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结在活塞杆上的内防尘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1403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套结在活塞杆上的内防尘圈,包括缸体,所述缸体的内部设置有与缸体相互配合的活塞,且活塞顶部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顶部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外侧的底部套设有贴合板,所述活塞杆外侧的底部套设有环形圈,且环形圈位于贴合板的正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活塞杆、通孔、橡胶环、缸体、环形凹槽和环形圈的配合使用,可以实现在活塞移动到缸体的内顶部时,利用变大的气压,使得环形凹槽内部的气压也增大,迫使橡胶环受力向环形凹槽的外侧扩张形变,使得橡胶环的外侧能够紧紧贴着缸体的内壁,也就避免了环形圈顶部的可能存在的灰尘进入到缸体的内顶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套结在活塞杆上的内防尘圈
本技术涉及活塞的密封
,具体为一种套结在活塞杆上的内防尘圈。
技术介绍
防尘圈主要用于油缸或传动轴,主要作用是除去往复运动活塞杆露在缸外部表面上所附着的尘土、灰砂、水等污物,防止外部灰尘、水进入密封机构内部,而内防尘圈则是位于活塞杆在缸内部的密封结构;目前的内防尘圈虽然通过两组拨片可以实现将活塞杆在缸内部表面附着的灰尘进行防护,避免灰尘进入到活塞缸内部,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1、当前活塞杆上的内防尘圈往往结构简单,只通过两组拨片对活塞缸体内部进行密封和对灰尘进行隔离,避免灰尘通过组件连接处的缝隙处进入到活塞缸体内部,但是无法进一步提高活塞顶部的密封程度,避免外界的灰尘通过活塞与活塞缸体之间的缝隙处进入到缸体内部,影响活塞缸的正常使用;2、当前活塞杆上的内防尘圈往往是直接通过防尘圈体对缸体内部进行密封,在活塞活动到缸体内顶部时,缸体内顶部的压强变大,使得部分进入到缸体内部的灰尘由于高压顺着组件连接处的缝隙进入到缸体内底部,使得灰尘对缸体内部造成磨损,无法利用缸体内部压强的变化进一步提高活塞顶部的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结在活塞杆上的内防尘圈,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套结在活塞杆上的内防尘圈,包括缸体,所述缸体的内部设置有与缸体相互配合的活塞,且活塞顶部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顶部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外侧的底部套设有贴合板,所述活塞杆外侧的底部套设有环形圈,且环形圈位于贴合板的正上方,所述活塞顶部的边缘位置处设置有凸起环,所述贴合板底部的边缘位置处设置有与凸起环相互配合的凸起环槽,所述环形圈外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环形凹槽,且环形凹槽的内部设置有橡胶环,所述环形圈顶部非圆心的位置处均匀设置有与环形凹槽相互连通的通孔。优选的,所述环形圈底部非圆心的位置处均匀设置有五组同一圆心的拼接环槽,所述贴合板顶部非圆心的位置处均匀设置有五组与拼接环槽相互配合的拼接环块。优选的,所述连接板顶部非圆心的位置处设置有密封圈,且连接板顶部和贴合板内底部对称设置有与密封圈相互配合的环形槽。优选的,所述橡胶环的厚度略厚于环形凹槽的厚度,且环形凹槽的内部设置有润滑油。优选的,所述凸起环的横截面呈三角形结构,所述凸起环槽的横截面呈方形结构。优选的,所述环形圈顶部非圆心的位置处均匀设置有六组通孔,且通孔的底端与环形凹槽的内圈顶部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套结在活塞杆上的内防尘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活塞杆、贴合板、缸体、连接板、环形圈、拼接环槽、密封圈、凸起环、凸起环槽和拼接环块的配合使用,可以实现通过拼接环槽和拼接环块的配合,提高贴合板和环形圈连接处的密封程度,且通过凸起环卡进凸起环槽的内部,迫使凸起环槽受到挤压变形,使得贴合板外侧的底部能够进行贴着缸体的内壁,提高了贴合板的密封效果,而密封圈也可以提高贴合板和活塞杆连接处的密封程度,从而大大提高了整个活塞上方的密封效果,避免了外界灰尘进入到缸体的内部;2、本技术通过活塞杆、通孔、橡胶环、缸体、环形凹槽和环形圈的配合使用,可以实现在活塞移动到缸体的内顶部时,利用变大的气压,使得环形凹槽内部的气压也增大,迫使橡胶环受力向环形凹槽的外侧扩张形变,使得橡胶环的外侧能够紧紧贴着缸体的内壁,也就避免了环形圈顶部的可能存在的灰尘进入到缸体的内顶部,影响整个活塞装置的正常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环形圈的立体示意图A;图3为本技术环形圈的立体示意图B;图4为本技术图1的A处放大图。图中:1、活塞杆;2、通孔;3、橡胶环;4、贴合板;5、缸体;6、连接板;7、活塞;8、环形凹槽;9、环形圈;10、拼接环槽;11、密封圈;12、凸起环;13、凸起环槽;14、拼接环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套结在活塞杆上的内防尘圈,包括缸体5,缸体5的内部设置有与缸体5相互配合的活塞7,且活塞7顶部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连接板6,连接板6顶部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活塞杆1,活塞杆1外侧的底部套设有贴合板4,活塞杆1外侧的底部套设有环形圈9,且环形圈9位于贴合板4的正上方,活塞7顶部的边缘位置处设置有凸起环12,贴合板4底部的边缘位置处设置有与凸起环12相互配合的凸起环槽13,环形圈9外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环形凹槽8,且环形凹槽8的内部设置有橡胶环3,环形圈9顶部非圆心的位置处均匀设置有与环形凹槽8相互连通的通孔2。在本实施中,环形圈9底部非圆心的位置处均匀设置有五组同一圆心的拼接环槽10,贴合板4顶部非圆心的位置处均匀设置有五组与拼接环槽10相互配合的拼接环块14,有助于提高环形圈9底部与环形圈9底部连接处的密封性。在本实施中,连接板6顶部非圆心的位置处设置有密封圈11,且连接板6顶部和贴合板4内底部对称设置有与密封圈11相互配合的环形槽,有助于提高贴合板4内侧与活塞杆1外侧连接处的密封性。在本实施中,橡胶环3的厚度略厚于环形凹槽8的厚度,且环形凹槽8的内部设置有润滑油,有助于橡胶环3能够在环形凹槽8内部向环形凹槽8外侧扩张形变。在本实施中,凸起环12的横截面呈三角形结构,凸起环槽13的横截面呈方形结构,有助于凸起环12卡进凸起环槽13后将贴合板4外侧的底部挤压形变。在本实施中,环形圈9顶部非圆心的位置处均匀设置有六组通孔2,且通孔2的底端与环形凹槽8的内圈顶部连通,有助于环形凹槽8内部的压强保持与缸体5内顶部压强保持一致。工作原理:在该活塞装置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拼接环槽10和拼接环块14的配合,提高贴合板4和环形圈9连接处的密封程度,且通过凸起环12卡进凸起环槽13的内部,迫使凸起环槽13受到挤压变形,使得贴合板4外侧的底部能够进行贴着缸体5的内壁,提高了贴合板4的密封效果,而密封圈11也可以提高贴合板4和活塞杆1连接处的密封程度;当活塞7移动到缸体5的内顶部时,利用变大的气压,使得环形凹槽8内部的气压也增大,迫使橡胶环3受力向环形凹槽8的外侧扩张形变,使得橡胶环3的外侧能够紧紧贴着缸体5的内壁,也就避免了环形圈9顶部的可能存在的灰尘进入到缸体5的内顶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套结在活塞杆上的内防尘圈,包括缸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5)的内部设置有与缸体(5)相互配合的活塞(7),且活塞(7)顶部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顶部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活塞杆(1),所述活塞杆(1)外侧的底部套设有贴合板(4),所述活塞杆(1)外侧的底部套设有环形圈(9),且环形圈(9)位于贴合板(4)的正上方,所述活塞(7)顶部的边缘位置处设置有凸起环(12),所述贴合板(4)底部的边缘位置处设置有与凸起环(12)相互配合的凸起环槽(13),所述环形圈(9)外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环形凹槽(8),且环形凹槽(8)的内部设置有橡胶环(3),所述环形圈(9)顶部非圆心的位置处均匀设置有与环形凹槽(8)相互连通的通孔(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结在活塞杆上的内防尘圈,包括缸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5)的内部设置有与缸体(5)相互配合的活塞(7),且活塞(7)顶部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顶部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活塞杆(1),所述活塞杆(1)外侧的底部套设有贴合板(4),所述活塞杆(1)外侧的底部套设有环形圈(9),且环形圈(9)位于贴合板(4)的正上方,所述活塞(7)顶部的边缘位置处设置有凸起环(12),所述贴合板(4)底部的边缘位置处设置有与凸起环(12)相互配合的凸起环槽(13),所述环形圈(9)外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环形凹槽(8),且环形凹槽(8)的内部设置有橡胶环(3),所述环形圈(9)顶部非圆心的位置处均匀设置有与环形凹槽(8)相互连通的通孔(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结在活塞杆上的内防尘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圈(9)底部非圆心的位置处均匀设置有五组同一圆心的拼接环槽(10),所述贴合板(4)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勤燕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安凯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