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德崴专利>正文

一种热源联合循环热泵建筑暖通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1590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源联合循环热泵建筑暖通空调,涉及暖通空调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建筑暖通空调,散热铜管易被积尘覆盖,散热效果变差,需人工拆卸打开设备对散热铜管进行清洁,费时费力,使用麻烦不便的问题。一种热源联合循环热泵建筑暖通空调,包括空调壳体和扫擦框,所述空调壳体包括导流片,安装箱,竖撑轴杆和横撑轴杆;所述空调壳体整体呈方形结构,其底部空间中横撑焊接有一处隔板,此隔板将空调壳体底部分隔形成一处安装箱,且安装箱内部底板上呈前后对应间隔安装有一处储液罐和循环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空调正常供暖使用时,封堵板可将连杆的贯穿安装长条槽滑盖堵住,保证空调的密封性,避免灰尘从长条槽进入设备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源联合循环热泵建筑暖通空调
本技术涉及暖通空调
,具体为一种热源联合循环热泵建筑暖通空调。
技术介绍
在北方寒冷的冬天高层建筑施工时,由于建筑还未完工楼体四周没有封堵呈框架状,此时干冷的北风长驱直入到楼房框架的各个夹层中,温度极低造成施工人员冻伤,影响施工进度,进而需要一种建筑施工过程提供给工人取暖的筑暖通空调。例如专利号为CN201820122667.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热泵建筑暖通空调,包括脚手板、第三立柱和空调内机,所述脚手板顶部前侧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脚手板顶部后侧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内部均安装有空调外机,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内部底端均安装有蓄电池。本技术通过设有第一立柱上的第一转轴和第一太阳能电池板以及第三立柱上的第二转轴和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在不影响工人施工做业的前提下使用太阳能进行充电,而且太阳能电池板可以移动,让工人自由穿梭在多个脚手架之间,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暖通空调,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现有建筑暖通空调普遍被应用于未完工的楼房夹层中,未完工的楼房建筑四周暴露扬尘较多,导致筑暖通空调内部极易进灰,造成散热铜管被厚厚的积尘覆盖,散热效果变差,需人工拆卸打开设备对散热铜管进行清洁,费时费力,使用麻烦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源联合循环热泵建筑暖通空调,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散热铜管易被积尘覆盖,散热效果变差,需人工拆卸打开设备对散热铜管进行清洁,费时费力,使用麻烦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源联合循环热泵建筑暖通空调,包括空调壳体,U形散热管和扫擦框,所述空调壳体包括导流片,安装箱,竖撑轴杆和横撑轴杆;所述空调壳体整体呈方形结构,其底部空间中横撑焊接有一处隔板,此隔板将空调壳体底部分隔形成一处安装箱,且安装箱内部底板上呈前后对应间隔安装有一处储液罐和循环泵;所述空调壳体的内部隔板上等距间隔排列焊接有三处竖撑轴杆,此三处竖撑轴杆的顶端段上贯穿插装焊接有一处横撑轴杆,且空调壳体前端出风口上间隔转动安装有一排导流片;所述循环泵通过金属导管与储液罐焊接连通;所述空调壳体的后端进风口上锁紧安装有一处抽吸风机,且空调壳体顶板的后侧中间位置锁紧安装有一处电机;所述电机包括连杆;所述电机转轴首端的转轮上转动吊连有一处连杆;所述空调壳体顶板后侧外檐的中间位置对称焊接有两处定位环,封堵板就通过其后端的两处方杆滑穿于此两处定位环上,且两处定位环的右前侧位置还通过弹簧顶推贯穿插装有一处T形插杆;所述扫擦框呈矩形结构,且六处扫擦框通过其顶端轴环滑套安装于横撑轴杆上;所述循环泵包括介质出管;所述循环泵的介质出管贯穿通过安装箱的右侧壁向外侧凸出,且介质出管与分体式太阳能集热板通过软管连通;所述U形散热管包括介质进管,六处所述U形散热管贯穿焊接支撑于空调壳体底部的隔板上,六处U形散热管的首端对应与储液罐锁紧连通,且六处U形散热管的尾端折拐焊接固定有一处横置介质进管,此介质进管贯穿通过安装箱的右侧壁并与分体式太阳能集热板通过软管连通。优选的,所述扫擦框包括扩撑杆和轴套,六处所述扫擦框呈相邻两两一组共三组设置,且三组扫擦框的顶端前后两侧位置均呈左右对应转动连接有两处呈八字形支撑的扩撑杆,此三组扩撑杆首端均转动连接有一处轴套。优选的,三处所述轴套对应套滑于三处竖撑轴杆的顶部段上,且三处轴套通过其之间的两处横撑柱杆焊接固定在一起;所述空调壳体顶板的后侧中间位置贯穿开设有一处长条槽,且连杆就摆滑穿过此长条槽尾端与中间轴套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扫擦框的两处竖撑扁板内侧均通过魔术贴固定有一层尼龙刷毛,且前后对应的尼龙刷毛可跟随扫擦框的左右滑动与U形散热管扫擦接触。优选的,所述封堵板的顶端中间处向前支撑焊接有一处插杆,当封堵板前滑堵盖于连杆的贯穿安装长条槽上时,此中间插杆可被顶插穿过连杆的首端段;所述封堵板的右侧端面呈前后对应开设有两处插孔,且T形插杆的首端段可选择对应顶插置于此两处插孔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三组扩撑杆、六处扫擦框以及三处轴套共同组成了三处双连杆滑块结构,且连杆以及三处轴套和电机的转轮共同组成了一处曲柄连杆机构,通过上述结构配合协同使用,可利用一处电机同步旋转驱动六处扫擦框于U形散热管上左右往复滑套扫动,完成对U形散热管的自动清洁,这省去人工对U形散热管实施清理的麻烦,省时省力,使用效果良好;2、本实用的封堵板具有一器两用的使用效果,当空调正常使用,不对U形散热管进行清洁时,封堵板可将连杆的贯穿安装长条槽滑盖堵住,保证空调的密封性,避免灰尘从长条槽进入设备内部,同时封堵板顶端的中间插杆可将连杆插接定位于竖直向下的最低高度,使三组扩撑杆保持在最大扩撑状态并将六处扫擦框定位在六处U形散热管之间的缝隙中(如图4所示),避免对扫擦框滑动阻挡于U形散热管上影响风吹散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背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U形散热管安装位置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扫擦框滑动安装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图3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图2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空调壳体;101、导流片;102、安装箱;103、竖撑轴杆;104、横撑轴杆;2、抽吸风机;3、电机;301、连杆;4、U形散热管;401、介质进管;5、扫擦框;501、扩撑杆;502、轴套;6、储液罐;7、循环泵;701、介质出管;8、定位环;9、T形插杆;10、封堵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热源联合循环热泵建筑暖通空调,包括空调壳体1,U形散热管4和扫擦框5,所述空调壳体1包括导流片101,安装箱102,竖撑轴杆103和横撑轴杆104;所述空调壳体1整体呈方形结构,其底部空间中横撑焊接有一处隔板,此隔板将空调壳体1底部分隔形成一处安装箱102,且安装箱102内部底板上呈前后对应间隔安装有一处储液罐6和循环泵7;所述空调壳体1的内部隔板上等距间隔排列焊接有三处竖撑轴杆103,此三处竖撑轴杆103的顶端段上贯穿插装焊接有一处横撑轴杆104,且空调壳体1前端出风口上间隔转动安装有一排导流片101;所述循环泵7通过金属导管与储液罐6焊接连通;所述空调壳体1的后端进风口上锁紧安装有一处抽吸风机2,且空调壳体1顶板的后侧中间位置锁紧安装有一处电机3;所述电机3包括连杆301;所述电机3转轴首端的转轮上转动吊连有一处连杆301;所述空调壳体1顶板后侧外檐的中间位置对称焊接有两处定位环8,封堵板10就通过其后端的两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源联合循环热泵建筑暖通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壳体(1),U形散热管(4)和扫擦框(5),所述空调壳体(1)包括导流片(101),安装箱(102),竖撑轴杆(103)和横撑轴杆(104);所述空调壳体(1)整体呈方形结构,其底部空间中横撑焊接有一处隔板,此隔板将空调壳体(1)底部分隔形成一处安装箱(102),且安装箱(102)内部底板上呈前后对应间隔安装有一处储液罐(6)和循环泵(7);所述空调壳体(1)的内部隔板上等距间隔排列焊接有三处竖撑轴杆(103),此三处竖撑轴杆(103)的顶端段上贯穿插装焊接有一处横撑轴杆(104),且空调壳体(1)前端出风口上间隔转动安装有一排导流片(101);所述循环泵(7)通过金属导管与储液罐(6)焊接连通;所述空调壳体(1)的后端进风口上锁紧安装有一处抽吸风机(2),且空调壳体(1)顶板的后侧中间位置锁紧安装有一处电机(3);所述电机(3)包括连杆(301);所述电机(3)转轴首端的转轮上转动吊连有一处连杆(301);所述空调壳体(1)顶板后侧外檐的中间位置对称焊接有两处定位环(8),封堵板(10)就通过其后端的两处方杆滑穿于此两处定位环(8)上,且两处定位环(8)的右前侧位置还通过弹簧顶推贯穿插装有一处T形插杆(9);所述扫擦框(5)呈矩形结构,且六处扫擦框(5)通过其顶端轴环滑套安装于横撑轴杆(104)上;所述循环泵(7)包括介质出管(701);所述循环泵(7)的介质出管(701)贯穿通过安装箱(102)的右侧壁向外侧凸出,且介质出管(701)与分体式太阳能集热板通过软管连通;所述U形散热管(4)包括介质进管(401),六处所述U形散热管(4)贯穿焊接支撑于空调壳体(1)底部的隔板上,六处U形散热管(4)的首端对应与储液罐(6)锁紧连通,且六处U形散热管(4)的尾端折拐焊接固定有一处横置介质进管(401),此介质进管(401)贯穿通过安装箱(102)的右侧壁并与分体式太阳能集热板通过软管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源联合循环热泵建筑暖通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壳体(1),U形散热管(4)和扫擦框(5),所述空调壳体(1)包括导流片(101),安装箱(102),竖撑轴杆(103)和横撑轴杆(104);所述空调壳体(1)整体呈方形结构,其底部空间中横撑焊接有一处隔板,此隔板将空调壳体(1)底部分隔形成一处安装箱(102),且安装箱(102)内部底板上呈前后对应间隔安装有一处储液罐(6)和循环泵(7);所述空调壳体(1)的内部隔板上等距间隔排列焊接有三处竖撑轴杆(103),此三处竖撑轴杆(103)的顶端段上贯穿插装焊接有一处横撑轴杆(104),且空调壳体(1)前端出风口上间隔转动安装有一排导流片(101);所述循环泵(7)通过金属导管与储液罐(6)焊接连通;所述空调壳体(1)的后端进风口上锁紧安装有一处抽吸风机(2),且空调壳体(1)顶板的后侧中间位置锁紧安装有一处电机(3);所述电机(3)包括连杆(301);所述电机(3)转轴首端的转轮上转动吊连有一处连杆(301);所述空调壳体(1)顶板后侧外檐的中间位置对称焊接有两处定位环(8),封堵板(10)就通过其后端的两处方杆滑穿于此两处定位环(8)上,且两处定位环(8)的右前侧位置还通过弹簧顶推贯穿插装有一处T形插杆(9);所述扫擦框(5)呈矩形结构,且六处扫擦框(5)通过其顶端轴环滑套安装于横撑轴杆(104)上;所述循环泵(7)包括介质出管(701);所述循环泵(7)的介质出管(701)贯穿通过安装箱(102)的右侧壁向外侧凸出,且介质出管(701)与分体式太阳能集热板通过软管连通;所述U形散热管(4)包括介质进管(401),六处所述U形散热管(4)贯穿焊接支撑于空调壳体(1)底部的隔板上,六处U形散热管(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崴
申请(专利权)人:李德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