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屏用光学层叠体和使用该光学层叠体的投影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1430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可实现不损害室内景观的投影屏、能够以妥当的成本制造、且可实现兼顾了优异的对比度与优异的视角特性的投影图像的投影屏用光学层叠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投影屏用光学层叠体具有偏振片、高雾度层和相位差层。投影屏用光学层叠体中,高雾度层的雾度为90%以上,且全光线透射率为80%以上;相位差层的面内相位差Re(550)为100nm~200n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投影屏用光学层叠体和使用该光学层叠体的投影屏
本专利技术涉及投影屏用光学层叠体和使用该光学层叠体的投影屏。
技术介绍
基于投影仪的投影图像一般比基于图像显示装置所显示的图像暗,因此容易受到外部光线的影响,需要使房间变暗等投影环境的调节。当然,期望即使在明亮的环境下也可以鲜明地显示投影图像的投影仪。从这样的观点出发,研究了使用偏振光作为从投影仪出射的光且将偏振元件(偏振板)用于投影该投影仪的图像的屏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5)。然而,专利文献1~3的技术存在屏变黑且室内景观受损的问题。专利文献3~5的技术使用胆甾醇液晶材料,但存在如下的问题:这样的材料非常昂贵,且制造工艺复杂导致在实用上难以允许,此外难以兼顾对比度与视角特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5-13421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6-138429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198649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9-223012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7-01589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以往的课题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可实现不损害室内景观的投影屏、能够以妥当的成本制造、且可实现兼顾了优异的对比度与优异的视角特性的投影图像的投影屏用光学层叠体。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投影屏用光学层叠体具有偏振片、高雾度层和相位差层。该高雾度层的雾度为90%以上,且全光线透射率为80%以上;该相位差层的面内相位差Re(550)为100nm~200nm。在1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偏振片为吸收型偏振片。在该实施方式中,上述投影屏用光学层叠体优选朝着观察侧依次具有上述高雾度层、上述吸收型偏振片和上述相位差层。在该实施方式中,上述投影屏用光学层叠体可在上述高雾度层的与上述吸收型偏振片相反一侧还具有反射层。在1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偏振片为反射型偏振片。在该实施方式中,上述投影屏用光学层叠体优选朝着观察侧依次具有上述反射型偏振片、上述高雾度层和上述相位差层。在该实施方式中,上述投影屏用光学层叠体可在上述反射型偏振片的与上述高雾度层相反一侧还具有光吸收层。在1个实施方式中,上述高雾度层具有基体和分散在该基体中的光扩散性微粒,在该基体与该光扩散性微粒的界面或其附近形成有折射率实质上连续变化的折射率调制区域。在1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基体包含树脂成分和超微粒子成分,上述折射率调制区域通过上述基体中的上述超微粒子成分的分散浓度的实质上的梯度而形成。在1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投影屏用光学层叠体将光学层叠体自身用作投影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可提供投影屏。该投影屏在屏主体的投影面侧贴合有上述的投影屏用光学层叠体。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通过组合采用兼顾高雾度和高光线透射率的高雾度层与特定的相位差层,可以得到可实现不损害室内景观的投影屏、能够以妥当的成本制造、且可实现兼顾了优异的对比度与优异的视角特性的投影图像的投影屏用光学层叠体。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1个实施方式的投影屏用光学层叠体的示意截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投影屏用光学层叠体的示意截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方式的投影屏用光学层叠体的示意截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方式的投影屏用光学层叠体的示意截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方式的投影屏用光学层叠体的示意截面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投影屏用光学层叠体中可使用的反射型偏振片的一例的示意立体图。图7为用于说明实施例和比较例中的亮度测定的从上方观察亮度测定体系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A.投影屏用光学层叠体的整体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投影屏用光学层叠体具有偏振片、高雾度层和相位差层。偏振片可以是吸收型偏振片,也可以是反射型偏振片。以下说明具体的构成的代表例。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1个实施方式的投影屏用光学层叠体的示意截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投影屏用光学层叠体的示意截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方式的投影屏用光学层叠体的示意截面图。它们是采用了吸收型偏振片作为偏振片的实施方式。图1的投影屏用光学层叠体100朝着观察侧依次具有高雾度层20、吸收型偏振片10A和相位差层30。图2的投影屏用光学层叠体101朝着观察侧依次具有吸收型偏振片10A、高雾度层20和相位差层30。图3的投影屏用光学层叠体102朝着观察侧依次具有吸收型偏振片10A、相位差层30和高雾度层20。在任一图示例中,均在高雾度层20的与观察侧相反一侧设置有基材层40。如后所述,这是由于高雾度层20是在基材(可成为基材层40)上涂布而形成的。根据目的和投影屏的所期望的特性等,基材层40可以配置在高雾度层20的观察侧,也可以省略。例如,通过将高雾度层从高雾度层20与基材的层叠体转印到吸收型偏振片10A或相位差层30,可省略基材层40。此外,在任一图示例中,作为与观察侧相反一侧的最外层,均设置有反射层50。根据目的和投影屏的所期望的特性等,反射层50可以省略。另外,在吸收型偏振片10A的单侧或双侧,可以根据需要而设置有保护膜(未图示)。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方式的投影屏用光学层叠体的示意截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方式的投影屏用光学层叠体的示意截面图。它们是采用了反射型偏振片作为偏振片的实施方式。图4的投影屏用光学层叠体103朝着观察侧依次具有反射型偏振片10R、高雾度层20和相位差层30。图5的投影屏用光学层叠体104朝着观察侧依次具有反射型偏振片10R、相位差层30和高雾度层20。在任一图示例中,均与图1~图3的情况同样地,在高雾度层20的与观察侧相反一侧设置有基材层40。与图1~图3的情况同样地,基材层40可以配置在高雾度层20的观察侧,也可以省略。此外,在任一图示例中,作为与观察侧相反一侧的最外层,均设置有光吸收层60。根据目的和投影屏的所期望的特性等,光吸收层60可以省略。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高雾度层20的雾度为90%以上,且全光线透射率为80%以上。关于高雾度层的具体的构成,在后述的D项中进行说明。通过采用D项所述的构成,可以兼顾高的雾度和高的全光线透射率,与之伴随地可以降低偏振消除度和背散射率。因此,高雾度层20优选偏振消除度为0.20%以下,和/或背散射率为0.70%以下。通过在投影屏用光学层叠体中设置具有这样的特性的高雾度层,从而在投影屏中可得到特有的以下的优点:(1)雾度极高,因此即使使用吸收型偏振片也可以抑制屏幕变黑,其结果是可以维持室内景观良好;(2)由于高雾度因而光扩散性能高,因此可以扩大视角,其结果是也能够对应于短焦点投影仪;(3)偏振消除度低,因此即使使用反射型偏振片也可以维持高的对比度;(4)背散射率低,因此尽管为高雾度也可以防止投影图像的白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投影屏用光学层叠体,其具有偏振片、高雾度层和相位差层,/n该高雾度层的雾度为90%以上,且全光线透射率为80%以上,/n该相位差层的面内相位差Re(550)为100nm~200nm。/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417 JP 2018-0787991.一种投影屏用光学层叠体,其具有偏振片、高雾度层和相位差层,
该高雾度层的雾度为90%以上,且全光线透射率为80%以上,
该相位差层的面内相位差Re(550)为100nm~20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屏用光学层叠体,其中,所述偏振片为吸收型偏振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屏用光学层叠体,其中,朝着观察侧依次具有所述高雾度层、所述吸收型偏振片和所述相位差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影屏用光学层叠体,其中,在所述高雾度层的与所述吸收型偏振片相反一侧还具有反射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屏用光学层叠体,其中,所述偏振片为反射型偏振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影屏用光学层叠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八重樫将宽岸敦史中村恒三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