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电的宽温场热电偶检定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1688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热电偶检定炉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防漏电的宽温场热电偶检定炉,包括位于外壳内的保温层、固接在保温层内的加热丝管和套接在加热丝管内的内管,加热丝管密封在保温层内,内管和加热丝管之间设有绝缘气体层。本装置的使用,不仅能通过空气绝缘加热丝管和内管,防止漏电、感应电,相比与使用管状抗漏电线圈进行的绝缘,该方式能在高温1200℃的温度下防漏电、感应电、接触电等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漏电的宽温场热电偶检定炉
本技术属于热电偶检定炉
,具体地说是一种防漏电的宽温场热电偶检定炉。
技术介绍
目前,对热电偶的检定主要是在热电偶检定炉中完成的。热电偶检定炉是一种为热电偶提供热源的电加热设备,主要由炉膛加热元件,保温层外壳等部分组成。由于2017年颁布了《JJF1637-2017廉金属热电偶校准规范》,要求热电偶检定炉校准廉金属热电偶的时候,需要增加均温块,来提高热电偶检定炉的温场均匀区间。由于均温块材质为金属材质,会有导电的特性。常规的热电偶检定炉由于加热丝管即为内管,高温时会有漏电现象。原先的热电偶检定或校准方法为将热电偶放到检定炉中心,实际情况可能有与管壁接触的地方,一般为接触点,接触面积小,但高温时也会漏电甚至跳闸。而增加均温块以后,均温块与管壁接触的面积为一个面,相应的形成的跨步电压就更大,更容易漏电跳闸。给实际的热电偶检定或校准带来不便,甚至无法在某些温度进行检定或校准。为解决该问题,申请号为:CN200620046770的中国专利提供了“防漏电的防漏电的宽温场热电偶检定炉”,该专利通过在现有的热电偶检定炉内设有传导热量的内管,并在内管上缠绕有管状抗漏电线圈来防止加热管漏电至内管上,进而防止装置漏电。该装置的使用虽然解决漏电问题,但是导致装置成本的增加,同时,在长久使用时,管状抗漏电线圈在长期高温下很容易发生损坏,造成绝缘性能变差,进而易导致热电偶检定炉继续存在漏电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漏电的宽温场热电偶检定炉,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防漏电的宽温场热电偶检定炉,包括固接在保温层内的加热丝管和套接在加热丝管内的内管,内管和加热丝管之间设有绝缘气体层。本装置在使用时,由于内管和加热丝管之间隔有绝缘气体层,绝缘气体具有绝缘的作用,因此能有效的防止加热丝管导电至内管上,本装置的使用,不仅能通过空气绝缘加热丝管和内管,防止漏电、感应电,相比与使用管状抗漏电线圈进行的绝缘,该方式能在高温1200℃的温度下防漏电、感应电、接触电等情况,同时降低成本。作为优选,所述的内管通过绝缘支撑垫片套接在加热丝管内,内管、绝缘支撑垫片和加热丝管之间形成绝缘气体层。内管通过绝缘支撑垫片的支撑悬空在加热丝管内,从而加热丝管、内管和绝缘支撑垫片之间形成绝缘气体层。作为优选,所述的内管套接在绝缘支撑垫片内,绝缘支撑垫片套接在加热丝管内,因此,不仅能防止内管在加热丝管内晃动,同时能保证内管和丝管之间存在绝缘气体层,防止外界气体进入绝缘气体层引起加热丝管和内管导电。作为优选,所述的绝缘支撑垫片位于加热丝管的两侧端部。从而绝缘支撑垫片能更好的支撑起内管,防止内管与加热丝管接触。作为优选,所述的两绝缘支撑垫片相背的一侧设有限位堵头,限位堵头与绝缘支撑垫片固定连接。限位堵头能限定绝缘支撑垫片的位置,从而通过限定绝缘支撑垫片的位置来达到限定内管在加热丝管内位置的作用,从而方便内管的安装。作为优选,所述的限位堵头与绝缘支撑垫片组成梯形轴结构,限位堵头的圆柱面与保温层内壁接触配合,限位堵头的内端面与加热丝管的对应一侧端面接触,限位堵头的外端面位于检定炉外壳外侧。限位堵头的圆柱面与保温层内壁接触能通过保温层内壁限定限位堵头起到限位内管的作用,限位堵头的内端面与加热丝管的对应一侧端面接触则能保证限位堵头伸入保温层的横向距离,而限位堵头的外端面位于检定炉外壳外侧方便对于限位堵头的取出和安装。作为优选,所述的绝缘支撑垫片环形壁的厚度为0.5mm-2mm。保证加热丝管和内管之间存有一定厚度的间隙。作为优选,所述的绝缘气体层为空气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装置的使用,不仅能通过绝缘支撑垫片将加热丝管和内管之间间隔有绝缘气体层,从而使得加热丝管和内管通过空气隔离,防止加热丝管将电流传导至内管上,进而防止因漏电造成的热电偶量值传递误差,甚至损坏高精度电测仪器,同时相比与通过管状抗漏电线圈来防止加热管漏电至内管上,成本更低,同时不会出现因管状抗漏电线圈的损坏导致的内管漏电。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保温层,2、加热丝管,3、内管,4、绝缘支撑垫片,5、绝缘气体层,6、限位堵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防漏电的宽温场热电偶检定炉,如图1所示。包括同轴且从外到内套接在一起的加热丝管2和内管3,加热丝管2位于保温层内,所述的保温层1采用保温棉,且固定连接在外壳内,加热丝管2和内管3均采用刚玉管,内管3的两端均设有绝缘支撑垫片4,所述绝缘支撑垫片包括支撑块结构,在为支撑块结构时,支撑块结构一侧面与加热丝管2内壁固定连接,另一侧面与内管的圆柱面固定连接;所述绝缘支撑垫片4还包括管状结构,管状结构与轴向线垂直的切面为环形,其中,绝缘支撑垫片4为管状结构为最优方案并采用该方案叙述;在绝缘支撑垫片4为管状结构时,绝缘支撑垫片4分布在加热丝管2的两侧,绝缘支撑垫片4穿入加热丝管2内且绝缘支撑垫片4圆柱面与加热丝管2的内壁接触配合,内管3穿入绝缘支撑垫片4内且内管3圆柱面与绝缘支撑垫片4内壁接触配合,从而加热丝管2和内管3之间通过绝缘支撑垫片4隔离出绝缘气体层5,进而防止加热丝管2导电至内管3上,同时,相比与利用管状抗漏电线圈来防止加热丝管2漏电至内管3上,不仅能通过空气绝缘加热丝管2和内管3,防止漏电、感应电,相比与使用管状抗漏电线圈进行的绝缘,该方式能在高温1200℃的温度下防漏电、感应电、接触电等情况,并能降低成本。此外,两绝缘支撑垫片4相背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堵头6,限位堵头6与对应侧的绝缘支撑垫片4固定连接且为阶梯轴结构,其中,限位堵头6圆柱面与保温层1内壁接触配合,能通过保温层1限定限位堵头,从而限定插在绝缘支撑垫片4内内管3的位置。同时限位堵头6与绝缘支撑垫片4为一体式结构,方便对限位堵头6与绝缘支撑垫片4的统一加工。限位堵头6的内端侧面与加热丝管2对应侧端面接触,能限定限位堵头插入保温层1的深度。限位堵头6的外端侧面穿出外壳,则方便限位堵头6的取出和插入。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漏电的宽温场热电偶检定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固接在保温层(1)内的加热丝管(2)和套接在加热丝管(2)内的内管(3),内管(3)和加热丝管(2)之间设有绝缘气体层(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漏电的宽温场热电偶检定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固接在保温层(1)内的加热丝管(2)和套接在加热丝管(2)内的内管(3),内管(3)和加热丝管(2)之间设有绝缘气体层(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温场热电偶检定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3)通过绝缘支撑垫片(4)套接在加热丝管(2)内,内管(3)、绝缘支撑垫片(4)和加热丝管(2)之间形成绝缘气体层(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温场热电偶检定炉,其特征在于:内管(3)套接在绝缘支撑垫片(4)内,绝缘支撑垫片(4)套接在加热丝管(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宽温场热电偶检定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撑垫片(4)位于加热丝管(2)的两端。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善泉赵国峰徐辉
申请(专利权)人:泰安哈特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