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型均温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2071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D型均温板,包括均温板本体,均温板本体包括上铜盖板和下铜盖板,上铜盖板和下铜盖板表面均设有毛细层,上铜盖板和下铜盖板通过焊接为一体结构,均温板本体为U型结构,U型结构的均温板本体分为热源区和散热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3D型均温板结构合理。在z方向弯曲,同时保持几乎所有的热性能特点,能够更好的实现芯片下的等温性,减少热点;热量可以扩展到热源的宽度之外,与热管相比,可以获得更大的性能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型均温板
本技术涉及散热器
,具体涉及一种3D型均温板。
技术介绍
在各种电力电子设备中,散热器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大功率的变频电源中,逆变部分的可靠性很大取决于散热的设计。现有的散热器中的采用导热管将热量带到散热片,这种结构的散热器本身的导热能力效果不是最佳的。因此,针对上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导热效果好的3D型均温板。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3D型均温板,包括均温板本体,所述均温板本体包括上铜盖板和下铜盖板,所述上铜盖板和下铜盖板表面均设有毛细层,所述上铜盖板和下铜盖板通过焊接为一体结构,所述均温板本体为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的均温板本体分为热源区和散热区。进一步地,所述毛细层为铜粉烧结而成。进一步地,所述均温板本体为U型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均温板本体的上铜盖板部分为热源区,所述均温板本体的下铜盖板部分散热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出的3D型均温板结构合理。在z方向弯曲,同时保持几乎所有的热性能特点,能够更好的实现芯片下的等温性,减少热点;热量可以扩展到热源的宽度之外,与热管相比,可以获得更大的性能优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上铜盖板,2、下铜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做进一步地说明。一种3D型均温板,包括均温板本体,均温板本体包括上铜盖板1和下铜盖板2,上铜盖板1和下铜盖板2表面均设有毛细层,上铜盖板1和下铜盖板2通过焊接为一体结构,均温板本体为U型结构,U型结构的均温板本体分为热源区和散热区。毛细层为铜粉烧结而成,均温板本体通过折弯成型,为U型结构,均温板本体的上铜盖板1部分为热源区,均温板本体的下铜盖板2部分散热区。在本技术方案中,将热源区到散热区的热传导器件整合为一体的U型结构,使得均温板本体与散热片接触面积增加15%,有效地提高了热传导能力,该结构合理,在z方向弯曲,同时保持几乎所有的热性能特点,能够更好的实现芯片下的等温性,减少热点;热量可以扩展到热源的宽度之外,与热管相比,可以获得更大的性能优势。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型均温板,包括均温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温板本体包括上铜盖板和下铜盖板,所述上铜盖板和下铜盖板表面均设有毛细层,所述上铜盖板和下铜盖板通过焊接为一体结构,所述均温板本体为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的均温板本体分为热源区和散热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型均温板,包括均温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温板本体包括上铜盖板和下铜盖板,所述上铜盖板和下铜盖板表面均设有毛细层,所述上铜盖板和下铜盖板通过焊接为一体结构,所述均温板本体为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的均温板本体分为热源区和散热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3D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小飞吴利民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莹帆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