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酵素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2143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物酵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步骤1、将明日叶清洗、烘干、粉碎后得到明日叶粉,并将所述明日叶粉加水煮沸,得到明日叶原液;步骤2、在所述明日叶原液中加入紫马铃薯粉,得到含紫马铃薯粉的明日叶原液;步骤3、灭菌后加入纤维素酶、果胶酶、淀粉酶以及乳酸菌进行发酵1‑15天;步骤4、发酵完成后,将所述发酵液离心、过滤后得到明日叶‑紫马铃薯酵素。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植物酵素,不仅包含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酶类等营养物质,而且还包括明日叶和紫马铃薯中的功能活性物质,具有降血糖、抗衰老、提高免疫力等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酵素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
,尤其涉及一种植物酵素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酵素是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释放水果和蔬菜等天然食材中的有益成分,将结合态营养素转化为更易于被人体吸收的游离态,并产生和积累有益的代谢产物。酵素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酶、矿物质和次生代谢产物等营养成分,具有抗衰老、增强机体免疫力及解毒抗癌等多种保健功能,因此,开发新的,具有丰富营养成分的酵素产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不断追求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丰富营养成分的植物酵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植物酵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步骤1、将明日叶清洗、烘干、粉碎后得到明日叶粉,并将所述明日叶粉加水煮沸,得到明日叶原液;步骤2、在所述明日叶原液中加入紫马铃薯粉,得到含紫马铃薯粉的明日叶原液;步骤3、灭菌后加入纤维素酶、果胶酶、淀粉酶以及乳酸菌进行发酵1-15天;步骤4、发酵完成后,将所述发酵液离心、过滤后得到明日叶-紫马铃薯酵素。进一步地,步骤1中,还包括:将所述明日叶粉使用20目筛网过滤后再加水煮沸。进一步地,步骤1中,将所述明日叶粉与水按料水比1:(20-100)混合后共煮30min,得到所述明日叶原液。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紫马铃薯粉与所述明日叶原液按料水比1:(20-100)混合,得到所述含紫马铃薯粉的明日叶原液。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灭菌的温度为120℃,时间为15min。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淀粉酶的添加量分别为200-600U/g。进一步地,所述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淀粉酶的添加比为1:1:1。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乳酸菌包括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进一步地,基于每升所述含紫马铃薯粉的明日叶原液,所述乳酸菌的接种量为1%-2%。进一步地,步骤4中,将所述发酵液经5000×g离心20min。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明日叶具有降血糖、抗氧化、抗癌、降血脂、抗菌、抗炎症、清热解毒等多种生理功能,紫色马铃薯也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功能,因此,本专利技术使用明日叶和紫马铃薯为原料制备酵素,并通过上述制备方法,有效释放了明日叶和紫马铃薯中的营养成分,使得酵素产品不仅包含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酶类等营养物质,而且还包括明日叶和紫马铃薯中的功能活性物质,具有降血糖、抗衰老、提高免疫力等功效。2、本专利技术使用的原料紫马铃薯粉可以替代传统酵素制作中的糖,既能为微生物生长提供能量,又能避免因糖代谢不完全而造成的糖尿病和肥胖症等人群的食用风险,扩大了酵素的适用人群。3、紫马铃薯粉含有天然的花青素,赋予了酵素诱人的色泽和特有的马铃薯风味,避免了人工香精和色素的使用。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介绍本专利技术的多个优选实施例,使其
技术实现思路
更加清楚和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许多不同形式的实施例来得以体现,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文中提到的实施例。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酵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采摘的明日叶清洗干净,并切段、烘干,粉碎后过20目筛网得到明日叶粉,将明日叶粉和水按料水比1:50混合后共煮30min,得到明日叶原液;步骤2、在明日叶原液中按料水比1:50加入紫马铃薯粉,搅拌均匀,得到含紫马铃薯粉的明日叶原液;步骤3、将含紫马铃薯粉的明日叶原液放入灭菌锅中,120℃下灭菌15min;随后加入纤维素酶、果胶酶以及淀粉酶对明日叶和紫马铃薯进行酶解,并接种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在34℃恒温箱中发酵7天;其中,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淀粉酶的添加比为1:1:1,添加量均为400U/g;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接种量为1%。步骤4、发酵完成后,将发酵液经5000×g低温离心20min,再经过滤(30-50μm),即得明日叶-紫马铃薯酵素。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酵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采摘的明日叶清洗干净,并切段、烘干,粉碎后过20目筛网得到明日叶粉,将明日叶粉和水按料水比1:100混合后共煮30min,得到明日叶原液;步骤2、在明日叶原液中按料水比1:50加入紫马铃薯粉,搅拌均匀,得到含紫马铃薯粉的明日叶原液;步骤3、将含紫马铃薯粉的明日叶原液放入灭菌锅中,120℃下灭菌15min;随后加入纤维素酶、果胶酶以及淀粉酶对明日叶和紫马铃薯进行酶解,并接种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在34℃恒温箱中发酵3天;其中,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淀粉酶的添加比例为1:1:1,添加量均为300U/g;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接种量为1%。步骤4、发酵完成后,将发酵液经5000×g低温离心20min,再经过滤(30-50μm),即得明日叶-紫马铃薯酵素。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酵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采摘的明日叶清洗干净,并切段、烘干,粉碎后过20目筛网得到明日叶粉,将明日叶粉和水按料水比1:80混合后共煮30min,得到明日叶原液;步骤2、在明日叶原液中按料水比1:30加入紫马铃薯粉,搅拌均匀,得到含紫马铃薯粉的明日叶原液;步骤3、将含紫马铃薯粉的明日叶原液放入灭菌锅中,120℃下灭菌15min;随后加入纤维素酶、果胶酶以及淀粉酶对明日叶和紫马铃薯进行酶解,并接种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在34℃恒温箱中发酵10天;其中,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淀粉酶的添加比例为1:1:1,添加量均为500U/g;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接种量为2%。步骤4、发酵完成后,将发酵液经5000×g低温离心20min,再经过滤(30-50μm),即得明日叶-紫马铃薯酵素。实施例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酵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采摘的明日叶清洗干净,并切段、烘干,粉碎后过20目筛网得到明日叶粉,将明日叶粉和水按料水比1:60混合后共煮30min,得到明日叶原液;步骤2、在明日叶原液中按料水比1:40加入紫马铃薯粉,搅拌均匀,得到含紫马铃薯粉的明日叶原液;步骤3、将含紫马铃薯粉的明日叶原液放入灭菌锅中,120℃下灭菌15min;随后加入纤维素酶、果胶酶以及淀粉酶对明日叶和紫马铃薯进行酶解,并接种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在34℃恒温箱中发酵10天;其中,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淀粉酶的添加比例为1:1:1,添加量均为400U/g;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接种量为1.5%。步骤4、发酵完成后,将发酵液经5000×g低温离心20min,再经过滤(30-50μm),即得明日叶-紫马铃薯酵素。实施例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物酵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制备步骤:/n步骤1、将明日叶清洗、烘干、粉碎后得到明日叶粉,并将所述明日叶粉加水煮沸,得到明日叶原液;/n步骤2、在所述明日叶原液中加入紫马铃薯粉,得到含紫马铃薯粉的明日叶原液;/n步骤3、灭菌后加入纤维素酶、果胶酶、淀粉酶以及乳酸菌进行发酵1-15天;/n步骤4、发酵完成后,将所述发酵液离心、过滤后得到明日叶-紫马铃薯酵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酵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步骤1、将明日叶清洗、烘干、粉碎后得到明日叶粉,并将所述明日叶粉加水煮沸,得到明日叶原液;
步骤2、在所述明日叶原液中加入紫马铃薯粉,得到含紫马铃薯粉的明日叶原液;
步骤3、灭菌后加入纤维素酶、果胶酶、淀粉酶以及乳酸菌进行发酵1-15天;
步骤4、发酵完成后,将所述发酵液离心、过滤后得到明日叶-紫马铃薯酵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酵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还包括:将所述明日叶粉使用20目筛网过滤后再加水煮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酵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所述明日叶粉与水按料水比1:(20-100)混合后共煮30min,得到所述明日叶原液。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酵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所述紫马铃薯粉与所述明日叶原液按料水比1:(20-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正武龚盛祥顾欣哲李文慧于颖吴金鸿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