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程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人造岩心制取设备,包括有活动模具、第一升降器、第二升降器、第三升降器、第四升降器、固定底板和岩心钻取机,固定底板固定设置在岩心钻取机工作台上,所述升降器工作端竖直朝上设置在固定底板顶端四角,活动模具底端四角分别与所述升降器工作端固定连接,该装置能够制出不同角度层理的岩心,且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造岩心制取设备
本技术涉及工程建设
,具体是涉及一种人造岩心制取设备。
技术介绍
层状岩体是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赋存岩体类型,由于在形成过程中经历各种地质构造作用,层状岩体结构与其他岩体有显著的差别,含有层理面的岩体表现出了强烈的层理结构效应。尤其是层状沉积岩,由于受到层理结构的影响,使其力学特性及变形特征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这种特征常常对岩体工程安全稳定产生重要的影响。国内外学者自从20实际50年代开始对含有完整或定向节理裂隙岩石材料进行各向异性的室内试验。研究通常采用岩石材料或室内人工合成岩石材料或石膏模型进行加工获得具有不同层理角θ(最大主应力和层理面法线的夹角)的实验试件,以研究岩石材料的强度各向异性特征随层理角的变化规律。层状岩体中由于存在层理、裂隙、断层等结构面,从而使岩体力学性质表现出强烈的非均质、不连续性和各向异性,具有不同结构面岩体的力学性质差异很大。当层理角θ不同时,其力学参数如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内聚力、内摩擦角等会出现一定的各向异性。研究层理结构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需要大量的标准岩心试件,现阶段制取室内岩石力学实验所需的岩心时主要是将大块岩石运至室内,然后再进行标准样品的制取。该方法现场取心成本高、取心难度高,且岩心运输过程中无法保证样品的原状性和完整性。而且室内钻取标准岩心时还取决于岩石的大小、岩性和取样方法,且很难连续取得任意层理角的标准岩心,取样数量和位置受到限制。从现场取得的岩心内部存在较强各向异性,导致实验的重复性较差。因此研究不同层理角度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时,需要使用大量物理性质相近的标准岩心,岩心内部除了层理面以外的裂隙结构等特征相近,这样才能控制层理角这单一变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人造岩心制取设备,该技术方案解决了人造岩心制取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人造岩心制取设备,包括有活动模具、第一升降器、第二升降器、第三升降器、第四升降器、固定底板和岩心钻取机,固定底板固定设置在岩心钻取机工作台上,所述升降器工作端竖直朝上设置在固定底板顶端四角,活动模具底端四角分别与所述升降器工作端固定连接。优选地,活动模具包括有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螺纹柱和方翼蝶形螺母,底板底端四角分别与第一升降器、第二升降器、第三升降器、第四升降器顶部工作端固定连接,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底端分别与底板侧面铰接形成盒状,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两侧分别设置有铰接座和豁口夹,铰接座和第二侧板水平面平行,螺纹柱一端与铰接座铰接,方翼蝶形螺母螺纹拧接在螺纹柱上,工作状态下,螺纹柱卡接在豁口夹上,方翼蝶形螺母抵接在豁口夹一侧。优选地,底板同轴设置有螺纹通孔;活动模具还包括有螺纹盘,螺纹盘螺纹拧接在螺纹通孔中,螺纹盘顶端与底板顶端平行,螺纹盘底端沿径向设置有转动柱。优选地,第一升降器包括有安装底板、连接板、安装顶板、内螺纹筒、螺纹转轴、定向装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转动轴、转动插头和球笼式万向节,安装底板竖直设置在固定底板顶端一角,连接板沿轴向竖直设置在安装底板外圆周面上,安装顶板与安装底板同轴设置在连接板的两端,第一锥齿轮同轴转动设置在安装底板顶端,内螺纹筒同轴贯穿安装顶板与第一锥齿轮同轴固定连接,螺纹转轴同轴拧接在内螺纹筒内部,定向装置同轴固定设置在螺纹转轴顶端,定向装置两侧工作端竖直贯穿连接板顶端,转动轴与第二锥齿轮同轴设置,转动轴沿径向贯穿连接板,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转动轴另一端与转动插头同轴固定连接,球笼式万向节固定端与螺纹转轴顶端同轴固定连接,球笼式万向节另一固定端与活动模具底端一角固定连接;第二升降器、第三升降器、第四升降器与第一升降器结构完全相同。优选地,定向装置包括有固定圈、导向架和导向柱,固定圈同轴固定设置在螺纹转轴顶端,导向架设置在固定圈两侧,导向柱沿轴向竖直设置在导向架底端两侧,导向柱竖直贯穿连接板。优选地,还包括有角度观测器,角度观测器包括有安装支架和角度计,角度计通过安装支架设置在活动模具侧面,角度计固定端与水平面平行,角度计转动工作端与活动模具底端水平固定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固定底板固定设置在岩心钻取机工作台上,而所述升降器工作端竖直朝上设置在固定底板顶端四角,且活动模具底端四角分别与所述升降器工作端固定连接,浇筑工作前,在活动模具内壁涂抹一层黄油或润滑油,以便于岩块脱模,然后将配置好的水泥砂浆注入活动模具中,通过调节两侧或前后升降器工作端高度,从而使得两侧或前后升降器工作端高度不同,从而使得活动模具两侧或前后高度不同,从而实现模内水泥水平面平行从而使得水泥凝固后水泥顶面与活动模具内部底端呈不同夹角,从而生产不同夹角的层理面,通过往复的浇筑和凝固,使得活动模具内部存在凝固基岩,从而启动岩心钻取机在凝固基岩上切割出不同角度层理的岩心。该装置能够制出不同角度层理的岩心,且操作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活动模具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活动模具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升降器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一升降器的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角度观测器的立体图。图中标号为:1、活动模具;1a、底板;1a1、螺纹通孔;1b、第一侧板;1b1、铰接座;1c、第二侧板;1c1、豁口夹;1d、螺纹柱;1e、方翼蝶形螺母;1f、螺纹盘;1f1、转动柱;2、第一升降器;2a、安装底板;2b、连接板;2c、安装顶板;2d、内螺纹筒;2e、螺纹转轴;2f、定向装置;2f1、固定圈;2f2、导向架;2f3、导向柱;2g、第一锥齿轮;2h、第二锥齿轮;2i、转动轴;2j、转动插头;2k、球笼式万向节;3、第二升降器;4、第三升降器;5、第四升降器;6、固定底板;7、岩心钻取机;8、角度观测器;8a、安装支架;8b、角度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参照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人造岩心制取设备,包括有活动模具1、第一升降器2、第二升降器3、第三升降器4、第四升降器5、固定底板6和岩心钻取机7,固定底板6固定设置在岩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造岩心制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活动模具(1)、第一升降器(2)、第二升降器(3)、第三升降器(4)、第四升降器(5)、固定底板(6)和岩心钻取机(7),固定底板(6)固定设置在岩心钻取机(7)工作台上,所述升降器工作端竖直朝上设置在固定底板(6)顶端四角,活动模具(1)底端四角分别与所述升降器工作端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造岩心制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活动模具(1)、第一升降器(2)、第二升降器(3)、第三升降器(4)、第四升降器(5)、固定底板(6)和岩心钻取机(7),固定底板(6)固定设置在岩心钻取机(7)工作台上,所述升降器工作端竖直朝上设置在固定底板(6)顶端四角,活动模具(1)底端四角分别与所述升降器工作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造岩心制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活动模具(1)包括有底板(1a)、第一侧板(1b)、第二侧板(1c)、螺纹柱(1d)和方翼蝶形螺母(1e),底板(1a)底端四角分别与第一升降器(2)、第二升降器(3)、第三升降器(4)、第四升降器(5)顶部工作端固定连接,第一侧板(1b)和第二侧板(1c)底端分别与底板(1a)侧面铰接形成盒状,第一侧板(1b)和第二侧板(1c)两侧分别设置有铰接座(1b1)和豁口夹(1c1),铰接座(1b1)和第二侧板(1c)水平面平行,螺纹柱(1d)一端与铰接座(1b1)铰接,方翼蝶形螺母(1e)螺纹拧接在螺纹柱(1d)上,工作状态下,螺纹柱(1d)卡接在豁口夹(1c1)上,方翼蝶形螺母(1e)抵接在豁口夹(1c1)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造岩心制取设备,其特征在于,底板(1a)同轴设置有螺纹通孔(1a1);活动模具(1)还包括有螺纹盘(1f),螺纹盘(1f)螺纹拧接在螺纹通孔(1a1)中,螺纹盘(1f)顶端与底板(1a)顶端平行,螺纹盘(1f)底端沿径向设置有转动柱(1f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造岩心制取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升降器(2)包括有安装底板(2a)、连接板(2b)、安装顶板(2c)、内螺纹筒(2d)、螺纹转轴(2e)、定向装置(2f)、第一锥齿轮(2g)、第二锥齿轮(2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欣,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诺鑫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