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膜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1339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43
在由支承部件(2)从背面侧支承的玻璃膜(G)的宽度方向中央部(Ga)和宽度方向中央部(Ga)的边界存在的割断预定线(V)上形成初期裂纹(Sa)后,通过基于激光(L)的加热以及随后的基于制冷剂(W)的冷却,使初期裂纹(Sa)沿着割断预定线(V)进展,将玻璃膜(G)割断。该割断时,在宽度方向中央部(Ga)与支承部件(2)之间、以及宽度方向端部(Gb)与支承部件(2)之间,分别在除了割断预定线(V)的正下方以外的位置配置沿着割断预定线(V)延伸的支承杆(3),从而成为使玻璃膜(G)的包含割断预定线(V)的部分从支承部件(2)浮起的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玻璃膜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膜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玻璃膜是具有例如200μm以下的厚度的薄板玻璃,在其制造工序中,通常包括将玻璃膜割断成所期望的尺寸的工序。作为用于将玻璃膜割断的方法之一,有激光割断(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该方法中,首先,在玻璃膜的一端部上的割断预定线(假想存在的线)上、即在割断预定线的一端形成初期裂纹。其后,对于通过激光加热的加热区域和随后的通过制冷剂冷却的冷却区域,从玻璃膜的割断预定线的一端部向另一端部依次扫描过去。由此,通过因加热区域与冷却区域的温度差而产生的热应力,初期裂纹沿着割断预定线进展,玻璃膜被割断(整体切断)。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4409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如图9所示,将玻璃膜100激光割断的情况下,在成为通过初期裂纹的进展而形成的割断部(完成割断的部分)101的终点的割断预定线102的另一端102a附近,难以确保用于同时形成加热区域103和冷却区域104的空间(参照虚线所示的区域103、104)。其结果是,如图10所示,在割断预定线102的另一端102a附近,不能起到用于使初期裂纹进展的所期望的热应力的作用,存在割断部101在到达割断预定线102的另一端102a之前停止,而形成切剩部105的问题。并且,像这样之后将切剩部105折断的情况下,有时割断部弯曲而偏离割断预定线,而得不到充分的尺寸精度。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按照不产生切剩部的方式,将玻璃膜沿着割断预定线激光割断。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创造的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是具备在由支承部件从背面侧支承的玻璃膜的割断预定线上形成初期裂纹后,通过基于激光的加热以及随后的基于制冷剂的冷却,使初期裂纹沿着割断预定线进展,将玻璃膜割断的割断工序的玻璃膜的制造方法,在割断工序中,通过在以玻璃膜的割断预定线为边界的该玻璃膜的至少一侧区域与支承部件之间,在除了割断预定线的正下方以外的位置配置沿着割断预定线延伸的支承杆,从而在使玻璃膜的包含割断预定线的部分从支承部件浮起的状态下,将玻璃膜割断。根据这样的构成,即使在割断预定线的另一端附近使初期裂纹进展的热应力变得不充分,也能防止形成切剩部的情况。产生这样的现象的原因尚未阐明,但考虑如下。即,由于成为玻璃膜的包含割断预定线的部分从支承部件浮起的状态,因此,若沿着割断预定线将玻璃膜激光割断,则以割断预定线上的割断部(完成割断的部分)为边界的一侧区域和另一区域各自独立地想要回到更稳定的状态(例如呈平面的状态)。想要回到这样的稳定状态时作用的力的方向和/或大小在以割断部为边界的一侧区域与另一区域彼此不同。其结果可以认为,在割断预定线上的未割断部(未完成割断的部分),除了基于激光割断的热应力,例如撕裂力、剪切力等促进初期裂纹的进展的辅助性的力发生作用。因此认为,即使使初期裂纹进展的热应力变得不充分,也由于这样的辅助性的力而初期裂纹的进展得以持续,防止切剩部的产生。上述构成中,以玻璃膜的割断预定线为边界的该玻璃膜的一侧区域为玻璃膜的端部,通过仅在该端部与支承部件之间配置支承杆,可以在使玻璃膜的包含割断预定线的部分在支承杆的一侧的侧方从支承部件浮起的状态下,将玻璃膜割断。这样的割断方法在玻璃膜的端部的宽度(与割断预定线正交的方向上的尺寸)小的情况下有效。像这样仅在割断预定线的单侧配置支承杆的情况下,端部优选在除了与支承杆的接触部以外的位置从支承部件浮起。认为如此一来,在割断预定线上的未割断部,促进初期裂纹的进展的辅助性的力更强地发生作用。按照上述方式仅在割断预定线的单侧配置支承杆的情况下,玻璃膜的包含割断预定线的部分具备与支承杆接触的第一接触部、和与支承部件接触的第二接触部,割断预定线优选在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之间位于偏向第一接触部侧的位置。确认了如此一来,能够沿着割断预定线更准确地实施激光割断。上述构成中,在以玻璃膜的割断预定线为边界的该玻璃膜的一侧区域与支承部件之间、以及以玻璃膜的割断预定线为边界的该玻璃膜的另一侧区域与支承部件之间分别配置支承杆,从而可以在使玻璃膜的包含割断预定线的部分在两条支承杆之间从支承部件浮起的状态下,将玻璃膜割断。这样的割断方法在以玻璃膜的割断预定线为边界的该玻璃膜的一侧区域和另一侧区域的各自的宽度(与割断预定线正交的方向上的尺寸)大的情况下有效。像这样在割断预定线的两侧配置支承杆的情况下,以玻璃膜的割断预定线为边界的该玻璃膜的一侧区域为玻璃膜的端部,端部可以在除了与支承杆的接触部以外的位置从支承部件浮起。或者,也可以是端部的端缘与支承部件线接触,端部的其余部分在除了与支承杆的接触部以外的位置从支承部件浮起。认为如此一来,在割断预定线上的未割断部,促进初期裂纹的进展的辅助性的力更强地发生作用。上述构成中,优选支承杆被连续地配置在沿着割断预定线的方向上的玻璃膜的全长范围。即,若支承杆在沿着割断预定线的方向上断续地配置,则玻璃膜在途中骑在支承杆上等,而玻璃膜像波浪一样弯曲。若像这样玻璃膜像波浪一样弯曲,则阻碍初期裂纹沿着割断预定线进展那样的应力有可能发生作用。与此相对,若支承杆被连续地配置在沿着割断预定线的方向上的玻璃膜的全长范围,则沿着割断预定线的方向上的玻璃膜的全长被支承杆支承。因此,能够防止玻璃膜像波浪一样弯曲的情况。因此,阻碍初期裂纹沿着割断预定线进展那样的应力难以发生作用,容易实现沿着割断预定线的准确的激光割断。上述构成中,优选支承杆由平板构成。如此一来,容易使支承杆相对于支承部件的姿态、玻璃膜相对于支承杆的姿态稳定。上述构成中,优选玻璃膜从背面侧隔着隔热片被支承部件和支承杆支承。如此一来,凭借隔热片,能够防止基于激光的加热的热量、基于制冷剂的冷却的热量向支承部件和支承杆传导而散逸。因此,能够充分确保基于激光的加热与基于制冷剂的冷却的温度差,能够提高热效率并实现玻璃膜的准确的激光割断。这样的割断方法在玻璃膜薄的情况下(例如厚度为200μm以下的情况下)特别有效。另外,从支承部件浮起的玻璃膜的包含割断预定线的部分也被隔热片支承,因此还有玻璃膜的姿态更稳定的优点。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不产生切剩部地将玻璃膜激光割断。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玻璃膜的制造方法中包括的割断工序以及用于实施其的割断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图1的A-A截面图,是表示在割断预定线的一端形成初期裂纹的状况的图。图3是图1的B-B截面图,是表示刚形成割断部后的状况(第一状态)的一例的图。图4是图1的B-B截面图,是表示刚形成割断部后的状况(第一状态之后的第二状态)的一例的图。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玻璃膜的制造方法中包括的割断工序以及用于实施其的割断装置的变形例的截面图。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玻璃膜的制造方法中包括的割断工序以及用于实施其的割断装置的变形例的截面图。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玻璃膜的制造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n具备割断工序:在由支承部件从背面侧支承的玻璃膜的割断预定线上形成初期裂纹后,通过基于激光的加热以及随后的基于制冷剂的冷却,使所述初期裂纹沿着所述割断预定线进展,将所述玻璃膜割断,/n在所述割断工序中,通过在以所述玻璃膜的所述割断预定线为边界的该玻璃膜的至少一侧区域与所述支承部件之间,在除了所述割断预定线的正下方以外的位置配置沿着所述割断预定线延伸的支承杆,从而在使所述玻璃膜的包含所述割断预定线的部分从所述支承部件浮起的状态下,将所述玻璃膜割断。/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531 JP 2018-1046411.一种玻璃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备割断工序:在由支承部件从背面侧支承的玻璃膜的割断预定线上形成初期裂纹后,通过基于激光的加热以及随后的基于制冷剂的冷却,使所述初期裂纹沿着所述割断预定线进展,将所述玻璃膜割断,
在所述割断工序中,通过在以所述玻璃膜的所述割断预定线为边界的该玻璃膜的至少一侧区域与所述支承部件之间,在除了所述割断预定线的正下方以外的位置配置沿着所述割断预定线延伸的支承杆,从而在使所述玻璃膜的包含所述割断预定线的部分从所述支承部件浮起的状态下,将所述玻璃膜割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所述玻璃膜的所述割断预定线为边界的该玻璃膜的一侧区域是所述玻璃膜的端部,
通过仅在所述端部与所述支承部件之间配置所述支承杆,从而在使所述玻璃膜的包含所述割断预定线的部分在所述支承杆的一侧的侧方从所述支承部件浮起的状态下,将所述玻璃膜割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部在除了与所述支承杆的接触部以外的位置从所述支承部件浮起。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玻璃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膜的包含所述割断预定线的部分具备与所述支承杆接触的第一接触部、和与所述支承部件接触的第二接触部,
所述割断预定线在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之间位于偏向所述第一接触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泷本博司上前孝司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