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厚壳体、其加工方法及终端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651240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41
本申请提供一种不等厚壳体,包括:基体,所述基体包含底板及自所述底板一侧大致垂直延伸形成的第一侧板;其中,所述第一侧板为不等厚结构,且所述第一侧板的厚度自与所述底板连接侧向所述第一端面侧逐渐增加;及表面处理结构,所述表面处理结构形成于第一内表面、所述第一端面及所述第二内表面的周缘上,所述第二内表面暴露于所述表面处理结构的区域形成所述不等厚壳体的视窗区域。还提供一种不等厚壳体的加工方法及一种终端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不等厚壳体、其加工方法及终端设备
本申请涉及电子
,具体涉及一种不等厚壳体、其加工方法及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终端设备行业现有的玻璃或塑料壳体基本都是常规3D前盖,主要通过热弯角度、弧高、弧长进行差异化,实际形态无明显差异,同质化明显,无法给用户带来惊艳视觉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不等厚壳体、其加工方法及终端设备,所述不等厚壳体的基体的第一侧板为不等厚结构,且所述第一侧板的端面、内表面及壳体底板的内表面周缘形成有表面处理结构,从而使所述不等厚壳体可以具有立体视觉效果,提供用户不同的视觉体验。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不等厚壳体,包括:基体,所述基体包含底板及自所述底板一侧大致垂直延伸形成的第一侧板;其中,所述第一侧板为不等厚结构,且所述第一侧板的厚度自与所述底板连接侧向所述第一端面侧逐渐增加;所述第一侧板包括相对的第一内表面、第一外表面及连接所述第一内表面及所述第一外表面的第一端面,所述底板包括平行相对的第二内表面及第二外表面;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形成有收容腔,所述第一内表面及所述第二内表面相接形成所述收容腔的内壁面,所述第一外表面与所述第二外表面相接形成所述收容腔的外壁面;及表面处理结构,所述表面处理结构形成于第一内表面、所述第一端面及所述第二内表面的周缘上,所述第二内表面暴露于所述表面处理结构的区域形成所述不等厚壳体的视窗区域。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不等厚壳体的加工方法,包括:制备基体,所述基体包含底板及自所述底板一侧垂直延伸形成的第一侧板;其中,所述第一侧板为不等厚结构,且所述第一侧板的厚度自与所述底板连接侧向所述第一端面侧逐渐增加;所述第一侧板包括相对的第一内表面、第一外表面及连接所述第一内表面及所述第一外表面的第一端面,所述底板包括平行相对的第二内表面及第二外表面;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形成收容腔,所述第一内表面及所述第二内表面相接形成所述收容腔的内壁面,所述第一外表面与所述第二外表面相接形成所述收容腔的外壁面;及在所述基体表面形成表面处理结构,得到不等厚壳体;其中,所述表面处理结构形成于第一内表面、所述第一端面及所述第二内表面的周缘上,所述第二内表面暴露于所述表面处理结构的区域形成所述不等厚壳体的视窗区域。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如前所述的不等厚壳体。本申请实施例的不等厚壳体、其加工方法及终端设备,基体的第一侧板为不等厚结构,且所述第一侧板的端面、内表面及壳体底板的内表面周缘形成有表面处理结构,所述表面处理结构与所述第一侧板的不等厚结构相配合,视觉上使所述不等厚壳体可以具有立体视觉效果,从而可以提供给用户不同的视觉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不等厚壳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不等厚壳体的长边侧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不等厚壳体的短边侧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不等厚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的不等厚壳体沿VI-VI的剖视示意图。图6是图5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不等厚壳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不等厚壳体的长边侧侧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不等厚壳体的短边侧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不等厚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7的不等厚壳体沿XI-XI的剖视示意图。图12是图1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13是图7的不等厚壳体沿XIII-XIII的剖视示意图。图14是图13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图15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不等厚壳体加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16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基体的形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17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基体的形成过程中热压加工的温度曲线。图18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基体的形成过程中热弯加工的温度曲线。图19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表面处理结构的形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0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为便于说明,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并且为了简洁,在不同实施例中,省略对相同部件的详细说明。本申请提供一种不等厚壳体,所述不等厚壳体包括基体,所述基体包含底板及自所述底板一侧大致垂直延伸形成的第一侧板;其中,所述第一侧板为不等厚结构,且所述第一侧板的厚度自与所述底板连接侧向所述第一端面侧逐渐增加;所述第一侧板包括相对的第一内表面、第一外表面及连接所述第一内表面及所述第一外表面的第一端面,所述底板包括平行相对的第二内表面及第二外表面;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形成有收容腔,所述第一内表面及所述第二内表面相接形成所述收容腔的内壁面,所述第一外表面与所述第二外表面相接形成所述收容腔的外壁面;及表面处理结构,所述表面处理结构形成于第一内表面、所述第一端面及所述第二内表面的周缘上,所述第二内表面暴露于所述表面处理结构的区域形成所述不等厚壳体的视窗区域。本申请的不等厚壳体的基体的第一侧板为不等厚结构,且所述第一侧板的端面、内表面及壳体底板的内表面周缘形成有表面处理结构,所述表面处理结构与所述第一侧板的不等厚结构相配合,视觉上使所述不等厚壳体可以具有立体视觉效果,从而可以提供给用户不同的视觉体验。请参阅图1至图6,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不等厚壳体100包括基体10及表面处理结构20。所述基体10的材质可以为树脂或者玻璃。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体10的材质为玻璃;例如为康宁玻璃。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基体10采用康宁大猩猩玻璃制成,且所述基体10为2.75D的曲面玻璃通过热弯及热压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等厚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体,所述基体包含底板及自所述底板一侧大致垂直延伸形成的第一侧板;其中,所述第一侧板为不等厚结构,且所述第一侧板的厚度自与所述底板连接侧向所述第一端面侧逐渐增加;所述第一侧板包括相对的第一内表面、第一外表面及连接所述第一内表面及所述第一外表面的第一端面,所述底板包括平行相对的第二内表面及第二外表面;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形成有收容腔,所述第一内表面及所述第二内表面相接形成所述收容腔的内壁面,所述第一外表面与所述第二外表面相接形成所述收容腔的外壁面;及/n表面处理结构,所述表面处理结构形成于第一内表面、所述第一端面及所述第二内表面的周缘上,所述第二内表面暴露于所述表面处理结构的区域形成所述不等厚壳体的视窗区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等厚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体,所述基体包含底板及自所述底板一侧大致垂直延伸形成的第一侧板;其中,所述第一侧板为不等厚结构,且所述第一侧板的厚度自与所述底板连接侧向所述第一端面侧逐渐增加;所述第一侧板包括相对的第一内表面、第一外表面及连接所述第一内表面及所述第一外表面的第一端面,所述底板包括平行相对的第二内表面及第二外表面;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形成有收容腔,所述第一内表面及所述第二内表面相接形成所述收容腔的内壁面,所述第一外表面与所述第二外表面相接形成所述收容腔的外壁面;及
表面处理结构,所述表面处理结构形成于第一内表面、所述第一端面及所述第二内表面的周缘上,所述第二内表面暴露于所述表面处理结构的区域形成所述不等厚壳体的视窗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等厚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处理结构包括第一油墨层、第二油墨层及镜面银层,其中,所述第一油墨层形成于所述第二内表面的周缘,所述第二油墨层形成于所述第一内表面上,所述镜面银层形成于所述第一端面上;其中,所述第一油墨层为光固化油墨层,所述第二油墨层为热固化油墨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等厚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墨层还形成于所述第一端面靠近所述第一内表面的周缘,所述镜面银层形成于所述第一端面的所述第一油墨层以外的区域,其中,形成于所述第一端面的所述第一油墨层与形成于所述第一端面的所述镜面银层厚度相当且无缝相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等厚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墨层还形成于所述第一端面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端面的所述第一油墨层及所述镜面银层的表面,形成于所述第一端面的所述第二油墨层与形成于所述第一内表面的所述第二油墨层为一体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等厚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整体呈U形,所述基体包括自所述底板的相对两侧垂直延伸形成的所述第一侧板,两所述第一侧板即为U形的两竖直部分;其中,所述底板大致为长方形,所述第一侧板形成于所述底板的两短边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等厚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大致为长方体的筒状;所述基体包括自所述底板两对两侧垂直延伸形成的所述第一侧板及自所述底板另相对两侧垂直延伸形成的第二侧板,每个所述第二侧板均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相接;所述第二侧板包括相对的第三内表面、第三外表面及连接所述第二内表面及所述第三外表面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一内表面、所述第二内表面及所述第三内表面一并形成所述收容腔的内壁面,所述第一外表面、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王付郑俊威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