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成宽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高效除尘结构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2261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除尘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高效除尘结构的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机箱主体、吸风机、水泵、进水管、喷淋盘、排水管和电机,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机箱主体、通风腔、吸风机、第一开腔、水泵、进水管、喷淋盘、排水管、收集盒和吸风管,所述机箱主体的内部设置有通风腔,且通风腔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吸风机,所述机箱主体内部后端设置有第一开腔,且第一开腔的内部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顶端固定有进水管,且进水管的顶端固定有喷淋盘,所述水泵的底端固定有排水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对喷淋水内部灰尘进行过滤,且可通过清灰刷和转动刷对灰尘进行清扫和推动,便于灰尘收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高效除尘结构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除尘结构
,具体为一种具有高效除尘结构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工程中,空气中普通存在大量漂浮的灰尘,大量灰尘影响施工员的视线,且灰尘吸入呼吸道易使得施工员不舒适,因此通常通过高效除尘结构对灰尘进行收集降尘,现有的高效除尘结构具备各种各样的功能,实现多元化,比如公开号为CN107185341A公开的一种高效建筑除尘装置,该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利用在锥形罩内形成自左向右的气流,从而提高单位空间中灰尘的含量,极大的提高装置的除尘效果,而且这里在锥形罩中省去了扇叶的设置,从而有助于提高装置的安全性,同时装置还能实现水资源的循环使用,起到节水的作用,因此可知现有的具有高效除尘结构的装置结合基本上已经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上述装置通过一层收集网对灰尘进行收集,潮湿灰尘内部的喷淋水通过收集网内部的孔洞掉落至水源收集盒中,喷淋水仅通过一层收集网进行轻度过滤,此时喷淋水内部细小的灰尘累积在收集盒内部,当灰尘累积至较厚厚度时,累积的灰尘极易堵塞收集盒底端的出水口,从而不便水源的循环,同时收集网顶端的灰尘累积,若灰尘累积过多,此时潮湿灰尘内部的喷淋水不便通过孔洞掉落,且操作人员也不便对收集网顶端的灰尘进行收集拿取,降低了装置的便捷性,因此亟需一种具有高效除尘结构的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效除尘结构的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装置通过一层收集网对灰尘进行收集过滤,喷淋水的过滤效果较弱,灰尘易堵塞收集盒底端的排水口,且收集网顶端灰尘累积过多,不便喷淋水通过孔洞掉落,且不便灰尘拿取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高效除尘结构的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机箱主体、吸风机、水泵、进水管、喷淋盘、排水管和电机,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机箱主体、通风腔、吸风机、第一开腔、水泵、进水管、喷淋盘、排水管、收集盒和吸风管,所述机箱主体的内部设置有通风腔,且通风腔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吸风机,所述机箱主体内部后端设置有第一开腔,且第一开腔的内部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顶端固定有进水管,且进水管的顶端固定有喷淋盘,所述水泵的底端固定有排水管,且排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设置有收集盒,所述机箱主体的一侧固定有吸风管,所述进水管底端的机箱主体内部设置有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包括收集腔、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第一引导座、第二引导座、第二开腔、电机、第一转动杆、第一移动板、第一滑块、拉杆、集灰腔、集灰盒、第二滑块、第二移动板、第三开腔、清灰刷、第一弹簧、齿轮、齿条和转动刷,所述进水管底端的通风腔内部设置有收集腔,且收集腔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所述收集腔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第二过滤网,所述机箱主体内部远离吸风管一侧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开腔,且第二开腔内部远离吸风管的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靠近吸风管的一侧固定有第一转动杆,且第一转动杆的外部螺纹连接有第一移动板,所述第一移动板的两端通过第一滑块与第二开腔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远离电机的一侧通过轴承与第二开腔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远离电机一侧的两端皆固定有拉杆,两组相邻所述拉杆远离电机的一侧皆固定在第二移动板外壁,两组所述第二移动板内部的中间位置处皆设置有第三开腔,且第三开腔内部的底端皆设置有清灰刷,所述清灰刷的顶端皆固定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顶端皆固定在第三开腔内壁,所述第二移动板内部的两端皆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顶端固定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外壁啮合有齿条,所述齿条远离第二移动板的一侧固定有收集腔内壁,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底端固定有转动刷,所述通风腔靠近吸风管一侧的底端设置有清灰机构。优选的,所述清灰机构包括固定座、转动板、第三滑块、固定块、第四开腔、连接块、第二弹簧、转珠、连接板、挤压块、清灰板和连接杆,所述吸风机靠近吸风管一侧的通风腔内壁底端固定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端设置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底端通过第三滑块与固定座滑动连接,所述转动板靠近吸风机的一侧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第四开腔,所述第四开腔内部远离转动板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外部靠近吸风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靠近吸风机的一侧固定在连接块外壁,所述第二弹簧远离吸风机的一侧固定在第四开腔内壁,所述连接块内嵌有转珠,所述吸风机靠近吸风管的一侧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端远离吸风机的一侧固定有挤压块,所述转动板远离吸风机一侧的两端皆固定有清灰板,两组所述清灰板通过连接杆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网顶端的收集腔内壁固定有第一引导座,所述第二过滤网顶端的收集腔内壁固定有第二引导座,所述第一引导座和第二引导座的内部皆设置有引导槽,且引导槽设置为漏斗形。优选的,所述第二开腔内部的两端开设有与第一滑块相互配合的第一滑道,所述拉杆设置为四组。优选的,所述集灰盒的内部设置为倾斜状,所述吸风管内部的底端开设有与第二滑块相互配合的第二滑道。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三滑块相互配合的第三滑道。优选的,所述连接块设置为倒“T”形,所述挤压块的两端设置为弧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高效除尘结构的装置设置有收集腔、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第一转动杆、第一移动板、拉杆、集灰腔、集灰盒、第二移动板、清灰刷、齿轮、齿条和转动刷,当灰尘掉落至收集腔内部时,灰尘掉落至第一过滤网的顶端,第一转动杆转动使得第一移动板向靠近电机的方向移动,第一移动板通过拉杆带动第二移动板同步移动,此时清灰刷刷除和推动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顶端的灰尘,同时第二移动板移动带动齿轮同步移动,在齿条外壁齿牙的配合下,齿轮转动,使得第二转动杆带动转动刷同步转动,通过转动刷对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顶端的缝隙进行清扫操作,实现对灰尘的清除推动,将灰尘推动至集灰盒的内部,实现灰尘收集,随后将集灰盒向前拉动,使得集灰盒完全从集灰腔的内部移出,实现集灰盒的拿取操作,通过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对喷淋水内部灰尘进行过滤操作,避免灰尘累积至收集盒内部,从而不会堵塞收集盒内部的排水口,便于喷淋水的循环利用,同时当灰尘掉落至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顶端时,通过清灰刷和转动刷对灰尘进行清扫和推动,便于灰尘收集至集灰腔内部,且集灰腔便于拿取,从而便于对灰尘的收集拿取,且不会因灰尘累积在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顶端造成滤孔堵塞的现象,提高了装置的便捷性。同时该具有高效除尘结构的装置设置有转动板、第三滑块、第二弹簧、转珠、连接板、挤压块和清灰板,吸风机顺时针转动带动连接板同步转动,连接板带动挤压块同步转动,当挤压块转动至底端时,挤压块推动转珠同步转动,转珠带动转动板同步转动,转动板带动清灰板同步转动,此时清灰板底端的毛刷清扫通风腔和吸风管内壁底端的灰尘,灰尘扬起,从而便于吸风机的吸取,当第三滑块无法继续转动,挤压块挤压转珠,第二弹簧压缩,随后在重力的作用下,转动板向下滑动,转动板恢复初始位置,通过上述设计,灰尘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至通风腔和吸风管内壁底端,通过清灰板底端的毛刷使得灰尘扬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高效除尘结构的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00)、机箱主体(110)、吸风机(130)、水泵(141)、进水管(142)、喷淋盘(143)、排水管(144)和电机(24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00)包括机箱主体(110)、通风腔(120)、吸风机(130)、第一开腔(140)、水泵(141)、进水管(142)、喷淋盘(143)、排水管(144)、收集盒(145)和吸风管(150),所述机箱主体(110)的内部设置有通风腔(120),且通风腔(120)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吸风机(130),所述机箱主体(110)内部后端设置有第一开腔(140),且第一开腔(140)的内部设置有水泵(141),所述水泵(141)的顶端固定有进水管(142),且进水管(142)的顶端固定有喷淋盘(143),所述水泵(141)的底端固定有排水管(144),且排水管(144)远离水泵(141)的一端设置有收集盒(145),所述机箱主体(110)的一侧固定有吸风管(150),所述进水管(142)底端的机箱主体(110)内部设置有收集机构(200),所述收集机构(200)包括收集腔(210)、第一过滤网(220)、第二过滤网(221)、第一引导座(230)、第二引导座(231)、第二开腔(240)、电机(241)、第一转动杆(242)、第一移动板(243)、第一滑块(244)、拉杆(245)、集灰腔(250)、集灰盒(251)、第二滑块(252)、第二移动板(260)、第三开腔(261)、清灰刷(262)、第一弹簧(263)、齿轮(264)、齿条(265)和转动刷(267),所述进水管(142)底端的通风腔(120)内部设置有收集腔(210),且收集腔(210)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过滤网(220),所述收集腔(210)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第二过滤网(221),所述机箱主体(110)内部远离吸风管(150)一侧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开腔(240),且第二开腔(240)内部远离吸风管(150)的一侧设置有电机(241),所述电机(241)靠近吸风管(150)的一侧固定有第一转动杆(242),且第一转动杆(242)的外部螺纹连接有第一移动板(243),所述第一移动板(243)的两端通过第一滑块(244)与第二开腔(240)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242)远离电机(241)的一侧通过轴承与第二开腔(240)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242)远离电机(241)一侧的两端皆固定有拉杆(245),两组相邻所述拉杆(245)远离电机(241)的一侧皆固定在第二移动板(260)外壁,两组所述第二移动板(260)内部的中间位置处皆设置有第三开腔(261),且第三开腔(261)内部的底端皆设置有清灰刷(262),所述清灰刷(262)的顶端皆固定有第一弹簧(263),且第一弹簧(263)的顶端皆固定在第三开腔(261)内壁,所述第二移动板(260)内部的两端皆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266),所述第二转动杆(266)的顶端固定有齿轮(264),所述齿轮(264)的外壁啮合有齿条(265),所述齿条(265)远离第二移动板(260)的一侧固定有收集腔(210)内壁,所述第二转动杆(266)的底端固定有转动刷(267),所述通风腔(120)靠近吸风管(150)一侧的底端设置有清灰机构(3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高效除尘结构的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00)、机箱主体(110)、吸风机(130)、水泵(141)、进水管(142)、喷淋盘(143)、排水管(144)和电机(24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00)包括机箱主体(110)、通风腔(120)、吸风机(130)、第一开腔(140)、水泵(141)、进水管(142)、喷淋盘(143)、排水管(144)、收集盒(145)和吸风管(150),所述机箱主体(110)的内部设置有通风腔(120),且通风腔(120)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吸风机(130),所述机箱主体(110)内部后端设置有第一开腔(140),且第一开腔(140)的内部设置有水泵(141),所述水泵(141)的顶端固定有进水管(142),且进水管(142)的顶端固定有喷淋盘(143),所述水泵(141)的底端固定有排水管(144),且排水管(144)远离水泵(141)的一端设置有收集盒(145),所述机箱主体(110)的一侧固定有吸风管(150),所述进水管(142)底端的机箱主体(110)内部设置有收集机构(200),所述收集机构(200)包括收集腔(210)、第一过滤网(220)、第二过滤网(221)、第一引导座(230)、第二引导座(231)、第二开腔(240)、电机(241)、第一转动杆(242)、第一移动板(243)、第一滑块(244)、拉杆(245)、集灰腔(250)、集灰盒(251)、第二滑块(252)、第二移动板(260)、第三开腔(261)、清灰刷(262)、第一弹簧(263)、齿轮(264)、齿条(265)和转动刷(267),所述进水管(142)底端的通风腔(120)内部设置有收集腔(210),且收集腔(210)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过滤网(220),所述收集腔(210)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第二过滤网(221),所述机箱主体(110)内部远离吸风管(150)一侧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开腔(240),且第二开腔(240)内部远离吸风管(150)的一侧设置有电机(241),所述电机(241)靠近吸风管(150)的一侧固定有第一转动杆(242),且第一转动杆(242)的外部螺纹连接有第一移动板(243),所述第一移动板(243)的两端通过第一滑块(244)与第二开腔(240)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242)远离电机(241)的一侧通过轴承与第二开腔(240)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242)远离电机(241)一侧的两端皆固定有拉杆(245),两组相邻所述拉杆(245)远离电机(241)的一侧皆固定在第二移动板(260)外壁,两组所述第二移动板(260)内部的中间位置处皆设置有第三开腔(261),且第三开腔(261)内部的底端皆设置有清灰刷(262),所述清灰刷(262)的顶端皆固定有第一弹簧(263),且第一弹簧(263)的顶端皆固定在第三开腔(261)内壁,所述第二移动板(260)内部的两端皆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266),所述第二转动杆(266)的顶端固定有齿轮(264),所述齿轮(264)的外壁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宽
申请(专利权)人:张成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