题,如何快速自救获取通过被毁路段是一项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携带组装的小轿车水面用气囊,利用井字形绳将可以快速充气的四个漂浮块捆绑在小轿车底部,通过牵引绳使小轿车渡水脱离险境。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易携带组装的小轿车水面用气囊,包括井字形绳、前漂浮块、后漂浮块、一侧漂浮块、另一侧漂浮块、捆绑绳和小轿车,井字形绳的前部两绳头分别固定连接在前漂浮块的靠近两侧,井字形绳的后部两绳头分别固定连接在后漂浮块的靠近两侧,井字形绳一侧的两绳头分别固定连接在一侧漂浮块的靠近前后面上,井字形绳另一侧的两绳头分别固定连接在另一侧漂浮块的靠近前后面上;前漂浮块和后漂浮块分别处于小轿车的前后下部,一侧漂浮块和另一侧漂浮块分别处于小轿车的两侧下部,在前漂浮块、后漂浮块、一侧漂浮块和另一侧漂浮块上设有设置的捆绑绳在小轿车的上部连接。r>所述的易携带组装的小轿车水面用气囊,在前漂浮块的后上部设有凹陷面C,两连接绳C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凹陷面C的靠近两侧,所述两连接绳C的另一端通过调节扣环C与井字形绳的前部两绳头连接;后漂浮块的前上部设有凹陷面A,两连接绳A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凹陷面A的靠近两侧,所述两连接绳A的另一端通过调节扣环A与井字形绳的后部两绳头连接;一侧漂浮块的另一侧上部设有凹陷面B,两连接绳B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凹陷面B的靠近前后两端,所述两连接绳B的另一端通过调节扣环B与井字形绳的一侧两绳头连接;另一侧漂浮块的一侧上部设有凹陷面D,两连接绳D的另一端通过调节扣环D与井字形绳的另一侧两绳头连接。所述的易携带组装的小轿车水面用气囊,井字形绳包括左右绳和前后绳,所述左右绳为两根且呈“二”字形分布,前后绳为两根且呈“Ⅱ”形分布,两根左右绳与两根前后绳通过四个十字形连接形成井字形绳,每一十字形连接的连接点通过缝纫连接。所述的易携带组装的小轿车水面用气囊,所述前漂浮块的凹陷面C、后漂浮块的凹陷面A、一侧漂浮块的凹陷面B和另一侧漂浮块的凹陷面D均通过在内部设置具有气孔的拉片定型。所述的易携带组装的小轿车水面用气囊,所述前漂浮块的靠近两侧分别设置有捆绑绳C,后漂浮块的靠近两侧分别设置有捆绑绳A,一侧漂浮块的靠近两端分别设置有捆绑绳B,另一侧漂浮块的靠近两端分别设置有捆绑绳D;所述捆绑绳C、捆绑绳A、捆绑绳B和捆绑绳D在小轿车的上部连接。所述的易携带组装的小轿车水面用气囊,在小轿车的上中部设有环,两捆绑绳C的上部分别设有锁扣C,两捆绑绳C的锁扣C上部的捆绑绳C穿过所述环后与分别与同一根捆绑绳C上的锁扣C连接;两捆绑绳A的上部分别设有锁扣A,两捆绑绳A的锁扣A上部的捆绑绳A穿过所述环后与分别与同一根捆绑绳A上的锁扣A连接;两捆绑绳B的上部分别设有锁扣B,两捆绑绳B的锁扣B上部的捆绑绳B穿过所述环后与分别与同一根捆绑绳B上的锁扣B连接;两捆绑绳D的上部分别设有锁扣D,两捆绑绳D的锁扣D上部的捆绑绳D穿过所述环后与分别与同一根捆绑绳D上的锁扣D连接。所述的易携带组装的小轿车水面用气囊,在前漂浮块、后漂浮块、一侧漂浮块和另一侧漂浮块上分别设有用于外接气源的充气气嘴。所述的易携带组装的小轿车水面用气囊,所述环为金属材质,在环的全部裸露面上包裹有柔性套。所述的易携带组装的小轿车水面用气囊,前漂浮块的前部面中部与牵引绳的一端连接,牵引绳的另一端用于水面牵引或牵引绳的另一端用于固定钉的地面固定。所述的易携带组装的小轿车水面用气囊,所述前漂浮块、后漂浮块、一侧漂浮块和另一侧漂浮块组合后形成临时床。通过上述公开内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易携带组装的小轿车水面用气囊,通过将前漂浮块、后漂浮块、一侧漂浮块和另一侧漂浮块分别制作为具有凹陷面的块体,利用凹陷面扣在小轿车的前后左右,小轿车下部通过井字形绳连接漂浮块,小轿车上部通过捆绑绳在车顶连接,在出现雨情时通过牵引绳使水面的小轿车不被冲走,在渡河时通过牵引绳的牵引或人员推送便可顺利过河脱离险境;本专利技术由于是可拆卸结构,可以随车携带利于组装;本专利技术适用于道路截断后的利用河流绕行、野外雨水较大时的车辆防止被冲跑所用;也可适用于被困时的渡河所用;还具有充气床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漂浮块取下井字形绳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连接绳与前后绳和左右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漂浮块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前后绳与左右绳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调节扣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调节扣环与连接绳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作为小轿车在水面的防止冲走用途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作为小轿车在水面救援的用途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作为临时床的用途拓展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锁扣A;2、环;3、捆绑绳A;4、锁扣B;5、后漂浮块;6、凹陷面A;7、连接绳A;8、调节扣环A;9、十字形连接;10、调节扣环B;11、连接绳B;12、前后绳;13、凹陷面B;14、一侧漂浮块;15、调节扣环C;16、连接绳C;17、气嘴;18、牵引绳;19、前漂浮块;20、凹陷面C;21、捆绑绳C;22、凹陷面D;23、另一侧漂浮块;24、左右绳;25、锁扣C;26、调节扣环D;27、连接绳D;28、捆绑绳D;29、捆绑绳B;30、锁扣D;31、气孔;32、拉片;33、凸起点;34、穿绳口;35、中部杆;36、小轿车;37、水面;38、地面;39、固定钉;40、河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下面的实施例并不是对于本专利技术的限定,仅作为支持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方式,在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技术框架内的任意等同结构替换,均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结合附图1~7中所述的易携带组装的小轿车水面用气囊,包括井字形绳、前漂浮块19、后漂浮块5、一侧漂浮块14、另一侧漂浮块23、捆绑绳和小轿车36,井字形绳的前部两绳头分别固定连接在前漂浮块19的靠近两侧,井字形绳的后部两绳头分别固定连接在后漂浮块5的靠近两侧,井字形绳一侧的两绳头分别固定连接在一侧漂浮块14的靠近前后面上,井字形绳另一侧的两绳头分别固定连接在另一侧漂浮块23的靠近前后面上;前漂浮块19和后漂浮块5分别处于小轿车36的前后下部,一侧漂浮块14和另一侧漂浮块23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携带组装的小轿车水面用气囊,包括井字形绳、前漂浮块(19)、后漂浮块(5)、一侧漂浮块(14)、另一侧漂浮块(23)、捆绑绳和小轿车(36),其特征是:井字形绳的前部两绳头分别固定连接在前漂浮块(19)的靠近两侧,井字形绳的后部两绳头分别固定连接在后漂浮块(5)的靠近两侧,井字形绳一侧的两绳头分别固定连接在一侧漂浮块(14)的靠近前后面上,井字形绳另一侧的两绳头分别固定连接在另一侧漂浮块(23)的靠近前后面上;前漂浮块(19)和后漂浮块(5)分别处于小轿车(36)的前后下部,一侧漂浮块(14)和另一侧漂浮块(23)分别处于小轿车(36)的两侧下部,在前漂浮块(19)、后漂浮块(5)、一侧漂浮块(14)和另一侧漂浮块(23)上设有设置的捆绑绳在小轿车(36)的上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携带组装的小轿车水面用气囊,包括井字形绳、前漂浮块(19)、后漂浮块(5)、一侧漂浮块(14)、另一侧漂浮块(23)、捆绑绳和小轿车(36),其特征是:井字形绳的前部两绳头分别固定连接在前漂浮块(19)的靠近两侧,井字形绳的后部两绳头分别固定连接在后漂浮块(5)的靠近两侧,井字形绳一侧的两绳头分别固定连接在一侧漂浮块(14)的靠近前后面上,井字形绳另一侧的两绳头分别固定连接在另一侧漂浮块(23)的靠近前后面上;前漂浮块(19)和后漂浮块(5)分别处于小轿车(36)的前后下部,一侧漂浮块(14)和另一侧漂浮块(23)分别处于小轿车(36)的两侧下部,在前漂浮块(19)、后漂浮块(5)、一侧漂浮块(14)和另一侧漂浮块(23)上设有设置的捆绑绳在小轿车(36)的上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携带组装的小轿车水面用气囊,其特征是:在前漂浮块(19)的后上部设有凹陷面C(20),两连接绳C(1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凹陷面C(20)的靠近两侧,所述两连接绳C(16)的另一端通过调节扣环C(15)与井字形绳的前部两绳头连接;后漂浮块(5)的前上部设有凹陷面A(6),两连接绳A(7)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凹陷面A(6)的靠近两侧,所述两连接绳A(7)的另一端通过调节扣环A(8)与井字形绳的后部两绳头连接;一侧漂浮块(14)的另一侧上部设有凹陷面B(13),两连接绳B(1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凹陷面B(13)的靠近前后两端,所述两连接绳B(11)的另一端通过调节扣环B(10)与井字形绳的一侧两绳头连接;另一侧漂浮块(23)的一侧上部设有凹陷面D(22),两连接绳D(27)的另一端通过调节扣环D(26)与井字形绳的另一侧两绳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易携带组装的小轿车水面用气囊,其特征是:井字形绳包括左右绳(24)和前后绳(12),所述左右绳(24)为两根且呈“二”字形分布,前后绳(12)为两根且呈“Ⅱ”形分布,两根左右绳(24)与两根前后绳(12)通过四个十字形连接(9)形成井字形绳,每一十字形连接(9)的连接点通过缝纫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携带组装的小轿车水面用气囊,其特征是:所述前漂浮块(19)的凹陷面C(20)、后漂浮块(5)的凹陷面A(6)、一侧漂浮块(14)的凹陷面B(13)和另一侧漂浮块(23)的凹陷面D(22)均通过在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建飞
申请(专利权)人:华建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