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系统毛细管换热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1583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毛细管换热器,包括进水装置、出水装置、毛细管、换热装置和除霜装置;若干所述毛细管成排设置形成两侧散热面;所述进水装置和出水装置分别设于若干所述毛细管的两端;所述换热装置设于两个散热面处并与所述毛细管贴合;所述除霜装置间隔设于若干所述毛细管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空调系统毛细管换热器可以有效提高换热效率以及管路结霜问题;毛细管在排列方向呈蛇形弯折设置,在有限空间内可增大散热面积;阻热型板呈S型设置间隔设于若干所述毛细管之间,可以在同等高度内安装更多保温结构,可自由调节阻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系统毛细管换热器
本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系统毛细管换热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管片式换热器包括换热管和翅片,以及位于换热管两端的集流管,多根换热管平行设置,每一根换热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端的集流管上,换热管穿设在翅片上,并通过翅片增大散热面积,提高管片式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但是管片式换热器的换热管管径较大,不仅成本高,而且占用体积大,换热管的管径只能保持在一个较大的管径,这就导致无法解决现有的管片式换热器换热效率较低的问题,降低了冷媒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系统毛细管换热器可以有效提高换热效率以及管路结霜问题。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空调系统毛细管换热器,包括进水装置、出水装置、毛细管、换热装置和除霜装置;若干所述毛细管成排设置形成两侧散热面;所述进水装置和出水装置分别设于若干所述毛细管的两端;所述换热装置设于两个散热面处并与所述毛细管贴合;所述除霜装置间隔设于若干所述毛细管之间。进一步地,每根所述毛细管在排列方向呈蛇形弯折设置。进一步地,所述进水装置包括进水集流管、第一套板和第一支撑板;所述进水集流管内嵌于第一套板,若干所述毛细管沿毛细管排列方向与进水集流管连通;所述第一支撑板将每根所述毛细管与进水集流管连接处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出水装置包括出水集流管、第二套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出水集流管内嵌于第二套板,若干所述毛细管沿毛细管排列方向与出水集流管连通;所述第二支撑板将每根所述毛细管与出水集流管连接处固定。进一步地,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换热单元、毛细管架和导热板;若干所述毛细管架沿毛细管排布方向竖向设置,每根所述毛细管贯穿每个毛细管架;若干所述换热单元设于若干所述毛细管架之间并与毛细管架贴合固定;所述换热单元与毛细管排列形成的散热面贴合设置;所述导热板覆盖设置于所述换热单元,且与每个所述换热单元形成导热接触。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单元包括换热板架和换热片;所述换热板架贴合设置于毛细管架;若干所述换热片嵌入设置于所述换热板架,且所述换热片两端分别与所述导热板和所述毛细管形成导热接触。进一步地,所述除霜装置包括阻热型板、保温结构;所述保温结构贴附于所述阻热型板表面;所述保温结构内部盛有冷却水。进一步地,所述阻热型板呈S型设置间隔设于若干所述毛细管之间。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空调系统毛细管换热器可以有效提高换热效率以及管路结霜问题。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技术效果:1)毛细管在排列方向呈蛇形弯折设置,在有限空间内可增大散热面积;2)阻热型板呈S型设置间隔设于若干所述毛细管之间,可以在同等高度内安装更多保温结构,可自由调节阻热效率。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换热装置,除霜装置和毛细管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附图1-2所示:一种空调系统毛细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装置1、出水装置2、毛细管3、换热装置4和除霜装置5;若干所述毛细管3成排设置形成两侧散热面;所述进水装置1和出水装置2分别设于若干所述毛细管3的两端;所述换热装置4设于两个散热面处并与所述毛细管3贴合;所述除霜装置3间隔设于若干所述毛细管5之间。加热后的水通过所述进水装置1进入毛细管3,经过换热装置4将热量转移后,温度较低的水流入出水装置2进行下一步的加热循环。每根所述毛细管3在排列方向呈蛇形弯折设置。所述毛细管3的弯折设置可以在有限空间内容纳更长的管路,达到增大散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的效果。所述进水装置1包括进水集流管11、第一套板12和第一支撑板13;所述进水集流管11内嵌于第一套板12,若干所述毛细管3沿毛细管3排列方向与进水集流管11连通;所述第一支撑板13将每根所述毛细管3与进水集流管11连接处固定。所述进水集流管11内嵌于第一套板12,使得加热后的水在所述进水集流管11中流动时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温效果,防止热量的提前流失。所述出水装置2包括出水集流管21、第二套板22和第二支撑板23;所述出水集流管21内嵌于第二套板22,若干所述毛细管3沿毛细管3排列方向与出水集流管21连通;所述第二支撑板23将每根所述毛细管3与出水集流管21连接处固定。所述换热装置4包括换热单元41、毛细管架42和导热板43;若干所述毛细管架42沿毛细管3排布方向竖向设置,每根所述毛细管3贯穿每个毛细管架42;若干所述换热单元41设于若干所述毛细管架42之间并与毛细管架42贴合固定;所述换热单元41与毛细管3排列形成的散热面贴合设置;所述导热板43覆盖设置于所述换热单元41,且与每个所述换热单元41形成导热接触。当热水流经毛细管3时,所述换热单元41通过导热接触将水中的热能转移到自身,然后通过所述导热板43将热量以热辐射形式传递至室内中,达到换热目的。所述换热单元41包括换热板架411和换热片412;所述换热板架411贴合设置于毛细管架42;若干所述换热片412嵌入设置于所述换热板架411,且所述换热片412两端分别与所述导热板43和所述毛细管3形成导热接触。所述换热片412由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材料制成,通过若干所述换热片412与毛细管3接触可快速地将热量传导至所述导热板43。所述除霜装置5包括阻热型板51、保温结构52;所述保温结构52贴附于所述阻热型板51表面;所述保温结构52内部盛有冷却水。当换热器初启动时,所述保温结构52由于内部盛有冷却水,可减慢毛细管3升温速度,防止管路起露水;当换热器停止工作时,由于所述保温结构52由于内部的冷却水已经被加热,仍具有一定热量,因此可以减慢毛细管3降温速度,防止管路结霜。所述阻热型板51呈S型设置间隔设于若干所述毛细管5之间,可以在同等高度内安装更多保温结构52,可根据环境条件自由改变保温结构52数目,达到调节阻热效率的目的。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系统毛细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装置(1)、出水装置(2)、毛细管(3)、换热装置(4)和除霜装置(5);若干所述毛细管(3)成排设置形成两侧散热面;所述进水装置(1)和出水装置(2)分别设于若干所述毛细管(3)的两端;所述换热装置(4)设于两个散热面处并与所述毛细管(3)贴合;所述除霜装置(5)间隔设于若干所述毛细管(3)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系统毛细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装置(1)、出水装置(2)、毛细管(3)、换热装置(4)和除霜装置(5);若干所述毛细管(3)成排设置形成两侧散热面;所述进水装置(1)和出水装置(2)分别设于若干所述毛细管(3)的两端;所述换热装置(4)设于两个散热面处并与所述毛细管(3)贴合;所述除霜装置(5)间隔设于若干所述毛细管(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系统毛细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毛细管(3)在排列方向呈蛇形弯折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系统毛细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装置(1)包括进水集流管(11)、第一套板(12)和第一支撑板(13);所述进水集流管(11)内嵌于第一套板(12),若干所述毛细管(3)沿毛细管(3)排列方向与进水集流管(11)连通;所述第一支撑板(13)将每根所述毛细管(3)与进水集流管(11)连接处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系统毛细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装置(2)包括出水集流管(21)、第二套板(22)和第二支撑板(23);所述出水集流管(21)内嵌于第二套板(22),若干所述毛细管(3)沿毛细管(3)排列方向与出水集流管(21)连通;所述第二支撑板(23)将每根所述毛细管(3)与出水集流管(21)连接处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中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冰焓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