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AGC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缝隙阵列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1500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4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缝隙阵列天线具备电介质层、供电部、形成于在上述电介质层的一表面设置的导体层的第1共面线路、以及形成于上述导体层的第2共面线路,上述第1共面线路和上述第2共面线路分别具有连接于与上述供电部连接或者接近的部位的第1端部、和与形成于上述导体层的至少一个缝隙连接的至少一个第2端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缝隙阵列天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缝隙阵列天线。
技术介绍
近年来,存在从4GLTE向5G(sub6)的转移等利用使用微波、毫米波频带的高速且大容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服务扩展的动向。作为在这样的频带中使用的天线,公知有利用共面线路向多个缝隙供电的缝隙阵列天线(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非专利文献1:J.McKnightetal.,ASeries-FedCoplanarWaveguideSlotAntennaArray,2010IEEE11thAnnualWirelessandMicrowaveTechnologyConference。然而,在非专利文献1那样的缝隙阵列天线中,由于通过共同的共面线路向在一个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缝隙供电,因此导致指向性的方向局限于其排列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公开提供一种使指向性的方向的设计自由度提高的缝隙阵列天线。本公开提供一种缝隙阵列天线,上述缝隙阵列天线具备电介质层、供电部、形成于在上述电介质层的一表面设置的导体层的第1共面线路、以及形成于上述导体层的第2共面线路,上述第1共面线路和上述第2共面线路分别具有连接于与上述供电部连接或者接近的部位的第1端部、和与形成于上述导体层的至少一个缝隙连接的至少一个第2端部。根据本公开,指向性的方向的设计自由度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例示第1实施方式的缝隙阵列天线的俯视图。图2是例示第1实施方式的缝隙阵列天线的侧视图。图3是例示第1实施方式的缝隙阵列天线的其他的结构例的侧视图。图4是例示第1实施方式的缝隙阵列天线的指向性的图。图5是例示第2实施方式的缝隙阵列天线的俯视图。图6是例示第2实施方式的缝隙阵列天线的指向性的图。图7是例示第3实施方式的缝隙阵列天线的俯视图。图8是例示第3实施方式的缝隙阵列天线的侧视图。图9是例示具备LC滤波器的缝隙阵列天线的俯视图。图10是图9的放大图。图11是例示LC滤波器的滤波器特性的图。图12是例示第4实施方式的缝隙阵列天线的俯视图。图13是例示第4实施方式的缝隙阵列天线的指向性的图。图14是例示第5实施方式的缝隙阵列天线的俯视图。图15是例示第6实施方式的缝隙阵列天线的俯视图。图16是例示具备多个缝隙阵列天线的MIMO(Multiple-Inputand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天线的俯视图。图17是例示第7实施方式的缝隙阵列天线的俯视图。图18是例示D1、D2=λ/4的情况下的第1实施方式的缝隙阵列天线的指向性的图。图19是例示D1、D2=2λ/4的情况下的第1实施方式的缝隙阵列天线的指向性的图。图20是例示D1、D2=3λ/4的情况下的第1实施方式的缝隙阵列天线的指向性的图。图21是例示D1、D2=4λ/4的情况下的第1实施方式的缝隙阵列天线的指向性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来进行本公开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说明。此外,在各方式中,在平行、直角、正交、水平、垂直、上下、左右等的方向上,允许不损害本专利技术的效果的程度的偏离。另外,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分别表示与X轴平行的方向、与Y轴平行的方向、与Z轴平行的方向。X轴方向、Y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相互正交。XY平面、YZ平面、ZX平面分别表示与X轴方向及Y轴方向平行的虚拟平面、与Y轴方向及Z轴方向平行的虚拟平面、与Z轴方向及X轴方向平行的虚拟平面。本公开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缝隙阵列天线是利用多个共面线路来向多个缝隙供电的共面供电型的平面阵列天线,适合于微波、毫米波等高频带(例如,0.3GHz~300GHz)的电波的收发。本公开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缝隙阵列天线例如能够用于第5代移动通信系统(所谓的5G)、车载雷达系统等,但能够应用的系统并不局限于这些。图1是例示本公开所涉及的第1实施方式的缝隙阵列天线的俯视图。图2是例示第1实施方式的缝隙阵列天线的侧视图。图1、2所示的缝隙阵列天线101是经由以至少一个部位发生分支的方式形成于设置于电介质层40的单面的导体层43的共面线路向多个缝隙形状的天线元件耦合供电的阵列天线。通过将在同一平面上设置中心导体层和接地导体层的共面线路作为向多个缝隙形状的天线元件供电的供电路使用,从而能够在一个平面上构成阵列天线。由于能够在一个平面上构成阵列天线,所以例如与利用电介质层的两面的微带阵列天线相比,结构简单,并且能够实现高生产率。图1、2所示的缝隙阵列天线101具备电介质层40、多个共面线路10、20、30以及多个缝隙51~54。电介质层40是以电介质为主要成分的板状或者片状的基材。电介质层40具有第1表面41、和与第1表面41相反的一侧的第2表面42。第1表面41与XY平面平行。第2表面42也可以与XY平面平行,但也可以不平行。即,在图2中的剖面示意图(YZ平面)中,针对电介质层40示出了恒定的厚度即长方形,但并不局限于此。电介质层40也可以具有剖面为三角形、梯形等第2表面42相对于第1表面41不平行的面。并且,电介质层40除此之外例如也可以是具有平凸状、平凹状等形状的电介质透镜,在该情况下,第2表面42也可以包括曲面。这样,通过电介质层40在其厚度上具有分布,从而能够根据所希望的规格调整天线的指向性。此外,电介质层40具有其厚度的分布的形态并不局限于图2,也能够应用于后述的图3的说明。另外,电介质层40例如可以是电介质基板,也可以是电介质片。电介质层40的材料例如能够举出石英玻璃等玻璃、陶瓷、聚四氟乙烯等氟类树脂、液晶聚合物、环烯烃聚合物等,但其材料并不局限于这些。在电介质层40的一方的表面即表面41设置有导体层43。导体层43是其表面与XY平面平行的平面状的层。导体层43例如可以是导体片,可以是导体基板,也可以是厚度不均匀而具有分布的层。作为用于导体层43的导体的材料,例如能够举出银、铜等,但并不局限于这些。并且,导体层43也可以以能够看到电介质层的一部分那样的网状的图案配置。通过这样,例如若使用对可见光具有高透过性的玻璃、树脂作为电介质层40,则配设了网状图案的缝隙阵列天线101能够呈现透明或者半透明。这里,透明例如是指针对可见光获得90%以上的透过率的状态。此外,网的形状只要能够将共面线路电连接就能够应用各种形状,并不特别地限定其形状,将导体层43设为网状的部分既可以是一部分,也可以是全部。共面线路30是供电部的一个例子,并且是形成于导体层43的平面传送线路。共面线路30具有在Y轴方向上并行的一对缝隙34、35、和被一对缝隙34、35夹持并在Y轴方向上延伸的中心导体31。导体层43中的一对缝隙34、35的外侧的导体区域作为接地导体45发挥功能。共面线路30具有与成为向共面线路10、20分支的分支点的部位(分支部位36)连接的一端部32、和成为与放大器等未图示的外部装置连接的供电端的另一端部33。成为供电端的另一端部33位于电介质层40和导体层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缝隙阵列天线,其中,/n所述缝隙阵列天线具备电介质层、供电部、形成于在所述电介质层的一表面设置的导体层的第1共面线路、以及形成于所述导体层的第2共面线路,/n所述第1共面线路和所述第2共面线路分别具有连接于与所述供电部连接或者接近的部位的第1端部、和与形成于所述导体层的至少一个缝隙连接的至少一个第2端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413 JP 2018-077333;20181207 JP 2018-2297681.一种缝隙阵列天线,其中,
所述缝隙阵列天线具备电介质层、供电部、形成于在所述电介质层的一表面设置的导体层的第1共面线路、以及形成于所述导体层的第2共面线路,
所述第1共面线路和所述第2共面线路分别具有连接于与所述供电部连接或者接近的部位的第1端部、和与形成于所述导体层的至少一个缝隙连接的至少一个第2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隙阵列天线,其中,
所述第1共面线路和所述第2共面线路中的至少一方在所述第1端部与所述第2端部之间具有至少一个分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缝隙阵列天线,其中,
所述第1共面线路和所述第2共面线路的各自的所述缝隙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缝隙阵列天线,其中,
所述第1共面线路和所述第2共面线路的各自的所述缝隙位于相对于一对称轴呈线对称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缝隙阵列天线,其中,
所述第1共面线路和所述第2共面线路分别在所述第2端部与所述缝隙的长度方向连接为直角。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强加贺谷修佐山稔贵茂木健
申请(专利权)人:AGC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